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07)
祭祀的作用
“齐装盛服”在《中庸》中写作“齐明盛服”。
在古代,不仅仅是天子、诸侯,就是普通人,在祭祀之前的三天,都要斋戒、沐浴。
斋戒有什么要求呢?就是不喝酒,不能吃肉,还要夫妻别床,不能同房,这叫斋戒。
“明”当清洁讲。
我们经常讲斋戒沐浴,就是要洗头洗澡,把身体洗的很干净、清洁。
因为祭祀行礼有专用的礼服,所以叫“盛服”。
“斋”就是指内心,沐浴、盛服是指外在。所以“齐明盛服”,就是说内外都要恭敬,做到“内敬外庄”。
“盛服”,再穿上隆重的专门祭祀的礼服就很庄严。,这是就祭祀而言。
为什么古代的天子、诸侯都特别强调祭祀呢?强调祭祀就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一个人对他的祖先能够念念不忘,想着定时去祭祀。那么对于眼前的父母,哪有不孝顺不照顾的道理呢?他不可能一边去祭祀祖先,一边还打爹骂娘,这个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
而且在祭祀的时候,这种盛大的典礼,通过礼乐把人的心调得庄严和谐,而且,还要宣讲祖宗的德行。
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到这一点,特别是通过祭祀这种特别的场合来传承家道、家风,宣讲家文化,使这样好的家道、家风、家训代代相传。
上行而下效,天子国君都带头祭祀,那老百姓也会兴起祭祀之风,祭祀自己的祖宗。
但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有一些人看不到祭祀的教育效果,仅仅看到它的一种形式、礼仪,认为它是四旧,认为是封建迷信,就把它给破掉了。
那么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现在的年轻人做事,不仅不会想到祖宗,能够想到他的父母都谢天谢地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古代人在结婚之前,这个新郎要去迎娶新娘之前,这一天要很早地起床。
实际上是关系到整个家风的承传,关系到整个后代能不能够教育好。
那么现在的状况是什么样子的呢?两个人再过几个星期就要结婚了,才把对方带到家里,见一见父母,说:“再过几个星期,我们要结婚了,请给我们准备房子,准备钱吧。”
如果不是为了房子,为了钱,他们两个住在一起,父母连知道都不知道的。
所以现在年轻人啊,容易去试婚,提倡婚前性行为,这都是向西方学习的结果。
那么现在的离婚率迅速地攀升,家庭破裂,孩子没有人教管,没有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古人把家庭形容为社会最基本的细胞,就像我们这个身体有很多细胞组成。
但是我们想一想,如果我们身体很多的细胞都坏死了,怎么对身体健康不产生影响呢?
而现在从事司法工作的人也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未成年人犯罪都是来自于不健全的家庭。
而这种不健全的家庭,因为人们对婚姻太多的草率,也变得越来越多,所以社会不和谐也越来越严重了。
这就是用“礼”,特别是“祭礼”来做一个例子,告诉我们人要非礼勿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