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
杞,宋:二国名,杞是夏代之后,宋是殷代之后。周朝本着“兴灭国,继绝世”的理念,重新分封了夏殷之后。
征:1,通证,表证。2,征问,探究。
译文:
先生说:“夏代的礼我能讲述,但杞国没法印证。殷代的礼我能讲述,但宋国没法印证。这是因为文化典策和贤士大夫都没有的原因,如果有,我就能印证它了。”
解说:
本章讲述三代礼的变迁。礼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变迁、增益、删减。特别是夏商周三代还不同于秦朝以后的朝代更迭,夏商周是中原地区中东西三个不同位置的部落,有不同的文化源头,文化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其礼制也有很大的差异。
“夏尚质,殷尚忠,周尚文”。夏朝属于初创,一切还比较简朴;殷朝宗教色彩比较浓厚,崇信鬼神;周朝周公创立完备的礼乐制度,开创人文文化先河。孔子自己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的伟大贡献在于,将外在的礼乐制度,进行内化,并提出以人心、人性为依托的“仁”,因此孔学又称为“仁学”。
在春秋时代,夏礼、殷礼虽然还有部分残存,但毕竟年代久远,没有典籍保留,能够明白古礼的贤士大夫已经凋零,孔子博学深思,好古敏求,因此感觉很无奈。
文化的衰微很快的,从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到现在将近一百年的时间,文化道德水准出现大幅度滑坡,能明白儒家文化精义的人已经很少了,目前正是重新续接传统文化之时。
精彩古注疏:
刘逢禄《论语述何》:夫子于杞得夏时,以言夏礼。于宋得坤乾,以言殷礼。惜其文献皆不足征,故采列国之史文,取夏时之等、坤乾之义,而寓王法于鲁。黜杞故宋,因周礼而损益之,以治百世也。(引自《论语集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