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新石器时代燕辽文化


     





新石器时代燕辽文化

王惠德|文


    本文所指的燕辽是一个地理概念,以燕山和辽河为主体坐标,大体上包括河北省北部、内蒙古中东部、辽宁省西部、京津地区。这里南临渤海,东到松辽平原,西起冀北山地,北面是蒙古高原,地理环境出较复杂,以高原、山地和丘陵为主,涉及西辽河、大凌河、滦河等水系。这里是我国传统的两大经济形态——农耕与游牧的交错地带,我国乃至于人类最伟大的人文地理奇观——长城纵贯东西

    燕辽地区是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发源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曾生息繁衍于此的东夷系、东胡系诸族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本文仅就新石器时代的燕辽区域文化作简要概述,以期抛砖引玉,推动燕辽文化研究


一、问题提出


    我国境内数十个民族,在数万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一个自在的实体——中华民族。在这个复杂的历史过程中,各民族间有和平交往也有战争征服;有自由贸易,也有强迫纳贡。有时几个民族相互融合,不分彼此;有时一个民族分裂为两个(或几个)新的民族集团。但是总有一种向心力量,维系这个复杂的统一体。这种力量就是民族文化吸收、融汇、更新发展基础上的趋同,也就是民族逐渐形成一个共同的观念系统,其现形就是中华文化

    文化的趋同性,不可能完全取代文化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正如中华民族是多元的统一体一样,中华文化也是多元一体的意识形态。我们这里所研究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定的社会群体,在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下,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观念系统表现方式”。以一定社会群体共同观念系统表现方式研究对象文化,是基于一定的地理环境和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之上的,一定的社会群体总有一个相对稳定生产方式及其活动地域,根植于此的文化自然具有相对稳定性。所谓的多元,是指中华文化建立在一系列文化基础之上的:所谓一体,是指亚文化圈的交流、融汇而产生的新的观念趋向同一,不断增添中华文化内涵。同时应该指出,亚文化圈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所以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呈多中心发展,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又围绕一个中心发展,亚文化圈的存在又是不稳定的,所以有些文化现象消失历史长河中,有的甚至成为千古之谜,也有文化现象融入其它亚文化系统发生了变异。

    我们认为研究中华文化不能忽视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亚文化圈的作用。燕辽文化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探讨中华文明发生发展过程研究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化辩证发展历史认识中华文化传统特征,有积极意义。燕辽文化,顾名思义就是指燕辽地区而言。这里的先民有区别于其它文化区的共同观念系统及其表现方式,其内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有一系列发展变化作为文化地理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范围也不尽一致,但大体上在燕山南北、辽河流域,主要包括南起天津平原,北越西拉沐沦河,西至河北西北部,东达松辽平原这样一片广阔的区域;进入文明时代之后,这里又是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的交错地带,各种社会矛盾非常突出生产方式变化较大,所以文化现象纷繁复杂。

    燕辽文化研究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同时又是必要的工作。基于此,本文试提出如下几方面的重点内容,做为研究目标方向

    第一文化概念似乎很简单,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诸多属于文化社会现象却是复杂多样的;既使一种文化现象,往往也包含有许多因子,构成一个复杂的整体。这无疑是我们认识一种文化内涵评价价值完成扬弃过程的障碍。所以认识一种文化形态决定因素显得非常重要。我们知道,一定社会群体的观念系统主要受生方式的制约,在一定意义上就生产方式决定文化面貌,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深度、广度和形式不同,获取物质资料的手段不同,文化形态就不一样。燕辽地区新石器时代到早期青铜时代的数千年间是以农耕经济为主体、兼营畜牧。狩猎和采集,这种复合的经济形态,同原始农业发生较早的黄河中上游地区有明显的区别。此后,游牧经济逐渐取代农耕经济占据主体地位,农耕和狩猎是重要的补充手段,因此这里是我国历史民族冲突和融合焦点文化面貌也复杂多样。研究燕辽文化除了这里的先民们的观念系统传承外,还应该研究文化面貌的变异。

    第二文化首先应该肯定是人创造的,所以文化研究的重点应该是人的研究创造文化先民的族属是比较复杂的,但考古学、民族民俗学、历史学、语言学的很多资料,为我们认识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些线索:燕辽地区是山戎一-东胡系民族发源地;又同史前的东夷系民族有重要关系文化研究不同于史学研究,其重点应该认识这些部族(或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怎样的观念系统,怎样认识人、自然社会及其相互关系,这些观念又怎样反作用社会

    第三文化作为一定社会群体观念系统的表观方式不是虚无飘渺的,而是以物化的形式留给了后人。比如一种思想,一但被人们接受形成观念,总会口碑相承或见诸于文字,受这观念支配进行活动就是文化。所以整理总结燕辽地区先民们在一定历史时期建立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之上的社会组织形态家庭社会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艺术发展等等,从现象入手,由表及里,认识了解诸种文化现象及其相互关系才能总结燕辽文化特征

    第四,燕辽文化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燕辽文化目的是为了正确认识中华文化吸取精华抛弃糟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新石器时代燕辽文化形成发展


    自从有了人就开始人类社会历史文化是同人类相伴而生的,因为人生存就必须获得物质生活资材,这是人类的共同观念也是人类文化的中心,人类起源和分布直接影响文化发展。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学术界对燕山以北的广大地区了解并不全面,一直认为没有人类生息,随着考古新材料的不断发现人们发现这里有同中原地区一样的辉煌灿烂的远古文化


    (一)旧石器时代的燕辽先民。


    在燕辽地区己陆续发现了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晚期智人(新人)各个阶段人体化石,并且可以建立较完整的演化序列,说明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文化有悠久的历史

    燕辽地区发现的最早的直立人是生活北京房山县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距今约50多万年。北京猿人面部相对较短而向前突出,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鼻子宽扁,颧骨很高,嘴巴前伸,脑壳比现代人厚,脑量比现代人少。他们已具备了人的性质,但仍存在猿的某些特征。与这一地区相临的营口和本溪也有直立人化石的发现

    1973年和1975年考古工作者在辽宁喀左发现的鸽子洞遗存属于早期智人的文化遗址,距今约六万年前后。

    属于晚期智人的化石有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距今约二万年。还有在辽宁建平发现的建平人。

    从五十万年到二万年间,燕辽大地就有人类生存,他们适应利用这里的自然条件,大都以天然洞穴为栖身之所、运用打制的石器、骨器等渔猎和采集生活资料,创造了旧石器文化。先民们有了自己的审美观,用贝壳、兽齿、砾石、骨坠等串连起来做成装饰品,山顶洞人“己经有了灵魂不灭的观念和埋葬死人习惯。”燕辽文化经过漫长的岁月不断发展,大约在距今一万年到八千年前后进入新石器时代


    (二)原始农业文化


    第四纪冰河期气候寒冷,华北和华中都有范围较广的山麓冰川。全新世以后,气温逐渐回升,冰川融化,洪水泛滥、湖泊遍布,海平面升高,是为全新世海进。这时北方,特别是燕辽地区的山地和丘陵最适应原始农业,这里是我国最早发生新石器革命的地区之一。考古学上通常所说新石器,工要是指原始农业的耕作工具新石器革命的实质农业发生。近年来,燕辽地区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存上千处。考古学界对其内涵己有了比较明确的轮廓。

    兴隆洼文化最早发现西辽河的支流教来河流域,均分布在山岗或台地上。兴隆洼文化的先民过着定居生活,兴隆洼两万平方米的遗址被椭圆形护壕围拢,台地上井然有序地排列着10排房址,每排10余间,共计130余间,是一个规模可观的农业定居聚落。房屋大小不一,小的几十平方米,大的有140平方米。这种现象表明少数人的组合一一家庭与多数人的组合一一家族是共同存在,这些居住遗址呈现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深思的。他们用铲状石器,石斧、石锛等工具砍伐草木,也可能用火焚烧树木,然后用锄形石器和大型骨器松土耕种,种植的作物可能是谷类,因为脱粒去壳的工具石磨盘和石磨棒是居室内常见的石器。陶器的制作方法比较原始,采用泥圈套接法,器壁较厚;均系质地粗疏的类砂陶;器型单调,绝大多数为简形罐、钵之类。

    赵宝沟文化主要分布夹老哈河、教来河、大凌河流域河北迁安也有这种遗存。先民们过居生活,锄耕原始农业地位比较突出,小山遗址出土的石器以磨制为主,器形丰富,有斧、穿孔斧形器,凿、叶形石耜、环状器、饼形器,以及磨棒、磨盘等。赵宝沟文化先民采用泥圈套法制陶,以夹砂陶为主,但出现泥质细。器型以罐和钵为主,另外还有盂、碗、盘、尊形器等。锄耕农业发展稳定了先民的食物来源,也加深了人们土地气候依赖,并逐渐演化为一种共同观念出现了对农神——龙的崇拜。

    红山文化的分布大体上同燕辽文化区相当,是一种定居农耕经济比较发达的新石器文化。这一时期,大型柳叶形石耜作为一种进步的发土工具使用十分普遍,它使大面积深翻土地成为可能。桂叶形双孔石刀,通体磨光,刃与背弧形对称,近背部钻有双孔,是较先进的收割工具。另外磨制石斧、石锛、磨盘、磨棒等数目可观。红山文化形成了以聚落为中心的共同体,人们在周围建造了防护设施。伴随着人们生活范围的扩大,陶器生产日益发达起来,制造方法己采用泥条盘筑法,陶土的选择也比较讲究,质地有泥质红陶和夹砂褐陶。这一时期出现了完全超脱实用的彩绘陶器。原始农业发展,解放了一部分劳动力,制玉工艺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也带来了社会观念形态的巨大改观,出在了气势宏大的坛、庙、冢。

    七十年代末确立的小河沿文化是农耕经济继续发展时期,其生产工具有石斧、石耜、石凿、石锛等。到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燕辽地区的农耕经济达到顶峰。1978年,在建平县水泉遗址发现三座直径2米的圆形窖穴,底部陈积有0.8米的碳化谷粒,窖深约2米,体积为6,228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谷子按600公斤计算,三窖谷子即11710.4公斤。

    大多数的人类学家把人类获得生活资料的方式分为四个序列:采集、狩猎、农耕和游牧。尽管燕辽大地的原始农业居主导地位,但并不是唯一获取食物的手段,采集和渔猎,甚至家畜饲养也是必要补充成份。几种方式统一形成了一种复合“食物文化”。

    上述几种考古文化形态,大体上可以形成一个原始农业发展序列。实际综合考察一下这几种新石器文化,有许多问题还有待于认识需要更多的考古材料来解决这些问题,六十年代发现的富河文化类型就是其中的典型。所以笔者没有界定上述考古文化关系



(三)农耕经济衰落和游牧文化的萌芽 

   

    燕辽地区原始农业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农业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破坏了这里的生态环境。“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建立在对土地掠夺性经营基础之上的,植被破坏了、土地不能含养水份,地力迅速衰减,并使部分土地沙化。另外,全新世海进之后,气候又有明显变化,有人称之为“冰河回潮期”。到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人们传统开始向南部河谷地带集中,并逐渐向中原过渡。冰河回潮期的结果,使燕辽地区草原化,部分河川沙漠化,森林也由南向北,由西向东退缩。游牧经济也逐渐取代农耕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

    黄河中下游地区——人们所谓中华文化中心,在全新世海进时期,甚至在距今五千年前,并不是优良的农业区。距今七千年左右的裴李岗文化到四、五千年的庙底沟文化期,长达两三千年的时间里,这里由于气候条件影响,洪水荡荡,到处是湖泊、沼泽,所以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甚至是停滞状态,不及燕辽地区,甚至不及黄河上游地区气候变冷之后,这里大约在距今四千年前后,吸引先民们内聚于此,创造了二里头早期青铜文化

    在燕辽文化区,农耕经济衰落和游牧文化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游牧做为一种独立经济形态出现历史舞台形成游牧文化,远在农耕文化之后,游牧文化是特殊自然条件社会环境产物,单纯的农耕经济和单纯的狩猎经济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游牧。

    从考古资料看,燕辽地区家畜的训养是比较早的。

    兴隆洼文化遗址发了数目较多的猪骨、林西县沙窝子遗址,分别发现了牛、羊、马的牙齿和骨骼。红山文化发现了猪、牛、羊的骨骼。可见新石器时代这里饲养的家畜已经有猪、牛、羊,可能还有马。但这里完全过渡到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文化时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其代表文化是夏家店上层文化


三、新石器时代燕辽文化的面貌与特征


    一般说来,文化面貌受生方式的制约,反映了当时人们观念系统新石器时代燕辽地区以农耕经济为主体,兼营畜牧、渔猎和采集的社会经济结构决定了先民们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面貌。


    (一)生活方式社会观念


    采集、狩猎、农耕和游牧是先民们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基本方式,但并非前后相继,单独存在的。在上古,既使是北较进步的农耕和畜牧,如果没有其它方式做补充,也不可能满足先民的生活需要。所以我们应正视燕辽地区的特殊经济形态意义,以及由它决定社会观念系统地位

    首先,农耕经济发展,先民们有了比较可靠的食物的来源。加之于采集、渔猎、畜牧做必要的补充,先民们过着定居生活,并适合自然条件要求选择了大体一致的房屋或样一一半地穴式土木结构。定居生活是比较稳定的,农耕经济加深了人们土地气候条件依赖,复杂的经济结构又促使社会分工日趋细致,从而形成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组织结构

    早在兴隆洼文化时候,先民们就根据自己的实践,对自然社会有了一定的认识形成了一定的观念系统,并反作用人们社会政治生活规模宏大的村落有一百三十余间房屋,至少有三、四百口人生活在这里。面积较大的是公共活动中心,面积小的无疑是生活场所。这种木落结构民族学提供的母系家族生活结构不尽一致,这里比较适合更小的生产生活单位——家庭存在,尽管现在我们无法弄清楚兴隆洼家庭的内部结构,但复合经济形态,冬春渔猎、耕种,夏秋采集、收获,加之于畜牧的补充,小家庭存在成为可能、先民们有规模可观的社会组织,并在村落四周设置了防御设施一一壕沟,用于防止其它部族和野兽的侵袭。

    定居生活的群体是相对稳定的,便于内部管理,同其它群体的联系也是必要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活范围也日趋扩大,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更大规模社会组织出现了,新的社会观念系统自然形成了,文化面貌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红山文化时期以聚落为中心的社会群体,已是超部落联盟组织,已产生了“植基于公社,又凌驾于社会之上的高一级的社会组织形式。”这种比较复杂的社会组织结构,是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的反映,它的文化面貌也不同以前,规模壮观祭坛、积石冢、庙堂出现在燕辽大地

    其次,以农耕为主体兼容并蓄的经济结构,基本上保证物质生活资料的来源,多方位层次的获取食物,也自然影响到服饰,人们不但编织衣服,还可以穿兽皮。

    生产目的是为了生活,在上古就是满足衣食。最初的经济活动妇女起很大作用,特别是采集、耕作、训养家畜主要是妇女的事情。加之于上古时代人们迫切需要增殖人口,扩大势力,所以人们自然形成了崇尚女性,崇尚生殖的观念形成女神崇拜和生殖崇拜文化饮食器具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燕辽地区新石器时代没有三足器,夹砂陶罐是最常见的炊具,这是同中原地区有明显区别的重要特征

    先民们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完善自我,在获取食物的同时,也不断发展服饰。燕辽地区到红山文化时期就普及了麻布,因为纺轮已成为最常见的工具之一。小河沿文化时期的麻布已很细了,石棚山28号墓出土的麻布“1厘米的宽度有6根线痕。”穿衣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伴随穿衣而出现的一些观念,如审美观念等就具有文化意义了。


    (二)原始信仰崇拜和宗教观念


    新石器时代燕辽先民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社会自然及其相互关系有了一定认识形成了一系列观念系统留下了很多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

    1、拜石尚玉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最漫长的史前时期人类石头结下了不解的因缘。石器为人类历史发展做出了独到的贡献。燕辽先民在长期的用石治石的社会生产活动中,形成拜石观念,并演化出尚玉习俗

兴隆洼文化时期有朴素的石刻人像和精美的石雕筒形罐。稍晚的赵宝沟文化小山遗址房址内西南墙壁处,侧置一穿孔斧形器,通体磨光,靠近顶端的一面刻一人首,纹痕细浅,面部轮廓和两眼最为清晰,还有近三角形的鼻和嘴。属于红山文化的那斯台遗址出土了两件精美的石雕人像。在治石的过程中,先民们自然注意到那些美丽的石头,当历史推进到距天五六千年的时候,尚玉习俗已经形成

    红山文化存在大量的玉器,这些玉器的类形比较丰富,其中以动物形象为土,如龙、鸟、龟、鱼等,还有礼器,如壁、环、璜、珮等。值得注意的是用于随葬的玉器与基制规格有直接关系反映了墓主的地位身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其一、燕辽先民特别崇拜石质斧头,斧是生产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拜斧的实质是一种崇尚权力观念反映。其二,燕辽先民爱玉和用玉的习俗反映了礼仪制度的形成

    2、灵物崇拜

    万物有灵的观念是燕辽先民最早的宗教观念。赵宝沟文化的先民们倾注在动物神灵上的感激和崇敬之情是无限的,他们为此制造了精美的陶尊,施以猪鹿鸟三种形象生动的灵物。三种动物已不是写实的动物形象,是先民们创造的崇拜偶像。猪首下身作蛇体,颇有些龙的意味,鹿和鸟又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气魄。这是最早的龙风崇拜。

    红山文化出土的名形玉器(及其它器物数量很多,龙形玉器也发气了十多件。龙和风都是吉祥征兆,其中又各有含人:鸟己成为一种图腾,龙则是先民心目中的农神。

3、农神崇拜

    龙在先民心目中是一种能力超凡的神秘灵物,它能兴云布雨、保佑农耕,成为民心目中的农神。

    新石器时代燕辽地区的红山文化是一种发达的史前农业文化,先民们虔诚地奉祭的玉龙实质就是农神。首先,龙形玉器形制较大,不可能用于个人配戴;其数目之多,又表明它不是个人权力象征;而其分布地域之广,又足以说明不是氏族部落图腾。龙形器物不是陪葬品,玉龙本身不是祭器,而是神的化身是农神的原始形象。其次,玉龙的功用是求睛求雨,《说文》释“珑”:“祷早玉、龙文,从玉从龙”。东山嘴祭坛发现了双龙首璜形玉,进一步说明了先民们对在农神——龙的崇拜是非常虔诚的。这种崇拜是农耕经济派生的一种文化现象。燕辽先民们崇拜农神,祈求五谷丰登的观念表现在大批龙形器物的出现上。

    4、生殖崇拜与祖先崇拜

    生殖崇拜是史前社会最重要的,也是最普遍的现象,是人类希望人口繁衍,增长的观念表现方式东山出土有两尊小型孕妇塑像,均为裸体立像,其腹部凸起,臀部肥大,左臂弯曲,左手贴于上腹,有表示阴部的符号。以孕妇形象为生殖崇拜的标志,而且发现于大祭祀礼仪场所一一祭坛,充分体现了繁衍人口新石器时代意义

    在原始崇拜过程中,大都有一个崇拜对象由外部自然向人自身过渡的过程祖先崇拜就是这个过程产物东山发现的大型人像残块,约为真人的一半,其腰部还有束腰形象。牛河梁女神出土了更多的女神群像,不仅有特大的头像,而且有许多较小的神像残块。这些女神群像拥有专门的奉祭场所,有特定的姿势。她们是现实的人的神圣化,是祖先崇拜的反映,燕辽先民尚女性始祖,祈求祖宗保佑的观念,被续承下来一直持续到商周时期,甲骨文中有关祭祠先妣的记载远远超过祭祀先公先王的次数。

   

 (三)原始的审美观念


    在新石器时代燕辽先民社会生活的物态遗存中,有很多现象是耐人寻味的,比如陶器的造型与纹饰人体造像艺术、装饰方法,制玉工艺等等。这些文化现象为我们探讨原始审美观念提供了材料。

    1、陶器的造型和纹饰

    源于生活,最接近生活的陶,是新石器革命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审美观念的重要表现场所。由点、线、面、体在变化构成的陶器造型和纹饰,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给我们留下了先民审美观念发展轨迹

    兴隆洼文化的陶器类型单调,绝大多数为筒形罐、钵之类。形状古朴、腹部没有明显的凸出,器唇也没有明显的敛和侈的区别,大都底部平齐,圈足现象罕见,器物浑然一体。这些以实用主义目的陶器,很少注意器形的美观。先民们在完成初步造型之后,把更大的精力花费在陶器装饰上,大都通体饰纹,并且以复合纹样为主。值得注意的是注意的是附加堆纹的出现,这种纹饰可以加固器唇,但人们不是加厚这部分而是按一定规矩加一形状的泥团,是以说明人们不仅注重陶器的实用性,而且要尽量使其美观。

    赵宝沟文化陶器的样式已不是传统的沿袭,同一器类的形状有了较大的变化,底部开始分化出圈足和浅凹底,除了传统的圆形又有了椭圆形底。大都腹部外凸,口部内敛。其中尊形器的造型和纹饰非常精美,不是实用器物了。礼器的出现是陶器的一次大分化,造型独特,纹饰美的礼器,可能隐含着更深的文化意义,如果仅从审美的角度认识,也无疑是史前艺术精品

    红山文化小河沿类型的陶器造型更富于变化,同一种器物演生十几种类型,既实用又美观的组合造型,如带座的豆、杯等:还出现了附属造型,如器耳做成动物形,或整个器物呈动物形。彩绘的纹饰出现了,这是一种完全超脱实用主义精神产品,是纯粹的美。

    2、人体造像和装饰

    燕辽地区能够改变人们传统认识的考古发现就是系列人体造型艺术品重见天日,这些艺术体现了先民们的原始审美观念

    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石刻人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石刻人体造像。雕刻技法娴熟,线条优美流畅,表现方法很抽象。这里最早的陶塑人像是距今六七千前的赵宝沟陶塑人头像。头像高5.1公分,宽4.5公分,尖下顽、长鼻梁、细眉长而略弯、眼睛较大。这尊造像比例协调,特征明显。

    燕辽地区人体造像,到红山文化时期达到高峰创造了我们史前艺术上的奇观。早在1963年就在赤峰西水泉发现了一件头部残缺的小型陶塑人像,胸部乳房丰满,是一尊女性塑像,1982年和1983年又连续在喀左东山嘴和建平牛河梁出土了一批陶塑人体造像。其中牛河梁女性头像最有代表性,这尊头像大小现代人相当,额头宽平、骨颧突出。在艺术表现上,既注重外形轮廓的健美柔和,又追求内蕴神态的感情流露。这些人体造像艺术品不但展示了燕辽先民的审美观念,也堂堂正正地显示了母亲人类繁衍和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所做的贡献。

    除了人体造像,穿着打扮也颇能显示人们的审美观念小河沿文化时期女性就是追求美的典型。石棚山墓葬女性多配戴发夹再饰以蚌珠。还有的戴臂饰,坠圆形齿轮状耳环。那些取之于自然,经过人类加工的装饰品,既具有朴实的自然美,又有高超的艺术美。



四、结     语


    燕辽文化渊远流长,在发展过程中又融入了其它文化因素,同时也丰富了中华文化。关于燕辽文化的流布和变异问题是非常复杂的,但在我国境内发现的一系列新石器时代岩画,为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

    赤峰中国人面岩画的发源地,笔者曾在克旗土城子调查了一幅岩画,系村民盖房子时从沙丘下面的黄土中挖出来的。岩画的内容同连云港将军崖岩石的内容接近,但更显古朴。这一带沙丘同喀尔沁沙地一系,形成很早。赤峰的人面岩北越燕山,沿海岸向南延伸到福建台湾一带,和东夷人南下有直接关系。另外,自赤峰向西一直到弱水东岸,也有一条岩画带,是新石器时代燕辽文化南下西进融入中原文化证明

    红山文化先民重礼仪,兴祭祀,直接成为商代礼仪制度的一部分,并为后世所沿袭。石棚山发现的象形文字汉字形成做出了贡献。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这样说,燕辽文化中华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做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中华文化增添了光彩。



研读《北方民族文化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