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于比。”
注释:
无適也,无莫也:適、莫,古注有多种解释。郑康成读为:敌、慕,適,匹敌之敌;莫,无所贪慕。《邢疏》二字为厚、薄。俞氏主触迕、贪慕。清俞曲园,引日本物茂卿所著《论语徵》,適莫,为亲疏的意思。(李炳南)
比:从也。
译文:
先生说:“君子对于天下人,无专主之亲,无特定之疏,惟以道义是从。”
解说:
本章说君子以道义为先。夫子提出一个原则:在治理天下之时,君子应该惟道是从,惟义为先。常人的思想有亲疏之分,有裙带之风,所谓任人唯亲,惟利是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短视的表现。这种现象到现在仍旧不能有效遏制。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个人修养的不足,二是缺乏制度约束。我们必须明白,做任何事,道义应该放到第一位的。义者宜也,义者理也,一件事应该不应该做,主要看是否符合道理,符合道理的就做,不符合的就不做。(个人本应如此,但在集团生活中,常常身不由己,这就会造成个人与集团的共同堕落。集团要有自我更新、自我约束的机制;若不然,就会在兴盛之后很快衰败。)
精彩古注疏:
《春秋繁露·仁义法》: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与为义;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予为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