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赤峰地区燕国长城


     






战国多荆榛 龙虎相啖食

赤峰地区燕国长城


    长城中国历史上特殊环境产生的特殊建筑,自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将长城载入《史记》后,便以长城、嶂塞、城堑、长城亭、长城塞、塞垣、塞围、长堑、夹道、边墙、墙垣等不同的称谓,出现于我国浩繁的典籍之中,在中国文化史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即有营建长城之举。其后历代王朝,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大多遵循“高筑墙”的原则,从中原到塞外,从东北地区到西北边陲,修筑了一道道规模不等、布局各异,走向各不相同、构筑各具特点长城网络,使中国世界成为拥有长城建筑最多的国家令人敬慕、引人探索……

    战国后期,在中国历史出现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并立的局面各国诸侯互相割据,烽烟四起,龙虎相啖,连绵不断燕国地处北境,偏于一隅,在七雄中是一个地小人少、国力薄弱的诸侯国。《战国策·燕策一》记道:“凡天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它的北部有强悍的游牧民族东胡,南部有强齐,几乎完全处于腹背受敌的困境,对燕国构成严重威胁。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发掘的新资料还证实,处于燕西的小国——中山国还曾一度举兵伐燕。国力薄弱,必受欺辱,燕国君臣们是深知这个道理的。到了燕国中后期昭王时期,他励精图治,招贤纳士,实行改革,富国强兵,使燕国转弱为强,一振国势。司马迁对燕昭王的革新进取,给予热情的肯定燕国的再次振作,并凭借积蓄的国力和军力,开始了对“东胡”的反攻

    燕国名将秦开,在对东胡具有历史意义反击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先是作为燕国人质,在东胡滞留数年,深知东胡的政治经济地理用兵。当他回到燕国时,这位贤将为了报答燕君恩宠,胸有成竹地策划了对东胡的总反攻。处于游牧经济初兴阶段的东胡,对秦开的用心全然无备,结果秦开总领燕兵,一举袭破了东胡。这就是我国北方民族史上著名的“燕胡之战”。

    受到严重打击的东胡部落,退居西拉沐沦河以北,在距中心根据地千里之外的广袤草原上以生息为要,继续养精蓄锐.而燕国只是暂时的胜利,仍有后顾之忧,于是在秦昭王、赵武灵王“筑长城以拒胡”之后,也修筑了燕长城这一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

    燕国先后筑有南长城和北长城。南长城易水长城,以易水为塞,《史记·正义》又称马邑长城或燕长城,后来在郦道元《水经注》、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中均有记载,筑造在燕国易州境内,即今河北易县,“绵延断续,势如冈阜”,即燕之易水长堤(长城).

    燕北界长城即燕北长城。《史记·匈奴列传》:“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以拒胡”。造阳,在今河北宣化境内,襄平即今辽宁省辽阳境,这就是横垣东北、华北地区的造阳——襄平燕北长城,今赤峰地区为其中段要冲。

    气势壮观的燕北长城,西起河北,穿过连绵山地,由河北围场进入赤峰,在赤峰分别分布于喀喇沁旗娄子店、山前乡,元宝山区美丽河乡,在黑山头附近越过老哈河进入建平县外贸场(种羊场)、建平老官地、热水、烧锅营子、二十家子,越过蹦河,经九百步大荒,进入敖汉新惠镇、扎兰营子,过孟克河,至新地、倒格郎(丰收)、克力代红山咀,过教来河至贝子府、王家营子等地,在发来甸子附近进入辽宁省,长约300公里。


  

    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之一的燕北长城,由于战线长、范围广、地势复杂,为了适应军事需要,在筑造和地形选择有着自身的特点

    长城构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或石筑,或土垒,城墙宽2-3米,高度一般应为3一4米左右。在多石地段,民工采来自然石块,稍事加工,内外两侧砌以平整的自然大石,中间填以碎石,分段筑造,连成一体。在地势较平,缺石或少石的地段,即以土筑,由于年月久远,水土流失,土墙已不复存在,只残留一道隐约可见的黑土带。雨过天晴,或旭日东升时,远远望去象一条黑色巨蟒在大地上盘旋,在夏季还可以发现,这些土筑城墙地段草木、禾苗长得格外茂密葱郁。长城如遇两座陡峭的山头,则在两山头之间用自然石块稍加垒砌,加以连接,构成天然屏障。由于材料和构筑方法不同,乡民们分别称石筑城墙为“石龙”,称土筑城墙为“土龙”或“沙龙”。

    长城地形选择取决于军事防御功能需要。从战国时期开始,历代修筑长城地形选择遵循“因边山险”、“以河为塞”两个原则,前者说的是长城筑造在崇山峻岭之中,就可以形成“天险”,后者说的就长城临河而筑就可以造成“固塞”,这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当我们在长城实地踏查时,既可以领略长城的雄伟气势,也深深感到古人那种不畏艰辛的民族气魄,

    如果说“因边山险”、“以河为塞”是古代军事家们合理利用地形的话,那么在长城沿线修筑塞台、嶂堡,则是军事家们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台亭址,一般多筑成圆形土台,形制较小,选择的地势较高,多筑在长城线上或墙体内侧,这就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烽火台”。”烽火”在后来被引伸为战争的代名词。嶂址,一般为方形土城,规模较大,多筑在长城内侧山谷中,顾胤《史记·正义》解释为“山中小城”。城址或关城距长城线较远,规模大于嶂址,城内多有驻扎建筑,这是古代军事(或边防)驻屯之所。

    在赤峰及其附近的燕北长城沿线,保留了许多台、嶂、城建筑,为我们研究长城防御体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明安山嶂址:位于喀喇沁旗娄子店乡姜家湾明安山脚下,土筑方形,边长各30余米。长城由东而西,在群山中盘旋,经明安山西坡,穿过一道峡谷,顺大山而西进围场,嶂址正扼守于山川谷口处。

    美丽河东城城址:位于元宝山区美丽河乡后美丽河,俗称“东城子”,筑在长城线内侧500米。平面长方形,东西长400米,南北宽300米。四面城墙夯土版筑,保存基本完好,墙体残宽5一8米、高2一3米,甚为壮观。东、南、西三墙筑有城门,城内筑有建筑,地面遗留大量的陶器,铁镞(箭头)、瓦当、板瓦等生活用器和建筑材料,是一处规模较大、建筑讲究的重要城址。这座城址筑在老哈河西岸的一处高台地上,城东紧临老哈河,河面开阔。城南是一片开阔地,居高临下,极为险要。

    羊草沟台址,是燕北长城线上最典型的“烽火台”之一,座落在建平县境大南沟、上羊草沟、中羊草沟、喇嘛坟沟等山谷会合处,方形土台,边长近40余米,台址地表遗留陶制器皿,是为当年军旅生活用器。

    奈曼关城,是燕北长城沿线发现规模最大的建筑之一,筑于奈曼旗土城子乡村西,俗称“土城子”。平面布局略成方形,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60米,四面墙垣基本完整,墙宽10余米,高2米余。城内西北隅筑一方形“子城”,每边墙120米,地势较高,城址北距长城约20余公里,地处深山峡谷之中,是燕北长城线上重镇要塞。

    不难看出,我国古代军事地理学家在修筑长城时,毫无例外地要“筑城嶂,列亭台”,使它和高大的城墙浑然一体,构成坚固的铜墙铁壁。

    燕国修筑北长城,和东胡民族兴衰有着直接关系,东胡(山戎)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早在商,周之际即活动于今西拉沐沦河流域,从战国——秦汉时期,一直是我国北方境内强大的游牧民族之一。虽然“各分散居于谿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莫能相一”,然而却创造了较高的物质文明,考古学上称之为“夏家店上层文化”——东胡青铜文化。并向南扩张,直至秦开却胡千里,燕国在北防修筑长城以拒胡,东胡被迫退居西拉沐沦河以北草原地带,与燕国暂时处在相峙状态,东胡文化发展没有受到燕国的打击而停滞不前,我们在西拉沐沦河以北地区的巴林右旗、克什克腾旗境内仍然发现了东胡族的青铜器和数量可观的东胡遗迹、遗存。

    燕国修筑燕北长城以后,在北方设置了辽东、辽西、渔阳、上谷,右北平五郡,其中辽东郡治在今辽阳境内,辽西郡治在今辽宁省朝阳县境内,右北平郡治在今赤峰宁城县甸子乡,渔阳、上谷二郡均在今河北省境内。这是我国北方古代历史上第一次设立的郡置,在中国行政建置发展史上具有时代意义。秦、汉式后,这些设置大多沿用,并为北方更完整、更系统的行政建置奠定基础。今赤峰地区东部及东南部,为辽西郡所辖,南部及西南则为右北平郡所辖,为战国时期北方重镇。随着燕国北方五郡的设立,中原地区人口逐渐北迁,加强或充实五郡人丁,这无疑对东北地区的开发,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燕国长城开创了我国修筑长城的营造格局,在我国长城修筑史上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因地形,用制险塞,便于攻战;列亭台,侯望所居,利于瞭望;设嶂塞,山中扼关,便于据守;筑城堡,控扼全线,利于驻屯、调遣成卒。

    公元前221年(始皇廿六年)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燕国作为七雄之一的诸侯国虽然不复存在,但燕国历史文化作为北方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却永远载入史册



研读文物古迹博览》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