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全世界所有人的名字都是由“姓”+“名”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姓”一般是用来标识家族、血缘、身份等信息,主要继承自父或母的“姓”。中国人现在的“姓”主要就只表明血缘继承关系。
而在古代中国,主要是秦代以前,华夏民族还有“姓”“氏”之分,秦代之后“姓”“氏”合一,统一称为“姓”或“姓氏”。“姓”先于“氏”出现,据研究在原始社会部落时期就已经有了“姓”,主要用于表明部落身份。因为汉字“象形文字”的特点,推测最早的“姓”是由部落图腾演化而来。华夏最古老的几个姓“姬”“姜”“嬴”都包含“女”字,包括“姓”字本身也含“女”字,因此有观点认为这些姓都出现在母系社会时期。在母系社会,部落混居还没有家庭出现,每个人都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根据母亲身份确定部落归属,姓继承自母亲于是包含“女”字。
从周代开始,表明部落、部族身份的“姓”有了进一步细化、分化的需求。一方面部族人口增多,内部称呼有细化需求,一方面周代分封天下,去到天下各地的移民与原部族山南海北,有了标识新身份的分化需求。于是在“姓”之外诞生了“氏”,同姓之人内部出现了不同氏族。氏的来源多种多样,以诸侯国名为氏,例如晋、郑、陈等,这些国家的国君及后代就是姬姓晋氏、郑氏、陈氏。以封地为氏,例如晋国内部的魏、韩、智等家族。还有以居住地为氏,例如西门、东郭;以官职为氏,例如司马、司空;以职业为氏,例如巫、屠。在先秦时期,一般贵族有姓有氏,平民就只有姓,或者以其所属贵族的氏为姓
一个人的姓是固定的,但氏却可以变化。以秦国著名变法人物商鞅为例,他是卫国贵族、国君之后,卫国是周武王弟弟康叔建立,所以商鞅是姬姓。卫国国君以国名“卫”为氏,所以商鞅也名卫鞅。商鞅是国君之后,又能够以“公孙”为氏、名公孙鞅,公子是国君之子的意思,公孙则是国君之孙,同时也能指代国君后代。商鞅去秦国后,因功被封为“商君”,商是其封地(今陕西商洛市内)之名,所以商鞅又以“商”为氏,商鞅就是他最常用的称呼。
秦国统一天下后旋即大乱、二世而亡,待到汉朝建立时,原有的社会阶层完全被破坏、打散,原本聚族而居的人口因为战乱四散迁移,所以“姓”“氏”逐渐合二为一,更为细分的“氏”替代了“姓”,但原有的“姓”也得到了保留。在收录中国人常见姓氏的《百家姓》中收录了504个姓氏,其中姬姓排名百名开外,现存姬姓人口也不算多,但是这504个常见姓氏中约八成都是源自姬姓,因此在文化和血缘上周都是名副其实的华夏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