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 功高垂世
秦国在始皇瀛政统一六国以前,和其他诸侯国一样即有修筑长城之举。《史记·匈奴列传》载:秦昭王时(公元前306一前251年),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宫),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这是秦国早期长城建筑,距始皇时期尚有数十年。其后赵国也在北方修建了赵长城。加上前述的燕昭王时期(公元前311一前279年)修建的燕北长城,这就是我国历史上北方著名的“三国边于匈奴(东胡)”的长城建筑,秦处西,赵处中,燕处东北。
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后,六国(包括赵、燕)修筑的长城,也随着诸侯国的灭亡而失去它们作为本诸侯国军事防御工程的历史地位。只有秦国,为了继续巩固、扩大统一事业,长城仍然发挥着它的作用,修缮、扩建、连接更大规模的长城,是刚刚建立的中央集权国家一秦国的重要军事措施之一。
秦国始皇并兼六国诸侯时,处在东部西拉沐沦河以北的东胡和西北大青山一带的匈奴等民族,在草原地区继续崛起发展,,对秦国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巩固政权,加强北防,在秦灭六国后,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带兵三十万北击匈奴(东胡),收复了黄河以南地区,并以黄河为塞,临河筑四十四县城,大量迁徙戍卒充实边防以据守。同时由九原至云阳,开通直道,因边山险,开堑溪谷,选择便于扼守的地势筑起了西起临洮(甘肃境内),东至辽东(今辽阳附近),东西延锦万余里的秦始皇万里长城。这是秦国建立后,修筑的规模最大的长城主防线,也是闻名中外的军事工程。主防线之外,还有许多增筑、修缮、扩建,连接原有六国长城的防御工程,其中之一就是利用扩建燕、赵长城。《中国长城沿革考》载:襄平,即秦之辽东郡治,在今奉天辽阳县北七十里,是则秦长城在襄平以西,必然依燕长城之旧筑,而襄平以东长城则为秦国统一后新筑。《中国长城建置考》说,秦国最北部的长城,全部是利用燕、赵两国的旧有长城,西起高阙,东至乐浪(辽东),西延造阳(河北省境)与燕国北长城旧址正好相接,再东,沿用燕长城,直达辽东辽阳以东……在山西境内的秦长城,往东与赵国在雁门、飞狐一带修筑的赵长城相连。
史学家们一致认为,秦国始皇时期新修筑的长城,以滨临黄河地区为主,其他各地的所谓秦长城,多因战国旧长城而缮治。经过数十年的新建、修缮、连接、扩建、建筑规模宏伟,防御设施严密,工程浩繁艰巨,超过战国时期。也许正是这个原因,始皇遭到了国民的谴责,成了千古暴君,连同他的功绩,也因秦国的万里长城而被冲淡乃至淹没。民间传说中妇孺皆知的“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的故事,即是借一个善良、痴情的弱女子来哭骂秦始皇,而且泪如狂涛拍岸,冲垮万里长城,这是千古一帝所未能料到的。
秦国营建的临洮——辽东的长城,东西横垣,跨越中国北部甘肃、陕西、山西、内蒙、河北、辽宁等地,跨山越谷,气势磅礴,极其壮观,今赤峰地区正处秦长城中段,地形复杂,地势险要,其走向与分布大体由河北省围场县进入赤峰郊区,由西而东分别经由当铺地,王家店、水地、安庆沟、大北海、敖汉白斯朗营子、黑山后北山、老牛槽沟、南塔北三家、敖吉车罗城、教音勿苏八旗、东古鲁板蒿、荷也等地,在敖汉与哲盟交界的岗岗水库附近进入奈曼旗,直东入辽宁境内,长约250公里,遗迹尚存。
秦长城继承战国长城的传统,因边山险、以河为塞。长城沿线修筑了许多亭嶂塞堡,布局严谨。在今赤峰地区仍然可以寻到它们的遗迹。
五里岔嶂址位于东方红五里岔村北,在相距2公里的范围内两座嶂址并列。其中一座平面布局略成方形,每面墙长、宽各50米,嶂址高出地面近3米,文化层堆积厚达2米,地表遗物以战国灰陶为主,采集的标本有绳纹敞口罐、灰陶大瓮、“鱼骨盆”、战国一秦代灰陶板瓦,铁锅残片,以及类似秦陶量形制的器口沿。另一座为长方形土城,东西长50米、南北宽40米,四面墙垣基本保存,残高2米,墙宽10米,北墙保存最好,高达6米。城内地表遗物极丰富,以灰陶罐、灰陶瓮、灰陶豆、“鱼骨盆”为习见,还采集过燕刀币。城外西北角有大面积的战国——秦代居住遗址,是秦长城沿线的重要遗存。
蜘蛛山遗址 位于市区旧北大桥蜘蛛山,地处锡伯河,阴河、召苏河、西路嘎河、半支箭河汇合处,北距长城7.5公里。这是一处包括红山文化、青铜文化等四种文化堆积的重要遗存,最晚一期为秦汉时期,出土一批陶、石、骨器和几件刻有秦始皇廿六年诏书的珍贵陶量。
摩天岭烽火台筑在水地乡八家村老爷庙后山摩天岭山巅长城线上,高出英金河面150米,台址圆形,直径约10米,由四层石阶垒砌,台址现存外观为近代人堆砌的“敖包”。山顶上是一片平坦的开阔地,居高临下,极利于屯兵防卫。台址附近散布战国——秦代绳纹灰陶器及大型绳纹穿孔板瓦等遗物,说明当年山头上有过壮观的军事建筑。
山水坡嶂址位于水地乡山水坡村西北,北距长城线0.75公里,嶂址路呈长方形,东西长150、南北宽130米,南墙中部似有城门,已被水渠冲刷,东、西、北三墙保存完整,夯筑土墙,现存高4-5米,基宽10米,顶宽3米,其中东墙高达8米,是战国一秦代长城沿线保存最完整的城堡,城内有建筑台基,当为指挥所在。地表散布遗物极丰富,主要是战国一秦代灰陶罐、盆、豆、瓮、板瓦、“鱼骨盆”等,陶质厚重、火候较高,工艺较细,背面一般都有布纹,是典型的战国一秦代遗物。
此城位于长城脚下,西北以山峰为屏嶂,东、西、南三面为开阔的丘陵平川,城南1公里为英金河,过河为群山峻岭,利于扼守。
白斯朗营子遗址:位于敖汉旗东山湾老哈河东岸白斯朗营子村开阔的冲积平原,遗址范围近4万余平方米,西距长城约5公里,是一处战国——秦代面积较大的遗存,地表散布文物极为丰富。
齐大窝铺城址:也称七道窝铺城址,位于敖汉旗萨力巴乡老牛槽沟齐大窝铺村东南,土筑城墙,现存高1.5-2米,平面略成方形,每面墙长135米,南墙正中辟一城门,门宽8米。城内保存的建筑台基均高于地面,地表散布十分丰富的战国——秦代遗物,长城在城南1.5公里处穿过。此城保存较好,规模较大,是长城沿线最重要的城址之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1986年列为敖汉旗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升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土城嶂址:位于敖汉旗南塔乡白塔村东,除南墙被冲刷夷平外,其余三面城垣隐约可辨,平面方形,长、宽各50米,城址地势由北向南稍有倾斜,南墙正中似有一门址,城内地表暴露遗物较少。此城筑在长城线上,北距长城约百余米。
敖吉城址:位于敖汉旗敖吉乡“车罗城”东南河南村,土筑城墙,平面方形,长、宽各90米,南墙正中辟一门,门宽8米,四面墙垣保存基本完整,墙宽8米,残存高2.5米。地面暴露的遗物以战国~秦代陶器为多,此城北距长城线约5公里,是长城沿线规模较大的嶂塞之一。
喇嘛板城址:筑于敖汉旗敖吉乡喇嘛板村山湾水库,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75、南北宽110米,西部紧贴一小城。城内正中有一面积较大的长方形建筑台基。在城址附近曾发现过战国——秦代兵器及铸造铜器的石范等珍贵文物。
八旗城址;位于敖汉旗宝国吐乡八旗村,城址平面成方形,长、宽各400米,北墙被教来河水冲刷,南墙为现代公路路基所穿过,东、西两墙城垣尚存,西墙残高1-2米,宽8米,保存较好的墙体尚存夯土层20余层,夯层厚15公分,坚实壮观,北墙断面文化层厚达3米余,所含遗物较多。城内现已辟为耕地,地表平坦,遗物不多,以战国——秦代陶器为主。
此城规模宏大,筑在山谷西口,西、北、南三面均为开阔地。城东2.5公里长城以南北向穿越。
荷也城址;位于敖汉旗下洼镇丰水山荷也村,城墙土筑,平面方形,长、宽各80米,城墙基宽8-10米,残高1-2米,城内地表暴露战国——秦代灰陶板瓦、筒瓦、“鱼骨盆”及绳纹灰陶片等。此城筑在地势较高、开阔平坦的地区,利于扼守,由此城东南折拐,长城进入哲盟奈曼旗境内。
综观这些设施,可以看出秦长城在郊区、敖汉地段中,设置的城池堡塞,规模较大,布局较密,是重要的防卫地带,在军事地理上占有重要地位。
秦代长城的修筑,扩建,不仅具有重要政治、军事意义,也是秦朝具有广阔统一版图的标志,长城沿线出土的反映秦朝统一大业的文物尤为引人注目。
在秦朝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统一措施中,度量衡的统一与国计民生关系重大,这是从经济基础上为巩固秦朝中央统治而采取的重大决策,富有魄力的秦始皇毫不动摇地推行这一措施,下诏向全国各郡颁发了统一的度量衡器,取得了积极效果,近几年在赤峰地区多次出土秦铁权、秦陶量等珍贵文物,其中铁权两件,重达30余公斤,是秦朝标准衡器中最大的砝码;陶量一件,泥质灰陶,拍饰绳纹,侧有双耳,实测容量小米21公斤,属于秦国中等标准量斗。这些器物的腹部都镶、刻或铸有秦始皇廿六年统一度量衡时所颁发的诏书,全文是:
嫌疑者皆明壹之
用现代白话文翻译意思是: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帝统一了六国诸侯,老百姓得到大安宁,立号为(始) 皇帝,于是下诏丞相隗状、王绾,依法统一度量衡,凡不统一不明确的,从下诏之日起统统明确划一起来。
这项措施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经济范畴。赤峰地区出土的秦朝标准度量衡器,地点多在秦代郡县治所所在,证明了秦朝统一措施在今西辽河上游和中原一样有效的实施。
在赤峰地区秦长城沿线,还发现许多秦代聚落遗址,出土大量铁制农业生产工具和兵器,反映了秦朝在统一过程中,一方面付诸于武力,同时也积极发展生产,鼓励农耕,“农耕”与“征战”并举,“革新”与“法治”互用,这是我们今天值得借鉴与总结的历史经验。
历史是无情的。尽管秦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然秦王朝仅仅存在了十五年便覆灭了,一代防御工程——秦长城,也随着秦国的灭亡而成为历史,逐渐淹没。而秦朝所筑的“拒胡”长城,不管它如何高大坚固,却阻挡不了东胡(匈奴)民族前进的步伐。在秦王朝灭亡后,北方游牧民族依托广阔而肥沃的草原,凭着勇猛、骠悍的民族气质,不屈不挠,继续崛起、发展,保持了民族的生机,直到西汉建立后,与不可一世的中原封建王朝仍继续分庭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