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县大井北山
位于林西县城东二十公里官地公社大井村北山,1973年由地质工作者首先发现,1976年由考古工作者进行了试掘。据科学测定,距今约二千九百七十年至二千七百年(相当于西周到春秋时期,即考古学上称为“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一个具有大规模采矿、冶炼、铸造等工序的铜矿遗址。
这座铜矿遗址在不到二点五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发现露天采矿坑道四十余条,其中最长的一条长达百米,最短的也有十米,每条坑道都是独立的采矿坑道。在四号坑道内部进行了试掘,就发现了与采、选、冶、铸有关的工棚遗址四座,冶炼址一处,并发现了采矿用锤、斧、镐等完整石制工具一千五百余件,还有许多处炼炉址。炉上所置坩埚壁是烧红的草泥土。从坩埚内壁炼渣所炼结的程度分析,当时冶炼时的温度起码在千度以上,因此非有鼓风设备不可。在五号炼炉址附近发现一个较完整的兽首形陶制鼓风管,制作很精细。在炼炉址旁还发现陶范,有的内印弦纹,两侧有合范时刻记的符号,具备了商周时期陶范的基本特征。
我国早在三千年前的商周时期就能生产大量精美的青铜器,搞清古代铜的冶炼史及工艺技术是多年来中外学者共同关心的课题。1974年在我国湖北铜禄山首次发现春秋战国时期的铜矿遗址,并进行了较系统的发掘工作,林西大井铜矿比铜禄山铜矿年代更早,这为研究我国古代矿山的开发、勘探、冶炼、铸造等技术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位于碱场公社板地营子大队小南山,当地称灰包山。遗址处在召苏河南岸较高的台地上,北紧贴河流。
地面散布的遗物极为丰富。石器多为小型磨光器,有钻孔石斧、扁平石铲、亚腰石斧、小石臼、石、石刀等,陶器多为夹砂红陶,器形有罐、、碗、钵、豆、杯以及纺轮等,还有骨锥、骨铲等。这里发现一种方足鬲,为同类遗址中所少见。
这是一处地势险要的“山城”,位于赤峰县姜家营子公社姜家营子大队前平顶山,当地称为“摩天岭”。
前平顶山生产队处在一个深山沟里,风景秀雅,西北山岗上有泉水流至村前终年不枯。山城独峰突起,远望象一座园形天台,其西、北、东北三面均环大山。
山城顶部地势较平,城址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中间有隔墙、城址四周奇石突起,除北坡稍缓可以攀登以外,其余三面均为悬崖硝壁,望而生畏。
城内石圈(房基)建筑较为密集,共42座,均为园形,直径最大者8米,小者2-3米,一般的都有5-6米。西城内尚有古井一口,现已填塞。城址四周均有石砌城墙,宽8米,高者尚有1米。整个山城没有发现明显的门址。东南角似有一门址,宽6米,两侧均为自然立石,内,外侧坡度较缓,可以勉强上下攀登。
地表上遗物极少,陶片中均为风化严重的夹砂红陶,陶质粗糙,火候极低。
位于初头朗公社下官地大队,遗址处在西路嘎河南岸的缓坡台地上。地表暴露灰烬、遗物很多。发现的陶器都较为典型。主要有夹砂红陶碗,敞口,厚平底,陶质较粗,手制,外表磨光,夹砂红陶罐,小平口,大腹稍折,平底,夹砂红陶豆,矮粗把,底部作喇叭口状;夹砂红陶纺轮,剖面成馒头状,底部对称有四道深沟纹,沟纹两侧有对称的小孔,每组6-8个,制作别致。
位于牛营子公社大碾子大队东四华里,遗址处在锡伯河东岸一座高约75米的山坡上,当地称为“麒麟山”。山北为陡崖,东南为缓坡,级坡台地上有三处遗址,面积约五千平方米。地表暴露有灰层,散布有陶片、石器等,在冲积水沟的断面上可以看到文化层,厚约2一3米。遗址上有人工垒砌的园形和长方形石头建筑,应是居住房址。
遗址上采集的石器有石磨盘、磨光石斧、石刀、打制石斧及小型石锛等。打制石器制作都较规整。
陶片中有夹砂灰、褐陶,夹砂磨光红陶、泥质灰陶等。器形有罐、鬲、甗、豆、钵、盆。还有陶纺轮。
在其附近曾发现过春秋时期的青铜短剑墓,出土过一些另星的青铜器。
此处遗址原列为1964年中朝联合考古队的予备发掘点,后因故中朝联合考古队去辽宁发掘。
(史料整理:哈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