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帝王的称呼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是现在对历史上有名帝王约定俗成的叫法。但是帝王们还在世时候,是没有这些称呼的。帝王在世之时,在书面语中周代的君主直接称为“王”,秦以后就称为“帝“,也都能称为天子“,所以像汉武帝刘彻是并不知道自己死后会被称为汉武帝“的。西周春秋时各诸侯国的国君按照不同爵位称为晋侯、郑伯、楚子等,只是出于恭维或者尊重,也会按照最高爵位“公”称之为晋公等,再后来“公“甚至成了对普通人的尊称了。

日常口语称呼当前皇帝用的最多的是“陛下“,本意是指站立于宫殿台阶下的侍从,因为和皇帝说话要先叫侍从,然后让他转告,久而久之就直接用陛下来指代皇帝了。”上“可以用来象征高高在上之人,由此衍生出圣上、皇上、主上、今上等称呼。”万岁“本来是祝贺之词,后来也成了对皇帝的尊称,”万岁爷“则是更亲昵的说法。在宫廷之中还流行过”大家“这一叫法。在与一些少数民族政权交往时,还出现过”大王“、”国主“等说法

那么在帝王去世之后,如何将他与本朝本国的其他帝王分开?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用名字,比如吴王夫差,越王勾践,秦王政等。但是在皇权时代出于帝王尊重一般不直呼其名,所以用谥号更多。谥号是在古代社会地位较高之人去世之后,用来对其进行评价文字,一般是高度概括的几个字。所以齐桓公、楚庄王文帝汉武帝都是使用谥号形成习惯叫法。需要注意的是谥号大约是从春秋时期流行开来,所以更早的周文王武王不是谥号,而是他们自己在生前取的王号。

使用谥号很快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基本只用好字、好词,不再客观的进行褒贬;二是越来越长。春秋战国时谥号大都是一个字,到汉代时就成了两个字,都是一个“孝“字加另外一个字,所以文帝实际是汉孝文帝。到明清两代,发展到十几二十个字,已经完全不可用。根本原因就是随着皇权不断加强,历代皇帝前后维护、互相攀比,只能向着越来越好、越来越长的方向发展

除了谥号之外还有庙号,起源于汉代,供帝王在太庙中祭祀祖先使用,简单讲就是刻在牌位上标识身份。一般是以“祖“或”宗“结尾,字数也不会膨胀(毕竟要刻在牌位上)。一开始规定只有功绩突出皇帝才能够有庙号进入太庙供奉,像刘邦庙号是”太祖“,文帝庙号是”太宗“。刘邦情况特殊,庙号”太祖“,谥号”高“,习惯称为“汉高祖”。唐宋两代开始所有皇帝都有庙号,谥号又开始变长,就习惯用“庙号”来称呼这两代的皇帝,如太宗、宋太祖。

明清两代又习惯用年号来代指皇帝,如嘉靖皇帝乾隆皇帝。年号本来是汉武帝发明用来纪年使用,在明清之前使用相当随意,同一个皇帝任内可以随意更改,汉武帝自己就先后使用了11个年号。明清两代基本是一帝一年号,唯一例外就是两次登基明朝皇帝朱祁镇,这样民间习惯用最熟悉的纪年来代指当时的皇帝就太自然不过了。

简单总结一下,大概就是东周两汉用谥号,唐宋用庙号,明清用年号。其它的各种短命王朝割据政权,其谥号庙号年号五花八门难以捉摸,就直呼皇帝姓名为主,再辅以各种约定俗成的称呼最后,秦帝国非常特殊,秦始皇自己规定了一套数字化的方案,从始皇帝二世到万世,非常的理工思维和国际化,只可惜二世而亡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