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中庸》曰:“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春秋初年,卫国被夷狄攻灭,在齐国齐桓公、管仲的带领下,联合诸侯,击退夷狄,协助卫国复国。因此孔子感叹:“微管仲,吾披发左衽矣。”
还有一个著名的例子是楚庄王复陈。春秋后期,陈国国君淫乱,被杀,国家动荡。楚庄王出兵,平定陈国内乱,灭掉了陈国,设为陈县。后在申叔时的劝说下,重新封立陈国。
孔子读史至楚复陈,喟然歎曰:“贤哉楚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匪申叔之信,不能达其义,匪庄王之贤,不能受其训。”
兴灭继绝,体现了中国古文明的崇高境界与曾经的高度。后世的五胡乱华、蒙古铁骑、满清多尔衮之辈所到之处屠城、烧杀抢掠,何其卑劣。
兴灭继絶,体现了儒家重视文化多样性与多元化,比如周武王在分封诸侯的时候,把尧、舜、禹乃至商的后代都分封了,分别为蓟国、陈国、杞国、宋国等,使其宗庙祭祀不绝。
和而不同,比整齐划一的均质化更好,有更多的发展方向,可以齐头并进,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相互包容,更有文明的活力。因此诸子兴盛、百家争鸣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不是偶然的。
现在的世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措施,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上的兴灭继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