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汉纪四
贫贱不能移,贯高不在乎刘邦;富贵不能淫,他不在乎宰相高位;威武不能屈,他不在乎苦刑拷打。
(下文共1569字)
公元前198年
4
赵国宰相贯高的仇家,了解到贯高正谋划暗杀刘邦,上书告发。刘邦下令逮捕赵王张敖和其他同谋。
赵午等十余人,争相自杀。贯高怒不可遏,骂说:“谁让你们自杀的?大王(张敖)明明没有参与阴谋,可是皇上连他也一起逮捕了。你们都死了,谁来证明大王的清白?”于是,贯高被押送到长安,与张敖一起受审。
贯高在狱中说:“是我们这些部下谋划的,大王确实不知道。”官吏刑讯逼供,用鞭子抽了几千下,铁锥乱刺,贯高体无完肤,却始终不改口供。
吕后多次对刘邦说:“张敖是鲁元公主的丈夫,不应该会做这种事。”刘邦怒道:“如果张敖当了皇帝,他还会在乎你的女儿?”不听吕后的求情。
5
司法部长(廷尉)把贯高的案情和口供上报给刘邦,刘邦说:“真是个壮士!不过也不能确定他讲的话是真是假。有谁跟他私下关系比较好的,派去再审审。”
高级国务官泄公(名不详)说:“贯高是臣的同乡,臣之前就了解他,他是典型的赵国义士,以义自立,不受侵辱,言出必行。”于是刘邦让泄公拿着皇家符节(表示皇帝亲临)前往,私下审问。
泄公与贯高谈起过去,安慰他受苦了,两人如同平日的朋友,最后,泄公问到:“赵王真的没有参与谋反吗?”
贯高说:“正常的人,有谁不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的?现在,我的三族都被判处死刑,难道我爱赵王超过爱自己的亲人吗?不是。只因为赵王确实没有谋反,都是我们几个部下干的。”然后详细描述了事情的起因经过,表明赵王确实不知情。泄公回去,一一向刘邦汇报。(事情起因参考公元前200年,见《汉纪三》12)
春季,正月,刘邦赦免赵王张敖,撤销王爵,贬为宣平侯,把代王刘如意改封当赵王。
6
刘邦钦佩贯高的为人,派泄公告诉贯高说:“赵王已经被赦免。”同时也赦免贯高。
贯高说:“我被拷打得体无完肤,之所以不死,只是为了证明赵王没有谋反。现在赵王已经被释放,我的责任已尽,死而无憾。况且作为臣子有谋反之名,我哪有脸面再事奉皇上!纵使皇上不杀我,我内心能够不惭愧吗?”说完就仰着头,勒住喉咙自杀而死。
【荀悦评论说:贯高策划谋反,是这次弑君行动的主犯,虽然他证明了赵王无罪,但小义不能弥补大逆,私德不能抵偿公罪(证明赵王无罪是小义、私德,弑君是大逆、公罪)。《春秋》昭示的大义——“居正”(君臣名分端正)——最为重要。贯高罪无可赦。】
【司马光评论说:高祖(刘邦)骄傲,导致臣僚背叛。贯高心狠,导致他的君王(赵王)亡国。促使贯高谋反,是高祖的过失;促使张敖亡国,是贯高的过失。】
【柏杨评论说:贯高贫贱不能移,他不在乎刘邦;富贵不能淫,他不在乎宰相高位;威武不能屈,他不在乎苦刑拷打。当刘邦破口大骂,百般侮辱赵王张敖时,一个有自尊、有人性的人,自然不能忍受。贯高唯一的反击方法只有暗杀。荀悦认为贯高应该全部忍受,一副奴才嘴脸。
专制封建的头目,有时还有天良,像刘邦竟然下令释放贯高。倒是帮凶往往比主凶更为恶毒,荀悦之流要求杀之无赦。
7
汉政府下令:十月二十七日以前犯罪的,死罪以下的囚犯,全部赦免。
8
9
当初,赵王张敖被捕,送到长安时,刘邦下诏:“赵王的大臣、宾客,有谁敢跟随赵王到长安的,诛全族。”禁卫官田叔、宾客孟舒,剃光头发,用铁链锁住脖子,伪装成张敖的家奴跟从。等到张敖被赦免,刘邦钦佩田叔和孟舒,召见他们,谈话中,发现朝廷大臣的学识,没有超过他们的,于是分别任命他们担任郡长和封国宰相。
10
夏季,六月三十日,日食。
11
公元前197年
1
2
秋季,七月十四日,汉高祖刘邦(本年60岁)将太上皇安葬在万年(栎阳县东半城)。楚王刘交、梁王彭越都来参加葬礼。汉政府下令特赦栎阳的囚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