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入伏之后,这些禁忌不要犯!


伏是关于日历法的一种说法表示阴气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也指因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

初伏,是“三伏”之第一伏。

指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是三伏中头伏的第一天,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

中国的日历法来说,是真正暑天的开始初伏固定为10天。

今日入伏,今年三伏不一般,这样禁忌要记牢!


Color="#76923c">

2024三伏不一般
1.入伏之日恰逢“金龙”日

这种现象传统观念里常常代表极端炎热气候征兆

所谓金龙日,即庚辰之日,庚代表金,辰则代表龙,这一组合凸显出强烈的阳刚之兆,意味着今年的三伏天将异常炙热。

2.今年的三伏天是一个“超长伏”

预示着高温天气将会延长,对我们而言无疑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长达40天的酷暑期间,我们必须精心做好各种防暑措施,合理调整日常作息与工作计划,以保障身体健康。

3.今年是晚入伏

今年的三伏天比往年来得更晚。

按照惯例,初伏阶段多在7月展开,然而今年,它的到来得推迟至7月中旬。

这样的时间调整暗示7月的前半段或许会比往年享受更多的凉爽,而那些酷热难耐的温度则预期将在7月中旬持续至8月。


Color="#76923c">

入伏两不做
1.不婚

《四时纂要》中讲:“三伏日,不可嫁娶,伤夫妇,不吉。”

中国传统文化里,嫁娶之事被视为人生极为重要的环节

人们要精心挑选黄道吉日,以期新人能够得到福气吉祥的庇护。

然而,在三伏这段酷热时节,气温逐日攀升人体易感疲劳,整体状态相对脆弱

此时,人们往往情绪波动,心情易于烦躁,这对于新婚夫妇的身心康健和婚姻美满并无益处。

尽管现代已经没有这些忌讳,但从天气状况、舒适度以及便利性等因素考虑,仍然不建议在此期间举办婚礼


2.不晚归

《汉宫旧仪》中记载:“伏日万鬼行,故尽日闭,不行他事。”

入伏,这一天在古代被视为向土地祖先神祇表达敬意的日子也称“伏祭”。

相传夜幕降临,阴魂游走人们宜早归家,紧闭家门以防万一。

伏天属阴,而盛夏时节阳气最旺,使得阴气不得不退避三舍。

因此,阴阳失衡,酷暑趁机横行,这一天也被视为不宜进行日常活动的不吉之日,人们适合保持静止,调养生


Color="#76923c">

初伏“三忌”
1、忌过度贪凉

在炎炎夏日人体内的阳能汇聚于表层,而内部脏器则相对偏冷。

此时若摄入冰冷食品,如冰淇淋,无疑是加剧了寒气的侵袭,体质偏寒的人来说,无疑是冷上添霜。

如果坚持一个三伏天不碰冰饮、雪糕,即使不专门去冬病夏治,体内的顽固寒气也能自己好大半,尤其是一到冬天就特别怕冷、手脚冰凉的人。


2、忌剧烈运动

中医来看,汗为心之液,过度的剧烈运动引起的过量出汗可能会损耗心脏能量

因此,建议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慢跑、练习太极和八段锦等,这些活动有助于节气血,促进经络的顺畅

运动结束后,适宜饮用适量的温水,以恢复体液,保持身体水分的均衡。

3、忌睡眠不足

在炽热的夏季,高温、湿润的气候及强烈的阳光往往让人感到精神不宁。

在这样的季节里,保持充分的休息对维护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尽管在三伏天里,晚睡早起是比较适宜的,但入睡时间还是控制在晚上11:30之前。

频繁的熬夜不仅会损害肌肤和心理健康,还可能削弱免疫系统,让人更易受到疾病攻击


Color="#76923c">

入伏三宜
1.宜喝点热茶

在炎炎夏日,适量饮用温热的茶水有助于激发汗腺的分泌,有效达到消暑降温的效果但需留意,水温不宜超过60摄氏度。

在最为酷热的三伏天品尝一些荞麦茶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本草纲目》记载,荞麦有“脾胃、增气力、提神醒脑”的诸多益处。

然而,荞麦茶益处虽多,其性质偏凉,不宜过量饮用。


2.宜吃点热食

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

具有良好的温中驱寒效果。同时,如肉桂、茴香这类温性香料,适量增加使用,亦有裨益。

至于羊肉和牛肉这些能够暖身驱寒的热性肉类,是夏季易感手脚冰冷、气血不调者的理想选择

然而,患有牙齿疼痛、体内火气过旺、发烧等症状,或者体质本就偏热的人群避免食用这类食物。


3.宜用三伏贴

入伏之后,就是贴三伏贴的好时候

三伏贴,是依据中医“冬病夏治”理念,在夏日三伏天内用药物调节,从而对在冬天发作的疾病起到治疗预防作用

入伏之后,这些养生宜忌牢记

点赞+在看,愿您健康好运平安度夏!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