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①这首诗写顺治末年江苏南通、泰县沿海一带水灾的惨状。自顺治末到雍正初六十多年间,江苏海滨多次发生海水漫溢的水灾。
②辛丑:顺治十八年(1661)。七月十六:阴历七月十六日是大潮期。飓风:夏秋之交的大风,即台风。
④避潮墩(dūn):疑即江苏泰县的“虎墩”,据《泰州志》说是范仲淹所筑的。范公堤:即蜿蜒于兴化、泰县、海安诸县的捍海堰,长数百里。堤为唐李承式创建,宋开宝年间王文祐增修,后崩塌,天圣中范仲淹监西溪盐仓时重新修筑。自有此堤后,沿海农业、盐业有一定的发展。游鱼度:水溢鱼游堤上。
⑤流离:流落、逃散。灰场:灶户煮盐弃灰的场所。灰场长满蒿草,说明已久不煮盐了。卤(lǔ):浓缩的咸液。
⑥招徕(lài):招之使来。蒙:受。遗民:指灾后残留的人民。旧樊:指旧居。
⑧黯然:形容悲伤之状。啾啾(jiū):形容凄厉惨烈的鸟声。
Clear="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