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名臣屈原在自己的传世名作《离骚》中以“帝高阳之苗裔兮”开篇,意思是“我是上古神君高阳的后代啊!”这里的“帝高阳”指的是黄帝的孙子,“三皇五帝”中“五帝”之一的颛顼。
传说颛顼发起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宗教改革——“绝地天通”,使华夏文明从“民神杂糅”的混沌时代转型为“人神各安其位,各司其责”的有序社会。显然屈原对于自己身世的自豪感是溢于字里行间的。
然而,商周时期那些和楚人处于同一历史舞台上的中原各国却不这样认为。他们几乎一致认定楚国是“蛮夷”。《左传》中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说的就是楚人。
这种看法也不无道理。楚人在很多方面确实与中原的华夏文明多有差异。
《孟子》一书中称呼楚人为“南蛮敦鴃舌之人”,意思是楚人说话像鸟叫一样难以理解。一些学者认为楚语有别于华夏语言,却同苗语有着很多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
中原人以龙崇拜为主,楚人却以凤崇拜。楚人崇凤源自他们的始祖祝融。《白虎通》中说祝融是南方之神,“其精为鸟,离为鸾。”
在中原,随着后羿射日神话的出现,太阳神崇拜大体就结束了。然而楚人自始至终都很崇拜太阳神东皇太一。《九歌》之中更是将东皇太一列为诸神首位。有学者考证楚人所信仰的太一即为伏羲,而伏羲最早是苗蛮所信仰的神灵。
商代灭亡以后,中原华夏文明开始推崇理性,“敬鬼神而远之”。楚人仍然保留了很多上古崇巫遗风。《汉书·地理志》中说他们“信巫鬼,重淫祀”。楚人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疾病的痊愈、仕途的顺利等都会去寻求鬼神的庇佑。
楚人对于西周建立的礼法制度十分之不以为然。在楚国历史上,前后有5位君主是通过血腥政变上台的。在位长达46年的一代雄主楚成王,在自己的垂暮之年竟然被自己的儿子逼迫自尽。临死前,楚成王渴求儿子能否再吃一次熊掌,没想到如此卑微的要求竟然也遭到了拒绝。
春秋时代,虽然王室衰落“礼崩乐坏”,各国之间征伐不断,然而中原地区主要的诸侯国却鲜有被彻底灭国者。姬姓的亲戚之间还基本上能把战争停留在贵族之间相互争斗的层面。
然而楚人却不管这一套。“灭国置县”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据统计当时被楚国所灭的国家约有六七十个之多。楚国每攻占一个国家,并不按照西周的传统进行分封,反而是将土地和臣民收归国家所有,在当地设置直属于楚王的县。很多学者认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便是由楚人所设立的。
楚人同中原华夏民族之间的诸多差异,难免从古至今会有很多人不承认他们是“华夏后裔”。到了近代,多数学者主张楚人起源的“南方说”。即认为楚人是荆楚地区土生土长的民族。徐旭生先生在他《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一书中便认为,楚人与“三苗”同属于中国南方的“苗蛮集团”。
近几十年来江汉考古成果斐然,证实了先秦时期长江流域有着一个发达的“先楚文化”,且与更早时期长江流域的考古学文化有着前后承继关系,这为楚人是苗蛮后裔增添了更多考古学证据。
郭沫若先生对此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楚人就是淮夷,原本生活在淮水下游,因为曾参与“武庚之乱”而遭到周公旦的讨伐不得不向西南方迁移,最后定居于今湖北、江西一带。
吕思勉先生等人则主张“中原说”,认为楚国起源于中原地区。其最早的国都位于丹阳,即今天河南省峡县附近。
近年来出土的一些文献为这种观点提供了佐证。《清华简》中有《楚居》一篇,记载了楚人直系先祖季连率领族人由今天的河南南部经过隈山、乔山等地,逐步迁徙到了楚地的整个过程。
依靠现有文献和考古学证据很难完全还原楚人的起源,不过综合各方观点来看,故事可能是这样的:
由于遭到大禹的征伐,作为政治实体的三苗灭亡了。然而三苗之死不可能彻底灭绝,他们的后代仍然在江汉地区生息繁衍。在夏商时期,这些苗民分散生活在广大的区域内,文化上比较落后,被中原华夏民族视作“蛮族”。
到了商代,颛顼的一支后裔由于不敌商王朝的进攻,不得不由河南南部开始不断向南迁徙,这些人便是楚人的先祖。他们到达江汉地区之后定居了下来,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文化带到了这里,促进了当地的发展。
由于楚人先祖是迁入者且人数较少,他们不得不与当地苗蛮土著混居在一起。双方逐渐发生了融合,楚人先祖开始接受苗民的宗教与文化,因而不可避免的“蛮族化”了。
从楚国后来同中原各国的交往情况来看,他们彼此之间是可以直接交谈的。由此可见,楚语要么同华夏语言的差别并不大,只能算是一种比较难懂一种方言;要么楚国的上层人物是精通于华夏语言的,因为这本就是自己先祖所使用的语言。
无论如何,春秋之前的楚人还处在氏族部落阶段,社会形态比较原始,经济发展水平也十分落后。在西周时期,楚人也从不讳言自己是“蛮夷”,并将早日脱离“蛮夷”身份重新回归于华夏作为自己国家发展的动力之一。
在西周时期,楚人到底做了什么由弱小部族逐渐发展壮大起来,以至于到了春秋时期他们不但抛弃了“蛮夷”身份,甚至能够问鼎中原、称霸天下了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作者,下篇文章将继续为大家讲述楚人艰辛的创业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