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赤峰古代文化遗址(第九章)


     






赤峰古代文化遗址(第九章)


五里岔战国遗址


    位于赤峰市北东方红公社五里岔村北一华里英金河北岸,遗址地势稍高、文化层堆积厚约2米。遗物以战国陶片为主,器形有绳纹敞口罐、灰陶大瓮、“鱼骨盆”、板瓦以及类似蜘蛛遗址出土的秦陶量器口沿等,还有战国铁器、铁锅残片等。


五里岔战国土城址


    位于东方红公社五里岔村东北三华里,土筑,长方形,四面城墙保存基本完整,墙高2米,基宽8米,顶宽4米,北墙保存最好,外墙高达6米。地表散布较多的绳纹灰陶罐、大瓮、“鱼骨盆”、灰陶豆、还有燕明刀等。城西北角发现有战国瓮棺葬的遗迹,城东有一片战国遗址

    赤峰长城由水地、王家店西延至五里岔一带,此城应为长城线上的鄣址。


赤峰山水坡战国土城


     位于水地公社山水坡大队,城址处在英金河北岸二华里的缓坡台地上,土筑,长方形,东西150、南北130米,南墙已局部被冲刷,正中似有一门。土墙夯筑,高4.5-8米,基宽10米,顶宽3米,东墙坡高达10米,是昭盟南部地区保存最好的土城遗址

    城内有建筑台基,地表散布大量的陶片,板瓦及战国铁器等。陶器的器形丰富,有灰陶罐、盆、豆、瓮、“鱼骨盆”等。铁器中主要是农业生产工具、锄等。

    赤峰长城,由水地北五佛二龙山,东延平顶梁经山水坡土城北侧,东延至安庆沟境内。山水坡城址规模较大,筑造坚固,应是长城线上主要的驻扎之所。


赤峰蜘蛛遗址


    位于赤峰北大桥,处在西路嘎河与英金河、锡伯河、阴河、召苏河、半支箭河汇合处南岸一个较高的台地上,高出河面20米。遗址东西50、南北约40米,表层多被扰乱。196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在这里进行系统发掘遗址文化层堆积较厚,最早一层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层,晚期到战国一一秦汉时期,除了出土红山文化彩陶罐等重要文物外,在秦汉文化层中还发现刻有秦始皇廿六年诏书的陶量,残文有“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等。


赤峰市一完小战国遗址


    在赤峰市内原三道街一完小院内,遗址中有较多的灰烬遗迹厚1-2米,应是灰坑或居住遗址。在灰层中出土三十余件细泥灰陶豆,形制大小大体相同,均为浅盘、矮把、底作喇叭口形。

    这是目前赤峰市内发现的最早的一处遗址证明早在战国时期,今赤峰市内就有人类活动了。


敖汉乌兰战国城址


    位于乌兰公社老牛槽沟大队七道窝铺村前,城址土筑,略成方形,墙高1-2米,宽5米左右,保存较好。城内辟为耕地,但建筑遗迹仍依稀可辨,城内有较多的建筑台基,地面散布很多战国绳纹陶片,石器不多。

    赤峰北战国长城遗址由安庆沟东延至敖汉乌兰一带,这是长城沿线较大的城址,当为屯驻之所。


敖汉白塔子“东土城”


    位于倒格郎(丰收)公社白塔大队,俗称“东土城”,城址处在教来河北岸的缓坡台地上,土筑,方形,除南墙被冲刷外,其余三面城墙隐约可辨,墙基宽7米,高50公分左右。城址地势由北向南稍作倾斜,南墙正中地势较低,似有一门址。城内地表遗物不多,所见者有战国陶片等。

    赤峰长城由乌兰东延石羊虎山北坡,经白塔东土城。这是长城沿线上的亭鄣建筑


敖汉喇嘛板战国城址


    位于敖吉公社喇嘛板大队的山湾水库,城址处在教来河东岸的台地上。长方形,在西城外紧贴一小城,城内正中有一长方形建筑台基。地表遗物有战国绳纹陶片,“鱼骨盆”等。在城址东山坡中,曾发现战国墓葬出土青铜器及铸造铜器的石范。


敖汉旗敖吉战国城址


    位于敖吉公社“车罗城”生产队,城址处在教来河西岸一个较高的台地上,河东有大山半拉山,城址东北为车罗城生产队。土筑,方形,长宽各为90米,南墙正中有一门址,宽8米。四面城墙保存基本完整,墙高约2.5米,宽8米。地表遗物以战国一一秦时的陶片最多,石器较少。

    这是敖汉境内保存较好的战国城址之一,应为长城线上的亭鄣建筑


(史料整理:哈 图)



研读昭乌达盟地方志——文物志》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