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集17)
公曰:“政其尽此而已乎?”
孔子曰:“凡为天下国家者,有九经焉,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人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这个“九经”就是治国平天下的九项原则,这句话在《中庸》中也有:“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孔颖达疏:“治天下国家之道,有九种常行之事,论九经之目次也。”
下面就论述这“九经”具体的次序。
我们刚才念的这段话只是第一部分,就是“凡为天下国家者,有九经焉。”
讲述治国理政的原则,这九个原则就是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人、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
治理天下国家有九项准则、九项常法,这个“经”就是意味着这九项治理天下国家的方法、准则,不论是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国家,只要领导者为天下苍生着想,真正以天下苍生的利益为出发点来办理政治,都必须遵守这九项原则,如果违背了,这个国家就治理不好。
孔子最敬佩的就是尧舜的禅让政治,他们之所以能够禅让就是自己修身修得圆满了,所以能够把天下让给贤德的人。
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完全没有自私自利,一点儿私心都没有,所以能够禅让。
贤就是指品德好,而且也有办事能力的人,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德才兼备的人。
怎样才能做到尊贤?假如一个人有嫉妒心,对贤人就尊重不起来,因为他的恭敬心提不起来,很难做到尊贤。
再来,领导者如果有欲望,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享受谋取私利,而不是为天下人着想,道不同不相为谋,贤德的人也会离他而去。
所以夏、商、周这些开国的君主,比如说商汤之所以感召伊尹,文王之所以能感召姜太公,都是因为他们有一颗爱民之心,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所以这些贤德之人才愿意出来辅佐他,是因为他们看到这个君王有襟怀天下、心系苍生的德行。
怎么样才是尊敬贤人?不是君王对贤人很礼貌就是尊敬,最重要的就是要听取并且采纳贤人提出的政治的建议,这才是真正的尊贤。
这个贤人不一定是君王的臣子。他可能没有官位,但是他很有德行,很有能力,并且熟读圣贤书,知道治国理政的大道。
这并不是圣贤人吝惜教导人,而是因为他知道你不尊重他,他就是告诉你,你也不会采纳,他也是白说。
要尊贤,相对地就要疏远身边的小人,也就是自私自利的人,甚至不用小人,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尊贤。如果只是口上说尊重贤人,但是身边所任用的都是小人。
当贤人想贡献他的建议的时候,即使洋洋洒洒写了万言书,但是身边的小人都把它曲解了,让居上位者不能够采纳。
佞臣有一个特点,他就是专门会观察君主的喜好,专门说投其所好的话,专门迎合君主的意思。
特别是谄媚的话听多了,即使是明智的君主,不知不觉也可能会接受小人的建议,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用佞臣。
第三,就是“亲亲”。
第一个“亲”是动词,第二个“亲”是名词,这个“亲”呢就是指家里的父母、兄弟、夫妻等等亲属,包括叔叔伯伯、堂兄弟、六亲眷属。
古人是生活在大家族之中,远近亲疏的关系都有,所以一个家族就是一个社会,各种关系非常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