胡人舞狮笔洗
现收藏于内蒙古博物馆,1959年在宁城县必斯营子乡小刘杖子辽墓中出土。
笔洗壁高 9.5,口径25厘米。灰褐色胎,胎质粗松,火候不高。洗盘施黄褐色釉,洗壁为黄褐色和绿釉相间组合。洗底有一行墨书题记,字迹模糊不清。洗呈八角形,洗壁较高,洗盘为圆形锅底状。边缘有窄台,侧面八个壁上浮雕出八组胡人舞狮图案。内容相同,但用黄褐两色釉区分隔开。每个壁面均用长方形方框围绕,内框曲边。左侧有一胡人,深目高鼻,头戴三角形尖顶帽,上身穿紧袖胡服,腰系三角巾,足蹬尖头矮腰皂靴,双手抱一长项胡琴,琴箱置于颈下,左手托琴项,右手弹琴弦,下身一腿跪地,一腿弯曲。右侧为一舞狮,立于表演台上。台底饰花草图案,背景为鲜花盛开的草原,天上飘着朵朵卷云。站在表演台上的舞狮,侧身而舞,前足腾空,后足着地,长鬃披肩,狮尾随着舞姿翻卷,雄狮伴着驯兽师的歌舞音乐节秦翩翩起舞。
驯狮最早流行于古代的西亚和中亚地区,是西域杂技艺术的经典表演项目。西汉时期,随着连接东西方丝绸之路的贯通,一些以驯狮谋生的杂技艺人,来到中国各大都市走街串巷进行表演。中国民间一般把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金发碧眼的白种人俗称为“胡”。辽朝建立以后,大批来自中亚的西域驯兽师也曾到赤峰地区从事驯狮表演。所以,在辽代的一些以表现驯狮的艺术品中,驯兽师的形象和装饰都是西域人。这些能歌善舞的西域艺人,手持胡琴(类似现在新疆地区多不拉、热瓦普式的乐器)以欢快的节奏和高超的舞姿引导狮子进行对舞表演。笨重凶悍的雄狮翘首弄姿,以各种滑稽的动作使人捧腹大笑,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极富刺激性和强烈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还被宫廷列入百戏的表演项目和大型佛教庆典活动。因此,舞狮这一深受辽朝各阶层人们喜爱的杂技艺术,便成为中外杂技艺术交流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