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赤峰古代文化遗址(第八章)


     





赤峰古代文化遗址(第八章)


战国长城遗址

     

    战国时代长城遗址是我国古代规模宏伟的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伟大奇迹之一。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长城遗址保存最多、里程最长的地区。在昭盟地区共有三段,全长约六百华里。

    昭盟地区的三道古长城分布在赤峰以北、赤峰以南和敖汉四家子境内。

    赤峰北部的长城,西部在木家营子公社衣家营子阴河西岸,往东经过东方红公社上北道、五里岔;王家店公社水泉、王家店、四家子、孙家营子、杨家营子、夏家店等地;水地公社八家、前窑、山水坡等地,东延安庆沟、敖汉乌兰、丰收白塔子及敖吉、下洼一带。在水地以东保存较好,遗迹清楚

    赤峰南部的长城,西起喀喇沁旗娄子店公社姜家湾、达拉明安、柴家沟梁、两半子山,山前公社黄花洼、西大洼、刘家店、莫家沟等地;赤峰县美丽河公社二道营子、林家地、王家沟、莫里海山、三棺石山、谢家营子、瓦房敖包山、平顶山、黑山头等地,越过老哈河,进入建平县北境的外贸场、老官地公社、热水公社、烧锅营子公社、二十家子公社等地,过蹦河入敖汉旗新惠镇公社扎西、扎东,新地公社三敖包、韩家洼、毛代水泉、小罗山;丰收公社格斗营子,白丈子、老水泉子、兰家窝铺等地;克力代公社石拉子山、赵家窝铺、高家窝铺、红山咀子,过教来河,经克力代东大山、石老虎沟;子府公社王坟洼、小德力胡同,大架子山、瓦盆窑敖包山、苟家沟、新地、十二连山等地,王家营子公社小瓦房沟、石拉子山、王家营子东山等地。往东,群山环抱,遗迹不清,难以寻找可能由王家店、宝国吐一带进入北票、义县地区

    敖汉四家子的长城分布在大凌河上游支流老虎山河沿岸,主要建造在羊山、虎山两个山头上。往东南延伸遗迹不清,可能进入朝阳县或建平县境内。

    长城的筑造有三种方法。一是石筑,这是主要方法,占全部长度的50%以上,一般是就地取材,在山上用自然石垒砌,中间填以碎石土块。石筑城墙现存宽2-3米,最宽不过四米,城墙已经倒塌,大多地段与地表齐平,最高的也不过几十公分。当时的城墙成梯形,底部宽,顶部窄,估计当时城墙的高度最低也有3一4米,顶宽约一米。有的石筑地段有明显的接头痕迹,估计当时筑造长城时是按地区分工分段进行的。

    石筑的长城穿河谷,越峻岭,就象一条黑色巨蟒在大地上盘旋,所以许多地方的群众称它为“石龙”。

    第二种是土筑,约占总长度的40%左右,即用土夯打墙,一般在地势较平、缺石的地区。土筑城墙较宽,一般都有5-6米,土墙全部倒塌与地表齐平,估计当时土墙高度最低也有四米以上。

    由于年月久远,水土流失严重,凡土筑的城墙只有在雨过天晴、或草木茂密的地方才能时隐时现地看到一线痕迹,因此许多地方群众称它为“土龙”(或沙龙)。

    第三种方法利用天然的高山峻岭,在两个山头之间或在山顶上,用自然石稍加垒砌,构成“天然屏障”,这种遗迹多见于大山之间,由于地势较高,地形险要,就象天然门户一样足以防御或进攻,所以许多地方的群众将这类人工垒砌的山头称作“天门”,“石门”“哈巴气”(蒙古语,即隘口,要道)。

    筑造长城选择地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选在高山峻岭之上,山北侧坡度一般都较陡,不便攀登,可以起到居高临下的防卫作用,另一种是沿河筑造,以河作为防线。这就是我国《史记》和《汉书》中所写的“因边山险”、“因河为固”的有利地形。昭盟地区保存长城建筑,在地形选择上是遵循这个原则的。

    在长城线内外,还有许多军事建筑和防御设施,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烽火台”,《史记》称作“亭”,“侯望所居也”,是一种瞭望台,一般是园形土台子,规模较小,大多建造在长城线较高的山头上。古代战争中一有敌情便在山上举火报告,按敌情程度不同举不同数量的火炬,分别报县、郡或中央。第二种是鄣址,多数为方形土城,规模比烽火台稍大,一般建在山谷中,控扼要道,《史记》正义顾胤云:“鄣,山中小城”。第三种城址,多为规模较大的土城,建造在较开阔的地带,这是古代驻兵、屯扎之处。足见古人战争中都有一整套防御或进攻的设施和手段

    在长城沿线的广阔地区内,发现过许多战国时期遗址和遗物,证明长城的筑造年代确系战国时期

    我盟是我国北方古代少数民族活动的重要地区。战国时期主要是东胡民族,那时燕国是七国中地处北方的弱小国家,经常受到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东胡)的搔扰。到燕召王十二年(公元前300年),国势逐渐强大,大将秦开一举击败东胡,东胡败却千余里,《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燕将秦开击败东胡筑长城以拒胡,自造阳至襄平。并设辽东,辽西、渔阳、上谷、右北平五郡以辖其地。造阳在古代上谷郡内,即今河北张家口附近。襄平,在古代辽东郡内,即今辽宁省辽阳市附近。

    燕国当时的都城在蓟,即今北京附近,东胡败却千余里,正应退到今西拉木伦河流域,是当时东胡活动区域。燕长城走向东西横贯,由河北张家口至辽阳市,正横穿今昭盟南部。所以保存在赤峰市南美丽河一带的长城燕国长城建筑于公元前300年,距今二千二百八十年。

    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北方的势力范围迅速到达西拉木伦河流域,为了加强国防,抗御北方和西北边远地区的搔扰,秦国将北方赵国燕国和自身的长城加以连接、扩建或修葺,成为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秦长城东延至辽东,包括今天昭盟地区保存长城在内,所以在燕长城以北的赤峰一带,发现过许多秦国文物,特别是反映秦朝统一措施的秦铁权、秦陶量的出土引起国内史学界的重视,有力地证明秦代的政治文化以及统一措施在辽河上游广大地区同样有力地施行过。


(史料整理:哈 图)

 


研读昭乌达盟地方志——文物志》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