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资治通鉴》第193篇|蒯(kuai)彻说韩信。


#汉纪191-

       只有和气去迎人,哪有相打得太平。
       忠厚自有忠厚报,豪强一定受官刑。
       人到公门正好修,留些阴德在后头。
       为人必争高下,一旦无命万事休。

       武涉走了后,蒯彻知道天下胜负大势取决于韩信,便用看相人的说法韩信道:“我相您的面,不过是封个侯,而且又危险不安全;相您的背,却是高贵得无法言表。”
        韩信说:“这是什么意思呀?”
        蒯彻道:“天下开始兴兵抗秦的时候,所担忧的只是能否灭亡秦朝罢了。而如今楚、汉纷争,连年战火,使天下百姓肝胆涂地横遭惨死父子老少的尸骨暴露在荒郊野外,数也数不清。楚国人从彭城起兵,辗转作战,追逃逐败,乘着胜利势如卷席,威震天下;然后兵困京邑、索亭一带,被阻在成皋西面的山地中无法前进,于今已经三年了。
       汉王率十万大军,在巩县、洛阳一带抵御楚军,凭借山河地形的险要,一天之内打几次仗,却无法取得一点点功绩而是受挫败逃,难以自救。这即叫作智者勇者都已困窘不堪了。
       百姓折腾得精疲力尽,怨声载道,民心无所归倚。据我所料,这种形势如果没有平定天下圣贤出面,天下的祸乱就必定无法平息。目前楚、汉二王的命运就牵系在您的手中,您为汉王效力,汉国就会获胜;您为楚国助威,楚国就会取胜。若您真肯听从我的计策,那就不如让楚、汉都不受损害,并存下去,您与他们三分天下,鼎足而立,这种形势一构成便没有谁敢先行举手投足了。
       再凭着您的圣德贤才和拥兵众多,占据强大的齐国,迫令赵、燕两国顺从出击它们兵力薄弱的地区以牵制住它们的后方,顺应百姓的意愿,向西去制止楚、汉纷争,为百姓请求解除疾苦、保全生命,这样,天下的人即会闻风响应您,哪还有谁胆敢不听从号令!然后您就分割大国削弱强国以封立诸侯诸侯已被扶立起来天下的人便将顺从,并把功德归给齐国。您随即盘踞齐国原有的领地,控制住胶河、泗水流域,同时恭敬谦逊地对待诸侯国,天下各国君王就会相继前来朝拜齐国表示归顺了。我听说'上天的赐与如不接受,反而会受到上天惩罚时机到来如不行动,反而会遭受贻误良机灾祸'。因此,望您能对这件事仔细斟酌!”
       韩信说:“汉王对我非常优待,我怎么能因贪图私利而忘恩负义啊!”
       蒯彻道:“当初常山张耳和成安君陈馀还是平民百姓时候,彼此就结成了生死之交;待后来为张黡、陈泽的事发生争执构怨颇深时,常山王终于在泜水南面杀掉了成安君,使成安君落了个头脚分家的下场。这二人相互交往时,感情天下最深厚的,但最终却彼此捕杀对方,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祸患从无止境的欲望产生,而这欲望使得人心难以预料啊。现在您想要凭忠诚和信义与汉王交往,但你们两人的友好关系肯定不会常山王、成安君二人的友情牢固,而且你们之间所涉及事情又多比张黡、陈泽类的事件大,因此我认为您坚信汉王绝不会危害您,也是大错特错的了!大夫文种保住了濒临灭亡的越国,使句践称霸诸侯,但他自己功成名就却身遭杀害,犹如野兽捕尽,猎狗即被煮杀一样。从结交朋友角度说,您与汉王的交情不如张耳和陈馀的交情深;从忠诚信义角度说,您对汉王的忠信又比不过文种对句践的忠信。这两点已经足够供您观察反思的了,望您能深思熟虑。
       况且我听说,'勇敢和谋略过人,令君主为之震动的人,自身即遇危险;功勋卓著,雄冠天下的人,即无法给与封赏'。如今您拥有震撼君主的威势,挟持无法封赏的伟绩,归依楚国楚国不会信任您;归附汉国,汉国人将因您而震惊恐惧。那么您带着这样的威势和功绩想要到哪里去安身呢?”
       韩信推辞道:“您先别说了,我将考虑一下这件事。”
       我们可以推测韩信当时的心态应该是认可蒯彻的话所以是犹豫的,那么如果你们是韩信,会听蒯彻的话吗?
Version="v108">
Version="v108">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