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
或曰:“管仲俭乎。”
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
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释:
管仲之器小哉:管仲,齐桓公相,名夷吾。桓公尊称他为仲父。器,器量,或器度。
俭:悭吝,吝啬,又称为小器。
管氏有三归:归,有多种解释:一女嫁;二通馈;三台名;四市租,五采邑,六归第,三归谓有三处府第可归。以第六种说法与上下文相通。(据李炳南《论语讲要》)
摄:兼。
邦君树塞门:邦君,国君。树,屏风。塞,遮蔽。古礼,天子诸侯于门外立屏风,以别内外。
反坫diàn:坫,置放礼器、酒具的土台。反坫在两楹之间。
译文:
有人问:“是管仲太俭朴吗?”
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
先生说:“国君在大门外有屏,管仲家大门外也有屏。国君与外国君主修好时才设反坫,管仲宴客也设反坫。若说管仲知礼,谁不知礼啊?”
解说:
本章是孔子对管仲骄矜失礼的批评,认为管仲功有余而德不足,奢侈越礼,以道观之,器识偏小。
管仲是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在他的辅佐下,齐国国力大增,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曾说过:“微管仲,吾被发左衽矣”,对管仲建立的功业是充分肯定的。
在本章中,对管仲的批评可以联系当时权臣僭越来考虑。管仲虽然奢侈、越礼、有些居功自傲,但对国君还是忠心耿耿的,一心辅佐齐桓公。而春秋末期的权臣,则把持朝政,凌驾于国君之上,只为一私之利,这是孔子所竭力反对的,因此对管仲有所微言。在《孔子家语》一书中也有对管仲的议论:夸赞管仲智虑深远,不拘小节小义,可作参考。
精彩古注疏:
蕅益《四书蕅益解》:一匡天下处,是其仁。不俭,不知礼处,是其器小。孔子论人,何等公平,亦何等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