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11.合纵与连横


#上下三千年

战国时代列国纷争,国有大小,君有贤愚,强国争Aquan.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霸权,弱国求生存国家之间不断进行联合与分化,是中华历史上罕见的外交斗争频繁、精彩的时代,甚至诞生专业研究从事外交政治斗争的“纵横家”学术流派。纵指合纵,从北到南燕、魏、赵、韩像一条竖线,联合抗击其它大国;橫指连橫,魏、赵、韩联合齐国秦国像一条横线,去攻打它国。后来合纵指弱国联合对抗强国的外交策略连横追随强国壮大自身的外交策略

纵横思想策略起源魏国魏国原本因为李悝变法、吴起强军,同时依靠魏赵韩“三晋”联盟成为战国前期的最强国。随着联盟内部的利益分配争端加剧,以魏国军事干涉赵国国君继承为直接导火索,“三晋”同盟破裂,三晋内部也开始互相征战。

公元前354年,魏国全力攻赵,主帅庞涓围困赵国首都邯郸。齐国不愿坐视赵国灭亡魏国壮大,响应赵国求助出兵齐国军事家孙膑提出“围魏救赵”的策略,在桂陵以逸待劳,大败归途的魏军。公元前343年,魏国攻打韩国齐国再次围魏救韩,魏国撤军后大怒,起兵伐齐。传说孙膑采取“增兵减灶”之计,引诱魏军冒进追击,在马陵设伏重创魏军,魏军主帅庞涓自杀魏国精锐“武卒”经此两战实力大损,商鞅执政的秦国乘机攻打魏国获胜,收复了函谷关和部分河西之地。至此魏国由盛转衰,多面环敌的恶劣地缘终酿恶果,这也是多国联合遏制强国的成功案例。为了抵抗秦国东进凌厉的攻势,纵横家开始魏国走上历史舞台

公元前323年,纵横家的代表人物公孙衍在魏国掌权,发起了魏、赵、韩、燕、中山五国同盟,这也是第一次“合纵”的形成。在此之前,魏国秦国分别争取楚国齐国支持,在纵横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秦相张仪的努力下,秦国胜出。五国同盟形成后,魏楚之间爆发战争,但同盟并未发挥应有作用魏国战败魏王合纵失望,被张仪说服,转向与秦国结盟的连横政策。为巩固秦魏联盟张仪出任魏相。然而秦希望魏臣服,魏希望平等独立,两国摩擦不断

公元前319年,秦魏同盟正式破裂。张仪魏国驱逐回到秦国,公孙衍重新执政魏国。公孙衍再次促成了魏、赵、韩、燕、楚的合纵,推楚国为首,联军攻秦。实际出兵只有魏、赵、韩三国结果秦国在函谷关击败魏国损失最大向秦求和。合纵再次失败,公孙衍不得离开魏国去到韩国为相。。

随后数年,秦国多次攻击韩、魏,公孙衍竭力维持魏韩同盟,并引入齐国为后援。此时齐国孟尝君田文担任魏相,田文也是公孙衍合纵事业的后继者。奈何战场秦军屡屡获胜,公元前314年,魏、韩终于屈服与秦结盟,公孙衍的合纵政策彻底破产。由此可见外交政策努力为军事斗争创造优势环境,但最终还是依赖军事斗争的结果

解决了韩、魏,秦国下来战略目标楚国。在此之前秦国已经攻占长江上游的巴国(今重庆)、四川盆地的蜀国(今成都),号称“得蜀则得楚”。秦楚曾结盟近三百年共同对抗晋、魏,秦国帮助楚国吴国占领中复国,楚国支持秦国抵挡住魏国进一步的西侵。但随着秦国迅速强大、野心东进,实力的不对等和战略利益冲突让秦楚同盟出现裂痕,围绕韩、魏,秦、楚之间有过多次外交博弈和间接冲突。楚国坐视韩、魏屈从于秦,并未提供实质帮助,一方面是惧怕秦国还妄图维持秦楚名义上的同盟关系,一方面说明楚国暮气沉沉、内部难以一致对外。

秦国面对楚国,首要任务是要破除楚、齐的同盟关系传说张仪多次戏剧性的欺骗了楚怀王,楚怀王先是断绝了与齐国关系,后又因张仪欺骗大怒主动发兵攻击秦国,秦楚同盟正式破裂。公元前312年,在楚国主动发起的丹阳、蓝田两战中,秦、韩、魏联合大败楚军,楚国实力大损不得不向秦求和。

公元前311年,支持张仪的秦惠文王去世,其子秦武王即位。秦武王勇武好战,不认张仪的外交斗争理念,进而厌恶张仪为人,很快驱逐了张仪,不久后张仪去世秦国原本的“连横”外交政策放弃,魏、韩、楚等国纷纷再次合纵以抗秦。公元前307年,秦武王意外在比赛力气的游戏中“举鼎而亡”,其弟秦昭襄王即位。

昭襄王的王位是由其母亲、著名的宣太后经过政变得来,所以秦国大权长期掌握在宣太后之手。虽然宣太后出身楚国王族,秦国战略依然主要针对楚国,“楚怀王被囚”事件发生在此期间。趁秦楚大战之机,孟尝君田文在公元前298组织起齐、魏、韩联军攻秦,又得到赵国宋国响应,最后迫使秦国割地求和,取得了合纵策略的最大成果。

直到公元前266年宣太后垂垂老矣,昭襄王重用著名的纵横家范雎,然后驱逐了宣太后及其支持者,才真正掌握国家权力范雎明确提出远交近攻战略方针:由弱至强,由近至远,先进攻地处中原枢纽的韩、魏,然后北谋赵,南谋楚,最后压制齐国。“远交近攻”战略为秦最后消灭各国奠定理论基础,并对后世影响深远。

还有一位与张仪、公孙衍、范雎齐名的纵横家苏秦,他也是"锥刺股"故事主人公。苏秦周游列国,游说国君接受他的“合纵”主张联合抗秦。苏秦最早在燕国出仕,去世担任齐国相,传说他最多时挂六国相印组织联盟抗秦,但有观点认为这是和公孙衍的事迹混淆了。关于苏秦记载颇多含混不清自相矛盾之处,这也是战国史料的一大特点,因为在后续惨烈的秦统一战争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秦末战乱中大量的各国史书损毁遗失,只能等待更多考古发现逐渐弥补历史空白。

苏秦死后不久,公元前284年,秦、赵、燕、韩、魏五国伐齐,联军大败齐军主力后,燕将乐毅继续进攻几乎灭亡齐国乐毅受到新的燕王猜忌被调走,“火牛阵”故事主角齐将田单恢复齐国。有传说认为苏秦为了报答燕王的知遇之恩,出仕齐国暗中帮助燕国,才最终导致了五国伐齐事件。经此一役,曾与秦国东西并立的强大齐国一蹶不振,再也没有国家能够单独抵抗秦国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