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耻躬之不逮:躬,身也。逮,古音及,追赶。
译文:
解说:
孔夫子喜欢说古人如何如何,说明春秋末期文明蜕化已经非常严重。
春秋末期封建贵族政治逐渐走向瓦解与崩溃,原因是多方面:一是铁器的大量应用,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周王朝的衰弱,导致诸侯国之间的兼并加速;三是道德理性的觉醒,礼制的约束逐渐被打破。
古人重然诺,不轻易许诺,说到做到。这里的古人应该指夏商周三代的前贤们,《孔子家语?弟子行第十二 》一文,专门汇集了孔子对于先贤的评价。
有论调指出,中华古文明到战国已经灭亡了,实际上是秦王朝终结了春秋以来诸子百家的文化繁荣局面,进入长期的中央集权专制时代。但中国文明精神由孔夫子整理《六经》而保存了下来,并且传承了两千多年。
另外孔子并非不重视言语的艺术,孔门四科之中有言语一科,子贡、宰我以口才著称,并且有“不学诗,无以言”的教诲。
精彩古注疏:
皇疏 引李充云:夫轻诺者必寡信,多易者必多难,是以古人难之也。(录自《集释》)
李顒《反身录》:古人尚行,故羞涩其言而不敢轻出。今人尚言,故鼓掉其舌而一味徒言。若果学务躬修,自然沉潜静默,慎而又慎,到讷讷然不能出口时才是大进。否则纵议论高妙超世,总是顽不知耻,总是没学问没涵养。
毓鋆《毓老师说论语》: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