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至少八千年未曾中断的文明史,有着四千年传承不绝的文献史,这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这是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冯时研究员《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一书开篇的第一句话。
是啊!中国的历史文献浩如烟海。既包括《山海经》、《尚书》、《史记》等传世文献,也包括甲骨文、青铜铭文、战国书简等出土文献,还包括各个时期、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
19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发端。在此后100年的时光里,几代中国考古工作者发现并发掘了周原、殷墟、郑州商城、偃师二里头、石峁古城、陶寺古城、良渚古城、三星堆、贾湖、上山等等重要的上古遗迹。
所有这些都摆在了每个中国人和全世界的面前,为今天的我们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彩的上古时代风貌的画卷。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华夏文明?中华文明的时间上限到底在哪里?
西方的文明观注重于物质文明,将城市、金属冶炼和文字等的出现视为进入到文明时代的标志。在西方人看来只有物质生活发达了,人才有条件具备外在的“教养”,才算是“文明人”。
在这样的文明观念下,以《剑桥中国上古史》为代表的西方“权威著作”从商代晚期写起,并不承认殷墟之前中国这块土地上存在有“文明”。这便是中华文明三千年的由来。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上下五千年”是大部分中国人的文明观。事实上自古以来的中国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几千年来古代中国人都津津乐道于“唐尧、虞舜”时代的盛世景象。
西方人以中国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早于甲骨文的文字为由,企图卡住华夏文明上限的“脖子”。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甲骨文已经是一种十分成熟的文字体系,在殷墟时代以前一定有着一个长期发展完善的过程,只是我们目前还没有找到罢了。
还有很多中国人开始思考,难道西方人的文明标准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吗?很多中国学者开始倾向于用社会制度的发展来解释文明的出现。简单说就是当一个社会有了明显的分层,出现了“王”有了贵族有了政府机构,有能力组织调动起很多人实施包括城市、农田水利、大型宗教祭祀建筑在内的大型工程,这便是一个典型的文明社会了。
按照这样的标准,5300年前开始兴起,建立了大型城市、防洪堤坝、宗教祭坛,出土有大量精美玉器的良渚文化,已经妥妥步入到了文明社会。这种观点在国际上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
2019年良渚古城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上介绍良渚古城是“以稻作农业为支撑、具有统一信仰的早期区域性国家”,“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文明认定标准下,华夏文明的上限有着不同的结果。事实上前面这两种标准仍然是一套体系,都还是西方意义上的文明civilization。
冯时先生在《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一书中,尝试着把“文明”的定义彻底拉回到中国。“文明”这一观念中国古已有之。《易·乾·文言》中写道“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贲·彖》中写道“文明以止,人文也”。
这里的“文”指的是有别于动物,人经过德养之后所表现出来的文雅,“明”则指的是光明。显然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人有了知识和礼乐道德后才算是“文明”了。中国人具有一种明显不同于西方人物质文明观的精神文明观。
冯时先生认为,上古时期中国人并不特别注重于创造物质文明成果,而十分重视知识体系、礼乐制度与思想观念的建构。正是以此为线索经历探寻后他认为,中国有着至少八千年未曾中断的文明史。
读完这本书,您一定会为作者扎实的跨学科学术功底所震撼。无论您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相信您对于华夏文明的内涵都将产生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