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三千年
周朝设置了专门负责记录历史的官职,各诸侯国也纷纷效仿安排专人记录本国历史。官方修史的传统延续至今,使得华夏文明的历史记载完整连续、细节丰富。以周朝时鲁国的官方史料为基础、相传由孔子整理的《春秋》一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主要有关鲁国的重要史实。《春秋》是我国第一本编年体史书,因为它的文笔非常简练,后来又有三部书《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对《春秋》的内容进行补充和解释。因为起止年份大致相当,后世习惯用“春秋”来称呼“平王东迁”之后、诸侯国互相混战攻伐的这一段历史时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继位,在其任内完成了都城东迁到洛邑,东周时代开始。因为具体东迁年份不详,后世习惯将公元前770年作为春秋时期的开始。平王之父周幽王被杀后,周平王作为废太子,由他的外公、弑君的申国国君带头拥立,其合法性天然不足。所以同时期另一派别的诸侯还拥立了周幽王的弟弟为王,号称“周携王”。周平王派系争取到了晋、秦、郑等强大诸侯的支持,取得了政治斗争的最终胜利,并由晋国直接出手消灭了周携王。
强大的晋国在春秋时期是周王室最重要的支持者、保护者,并最终成为其控制者。秦国因为支持周平王有功,正式被封为伯爵成为诸侯之一,并通过与犬戎的战争填补了平王东迁后留下的势力空白,愈加强大。郑国原本分封在陕西境内,后迁移至河南(今郑州、新郑一带),作为成立时间还不长的诸侯国,与周王室有着亲近的血缘关系,数代国君都担任王室的重要大臣。平王东迁后郑国因为地理距离近,成为周天子重要的倚靠力量,其国君掌握王室大权,郑国因此强大起来,这或许是最早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周平王执政晚期开始对郑国国君掌握大权不满,此时郑国国君是著名的郑庄公,即典故“郑伯克段于鄢”中的郑伯。周平王试图分权给其他大臣,引起了郑庄公的不满,后续斗争和妥协的结果是周与郑互相交换王子作为人质,周天子此时的权威可见一斑。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后,其孙周桓王继位。公元前707年周桓王从朝廷驱逐了郑庄公,并于同年亲自讨伐郑国。周、郑在繻葛(今河南省长葛市附近)发生大战,周军大败,周桓王肩膀中箭。周的衰弱在天下诸侯面前一览无余。从周桓王时开始,诸侯国的国君即位就不再朝见周天子寻求册封,诸侯间的征战吞并开始大规模展开。
郑国毕竟是周王室的同姓诸侯,郑庄公虽然战胜,但表面上还是向周天子表示了恭顺。此时周王朝的真正挑战者在南方出现:公元前704年,楚国的国君熊通自封为王!楚国从西周中期开始在汉江流域崛起,到熊通在位时已经几乎占据了整个江汉平原,开始向北威胁南阳盆地,再往北就是周王室及其同姓诸侯统治的核心区域。正是因为直面楚国的兵锋,郑国逐渐衰落。随着楚国国力的强大,熊通不满楚国的分封爵位仅是子爵,于是向周天子提出提高爵位的要求,遭到了周桓王的拒绝。熊通大怒,于是自立为王,后世称之为楚武王,从此楚国国君都自称“王”。熊通在位时,灭亡权国后将其故地设置为权县,并任命县尹进行管理,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县,这也是历史上首次对分封制度进行改革,设置由国君直接管辖的县一级行政机构。
称王一事体现了楚人性格中狂傲不羁的一面:因为地处偏僻且爵位低下,楚国历来被中原诸侯鄙视,提高爵位的要求被拒绝,大大激发了楚人的逆反心理。楚国称王对于周王朝在宗法制度上是惊天动地的大事,然而周弱楚强,周天子对此也是无可奈何。但从春秋时期的历史走势和后世的政治经验来看,称王对楚国并没有实际的好处。过早的称王,除了暴露自身的野心,也导致了其他诸侯特别是周王室同姓诸侯的普遍反感,在外交上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最终影响到后续争霸战争的实力对比和胜负。
楚武王之后,其子楚文王时楚国更加强大,向北占据了南阳盆地,正式开始了向中原进军。春秋时期各国吞并征伐,其中一条重要主线就是楚国向北进攻,主要由晋国率领中原各国南向防御。在公元前7世纪到6世纪的百余年时间里,楚晋两国主要在今河南省境内进行了长期的外交和战争拉锯,楚攻晋守,楚国败多胜少,向北扩张的势头才被遏制。直到公元前546年,精疲力竭、内忧外患的晋楚两国,才在宋国的调停下,与各主要诸侯国在宋国进行盟会,约定停战,带来了楚晋之间数十年的和平,史称“弭兵会盟”。弭兵会盟之后,诸侯国之间的战争缓和,诸侯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制度斗争开始激烈。
春秋时期因为各国充分竞争,“君择臣,臣亦择君”的人才自由流动氛围,日益频繁的商业交流,是中国历史上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自由奔放的时代,“诸子百家”群星闪耀,“百家争鸣”空前绝后。同时铁器开始替代青铜器,这又导致了铁质农具和耕牛技术的出现,大型水利器械和工程成为可能。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能够供养更多人口和脱离农业生产的专业人士,聚集十万人的城市开始出现,由此产生的城墙导致战争规律发生了重大改变。同时以“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公有制度飞速瓦解,土地私有制度将催生地主、自耕农、佃农等阶层出现。。。从后世人类全局视角来看,这一时期的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生机勃勃日新月异,正在飞速追赶尼罗河三角洲、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这些人类文明先发之地,进入新时代的物质和精神条件正在不断积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