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分类
人文
听书
话题
站长说
VIP
输入关键词
搜索
APP下载
|
在线客服
首页
分类
人文
听书
话题
站长说
ViP
导航菜单
首页
分类
人文
听书
话题
站长说
VIP
热门推荐
子分类01
子分类02
儒释道
催眠音乐
冥想静心解压
子分类02
生活智慧
传世经典
栏目分类
category
国学频道
donghua
AI听书
dongman
话题广场
Tag
礼记(原版全文下)
#
国学
经典
#
中华
文化
#
教育
#
传统
祭法
祭法:有虞氏禘
黄帝
而郊喾,祖
颛顼
而宗尧。夏后氏亦禘
黄帝
而郊鲧,祖
颛顼
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
文王
而宗
武王
。
燔柴于泰坛,祭天也;瘗埋于泰折,祭地也;用骍犊。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相近于坎坛,祭寒暑也。
王宫
,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雩宗,祭水旱也;四坎坛,祭四时也。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
风雨
,见
怪物
,皆曰神。有
天下
者,祭百神。
诸侯
在其地则祭之,亡其地则不祭。
大凡
生于
天地
之间者,皆曰命。其
万物
死,皆曰折;人死,曰鬼;此五代之所
不变
也。七代之所以更立者:禘、郊、宗、祖;其余
不变
也。
天下
有王,分地
建国
,置都立邑,设庙祧坛墠而祭之,乃为
亲疏
多少之数。是故:王立七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曰显考庙,曰祖考庙;皆月祭之。远庙为祧,有二祧,享尝乃止。去祧为坛,去坛为墠。坛墠,有祷焉祭之,无祷乃止。去墠曰鬼。
诸侯
立五庙,一坛一墠。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皆月祭之;显考庙,祖考庙,享尝乃止。去祖为坛,去坛为墠。坛墠,有祷焉祭之,无祷乃止。去墠为鬼。
大夫
立三庙二坛,曰考庙,曰王考庙,曰皇考庙,享尝乃止。显考祖考无庙,有祷焉,为坛祭之。去坛为鬼。适士二庙一坛,曰考庙,曰王考庙,享尝乃止。皇考无庙,有祷焉,为坛祭之。去坛为鬼。官师一庙,曰考庙。王考无庙而祭之,去王考曰鬼。庶士庶人无庙,死曰鬼。
王为群姓立社,曰大社。王
自为
立社,曰王社。
诸侯
为
百姓
立社,曰国社。
诸侯
自立
社,曰侯社。
大夫
以下,成群立社曰置社。
王为群姓立七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泰厉,曰户,曰灶。王
自为
立七祀。
诸侯
为国立五祀,曰司命,曰中溜,曰国门,曰国行,曰公厉。
诸侯
自为
立五祀。
大夫
立三祀:曰族厉,曰门,曰行。适士立二祀:曰门,曰行。庶士、庶人立一祀,或立户,或立灶。
王下祭殇五:适子、适孙、适曾孙、适玄孙、适来孙。
诸侯
下祭三,
大夫
下祭二,适士及庶人,祭子而止。
夫
圣王
之制祭祀也:法施
于民
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菑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是故厉山氏之有
天下
也,其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
以为
稷。
共工
氏之霸九州岛也,其子曰
后土
,能平九州岛,故祀
以为
社。
帝喾
能序
星辰
以着众;尧能赏均刑法以义终;舜勤众事而野死。鲧鄣洪水而殛死,禹能修鲧之功。
黄帝
正名
百物以明民共财,
颛顼
能修之。契为司徒而民成;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虐;
文王
以文治,
武王
以武功,去民之菑。此皆有功烈
于民
者也。及夫
日月
星辰
,民所瞻仰也;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材用也。非此族也,
不在
祀典。
祭义
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是故
君子
合诸
天道
:春禘秋尝。霜露既降,
君子
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春,雨露既濡,
君子
履之,必有怵惕之心,如将见之。乐以
迎来
,哀以送往,故禘有乐而尝无乐。致齐于内,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齐三日,乃见其
所为
齐者。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乎其容声,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
叹息
之声。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声
不绝
乎耳,
心志
嗜欲不忘乎心。致爱则存,致悫则着。着存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乎?
君子
生则敬养,死则敬享,思
终身
弗辱也。
君子
有
终身
之丧,忌日之谓也。忌日
不用
,非不祥也。言夫日,志
有所
至,而
不敢
尽其私也。唯
圣人
为能飨帝,
孝子
为能飨亲。飨者,乡也。乡之,然后能飨焉。是故
孝子
临尸而不怍。君牵牲,
夫人
奠盎。君献尸,
夫人
荐豆。卿
大夫
相君,命妇相
夫人
。齐齐乎其敬也,愉愉乎其忠也,勿勿诸其欲其飨之也。
文王
之祭也:事死者如事生,思死者如不欲生,忌日必哀,称讳如见亲。祀之忠也,如见亲之所爱,如欲色然;其
文王
与?《诗》云:“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文王
之诗也。祭之明日,明发不寐,飨而致之,又从而思之。祭之日,乐与哀半;飨之必乐,已至必哀。
仲尼尝,奉荐而进其亲也悫,其行趋趋以数。已祭,子赣问曰:“子之言祭,济济漆漆然;今子之祭,无济济漆漆,
何也
?”子曰:“济济者,容也远也;漆漆者,容也自反也。容以远,若容以自反也,夫何
神明
之及交,夫何济济漆漆之有乎?反馈,乐成,荐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
君子
致其济济漆漆,夫何慌惚之有乎?夫言,岂一端而已?夫各
有所
当也。”
孝子
将祭,虑事不
可以
不豫;比时具物,不
可以
不备;虚中以治之。宫室既修,墙屋既设,百物既备,夫妇齐戒沐浴,盛服奉承而进之,洞洞乎,属属乎,如弗胜,如将失之,其孝敬之心至也与!荐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奉承而进之。于是谕其志意,以其恍惚以与
神明
交,庶或飨之。“庶或飨之”,
孝子
之志也。
孝子
之祭也,尽其悫而悫焉,尽其信而信焉,尽其敬而敬焉,尽其礼而
不过
失焉。
进退
必敬,如亲听命,则或使之也。
孝子
之祭,
可知
也,其立之也敬以诎,其进之也敬以愉,其荐之也敬以欲;退而立,如将
受命
;已彻而退,敬齐之色
不绝
于面。
孝子
之祭也,立而不诎,固也;进而不愉,疏也;荐而不欲,
不爱
也;退立而
不如
受命
,敖也;已彻而退,无敬齐之色,而忘本也。如是而祭,失之矣。
孝子
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孝子
如执玉,如奉盈,洞洞属属然,如弗胜,如将失之。严威俨恪,非所以事亲也,
成人
之道也。
先王之所以治
天下
者五:贵有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此五者,先王之所以定
天下
也。贵有德,何为也?为其近于道也。贵贵,为其近于君也。贵老,为其近于亲也。敬长,为其近于兄也。慈幼,为其近于子也。是故至孝近乎王,至弟近乎霸。至孝近乎王,虽
天子
,必有父;至弟近乎霸,虽
诸侯
,必有兄。先王之教,因而弗改,所以领
天下
国家
也。子曰:“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教自长始,教民顺也。教以慈睦,而民贵有亲;教以敬长,而民贵用命。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
天下
,
无所
不行。”
郊之祭也,丧者
不敢
哭,凶服者
不敢
入国门,敬之至也。祭之日,君牵牲,穆答君,卿
大夫
序从。既入庙门,丽于碑,卿
大夫
袒,而毛牛尚耳,鸾刀以刲,取膟菺,乃退。爓祭,祭腥而退,敬之至也。郊之祭,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夏后氏祭其闇,殷人祭其阳,周人祭日,以朝及闇。祭日于坛,祭月于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外内,以端其位。日
出于
东,月
生于
西。
阴阳
长短
,终始相巡,以致
天下
之和。
天下
之礼,致反始也,致
鬼神
也,致和用也,致义也,致让也。致反始,以厚其本也;致
鬼神
,以尊上也;致物用,以立民纪也。致义,则上下不悖逆矣。致让,以去争也。合此五者,以治
天下
之礼也,虽有奇邪,而不治者则微矣。
宰我曰:“吾闻
鬼神
之名,而
不知
其
所谓
。”子曰:“气也者,神之盛也;魄也者,鬼之盛也;合鬼与神,教之至也。
众生
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
发扬
于上,为昭明,焄蒿,凄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着也。因物之精,制为之极,明命
鬼神
,
以为
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
圣人
以是为未足也,筑为宫室,谓为宗祧,以别
亲疏
远迩,教民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众之服自此,故听且速也。二端既立,报以二礼。建设朝事,燔燎膻芗,见以萧光,以报气也。此教众反始也。荐黍稷,羞肝肺首心,见间以侠甒,加以郁鬯,以报魄也。教民相爱,上下用情,礼之至也。
君子
反古复始,不忘其所由生也,是以致其敬,发其情,竭力
从事
,以报其亲,
不敢
弗尽也。是故
昔者
天子
为藉千亩,冕而朱纮,躬秉耒。
诸侯
为藉百亩,冕而青纮,躬秉耒,以事
天地
、
山川
、
社稷
、先古,
以为
醴酪齐盛,于是乎取之,敬之至也。
古者
天子
、
诸侯
必有养兽之官,及岁时,齐戒沐浴而躬朝之。牺牷祭牲,必于是取之,敬之至也。君召牛,纳而视之,择其毛而卜之,吉,然后养之。君皮弁素积,朔月,月半,君巡牲,所以致力,孝之至也。古者
天子
、
诸侯
必有公桑、蚕室,近川
而为
之。筑宫仞有三尺,棘墙而外闭之。及大昕之朝,君皮弁素积,卜三宫之
夫人
世妇之吉者,使入蚕于蚕室,奉种浴于川;桑于公桑,风戾以食之。岁既殚矣,世妇卒蚕,奉茧以示于君,遂献茧于
夫人
。
夫人
曰:“此所
以为
君服与?”遂副袆而受之,因少牢以礼之。古之献茧者,其率用此与!及良日,
夫人
缫,三盆手,遂布于三宫
夫人
世妇之吉者使缫;遂朱绿之,玄黄之,
以为
黼黻
文章
。服既成,君服以祀先王先公,敬之至也。
君子
曰:礼乐
不可
斯须去身。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生矣。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乐则安,安则久,久则天,天则神。天则
不言
而信,神则不怒而威。致乐以治心者也。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故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
颜色
而不与争也;望其容貌,而众不生慢易焉。故德辉动乎内,而民莫不承听;理发乎外,而众莫不承顺。故曰:致礼乐之道,而
天下
塞焉,举而措之无难矣。乐也者,动于内者也;礼也者,动于外者也。故礼主其减,乐主其盈。礼减而进,以进为文;乐盈而反,以反为文。礼减而不进则销,乐盈而不反则放。故礼有报而乐有反。礼得其报则乐,乐得其反则安。礼之报,乐之反,其义一也。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公明仪问于曾子曰:“夫子
可以
为孝乎?”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
君子
之
所为
孝者:先意承志,谕
父母
于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
曾子曰:“身也者,
父母
之遗体也。行
父母
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
朋友
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于亲,敢不敬乎?亨孰膻芗,尝而荐之,非孝也,养也。
君子
之
所谓
孝也者,
国人
称愿然曰:『幸哉有子!』如此,
所谓
孝也已。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养,
可能
也,敬
为难
;敬,
可能
也,安
为难
;安,
可能
也,卒
为难
。
父母
既没,慎行其身,不遗
父母
恶名,可谓能终矣。
仁者
,仁此者也;礼者,履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
信者
,信此者也;
强者
,强此者也。乐自顺
此生
,刑自反此作。”曾子曰:“夫孝,置之而塞乎
天地
,溥之而横乎
四海
,施诸
后世
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
西海
而准,推而放诸
南海
而准,推而放诸
北海
而准。《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
不服
。』此之谓也。”曾子曰:“树木以时伐焉,
禽兽
以时杀焉。夫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思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
父母
爱之,嘉而弗忘;
父母
恶之,惧而
无怨
;
父母
有过,谏而不逆;
父母
既没,必求
仁者
之粟以祀之。此之谓礼终。”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
弟子
曰:“夫子之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
何也
?”乐正子春曰:“善如尔之问也!善如尔之问也!吾闻诸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
无人
为大。』
父母
全
而生
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身,可谓全矣。故
君子
顷步而弗敢忘孝也。今予忘孝之道,予是以有忧色也。壹举足而
不敢
忘
父母
,壹出言而
不敢
忘
父母
。壹举足而
不敢
忘
父母
,是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
不敢
以先
父母
之遗体行殆。壹出言而
不敢
忘
父母
,是故恶言不
出于
口,忿言不反于身。不辱其身,不羞其亲,可谓孝矣。”
昔者
,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殷人贵富而尚齿,周人贵亲而尚齿。虞夏殷周,
天下
之盛王也,
未有
遗年者。年之贵乎
天下
,久矣;次乎事亲也。是故
朝廷
同爵则尚齿。七十杖于朝,君问则席。八十不俟朝,君问则就之,而弟达乎
朝廷
矣。行,肩而不并,不错则随。见老者,则车徒辟;斑白者不以其任行乎
道路
,而弟达乎
道路
矣。居乡以齿,而老穷不遗,强不犯弱,众不暴寡,而弟达乎州巷矣。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而弟达乎搜狩矣。
军旅
什伍,同爵则尚齿,而弟达乎
军旅
矣。孝弟发诸
朝廷
,行乎
道路
,至乎州巷,放乎搜狩,修乎
军旅
,众以义死之,而弗敢犯也。
祀乎
明堂
,所以教
诸侯
之孝也;食
三老
五更于
大学
,所以教
诸侯
之弟也。祀先贤于西学,所以教
诸侯
之德也;耕藉,所以教
诸侯
之养也;朝觐,所以教
诸侯
之臣也。五者,
天下
之大教也。食
三老
五更于
大学
,
天子
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揔干,所以教
诸侯
之弟也。是故,乡里有齿,而老穷不遗,强不犯弱,众不暴寡,此由
大学
来者也。
天子
设四学,当入学,而大子齿。
天子
巡守,
诸侯
待于竟。
天子
先见百年者。八、十九十者东行,西
行者
弗敢过;西行,东
行者
弗敢过。欲言政者,君就之可也。壹命齿于乡里,再命齿于族,三命不齿;族有七十者,弗敢先。七十者,不有大故
不入
朝;若有大故而入,君必与之揖让,而后及爵者。
天子
有善,让德于天;
诸侯
有善,归诸
天子
;卿
大夫
有善,荐于
诸侯
;士、庶人有善,本诸
父母
,存诸
长老
;禄爵庆赏,成诸宗庙;所以示顺也。
昔者
,
圣人
建
阴阳
天地
之情,立
以为
《易》。易抱龟南面,
天子
卷冕北面,虽有明知之心,必进断其志焉。示
不敢
专,以尊天也。善则称人,过则称己。教不伐以
尊贤
也。
孝子
将祭祀,必有齐庄之心以虑事,以具服物,以修宫室,以治
百事
。及祭之日,
颜色
必温,行必恐,如惧不及爱然。其奠之也,容貌必温,身必诎,如语焉而未之然。宿者皆出,其立卑静以正,如将弗见然。及祭之后,陶陶遂遂,如将复入然。是故,悫善不违身,
耳目
不违心,思虑不违亲。结诸心,形诸色,而术省之--
孝子
之志也。
建国
之
神位
:右
社稷
,而左宗庙。
祭统
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
出生
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是故,唯
贤者
能尽祭之义。
贤者
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
所谓
福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
无所
不
顺者
,谓之备。言:内尽于己,而外顺于道也。
忠臣
以事其君,
孝子
以事其亲,其本一也。上则顺于
鬼神
,外则顺于君长,内则以孝于亲。如此之谓备。唯
贤者
能备,能备然后能祭。是故,
贤者
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奉之以物,道之以礼,安之以乐,参之以时。明荐之而已矣。不求其为。此
孝子
之心也。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是故,
孝子
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尽此三道者,
孝子
之行也。既内自尽,又外求助,昏礼是也。故
国君
取
夫人
之辞曰:“
请君
之
玉女
与寡人共有敝邑,事宗庙
社稷
。”此求助之本也。夫祭也者,必夫妇亲之,所以备外内之官也;官备则具备。水草之菹,陆产之醢,小物备矣;三牲之俎,八簋之实,美物备矣;昆虫之异,
草木
之实,
阴阳
之物备矣。凡天之所生,地之所长,茍可荐者,莫不咸在,示尽物也。外则尽物,内则尽志,此祭之心也。是故,
天子
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王后蚕于北郊,以共纯服。
诸侯
耕于东郊,亦以共齐盛;
夫人
蚕于北郊,以共冕服。
天子
诸侯
非莫耕也,王后
夫人
非莫蚕也,身致其诚信,诚信之谓尽,尽之谓敬,敬尽然后
可以
事
神明
,此祭之道也。及时将祭,
君子
乃齐。齐之为言齐也。齐不齐以致齐者也。是以
君子
非有
大事
也,非有
恭敬
也,则不齐。不齐则于物无防也,嗜欲无止也。及其将齐也,防其邪物,讫其嗜欲,耳不听乐。故记曰:“齐者不乐”,言
不敢
散其志也。心不茍虑,必依于道;手足不茍动,必依于礼。是故
君子
之齐也,专致其精明之德也。故散齐七日以定之,致齐三日以齐之。定之之谓齐。齐者精明之至也,然后
可以
交于
神明
也。是故,先期旬有一日,宫宰宿
夫人
,
夫人
亦散齐七日,致齐三日。君致齐于外,
夫人
致齐于内,然后会于大庙。君纯冕立于阼,
夫人
副袆立于东房。君执圭瓒祼尸,大宗执璋瓒亚祼。及迎牲,君执纼,卿
大夫
从士执刍。宗妇执盎从
夫人
荐涚水。君执鸾刀羞哜,
夫人
荐豆,此之谓夫妇亲之。
及入舞,君执干戚就舞位,君为东上,冕而揔干,率其
群臣
,以乐皇尸。是故
天子
之祭也,与
天下
乐之;
诸侯
之祭也,与竟内乐之。冕而揔干,率其
群臣
,以乐皇尸,此与竟内乐之之义也。夫祭有三重焉:献之属,莫重于祼,声莫重于升歌,舞莫重于《武宿夜》,此周道也。凡三道者,所以假于外而以增
君子
之志也,故与志
进退
;志轻则亦轻,志重则亦重。轻其志而求外之重也,虽
圣人
弗能得也。是故
君子
之祭也,必身自尽也,所以明重也。道之以礼,以奉三重,而荐诸皇尸,此
圣人
之道也。夫祭有馂;馂者祭之末也,
不可
不知
也。是故古之人有言曰:“
善终
者如始。”馂其是已。是故古之
君子
曰:“尸亦馂
鬼神
之余也,惠术也,
可以
观政矣。”是故尸谡,君与卿四人馂。君起,
大夫
六人馂;臣馂君之余也。
大夫
起,士八人馂;贱馂贵之余也。士起,各执其具以出,陈于堂下,百官进,彻之,下馂上之余也。凡馂之道,每变以众,所以别贵贱之等,而兴施惠之象也。是故以四簋黍见其修于庙中也。庙中者竟内之象也。祭者泽之大者也。是故上有大泽则惠必及下,顾上先下后耳。非上积重而下有冻馁之民也。是故上有大泽,则民
夫人
待于下流,知惠之必
将至
也,由馂见之矣。故曰:“
可以
观政矣。”
夫祭之为物大矣,其兴物备矣。顺以备者也,其教之本与?是故,
君子
之教也,外则教之以尊其君长,内则教之以孝于其亲。是故,
明君
在上,则诸臣服从;崇事宗庙
社稷
,则
子孙
顺孝。尽其道,端其义,而教生焉。是故
君子
之事君也,必身行之,所不
安于
上,则不以使下;所恶于下,则不以事上;非诸人,行诸己,非教之道也。是故
君子
之教也,必由其本,顺之至也,祭其是与?故曰:祭者,教之本也已。夫祭有十伦焉;见事
鬼神
之道焉,见
君臣
之义焉,见
父子
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
亲疏
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
长幼
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此之谓十伦。
〔祭有十伦〕铺筵设同几,为依神也;诏祝于室,而
出于
祊,此交
神明
之道也。君迎牲而不迎尸,别嫌也。尸在庙门外,则疑于臣,在庙中则全于君;君在庙门外则疑于君,入庙门则全于臣、全于子。是故,不出者,
明君
臣之义也。夫祭之道,孙为王父尸。所使为尸者,于祭者子行也;父北面而事之,所以明子事父之道也。此
父子
之伦也。尸饮五,君洗玉爵献卿;尸饮七,以瑶爵献
大夫
;尸饮九,以散爵献士及群有司,皆以齿。明尊卑之等也。
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
父子
、
远近
、
长幼
、
亲疏
之序而无乱也。是故,
有事
于大庙,则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伦。此之谓
亲疏
之杀也。古者,
明君
爵有德而禄有功,必赐爵禄于大庙,示
不敢
专也。故祭之日,一献,君降立于阼阶之南,南乡。所命北面,史由君右执策命之。再拜稽首。受书以归,而舍奠于其庙。此爵赏之施也。君卷冕立于阼,
夫人
副袆立于东房。
夫人
荐豆执校,执醴授之执镫。尸酢
夫人
执柄,
夫人
受尸执足。夫妇相授受,不相袭处,酢必易爵。明夫妇之别也。凡为俎者,以骨为主。骨有贵贱;殷人贵髀,周人贵肩,凡前贵于后。俎者,所以明祭之必有惠也。是故,贵者取贵骨,贱者取贱骨。贵者不重,贱者不虚,示均也。惠均则政行,政行则
事成
,
事成
则功立。功之所以立者,
不可
不知
也。俎者,所以明惠之必均也。善为政者如此,故曰:见政事之均焉。
凡赐爵,昭为一,穆为一。昭与昭齿,穆与穆齿,凡群有司皆以齿,此之谓
长幼
有序。夫祭有畀辉胞翟阍者,惠下之道也。
唯有
德之君为能行此,明足以见之,仁足以与之。畀之为言与也,能以其余畀其下者也。辉者,甲吏之贱者也;胞者,肉吏之贱者也;翟者,乐吏之贱者也;阍者,守门之贱者也。古者不使刑人守门,此四守者,吏之至贱者也。尸又至尊;以至尊既祭之末,而不忘至贱,而以其余畀之。是故
明君
在上,则竟内之民无冻馁者矣,此之谓上下之际。
凡祭有四时: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祭曰烝。礿、禘,阳义也;尝、烝,阴义也。禘者阳之盛也,尝者阴之盛也。故曰:莫重于禘、尝。古者于禘也,发爵赐服,顺阳义也;于尝也,出田邑,发秋政,顺阴义也。故记曰:“尝之日,发公室,示赏也;草艾则墨;未发秋政,则民弗敢草也。”故曰:禘、尝之义大矣。
治国
之本也,
不可
不知
也。明其义者君也,能其事者臣也。不明其义,君人不全;
不能
其事,为臣不全。夫义者,所以济志也,诸德之发也。是故其德盛者,其志厚;其志厚者,其义章。其义章者,其祭也敬。祭敬则竟内之
子孙
莫敢不敬矣。是故
君子
之祭也,必身亲莅之;有故,则
使人
可也。虽
使人
也,君不失其义者,君明其义故也。其德薄者,其志轻,疑于其义,而求祭;使之必敬也,弗可得已。祭而不敬,何
以为
民
父母
矣?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着之
后世
者也。为先祖者,莫不有美焉,莫不有恶焉,铭之义,称美而不称恶,此
孝子
孝孙之心也。唯
贤者
能之。铭者,论譔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勋劳庆赏声
名列
于
天下
,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显扬先祖,所以崇孝也。身比焉,顺也。明示
后世
,教也。夫铭者,壹称而上下皆得焉耳矣。是故
君子
之观于铭也,既美其所称,又美其
所为
。为之者,明足以见之,仁足以与之,知足以利之,可谓贤矣。贤而勿伐,可谓恭矣。故卫孔悝之鼎铭曰:六月
丁亥
,公假于大庙。公曰:“叔舅!乃祖庄叔,左右成公。成公乃命庄叔随难于汉阳,即宫于宗周,奔走无射。启右献公。献公乃命成叔,纂乃祖服。乃考文叔,兴旧耆欲,作率庆士,躬恤
卫国
,其勤公家,夙夜不解,民咸曰:『休哉!』”公曰:“叔舅!予女铭:若纂乃考服。”悝拜稽首曰:“对扬以辟之,勤大命施于烝彝鼎。”此卫孔悝之鼎铭也。古之
君子
论譔其先祖之美,而明着之
后世
者也。以比其身,以重其
国家
如此。
子孙
之守宗庙
社稷
者,其先祖无美而称之,是诬也;有善而弗知,不明也;知而弗传,不仁也。此
三者
,
君子
之所耻也。
昔者
,周公旦有勋劳于
天下
。周公既没,成王、康王追念周公之所以勋劳者,而欲尊鲁;故赐之以重祭。外祭,则郊社是也;内祭,则大尝禘是也。夫大尝禘,升歌《清庙》,下而管《象》;朱干玉戚,以舞《大武》;八佾,以舞《大夏》;此
天子
之乐也。康周公,故以赐鲁也。
子孙
纂之,至于今不废,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国也。
经解
孔子
曰:“入其国,其教
可知
也。其
为人
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疏通
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
春秋
》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
春秋
》之失,乱。其
为人
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
疏通
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洁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
春秋
》者也。”
天子
者,与
天地
参。故德配
天地
,兼利
万物
,与
日月
并明,明照
四海
而不遗微小。其在
朝廷
,则道仁圣礼义之序;燕处,则听雅、颂之音;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升车,则有鸾和之音。居处有礼,
进退
有度,百官得其宜,
万事
得其序。《诗》云:“淑人
君子
,其仪不忒。其仪不忒,
正是
四国。”此之谓也。发号出令而民说,谓之和;上下相亲,谓之仁;民不求其
所欲
而得之,谓之信;除去
天地
之害,谓之义。义与信,和与仁,
霸王
之器也。有治民之意而无其器,则
不成
。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
曲直
也,
规矩
之于方圜也。故衡诚县,
不可
欺以轻重;绳墨诚陈,
不可
欺以
曲直
;
规矩
诚设,
不可
欺以
方圆
;
君子
审礼,
不可
诬以奸诈。是故,隆礼由礼,谓之有方之士;不隆礼、不由礼,谓之无方之民。敬让之道也。故以奉宗庙则敬,以入
朝廷
则贵贱有位,以处室家则
父子
亲、
兄弟
和,以处乡里则
长幼
有序。
孔子
曰:“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此之谓也。
故朝觐之礼,所以
明君
臣之义也。聘问之礼,所以使
诸侯
相
尊敬
也。丧祭之礼,所以明
臣子
之恩也。乡饮酒之礼,所以明
长幼
之序也。昏姻之礼,所以明
男女
之别也。夫礼,禁乱之所由生,犹坊止水之所自来也。故以旧坊为无
所用
而坏之者,必有水败;以旧礼为无
所用
而去
之者,必有乱患。故昏姻之礼废,则夫妇之道苦,而淫辟之罪多矣。乡饮酒之礼废,则
长幼
之序失,而争斗之狱繁矣。丧祭之礼废,则
臣子
之恩薄,而倍死忘生者众矣。聘觐之礼废,则
君臣
之位失,
诸侯
之行恶,而倍畔侵陵之败起矣。
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
使人
日徙善远罪而不
自知
也。是以先王隆之也。《易》曰:“
君子
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此之谓也。
哀公问
原文
原文
哀公问于
孔子
曰:“大礼
何如
?
君子
之言礼,何其尊也?”
孔子
曰:“丘也
小人
,不足以知礼。”君曰:“否!吾子言之也。”
孔子
曰:“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
天地
之神也,非礼无以辨
君臣
上下
长幼
之位也,非礼无以别
男女
父子
兄弟
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
君子
以此之为
尊敬
然。然后以其
所能
教
百姓
,不废其会节。
有成
事,然后治其雕镂
文章
黼黻以嗣。其顺之,然后言其丧算,备其鼎俎,设其豕腊,修其宗庙,岁时以敬祭祀,以序宗族。即安其居,节丑其
衣服
,卑其宫室,车不雕几,器不刻镂,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昔之
君子
之
行礼
者如此。”
公曰:“今之
君子
胡莫行之也?”
孔子
曰:“今之
君子
,好实无厌,淫德不倦,荒怠傲慢,固民是尽,午其众以伐
有道
;求得当欲,不以其所。昔之用民者由前,今之用民者由后。今之
君子
莫为礼也。”
孔子
侍坐于哀公,哀公曰:“敢问
人道
谁为大?”
孔子
愀然作色而对曰:“君之及此言也,
百姓
之德也!固臣敢无辞而对?
人道
,政为大。”公曰:“敢问
何谓
为政?”
孔子
对曰:“政者正也。君为正,则
百姓
从政矣。君之
所为
,
百姓
之所从也。君所不为,
百姓
何从?”公曰:“敢问为政如之何?”
孔子
对曰:“夫妇别,
父子
亲,
君臣
严。
三者
正,则庶物从之矣。”公曰:“寡人虽无似也,愿闻所以行三言之道,可得闻乎?”
孔子
对曰:“古之为政,
爱人
为大;所以治
爱人
,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敬之至矣,大昏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亲迎,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是故,
君子
兴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政之本与!”
公曰:“寡人愿有言。然冕而亲迎,不已重乎?”
孔子
愀然作色而对曰:“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
以为
天地
宗庙
社稷
之主,君
何谓
已重乎?”公曰:“寡人固!不固,焉得闻此言也。寡人欲问,
不得
其辞,请少进!”
孔子
曰:“
天地
不合
,
万物
不生。大昏,万世之嗣也,君
何谓
已重焉!”
孔子
遂言曰:“内以治宗庙之礼,足以配
天地
之
神明
;出以治直言之礼,足以立上下之敬。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与!”
孔子
遂言曰:“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
妻子
也,
有道
。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
君子
无不敬也,敬
身为
大。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
不能
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伤其本,枝从
而亡
。
三者
,
百姓
之象也。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行此
三者
,则忾乎
天下
矣,
大王
之道也。如此,
国家
顺矣。”
公曰:“敢问
何谓
敬身?”
孔子
对曰:“
君子
过言,则民作辞;过动,则民作则。
君子
言
不过
辞,动
不过
则,
百姓
不命而敬恭,如是,则能敬其身;能敬其身,则能成其亲矣。”公曰:“敢问
何谓
成亲
?”
孔子
对曰:“
君子
也者,人之成名也。
百姓
归之名,谓之
君子
之子。是使其亲为
君子
也,是为成其亲之名也已!”
孔子
遂言曰:“古之为政,
爱人
为大。
不能
爱人
,
不能
有其身;
不能
有其身,
不能
安土;
不能
安土,
不能
乐天;
不能
乐天,
不能
成其身。”
公曰:“敢问
何谓
成身?”
孔子
对曰:“
不过
乎物。”公曰:“敢问
君子
何贵乎
天道
也?”
孔子
对曰:“贵其『不已』。如
日月
东西
相从而不已也,是
天道
也;不闭其久,是
天道
也;
无为
而物成,是
天道
也;已成而明,是
天道
也。”公曰:“寡人蠢愚,冥烦子志之心也。”
孔子
蹴然辟席而对曰:“仁人
不过
乎物,
孝子
不过
乎物。是故,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亲,是故
孝子
成身。”公曰:“寡人既闻此言也,无如后罪何?”
孔子
对曰:“君之及此言也,是臣之福也。”
哀公问
哀公问于
孔子
曰:“大礼
何如
?
君子
之言礼,何其尊也?”
孔子
曰:“丘也
小人
,不足以知礼。”君曰:“否!吾子言之也。”
孔子
曰:“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
天地
之神也,非礼无以辨
君臣
上下
长幼
之位也,非礼无以别
男女
父子
兄弟
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
君子
以此之为
尊敬
然。然后以其
所能
教
百姓
,不废其会节。
有成
事,然后治其雕镂
文章
黼黻以嗣。其顺之,然后言其丧算,备其鼎俎,设其豕腊,修其宗庙,岁时以敬祭祀,以序宗族。即安其居,节丑其
衣服
,卑其宫室,车不雕几,器不刻镂,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昔之
君子
之
行礼
者如此。”
公曰:“今之
君子
胡莫行之也?”
孔子
曰:“今之
君子
,好实无厌,淫德不倦,荒怠傲慢,固民是尽,午其众以伐
有道
;求得当欲,不以其所。昔之用民者由前,今之用民者由后。今之
君子
莫为礼也。”
孔子
侍坐于哀公,哀公曰:“敢问
人道
谁为大?”
孔子
愀然作色而对曰:“君之及此言也,
百姓
之德也!固臣敢无辞而对?
人道
,政为大。”公曰:“敢问
何谓
为政?”
孔子
对曰:“政者正也。君为正,则
百姓
从政矣。君之
所为
,
百姓
之所从也。君所不为,
百姓
何从?”公曰:“敢问为政如之何?”
孔子
对曰:“夫妇别,
父子
亲,
君臣
严。
三者
正,则庶物从之矣。”公曰:“寡人虽无似也,愿闻所以行三言之道,可得闻乎?”
孔子
对曰:“古之为政,
爱人
为大;所以治
爱人
,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敬之至矣,大昏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亲迎,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是故,
君子
兴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政之本与!”
公曰:“寡人愿有言。然冕而亲迎,不已重乎?”
孔子
愀然作色而对曰:“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
以为
天地
宗庙
社稷
之主,君
何谓
已重乎?”公曰:“寡人固!不固,焉得闻此言也。寡人欲问,
不得
其辞,请少进!”
孔子
曰:“
天地
不合
,
万物
不生。大昏,万世之嗣也,君
何谓
已重焉!”
孔子
遂言曰:“内以治宗庙之礼,足以配
天地
之
神明
;出以治直言之礼,足以立上下之敬。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与!”
孔子
遂言曰:“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
妻子
也,
有道
。妻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与?
君子
无不敬也,敬
身为
大。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与?
不能
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伤其本,枝从
而亡
。
三者
,
百姓
之象也。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行此
三者
,则忾乎
天下
矣,
大王
之道也。如此,
国家
顺矣。”
公曰:“敢问
何谓
敬身?”
孔子
对曰:“
君子
过言,则民作辞;过动,则民作则。
君子
言
不过
辞,动
不过
则,
百姓
不命而敬恭,如是,则能敬其身;能敬其身,则能成其亲矣。”公曰:“敢问
何谓
成亲
?”
孔子
对曰:“
君子
也者,人之成名也。
百姓
归之名,谓之
君子
之子。是使其亲为
君子
也,是为成其亲之名也已!”
孔子
遂言曰:“古之为政,
爱人
为大。
不能
爱人
,
不能
有其身;
不能
有其身,
不能
安土;
不能
安土,
不能
乐天;
不能
乐天,
不能
成其身。”
公曰:“敢问
何谓
成身?”
孔子
对曰:“
不过
乎物。”公曰:“敢问
君子
何贵乎
天道
也?”
孔子
对曰:“贵其『不已』。如
日月
东西
相从而不已也,是
天道
也;不闭其久,是
天道
也;
无为
而物成,是
天道
也;已成而明,是
天道
也。”公曰:“寡人蠢愚,冥烦子志之心也。”
孔子
蹴然辟席而对曰:“仁人
不过
乎物,
孝子
不过
乎物。是故,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亲,是故
孝子
成身。”公曰:“寡人既闻此言也,无如后罪何?”
孔子
对曰:“君之及此言也,是臣之福也。”
孔子
闲居
孔子
闲居,子夏侍。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
君子
,民之
父母
’,
何如
斯可谓民之
父母
矣?”
孔子
曰:“夫民之
父母
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
而行
三无,以横于
天下
。
四方
有败,必
先知
之。此之谓民之
父母
矣。”
子夏曰:“民之
父母
,既得而闻之矣;敢问
何谓
‘五至’?”
孔子
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
相生
。是故,正明目而视之,
不可
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
不可
得而闻也;志气塞乎
天地
,此之谓五至。”
子夏曰:“五至既得而闻之矣,敢问
何谓
三无?”
孔子
曰:“
无声
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子夏曰:“三无既得略而闻之矣,敢问何诗近之?”
孔子
曰:“‘夙夜其命宥密’,
无声
之乐也。‘威仪逮逮,
不可
选也’,无体之礼也。‘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无服之丧也。”
子夏曰:“言则大矣!美矣!盛矣!言尽于此而已乎?”
孔子
曰:“何为其然也!
君子
之服之也,犹有五起焉。”子夏曰:“
何如
?”子曰:“
无声
之乐,气志不违;无体之礼,威仪迟迟;无服之丧,内恕孔悲。
无声
之乐,气志既得;无体之礼,威仪翼翼;无服之丧,施及四国。
无声
之乐,气志既从;无体之礼,上下和同;无服之丧,以畜
万邦
。
无声
之乐,日闻
四方
;无体之礼,日就月将;无服之丧,纯德
孔明
。
无声
之乐,气志既起;无体之礼,施及
四海
;无服之丧,施于
孙子
。”
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
天地
,敢问:
何如
斯可谓参于
天地
矣?”
孔子
曰:“奉三无私以劳
天下
。”子夏曰:“敢问
何谓
三无私?”
孔子
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
日月
无私照。奉斯
三者
以劳
天下
,此之谓三无私。其在《诗》曰:‘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齐。昭假迟迟,
上帝
是祗。帝命式于九围。’是汤之德也。天有四时,
春秋
冬夏,
风雨
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嗜欲
将至
,有开必先。
天降
时雨,
山川
出云。其在《诗》曰:‘嵩高惟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惟申及甫,惟周之翰。四国于蕃,
四方
于宣。’此
文武
之德也。三代之王也,必先令闻,《诗》云:‘明明
天子
,令闻不已。’三代之德也。‘弛其
文德
,协此四国。’
大王
之德也。”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曰:“
弟子
敢不承乎!”
坊记
子言之:“
君子
之道,辟则坊与,坊民之所不足者也。”大为之坊,民犹逾之。故
君子
礼以坊德,刑以坊淫,命以坊欲。
子云:“
小人
贫斯约,富斯骄;约斯盗,骄斯乱。”礼者,因人之情
而为
之节文,
以为
民坊者也。故
圣人
之制
富贵
也使民富不足以骄,贫不至于约,贵不慊于上,故乱益亡。子云:“贫而好乐,富而好礼,众而以宁者,
天下
其几矣。《诗》云:‘民之贪乱,宁为荼毒。』”故制:国
不过
千乘,都城
不过
百雉,
家富
不过
百乘。以此坊民,
诸侯
犹有畔者。
子云:“夫礼者,所以章疑别微,
以为
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
衣服
有别,
朝廷
有位,则民
有所
让。子云:“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示民有
君臣
之别也。”《
春秋
》不称楚越之王丧,礼君不称天,
大夫
不称君,恐民之惑也。《诗》云:“相彼盍旦,尚犹患之。”子云:“君不与
同姓
同车,与异姓同车不同服,示民不嫌也。”以此坊民,民犹得
同姓
以弒其君。
子云:“
君子
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则乱益亡。”故
君子
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
使人
浮于食。子云:“觞酒豆肉让而受恶,民犹犯齿;衽席之上让而
坐下
,民犹犯贵;
朝廷
之位让而就贱,民犹犯君。”《诗》云:“民之无良,相怨
一方
;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子云:“
君子
贵人
而贱己,先人而后己,则民作让。”故称人之君曰君,自称其君曰寡君。子云:“利禄,先死者而后生者,则民不偝;先
亡者
而后存者,则民
可以
托。”《诗》云:“先君之思,以畜寡人。”以此坊民,民犹偝死而号无告。
子云:“有
国家
者,
贵人
而贱禄,则民兴让;尚技而贱车,则民兴艺。”故
君子
约言,
小人
先言。
子云:“上酌民言,则下天上施;上不酌民言,则犯也;下不天上施,则乱也。”故
君子
信让以莅
百姓
,则民之报礼重。《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
不争
;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诗》云:“尔卜尔筮,履无咎言。”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民让善。”《诗》云:“考卜惟王,度是镐京;惟龟正之,武
王成
之。”子云:“善则称君,过则称己,则民作忠。”《君陈》曰:“尔有嘉谋嘉猷,入告尔君于内,女乃顺之于外,曰:此谋此猷,惟我君之德。于乎!是惟良显哉。”子云:“善则称亲,过则称己,则民作孝。”《大誓》曰:“予克纣,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纣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
子云:“
君子
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
论语
》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高宗
云:“三年其惟
不言
,言乃讙。”子云:“从命不忿,微谏不倦,劳而
不怨
,可谓孝矣。”《诗》云:“
孝子
不匮。”子云:“睦于
父母
之党,可谓孝矣。故
君子
因睦以合族。”《诗》云:“此令
兄弟
,绰绰有裕;不令
兄弟
,交相为愈。”
子云:“于父之执,
可以
乘其车,不
可以
衣其衣。
君子
以广孝也。”子云:“
小人
皆能养其亲,
君子
不敬,何以辨?”子云:“
父子
不同位,以厚敬也。”《书》云:“厥辟不辟,忝厥祖。”子云:“
父母
在,不称老,言孝
不言
慈;闺门之内,戏而不叹。”
君子
以此坊民,民犹薄于孝而厚于慈。子云:“长民者,
朝廷
敬老,则民作孝。”子云:“祭祀之有尸也,宗庙之主也,示民
有事
也。修宗庙,敬祀事,教民追孝也。”以此坊民,民犹忘其亲。
子云:“敬则用祭器。故
君子
不以菲废礼,不以美没礼。”故食礼:
主人
亲馈,则客祭;
主人
不亲馈,则客不祭。故
君子
茍
无礼
,虽美不食焉。《易》曰:“东邻
杀牛
,
不如
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以此示民,民犹争利而忘义。
子云:“七日戒,三日齐,承一人焉
以为
尸,过之者趋走,以教敬也。”醴酒在室,醍酒在堂,澄酒在下,示民不淫也。尸饮三,众宾饮一,示民有上下也。因其酒肉,聚其宗族,以教民睦也。故堂上观乎室,堂下观乎上。《诗》云:“礼仪卒度,笑语卒获。”
子云:“宾礼每进以让,丧礼每加以远。”浴于中溜,饭于牖下,小敛于户内,大敛于阼,殡于客位,祖于庭,葬于墓,所以示远也。殷人吊于圹,周人吊于家,示民不偝也。子云:“死,民之卒事也,吾从周。”以此坊民,
诸侯
犹有薨而不葬者。子云:“升自客阶,受吊于宾位,教民追孝也。”未没丧不称君,示民
不争
也。故鲁《
春秋
》记晋丧曰:“杀其君之子奚齐及其君卓。”以此坊民,子犹有弒其父者。
子云:“孝以事君,弟以事长”,示民不贰也,故
君子
有君不谋仕,唯卜之日称二君。丧父三年,丧君三年,示民不疑也。
父母
在,
不敢
有其身,
不敢
私其财,示民有上下也。故
天子
四海
之内无客礼,莫敢为主焉。故君适其臣,升自阼阶,即
位于
堂,示民
不敢
有其室也。
父母
在,馈献不及车马,示民
不敢
专也。以此坊民,民犹忘其亲而贰其君。子云:“礼之先币帛也,欲民之先事而后禄也。”先财而后礼,则民利;无辞
而行
情,则民争。故
君子
于有馈者,弗能见则不视其馈。《易》曰:“不耕获,不菑畬,凶。”以此坊民,民犹贵禄而贱行。子云:“
君子
不尽利以遗民。”《诗》云:“彼有遗秉,此有不敛穧,伊
寡妇
之利。”故
君子
仕则不稼,田则不渔;食时不力珍,
大夫
不坐羊,士不坐犬。《诗》云:“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以此坊民,民犹忘义而争利,以亡其身。
子云:“夫礼,坊民所淫,章民之别,使民无嫌,
以为
民纪者也。”故
男女
无媒不交,无币不相见,恐
男女
之无别也。以此坊民,民犹有自献其身。《诗》云:“伐柯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
不得
;蓺麻如之何?横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
父母
。”子云:“取妻不取
同姓
,以厚别也。”故买妾
不知
其姓,则卜之。以此坊民,鲁《
春秋
》犹去
夫人
之姓曰吴,其死曰
孟子
卒。子云:“礼,非祭,
男女
不交爵。”以此坊民,阳侯犹杀缪侯而窃其
夫人
。故大飨废
夫人
之礼。子云:“
寡妇
之子,不有见焉,则弗友也,
君子
以辟远也。”故
朋友
之交,
主人
不在
,不有大故,则
不入
其门。以此坊民,民犹以色厚于德。子云:“好德如好色。”
诸侯
不下渔色。故
君子
远色
以为
民纪。故
男女
授受不亲。御
妇人
则进
左手
。姑
姊妹
女子
子已嫁而反,男子不与同席而坐。
寡妇
不夜哭。
妇人
疾,问之不问其疾。以此坊民,民犹淫泆而乱于族。子云:“
婚礼
,婿亲迎,见于舅姑,舅姑承子以授婿,恐事之违也。”以此坊民,妇犹有不至者。
中庸
天命
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
修道
之谓教。道也者,
不可
须臾
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
君子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
君子
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
天下
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
之达道也。致
中和
,
天地
位焉,
万物
育焉。
仲尼曰:“
君子
中庸
,
小人
反
中庸
,
君子
之
中庸
也,
君子
而时中;
小人
之
中庸
也,
小人
而无忌惮也。”
子曰:“
中庸
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
愚者
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
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
饮食
也,鲜能知味也。”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
于民
,其斯
以为
舜乎!”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
陷阱
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
中庸
,而
不能
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
为人
也,择乎
中庸
,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弗失之矣。”
子曰:“
天下
国家
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
中庸
不
可能
也。”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
无道
,南方之强也,
君子
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
强者
居之。故
君子
和而不流,强哉矫!
中立
而不倚,强哉矫!国
有道
,
不变
塞焉,强哉矫!国
无道
,至死
不变
,强哉矫!”
子曰:“素隐行怪,
后世
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君子
遵道
而行
,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
依乎
中庸
,遁世
不见
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君子
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
可以
与知焉,及其至也,虽
圣人
亦
有所
不知
焉。夫妇之不肖,
可以
能行焉;及其至也,虽
圣人
亦
有所
不能
焉。
天地
之大也,人犹
有所
憾。故
君子
语大,
天下
莫能载焉;语小,
天下
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
君子
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
天地
。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
可以
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
以为
远。故
君子
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
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
朋友
,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
有所
不足,
不敢
不勉,有余,
不敢
尽;言顾行,行顾言,
君子
胡不慥慥尔!”
君子
素其位
而行
,不愿乎其外。素
富贵
,行乎
富贵
;素
贫贱
,行乎
贫贱
;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
君子
无入而不
自得
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
无怨
。上
不怨
天,下不尤人。故
君子
居易以俟命。
小人
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
君子
,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君子
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
登高
必自卑。《诗》曰:“
妻子
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
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
父母
其顺矣乎!”
子曰:“
鬼神
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
不可
遗,使
天下
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
不可
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
不可
掩如此夫。”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
圣人
,尊为
天子
,
富有
四海
之内。宗庙飨之,
子孙
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
君子
,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
受命
。”
子曰:“
无忧
者,其惟
文王
乎!以王季为父,以
武王
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武王
缵
大王
、王季、
文王
之绪,壹戎衣而有
天下
。身不失
天下
之显名,尊为
天子
,
富有
四海
之内。宗庙飨之,
子孙
保之。
武王
末
受命
,周公成文、武之德,追
王大
王、王季,上祀先公以
天子
之礼。斯礼也,达乎
诸侯
大夫
,及士庶人。父为
大夫
,子为士,葬以
大夫
,祭以士。父为士,子为
大夫
,葬以士,祭以
大夫
。期之丧,达乎
大夫
。三年之丧,达乎
天子
。
父母
之丧,无贵贱一也。”
子曰:“
武王
、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春秋
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所以事
上帝
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
治国
其如示诸掌乎!”
哀公问政。子曰:“
文武
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人道
敏政,
地道
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
修身
以道,
修道
以仁。
仁者
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
尊贤
为大。亲亲之杀,
尊贤
之等,礼所生也。在下位不获乎上,民
不可
得而治矣!故
君子
不
可以
不
修身
;思
修身
,不
可以
不事亲;思事亲,不
可以
不知
人,思知人,不
可以
不知
天。
天下
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
君臣
也,
父子
也,夫妇也,昆弟也,
朋友
之交也,五者
天下
之达道也。知,仁,勇,
三者
天下
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
而行
之,或利
而行
之,或勉强
而行
之,及其
成功
,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
三者
,则知所以
修身
;知所以
修身
,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
天下
国家
矣。凡为
天下
国家
有九经,曰:
修身
也。
尊贤
也,亲亲也,敬
大臣
也,体
群臣
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
诸侯
也。
修身
则道立,
尊贤
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
不怨
,敬
大臣
则不眩,体
群臣
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
百姓
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
四方
归之,怀
诸侯
则
天下
畏之。齐明盛服,非礼
不动
。所以
修身
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
大臣
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
百姓
也;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
迎来
,嘉善而矜
不能
,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
诸侯
也。凡为
天下
国家
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
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
不可
得而治矣。获乎上
有道
,不信乎
朋友
,不获乎上矣;信乎
朋友
有道
,不顺乎亲,不信乎
朋友
矣;顺乎亲
有道
,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
有道
,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圣人
也。诚之者,
择善
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唯
天下
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
可以
赞
天地
之化育;
可以
赞
天地
之化育,则
可以
与
天地
参矣。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著,著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
天下
至诚为能化。
至诚之道,
可以
前知。
国家
将兴,必有祯祥;
国家
将亡,必有
妖孽
。见乎著龟,动乎四体。
祸福
将至
,善必
先知
之;不善必
先知
之。故至诚如神。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
君子
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故至诚无息,
不息
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
不见
而章,
不动
而变,
无为
而成
。
天地
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
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
日月
星辰
系焉,
万物
覆焉。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
万物
载焉。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
草木
生之,
禽兽
居之,
宝藏
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
蛟龙
、鱼鳖生焉,货财殖焉。《诗》曰:“惟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
以为
天也。“于乎不显,
文王
之德之纯!”盖曰
文王
之所
以为
文也,纯亦不已。
大哉,
圣人
之道!洋洋乎,发育
万物
,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
君子
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
中庸
。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
有道
,其言足以兴;国
无道
,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非
天子
,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
天下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
不敢
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
不敢
作礼乐焉。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徵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王
天下
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徵,无徵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
君子
之道:本诸身,徵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
天地
而不悖,质诸
鬼神
而无疑,百世以俟
圣人
而不惑。质诸
鬼神
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
圣人
而不惑,知人也。是故
君子
动而世为
天下
道,行而世为
天下
法,言而世为
天下
则。远之则
有望
,近之则不厌。《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
君子
未有
不如
此,而蚤有誉于
天下
者。”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
文武
: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
天地
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
日月
之代明。
万物
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
天地
之所
以为
大也。
唯
天下
至圣为能
聪明
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
中国
,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
日月
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唯
天下
至诚,为能经纶
天下
之大经,立
天下
之大本,知
天地
之化育。夫焉
有所
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苟不固
聪明
圣知达
天德
者,其孰能知之?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著也。故
君子
之道,闇然而日章;
小人
之道,的然而日亡。
君子
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
君子
内省不疚,无恶于志。
君子
之所
不可
及者,其唯人之所
不见
乎!《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
君子
不动
而敬,
不言
而信。《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
君子
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
君子
笃恭而
天下
平。《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
上天
之载,
无声
无臭,至矣!
表记
子言之:“归乎!
君子
隐而显,不矜而庄,不厉而威,
不言
而信。”子曰:“
君子
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
君子
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甫刑》曰:‘敬忌而罔有择言在躬。’”子曰:“裼袭之不相因也,欲民之毋相渎也。”子曰:“祭极敬,不继之以乐;朝极辨,不继之以倦。”子曰:“
君子
慎以辟祸,笃以不掩,恭以远耻。”子曰:“
君子
庄敬日强,安肆日偷。
君子
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终日。”子曰:“齐戒以事
鬼神
,
择日
月以见君,恐民之不敬也。”子曰:“狎侮,死焉而
不畏
也。”子曰:“无辞不相接也,
无礼
不相见也
;欲民之毋相亵也。《易》曰:‘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子言之:“
仁者
,
天下
之表也;义者,
天下
之制也;报者,
天下
之利也。”子曰:“以德报德,则民
有所
劝;以怨报怨,则民
有所
惩。《诗》曰:‘无言不雠,无德不报。’《太甲》曰:‘民非后
无能
胥以宁;后非民无以辟
四方
。’”子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子曰:“无欲而好
仁者
,无畏而恶不
仁者
,
天下
一人而已矣。是故
君子
议道自己,而置法以民。”子曰:“仁有三,与仁同功而异情。与仁同功,其仁未
可知
也;与仁同过,然后其仁
可知
也。
仁者
安仁,知者利仁,畏罪者强仁。
仁者
右也,道者左也。
仁者
人也,道者义也。厚于
仁者
薄于义,亲而不尊;厚于义者薄于仁,尊而不亲。道有至,义有考。至道以王,义道以霸,考道
以为
无失。”
子言之:“仁有数,义有
长短
小大。中心
憯怛
,
爱人
之仁也;率法而强之,资
仁者
也。《诗》云:‘丰水有芑,
武王
岂不仕!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武王
烝哉!’数世之仁也。国风曰:‘我今不阅,皇恤我后。’
终身
之仁也。”子曰:“仁之为器重,其为道远,举者莫能胜也,
行者
莫能致也,取数
多者
仁也;夫勉于
仁者
不亦难乎?是故
君子
以义度人,则难
为人
;以人望人,则
贤者
可知
已矣。”子曰:“中心安
仁者
,
天下
一人而已矣。大雅曰:‘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惟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小雅曰:“
高山
仰止,景行行止。”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
而行
,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
不知
年数之不足,俛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子曰:“仁之难成久矣!
人人
失其所好;故
仁者
之过易辞也。”子曰:“恭近礼,俭近仁,信近情,敬让以行此,虽有过,其不甚矣。夫恭寡过,情可信,俭易容也;以此失之者,不亦鲜乎?《诗》曰:‘温温恭人,惟德之基。’”子曰:“仁之难成久矣,惟
君子
能之。是故
君子
不以其
所能
者
病人
,不以人之所
不能
者愧人。是故
圣人
之制行也,不制以己,使民
有所
劝勉愧耻,以行其言。礼以节之,信以结之,容貌以文之,
衣服
以移之,
朋友
以极之,欲民之有壹也。小雅曰:‘不愧于人,
不畏
于天。’是故
君子
服其服,则文以
君子
之容;有其容,则文以
君子
之辞;遂其辞,则实以
君子
之德。是故
君子
耻服其服而无其容,耻有其容而无其辞,耻有其辞而无其德,耻有其德而无其行。是故
君子
衰绖则有哀色;端冕则有敬色;甲胄则有
不可
辱之色。《诗》云:‘惟鹈在梁,不濡其翼;彼记之子,不称其服。’”
子言之:“
君子
之
所谓
义者,贵贱皆
有事
于
天下
;
天子
亲耕,粢盛秬鬯以事
上帝
,故
诸侯
勤以辅事于
天子
。”子曰:“下之事上也,虽有庇民之大德,
不敢
有君民之心,仁之厚也。是故
君子
恭俭以求役仁,信让以求役礼,不自尚其事,不自尊其身,俭于位而寡于欲,让于贤,卑己尊而人,
小心
而畏义,求以事君,得之自是,
不得
自是,以听
天命
。《诗》云:‘莫莫葛藟,施于条枚;凯弟
君子
,求福不回。’其舜、禹、
文王
、周公之谓与!有君民之大德,
有事
君之
小心
。《诗》云:‘惟此
文王
,
小心
翼翼,昭事
上帝
,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子曰:“先王谥以尊名,节以壹惠,耻名之浮于行也。是故
君子
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以求处情;过行弗率,以求处厚;彰人之善而
美人
之功,以求下贤。是故
君子
虽自卑,而民敬尊之。”子曰:“
后稷
,
天下
之为烈也,岂
一手
一足哉!唯欲行之浮于名也,故自谓便人。”
子言之:“
君子
之
所谓
仁者
其难乎!《诗》云:‘凯弟
君子
,民之
父母
。’凯以强教之;弟以说安之。乐而毋荒,有礼而亲,威庄而安,孝慈而敬。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亲。如此而后
可以
为民
父母
矣,非至德其孰能如此乎?今父之亲子也,亲贤而下
无能
;母之亲子也,贤则亲之,
无能
则怜之。母,亲而不尊;父,尊而不亲。水之
于民
也,亲而不尊;火,尊而不亲。土之
于民
也,亲而不尊;天,尊而不亲。命之
于民
也,亲而不尊;鬼,尊而不亲。”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先禄而后威,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其民之敝:蠢而愚,乔而野,朴而不文。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其民之敝:利而巧,文而不惭,贼而蔽。”子曰:“夏道未渎辞,不求备,不大望
于民
,民未厌其亲;殷人未渎礼,而求备
于民
;周人强民,未渎神,而赏爵刑罚穷矣。”子曰:“虞夏之道,寡怨
于民
;殷周之道,不胜其敝。”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
子言之曰:“
后世
虽有
作者
,虞帝弗可及也已矣。君
天下
,生无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
父母
,有
憯怛
之爱,有忠利之教;亲而尊,安而敬,威而爱,富而有礼,惠而能散;其
君子
尊仁畏义,耻费轻实,忠而不犯,义而顺,文而静,宽而有辨。《甫刑》曰:‘德威惟威,德明惟明。’非虞帝其孰能如此乎?”子言之:“事君先资其言,拜自献其身,以成其信。是故君有责于其臣,臣有
死于
其言。故其受禄不诬,其受罪益寡。”子曰:“事君大言入则望
大利
,小言入则望小利;故
君子
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易》曰:‘不家食,吉。’”子曰:“事君不下达,不尚辞,非其人弗自。小雅曰:‘靖共尔位,正直是与;神之听之,式谷以女。’”子曰:“事君远而谏,则谄也;近而不谏,则尸利也。”子曰:“迩臣守和,宰正百官,
大臣
虑
四方
。”子曰:“事君欲谏不欲陈。《诗》云:‘心乎爱矣,瑕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子曰:“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易进而难退则乱也。故
君子
三揖而进,一辞而退,以远乱也。”子曰:“事君三违而不出竟,则利禄也;人虽曰
不要
,吾弗信也。”子曰:“事君慎始而敬终。”子曰:“事君可贵可贱,可富可贫,可生可杀,而
不可
使为乱。”子曰:“事君,
军旅
不辟难,
朝廷
不辞贱;处其位而不履其事则乱也。故君使其臣
得志
,则慎虑而从之;否,则孰虑而从之。终事而退,臣之厚也。《易》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子曰:“唯
天子
受命
于天,士
受命
于君。故君命顺则臣有顺命;君命逆则臣有逆命。《诗》曰:‘鹊之姜姜,鹑之贲贲;人之无良,我
以为
君。’”
子曰:“
君子
不以辞尽人。故
天下
有道
,则行有枝叶;
天下
无道
,则辞有枝叶。是故
君子
于有丧者之侧,
不能
赙焉,则不问其所费;于有病者之侧,
不能
馈焉,则不问其
所欲
;有客,
不能
馆,则不问其所舍。故
君子
之接如水,
小人
之接如醴;
君子
淡以成,
小人
甘以坏。小雅曰:‘盗言孔甘,乱是用餤。’”子曰:“
君子
不以口誉人,则民作忠。故
君子
问人之寒,则衣之;问人之饥,则食之;称人之美,则爵之。国风曰:‘心之忧矣,于我归说。’”子曰:“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是故
君子
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已怨。国风曰:‘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子曰:“
君子
不以色
亲人
;情疏而貌亲,在
小人
则穿窬之盗也与?”子曰:“
情欲
信,辞欲巧。”
子言之:“昔三代明王皆事
天地
之
神明
,无非卜筮之用,
不敢
以其私,亵事
上帝
。是故不犯
日月
,不违卜筮。卜筮不相袭也。
大事
有时日;
小事
无时日,有筮。外事用刚日,内事用柔日。不违龟筮。”子曰:“牲牷礼乐齐盛,是以无害乎
鬼神
,
无怨
乎
百姓
。”子曰:“
后稷
之祀易富也;其辞恭,其欲俭,其禄及
子孙
。《诗》曰:‘
后稷
兆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子曰:“
大人
之器威敬。
天子
无筮;
诸侯
有守筮。
天子
道以筮;
诸侯
非其国不以筮。卜宅
寝室
。
天子
不卜处大庙。”子曰:“
君子
敬则用祭器。是以不废
日月
,不违龟筮,以敬事其君长,是以上不渎
于民
,下不亵于上。”
缁衣
子言之曰:“为上易事也,为下易知也,则刑不烦矣。”子曰:“好贤如《缁衣》,恶恶如《巷伯》,则爵不渎而民作愿,刑不试而民咸服。大雅曰:‘仪刑
文王
,万国作孚。’”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遁心。故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亲之;信以结之,则民不倍;恭以莅之,则民有孙心。《甫刑》曰:‘苗民罪用命,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是以民有恶德,而遂绝其世也。’”
子曰:“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恶,
不可
不慎也,是民之表也。”子曰:“禹立三年,
百姓
以仁遂焉,岂必尽仁?《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甫刑》曰:‘一人有庆,兆民赖之。’大雅曰:‘成王之孚,下土之式。’”子曰:“上好仁,则下之为仁争先人。故长民者章志、贞教、尊仁,以子爱
百姓
;民致行己以说其上矣。《诗》云:‘有梏
德行
,四国顺之。’”
子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綍。故
大人
不倡游言。可言也,
不可
行。
君子
弗言也;可行也,
不可
言,
君子
弗行也。则民言不危行,
而行
不危言矣。《诗》云:‘淑慎尔止,不愆于仪。’”子曰:“
君子
道人
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
而行
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诗》云:‘慎尔出话,敬尔威仪。’大雅曰:‘穆穆
文王
,于缉熙敬止。’”
子曰:“长民者,
衣服
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则民德壹。《诗》云:‘彼都
人士
,狐裘黄黄,其容
不改
,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子曰:“为上可望而知也,为下可
述而
志也,则君不疑于其臣,而臣不惑于其君矣。《尹吉》曰:‘惟尹躬及汤,咸有壹德。’《诗》云:‘淑人
君子
,其仪不忒。’”
子曰:“有国者章义恶,以示民厚,则民情不贰。《诗》云:‘靖共尔位,好是正直。’”子曰:“上人疑则
百姓
惑,下难知则君长劳。故君民者,章好以示
民俗
,慎恶以御民之淫,则民不惑矣。臣仪行,不重辞,不援其所不及,不烦其所
不知
,则君不劳矣。《诗》云:‘
上帝
板板,下民卒。’小雅曰:‘匪其止共,惟王之邛。’”
子曰:“政之不行也,教之
不成
也,爵禄不足劝也,刑罚不足耻也。故上不
可以
亵刑而轻爵。《康诰》曰:‘敬明乃罚。’《甫刑》曰:‘播刑之不迪。’”
子曰:“
大臣
不亲,
百姓
不宁,则忠敬不足,而
富贵
已过也;
大臣
不治而迩臣比矣。故
大臣
不可
不敬也,是民之表也;迩臣
不可
不慎也,是民之道也。君毋以小谋大,毋以远言近,毋以内图外,则
大臣
不怨
,迩臣不疾,而远臣不蔽矣。叶公之
顾命
曰:‘毋以小谋败大作,毋以嬖御人疾庄后,毋以嬖御士疾庄士、
大夫
、卿士。’”
子曰:“
大人
不亲其所贤,而信其所贱;民是以亲失,而教是以烦。《诗》云:‘彼求我则,如不我得;执我仇仇,亦不我力。’《君陈》曰:‘未见圣,若己弗克见;既见圣,亦不克由圣。’”
子曰:“
小人
溺于水,
君子
溺于口,
大人
溺
于民
,皆在其所亵也。夫水近于人而溺人,德易狎而难亲也,易以溺人;口费而烦,易出难悔,易以溺人;夫民闭于人,而有鄙心,可敬
不可
慢,易以溺人。故
君子
不
可以
不慎也。《太甲》曰:‘毋越厥命以自覆也;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厥度则释。’《兑命》曰:‘惟口起羞,惟甲胄
起兵
,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太甲》曰:‘天作孽,可违也;自作孽,不
可以
逭。’《尹吉》曰:‘惟尹躬天,见于西邑;夏自周有终,相亦惟终。’”
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心庄则体舒,心肃则容敬。心好之,身必安之;君好之,民必欲之。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诗》云:‘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
国家
以宁,都邑以成,庶民以生;谁能秉国成,不
自为
正,卒劳
百姓
。《君雅》曰:‘
夏日
暑雨,小民惟曰怨;资冬祁寒,小民亦惟曰怨。’”
子曰:“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则义不壹,行无类也。”子曰:“言有物
而行
有格也;是以生则
不可
夺志,死则
不可
夺名。故
君子
多闻,质而守之;多志,质而亲之;精知,略
而行
之。《君陈》曰:‘
出入
自尔师虞,庶言同。’《诗》云:‘淑人
君子
,其仪一也。’”
子曰:“唯
君子
能好其正,
小人
毒其正。故
君子
之
朋友
有乡,其恶有方;是故迩者不惑,而远者不疑也。《诗》云:‘
君子
好仇。’”子曰:“轻绝
贫贱
,而重绝
富贵
,则好贤不坚,而恶恶不着也。人虽曰不利,吾不信也。《诗》云:‘朋有攸摄,摄以威仪。’”子曰:“私惠不归德,
君子
不自留焉。《诗》云:‘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子曰:“茍有车,必见其轼;茍有衣,必见其敝;人茍或言之,必闻其声;茍或行之,必见其成。《葛覃》曰:‘服之无射。’”子曰:“言从
而行
之,则言
不可
饰也;行从而言之,则行
不可
饰也。故
君子
寡言,
而行
以成其信,则民
不得
大其美而小其恶。《诗》云:‘自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
不可
为也。’小雅曰:‘允也
君子
,展也大成。’《君奭》曰:‘昔在
上帝
,周田观
文王
之德,其集大命于厥躬。’”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
可以
为卜筮。’古之遗言与?龟筮犹
不能
知也,而况于人乎?《诗》云:‘我龟既厌,不我告犹。’《兑命》曰:‘爵无及恶德,民立而正事,纯而祭祀,是为不敬;事烦则乱,事神则难。’《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恒其德侦,
妇人
吉,夫子凶。’”
奔丧
奔丧之礼:始闻亲丧,以哭答
使者
,尽哀;问故,又哭尽哀。遂行,
日行
百里,不以夜行。唯
父母
之丧,见星
而行
,见星而舍。若未得行,则成服而后行。过国至竟,哭尽哀而止。哭辟市朝。望其国竟哭。至于家,
入门
左,升自西阶,殡东,西面坐,哭尽哀,括发袒,降堂东即位,西乡哭,成踊,袭绖于序东,绞带。反位,拜宾成踊,送宾,反位;有宾后至者,则拜之,成踊、送宾皆
如初
。众
主人
兄弟
皆
出门
,
出门
哭止;阖门,相者告就次。于又哭,括发袒成踊;于三哭,犹括发袒成踊。三日,成服,拜宾、送宾皆
如初
。
奔丧者非
主人
,则
主人
为之拜宾送宾。奔丧者自齐衰以下,
入门
左中庭北面哭尽哀,免麻于序东,即位袒,与
主人
哭成踊。于又哭、三哭皆免袒,有宾则
主人
拜宾、送宾。
丈夫
妇人
之待之也,皆如朝夕哭,位无变也。
奔母之丧,西面哭尽哀,括发袒,降堂东即位,西乡哭,成踊,袭免绖于序东,拜宾、送宾,皆如奔父之礼,于又哭不括发。
妇人
奔丧,升自东阶,殡东,西面坐,哭尽哀;东髽,即位,与
主人
拾踊。奔丧者不及殡,先之墓,北面坐,哭尽哀。
主人
之待之也,即
位于
墓左,
妇人
墓右,成踊尽哀括发,东即
主人
位,绖绞带,哭成踊,拜宾,反位,成踊,相者告事毕。遂冠归,
入门
左,北面哭尽哀,括发袒成踊,东即位,拜宾成踊。宾出,
主人
拜送;有宾后至者则拜之成踊;送宾
如初
。众
主人
兄弟
皆
出门
,
出门
哭止,相者告就次。于又哭,括发成踊;于三哭,犹括发成踊。三日成服,于五哭,相者告事毕。为母所以异于父者,壹括发,其余免以终事,他如奔父之礼。
齐衰以下不及殡:先之墓,西面哭尽哀,免麻于东方,即位,与
主人
哭成踊,袭。有宾则
主人
拜宾、送宾;宾有后至者,拜之
如初
。相者告事毕。遂冠归,
入门
左,北面哭尽哀,免袒成踊,东即位,拜宾成踊,宾出,
主人
拜送。于又哭,免袒成踊;于三哭,犹免袒成踊。三日成服,于五哭,相者告事毕。
闻丧
不得
奔丧,哭尽哀;问故,又哭尽哀。乃为位,括发袒成踊,袭绖绞带即位,拜宾反位成踊。宾出,
主人
拜送于门外,反位;若有宾后至者,拜之成踊,送宾
如初
。于又哭,括发袒成踊,于三哭,犹括发袒成踊,三日成服,于五哭,拜宾送宾
如初
。若除丧而后归,则之墓,哭成踊,东括发袒绖,拜宾成踊,送宾反位,又哭尽哀,遂除,于家不哭。
主人
之待之也,无变于服,与之哭,不踊。自齐衰以下,所以异者,免麻。
凡为位,非亲丧,齐衰以下,皆即位哭尽哀,而东免绖,即位,袒、成踊、袭,拜宾反位,哭成踊,送宾反位,相者告就次。三日,五哭卒,
主人
出送宾;众
主人
兄弟
皆
出门
,哭止。相者告事毕。成服拜宾。若
所为
位家远,则成服而往。齐衰,望乡而哭;
大功
,望门而哭;小功,至门而哭;缌麻,即位而哭。哭父之党于庙;母妻之党于寝;师于庙门外;
朋友
于寝门外;所识于野张帷。凡为位不奠。哭
天子
九,
诸侯
七,卿
大夫
五,士三。
大夫
哭
诸侯
,
不敢
拜宾。诸臣在他国,为位而哭,
不敢
拜宾。与
诸侯
为
兄弟
,亦为位而哭。凡为位者壹袒。所识者吊,先哭于家而后之墓,皆为之成踊,从
主人
北面而踊。凡丧,父在父为主;父没,
兄弟
同居,各主其丧。亲同,长者主之;不同,亲者主之。闻远
兄弟
之丧,既除丧而后闻丧,免袒成踊,拜宾则尚
左手
。无服
而为
位者,唯嫂叔;及
妇人
降而无服者麻。凡奔丧,有
大夫
至,袒,拜之,成踊而后袭;于士,袭而后拜之。
问丧
亲始死,鸡斯徒跣,扱上衽,交手哭。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伤肾干肝焦肺,水浆
不入
口,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糜粥以
饮食
之。夫悲哀在中,故形变于外也,痛疾在心,故口
不甘
味,身不安美也。
三日而敛,在床曰尸,在棺曰柩,动尸举柩,哭踊无数。恻怛之心,痛疾之意,悲哀志懑气盛,故袒而踊之,所以动体安心下气也。
妇人
不宜
袒,故发胸击心爵踊,殷殷
田田
,如坏墙然,悲哀痛疾之至也。故曰:“辟踊
哭泣
,哀以送之。送形而往,迎精而反也。”
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
如有
追而弗及也;其反哭也,皇皇然若有求而弗得也。故其往送也如慕,其反也如疑。
求而
无所
得之也,
入门
而弗见也,上堂又弗见也,入室又弗见也。亡矣丧矣!
不可
复见矣!故
哭泣
辟踊,尽哀而止矣。心怅焉怆焉、惚焉忾焉,心绝志悲而已矣。祭之宗庙,以鬼飨之,徼幸复反也。
成圹而归,
不敢
入处室,居于倚庐,哀亲之在外也;寝苫枕块,哀亲之在土也。故
哭泣
无时,服勤三年,思慕之心,
孝子
之志也,人情之实也。
或问曰:“死三日而后敛者,
何也
?”曰:
孝子
亲死,悲哀志懑,故匍匐而哭之,若将
复生
然,安可得夺而敛之也。故曰三日而后敛者,以俟其生也;三日而不生,亦不生矣。
孝子
之心亦益衰矣;家室之计,
衣服
之具,亦
可以
成矣;
亲戚
之远者,亦
可以
至矣。是故
圣人
为之
断决
以三日为之礼制也。
或问曰:“冠者不肉袒,
何也
?”曰:冠,至尊也,不居肉袒之体也,故为之免以代之也。
然则秃者不免,伛者不袒,跛者不踊,非不悲也;身有锢疾,不
可以
备礼也。故曰:丧礼唯哀为主矣。
女子
哭泣
悲哀,击胸伤心;男子
哭泣
悲哀,稽颡触地无容,哀之至也。
或问曰:“免者以何为也?”曰:不冠者之所服也。《礼》曰:“
童子
不缌,唯当室缌。”缌者其免也,当室则免而杖矣。
或问曰:“杖者
何也
?”曰:竹、桐一也。故为父苴杖--苴杖,竹也;为母削杖--削杖,桐也。
或问曰:“杖者以何为也?”曰:
孝子
丧亲,
哭泣
无数,服勤三年,身
病体
羸,以杖扶病也。则父在
不敢
杖矣,尊者在故也;堂上不杖,辟尊者之处也;堂上不趋,示不遽也。此
孝子
之志也,人情之实也,礼义之经也,非从
天降
也,非从地出也,人情而已矣。
服问
传曰:“有从轻而重,
公子
之妻为其
皇姑
。有从重而轻,为妻之
父母
。有从无服而有服,
公子
之妻为
公子
之外
兄弟
。有从有服而无服,
公子
为其妻之
父母
。”传曰:“母出,则为继母之党服;母死,则为其母之党服。为其母之党服,则不为继母之党服。”
三年之丧,既练矣,有期之丧,既葬矣,则带其故葛带,绖期之绖,服其功衰。有
大功
之丧,亦如之。小功,无变也。
麻之有本者,变三年之葛。既练,遇麻断本者,于免,绖之;既免,去绖。每
可以
绖必绖;既绖,则去之。
小功不易丧之练冠,如免,则绖其缌小功之绖,因其初葛带。缌之麻,
不变
小功之葛;小功之麻,
不变
大功
之葛。以有本为税。
殇:长、中,变三年之葛。终殇之月算,而反三年之葛。
是非
重麻,为其无卒哭之税。下殇则否。
君为
天子
三年,
夫人
如外宗之为君也。世子不为
天子
服。君所主:
夫人
、妻、大子适妇。
大夫
之适子为君、
夫人
、大子,如士服。
君之母,非
夫人
,则
群臣
无服。唯近臣及仆骖乘从服,唯君所服,服也。公为卿
大夫
锡衰以居,出亦如之。当事则弁绖。
大夫
相为,亦然。为其妻,往则服之,出则否。
凡见人无免绖,虽朝于君,无免绖。唯公门有税齐衰。传曰:“
君子
不夺人之丧,亦
不可
夺丧也。”传曰:“罪多而刑五,丧多而服五,上附下附列也。”
间传
斩衰何以服苴?苴,恶貌也,所以首其内而见诸外也。斩衰貌若苴,齐衰貌若枲,
大功
貌若止,小功、缌麻容貌可也,此哀之发于容体者也。
斩衰之哭,若往而不反;齐衰之哭,若往而反;
大功
之哭,三曲而偯;小功缌麻,哀容可也。此哀之发于
声音
者也。
斩衰,唯而不对;齐衰,对而
不言
;
大功
,言而不议;小功缌麻,议而不及乐。此哀之发于言语者也。
斩衰,三日不食;齐衰,二日不食;
大功
,三不食;小功缌麻,再不食;士与敛焉,则壹不食。故
父母
之丧,既殡食粥,朝一溢米,莫一溢米;齐衰之丧,疏食水饮,不食菜果;
大功
之丧,不食酰酱;小功缌麻,不饮醴酒。此哀之发于
饮食
者也。
父母
之丧,既虞卒哭,疏食水饮,不食菜果;期而小祥,食菜果;又期而大祥,有酰酱;中月而禫,禫而饮醴酒。始饮酒者先饮醴酒。始食肉者先食干肉。
父母
之丧,居倚庐,寝苫枕块,不说绖带;齐衰之丧,居垩室,芐翦不纳;
大功
之丧,寝有席,小功缌麻,床可也。此哀之发于居处者也。
父母
之丧,既虞卒哭,柱楣翦屏,芐翦不纳;期而小祥,居垩室,寝有席;又期而大祥,居复寝;中月而禫,禫而床。
斩衰三升,齐衰四升、五升、六升,
大功
七升、八升、九升,小功十升、十一升、十二升,缌麻十五升去其半,
有事
其缕、
无事
其布曰缌。此哀之发于
衣服
者也。
斩衰三升,既虞卒哭,受以成布六升、冠七升;为母疏衰四升,受以成布七升、冠八升。去麻服葛,葛带三重。期而小祥,练冠縓缘,要绖不除,男子除乎首,
妇人
除乎带。男子何为除乎首也?
妇人
何为除乎带也?男子重首,
妇人
重带。除服者先重者,易服者易轻者。又期而大祥,素缟麻衣。中月而禫,禫而纤,
无所
不佩。
易服者何?为易轻者也。斩衰之丧,既虞卒哭,遭齐衰之丧,轻者包,重者特。既练,遭
大功
之丧,麻葛重。齐衰之丧,既虞卒哭,遭
大功
之丧,麻葛兼服之。斩衰之葛,与齐衰之麻同;齐衰之葛,与
大功
之麻同;
大功
之葛,与小功之麻同;小功之葛,与缌之麻同,麻同则兼服之。兼服之服重者,则易轻者也。
三年问
三年之丧
何也
?曰:称情而立文,因以饰群,别
亲疏
贵践之节,而
不可
损益也。故曰:无易之道也。创巨者其日久,痛甚者其愈迟,三年者,称情而立文,所
以为
至痛极也。斩衰苴杖,居倚庐,食粥,寝苫枕块,所
以为
至痛饰也。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哀痛
未尽
,思慕未忘,然而服以是断之者,岂不送死者有已,
复生
有节哉?凡生
天地
之间者,有血气之属必有知,有知之属莫
不知
爱其类;今是大鸟兽,则失丧其群匹,越月逾时焉,则必反巡,过其
故乡
,翔回焉,鸣号焉,蹢躅焉,踟蹰焉,然后乃能去之;小者至于燕雀,犹有啁之顷焉,然后乃能去之;故有血气之属者,莫知于人,故人于其亲也,至死不穷。将由夫患
邪淫
之人与,则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从之,则是曾鸟兽之不若也,夫焉能相与群居而不乱乎?将由夫修饰之
君子
与,则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若驷之过隙,然而遂之,则是无穷也。故先王焉为之立中制节,壹使足以成文理,则释之矣。
然则何以至期也?曰:至亲以期断。是
何也
?曰:
天地
则已易矣,四时则已变矣,其在
天地
之中者,莫不更始焉,以是象之也。然则何以三年也?曰:加隆焉尔也,焉使倍之,故再期也。由九月以下
何也
?曰:焉使弗及也。故三年
以为
隆,缌小功
以为
杀,期九月
以为
间。上取象于天,下取
法于
地,中取则于人,人之所以群居和壹之理尽矣。故三年之丧,
人道
之至文者也,夫是之谓至隆。是百王之所同,
古今
之所壹也,
未有
知其所
由来
者也。
孔子
曰:“生三年,然后免于
父母
之怀;夫三年之丧,
天下
之达丧也。”
深衣
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
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
高下
,
可以
运肘;袂之
长短
,反诎之及肘。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
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故规者,行举手
以为
容;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下齐如权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
圣人
服之。故
规矩
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故
可以
为文,
可以
为武,
可以
摈相,
可以
治
军旅
,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
具
父母
、大
父母
,衣纯以缋;具
父母
,衣纯以青。如孤子,衣纯以素。纯袂、缘、纯边,广各寸半。
39
投壶
原文
原文
投壶之礼,
主人
奉矢,司射奉中,
使人
执壶。
主人
请曰:“某有枉矢哨壶,请以乐宾。”宾曰:“子有旨酒嘉肴,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辞。”
主人
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以请。”宾曰:“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固辞。”
主人
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固以请。”宾曰:“某固辞
不得
命,敢不敬从?”宾再拜受,
主人
般还,曰:“辟。”
主人
阼阶上拜送,宾般还,曰:“辟。”已拜,受矢,进即两楹间,退反位,揖宾就筵。
司射进度壶,间以二矢半,反位,设中,东面,执八算兴。
请宾曰:“顺投为入。比投不释,胜饮不胜者,正爵既行,请为胜者立马,一马从二马,三马既立,请庆多马。”请
主人
亦如之。
命弦者曰:“请奏《狸首》,间若一。”
大师
曰:“诺。”
左右告矢具,请拾投。有入者,则司射坐而释一算焉。宾党于右,主党于左。
卒投,司射执算曰:“左右卒投,请数。”二算为纯,一纯以取,一算为奇。遂以奇算告曰:“某贤于某若干纯”。奇则曰奇,钧则曰左右钧。
命酌曰:“请行觞。”酌者曰:“诺。”当饮者皆跪奉觞,曰:“赐灌”;胜者跪曰:“敬养”。
正爵既行,请立马。马各直其算。一马从二马,以庆。庆礼曰:“三马既备,请庆多马。”宾主皆曰:“诺。”正爵既行,请彻马。
算多少视其坐。筹,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算长尺二寸。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容斗五升。壶中实小豆焉,为其矢之跃而出也。壶去席二矢半。矢以柘若棘,毋去其皮。鲁令
弟子
辞曰:毋幠,毋敖,毋偝立,毋逾言;偝立逾言,有常爵。薛令
弟子
辞曰:毋幠,毋敖,毋偝立,毋逾言;若是者浮。
鼓:○□○○□□○□○○□,半;○□○□○○○□□○□○:鲁鼓。(○是击鼙的鼓点,□是击鼓有鼓点。)
○□○○○□□○□○○□□○□○○□□○。半;○□○○○□□○:薛鼓。
取半以下为投壶礼,尽用之为射礼。司射、庭长,及冠士立者,皆属宾党; 乐人及
使者
、
童子
,皆属主党。
鲁鼓:○□○○□□○○,半;○□○○□○○○○□○□○;
薛鼓:○□○○○○□○□○□○○○□○□○○□○,半;○□○□○○○○□○。
儒行
鲁哀公问于
孔子
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
孔子
对曰:“丘少居鲁,衣逢掖之衣,长居宋,冠章甫之冠。丘闻之也:
君子
之学也博,其服也乡;丘
不知
儒服。”
哀公曰:“敢问儒行。”
孔子
对曰:“遽数之
不能
终其物,悉数之乃留,更仆未可终也。”
哀公命席。
孔子
侍曰:“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怀忠信以待举,力行以待取,其
自立
有如此者。
儒有衣冠中,
动作
慎,其大让如慢,小让如伪,大则如威,小则如愧,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
无能
也。其容貌有如此者。
儒有居处齐难,其坐起
恭敬
,言必先信,行必中正,道涂
不争
险易之利,冬夏
不争
阴阳
之和,爱其死以有待也,养其身以有为也。其备豫有如此者。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
以为
宝;不祈
土地
,立义
以为
土地
;不祈多积,多文
以为
富。难得而易禄也,易禄而难畜也,非时
不见
,不亦难得乎?非义
不合
,不亦难畜乎?先劳而后禄,不亦易禄乎?其近人有如此者。
儒有委之以货财,淹之以乐好,见利不亏其义;劫之以众,沮之以兵,见死不更其守;鸷虫攫搏不程
勇者
,引重鼎不程其力;往者不悔,来者不豫;过言不再,
流言
不极;
不断
其威,不习其谋。其特立有如此者。
儒有可亲而
不可
劫也;可近而
不可
迫也;可杀而
不可
辱也。其居处不淫,其
饮食
不溽;其过失可微辨而
不可
面数也。其刚毅有如此者。
儒有忠信
以为
甲胄,礼义
以为
干橹;戴仁
而行
,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其
自立
有如此者。
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上答之
不敢
以疑,上不答
不敢
以谄。其仕有如此者。
儒有今人与居,
古人
与稽;今世行之,
后世
以为
楷;适弗逢世,上弗援,下弗推,谗谄之民有比党而危之者,身可危也,而志
不可
夺也,虽危起居,竟信其志,犹将不忘
百姓
之病也。其忧思有如此者。
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礼之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举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
儒有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程功积事,推贤而进达之,不望其报;君得其志,苟利
国家
,不求
富贵
。其举贤援能有如此者。
儒有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爵位相先也,患难相死也;久相待也,远相致也。其任举有如此者。
儒有澡身而浴德,陈言而伏,静而正之,上弗知也;粗而翘之,又不急为也;不临深
而为
高,不加少
而为
多;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也。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儒有上不臣
天子
,下不事
诸侯
;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近
文章
砥厉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其规为有如此者。
儒有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并立则乐,相下不厌;久不相见,闻
流言
不信;其行本方立义,同而进,不同而退。其交友有如此者。
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皆兼此而有之,犹且
不敢
言仁也。其尊让有如此者。
儒有不陨获于
贫贱
,不充诎于
富贵
,不慁
君王
,不累长上,不闵有司,故曰儒。今
众人
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诟病。”
孔子
至舍,哀公馆之,闻此言也,言加信,行加义:“终没吾世,
不敢
以儒为戏。”
大学
大学
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
天下
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
其意
。欲诚
其意
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
天下
平。
自
天子
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
身为
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
诚
其意
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
君子
必慎其独也。
小人
闲居为不善,
无所
不至,见
君子
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
君子
必慎其独也。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
君子
必诚
其意
。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
君子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
君子
,终
不可
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傈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
君子
,终
不可
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
不能
忘也。《诗》云:“於戏,前王不忘!”
君子
贤其贤而亲其亲,
小人
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 “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
君子
无所
不用
其极。《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
可以
人而
不如
鸟乎?”《诗》云:“穆穆
文王
,於缉熙敬止!”
为人
君,止于仁;
为人
臣止于敬;
为人
子,止于孝;
为人
父,止于慈; 与
国人
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
不得
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所谓
修身
在正其心者,身
有所
忿懥,则
不得
其正,
有所
恐惧,则
不得
其正,
有所
好乐,则
不得
其正,
有所
忧患
,则
不得
其正。心
不在
焉,视而
不见
,听而不闻,食而
不知
其味。此谓
修身
在正其心。
所谓
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
天下
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
可以
齐其家。
所谓
治国
必先齐其家者,其家
不可
教而能教
人者
,无之。故
君子
不
出家
而成
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 曰:“如保
赤子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未有
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 一人定国。尧、舜率
天下
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
天下
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
君子
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
人者
,未之有也。故
治国
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 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
家人
。”宜其
家人
,而后
可以
教
国人
。《诗》云:“ 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
可以
教
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
正是
四国。” 其为
父子
兄弟
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
治国
在齐其家。
所谓
平
天下
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
君子
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诗》云:“乐只
君子
,民之
父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
父母
。《诗》云:“节彼
南山
,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
可以
不慎,辟,则为
天下
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
上帝
。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
君子
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
楚国
无
以为
宝,惟善
以为
宝。”舅犯曰:“
亡人
无
以为
宝,仁亲
以为
宝。”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
如有
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
子孙
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
不能
容,以
不能
保我
子孙
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
中国
。此谓唯仁人为能
爱人
,能
恶人
。见贤而
不能
举,举而
不能
先,命也;见不善而
不能
退,退而
不能
远,过也。
好人
之所恶,
恶人
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
君子
有
大道
,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
有
大道
,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仁者
以财发身,不
仁者
以身
发财
。
未有
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
未有
好义其事不终者也,
未有
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
国家
而务财用者,必自
小人
矣。彼为善之,
小人
之使为
国家
, 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冠义
凡人
之所以
为人
者,礼义也。礼义之始,
在于
正容体、齐
颜色
、顺辞令。容体正,
颜色
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
君臣
、亲
父子
、和
长幼
。
君臣
正,
父子
亲,
长幼
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
颜色
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
圣王
重冠。
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
以为
国本也。
故冠于阼,以着代也;醮于客位,三加弥尊,加
有成
也;已冠而字之,
成人
之道也。见于母,母拜之;见于
兄弟
,
兄弟
拜之;
成人
而与为礼也。玄冠、玄端奠挚于君,遂以挚见于乡
大夫
、乡
先生
;以
成人
见也。
成人
之者,将责
成人
礼焉也。责
成人
礼焉者,将责
为人
子、
为人
弟、
为人
臣、
为人
少者之礼行焉。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与?
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
可以
为人
;
可以
为人
,而后
可以
治人也。故
圣王
重礼。故曰: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是故古者重冠;重冠故行之于庙;行之于庙者,所以
尊重
事;
尊重
事而
不敢
擅重事;
不敢
擅重事,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
昏义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
后世
也。故
君子
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
主人
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父亲
醮子,而命之迎,男先于女也。子承命以迎,
主人
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婿执雁入,揖让升堂,再拜奠雁,盖亲受之于
父母
也。降,出御妇车,而婿授绥,御轮三周。先俟于门外,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
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
男女
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
男女
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
父子
有亲;
父子
有亲,而后
君臣
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夫礼
始于
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
夙兴,妇沐浴以俟见;质明,赞见妇于舅姑,执笲、枣、栗、段修以见,赞醴妇,妇祭脯醢,祭醴,成妇礼也。舅姑入室,妇以特豚馈,明妇顺也。厥明,舅姑共飨妇以一献之礼,奠酬。舅姑先降自西阶,妇降自阼阶,以着代也。
成妇礼,明妇顺,又申之以着代,所以重责妇顺焉也。妇
顺者
,顺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以成丝麻布帛之事,以审守委积盖藏。是故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故
圣王
重之。
是以古者
妇人
先嫁三月,祖祢未毁,教于公宫,祖祢既毁,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祭之,牲用鱼,芼之以苹藻,所以成妇顺也。
古者
天子
后立六宫、三
夫人
、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
天下
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
天下
内和而家理。
天子
立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
大夫
、八十一元士,以听
天下
之外治,以明章
天下
之男教;故外和而国治。故曰:
天子
听男教,后听女顺;
天子
理阳道,后治
阴德
;
天子
听外治,后听内职。教顺成俗,外内和顺,
国家
理治,此之谓盛德。
是故男教不修,阳事
不得
,适见于天,日为之食;妇顺不修,阴事
不得
,适见于天,月为之食。是故日食则
天子
素服而修六官之职,荡
天下
之阳事;月食则后素服而修六宫之职,荡
天下
之阴事。故
天子
与后,犹日之与月、阴之与阳,相须而
后成
者也。
天子
修男教,父道也;后修女顺,母道也。故曰:
天子
之与后,犹父之与母也。故为
天王
服斩衰,服父之义也;为后服资衰,服母之义也。
乡饮酒义
乡饮酒之义:
主人
拜迎宾于庠门之外,入,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盥洗扬觯,所以致洁也。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
致敬
也。尊让洁敬也者,
君子
之所以相接也。
君子
尊让则
不争
,洁敬则不慢,不慢
不争
,则远于斗辨矣;不斗辨则无暴乱之祸矣,斯
君子
之所以免于人祸也,故
圣人
制之以道。
乡人、士、
君子
,尊于房户之间,宾主共之也。尊有玄酒,贵其质也。羞
出自
东房,
主人
共之也。洗当东荣,
主人
之所以自洁,而以事宾也。
宾主象
天地
也;介僎象
阴阳
也;三宾象三光也;让之三也,象月之三日
而成
魄也;四面之坐,象四时也。
天地
严凝之气,
始于
西南,而盛于西北,此
天地
之
尊严
气也,此
天地
之
义气
也。
天地
温厚之气,
始于
东北
,而盛于东南,此
天地
之盛德气也,此
天地
之仁气也。
主人
者尊宾,故坐宾于西北,而坐介于西南以辅宾,宾者接人以义者也,故坐于西北。
主人
者,接人以德厚者也,故坐于东南。而坐僎于
东北
,以辅
主人
也。
仁义
接,宾主
有事
,俎豆有数曰圣,圣立而将之以敬曰礼,礼以体
长幼
曰德。德也者,得于身也。故曰:古之
学术
道者,将以得身也。是故
圣人
务焉。
祭荐,祭酒,敬礼也。哜肺,尝礼也。啐酒,成礼也。于席末,言是席之正,非专为
饮食
也,为
行礼
也,此所以贵礼而贱财也。卒觯,致实于西阶上,言是席之上,非专为
饮食
也,此先礼而后财之义也。先礼而后财,则民作敬让而
不争
矣。
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
听政
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
后成
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
君子
之
所谓
孝者,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合诸乡射,教之乡饮酒之礼,而孝弟之行立矣。
孔子
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主人
亲速宾及介,而众宾自从之。至于门外,
主人
拜宾及介,而众宾自入;贵贱之义别矣。三揖至于阶,三让以宾升,拜至、献、酬、辞让之节繁。及介省矣。至于众宾升受,坐祭,立饮。不酢而降;隆杀之义别矣。
主人
酬介工入,升歌三终,
主人
献之;笙入三终,
主人
献之;间歌三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一人扬觯,乃立司正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
宾酬
主人
,
主人
酬介,介酬众宾,少长以齿,终于沃洗者焉。知其能弟长而无遗矣。
降,说屦升坐,修爵无数。饮酒之节,朝不废朝,莫不废夕。宾出,
主人
拜送,节文终遂焉。知其能安燕而不乱也。
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此
五行
者,足以正身安国矣。彼国安而
天下
安。故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乡饮酒之义:立宾以象天,立主以象地,设介僎以象
日月
,立三宾以象三光。古之制礼也,经之以
天地
,纪之以
日月
,参之以三光,政教之本也。
亨狗于东方,祖
阳气
之发于东方也。洗之在阼,其水在洗东,祖
天地
之左海也。尊有玄酒,教民不忘本也。
宾必南乡。东方者春,春之为言蠢也,产
万物
者圣也。南方者夏,夏之为言假也,养之、长之、假之,仁也。西方者秋,秋之为言愁也,愁之以时察,守义者也。北方者冬,冬之言中也,中者藏也。是以
天子
之立也,左圣乡仁,右义偝藏也。介必东乡,介宾主也。
主人
必居东方,东方者春,春之为言蠢也,产
万物
者也;
主人
者造之,产
万物
者也。月者三日则成魄,三月则成时,是以礼有三让,
建国
必立三卿。三宾者,政教之本,礼之大参也。
射义
古者
诸侯
之射也,必
先行
燕礼;卿、
大夫
、士之射也,必
先行
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
明君
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
长幼
之序也。
故射者,
进退
周还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
可以
言中,此
可以
观
德行
矣。
其节:
天子
以《驺虞》为节;
诸侯
以《狸首》为节;卿
大夫
以《采苹》为节;士以《采繁》为节。《驺虞》者,乐官备也,《狸首》者,乐会时也;《采苹》者,乐循法也;《采繁》者,乐不失职也。是故
天子
以备官为节;
诸侯
以时会
天子
为节;卿
大夫
以循法为节;士以不失职为节。故明乎其节之志,以不失其事,则
功成
而
德行
立,
德行
立则无暴乱之祸矣。
功成
则国安。故曰:射者,所以观盛德也。
是故古者
天子
以射选
诸侯
、卿、
大夫
、士。射者,男子之事也,因而饰之以礼乐也。
故事
之尽礼乐,而可数为,以立
德行
者,莫若射,故
圣王
务焉。
是故古者
天子
之制,
诸侯
岁献贡士于
天子
,
天子
试之于射宫。其容体比于礼,其节比于乐,而中
多者
,得与于祭。其容体不比于礼,其节不比于乐,而中少者,
不得
与于祭。数与于祭而君有庆;数不与于祭而君有让。数有庆而益地;数有让而削地。故曰:射者,射为
诸侯
也。是以
诸侯
君臣
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夫
君臣
习礼乐而以流
亡者
,未之有也。
故《诗》曰:“曾孙侯氏,四正具举;
大夫
君子
,凡以庶士,小大莫处,御于君所,以燕以射,则燕则誉。”言
君臣
相与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则安则誉也。是以
天子
制之,而
诸侯
务焉。此
天子
之所以养
诸侯
,而兵
不用
,
诸侯
自为
正之具也。
孔子
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射至于
司马
,使子路执弓矢,出延射曰:“贲军之将,
亡国
之
大夫
,与
为人
后者
不入
,其余皆入。”盖去者半,入者半。又使公罔之裘、序点,扬觯而语,公罔之裘扬觯而语曰:“幼壮孝弟,耆耋好礼,不从流俗,
修身
以俟死者,不,在此位也。”盖去者半,处者半。序点又扬觯而语曰:“好学不倦,好礼
不变
,旄期称道不乱者,不,在此位也。”盖仅有存者。
射之为言者绎也,或曰舍也。绎者,各绎己之志也。故心平体正,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则射中矣。故曰:
为人
父者,
以为
父鹄;
为人
子者,
以为
子鹄;
为人
君者,
以为
君鹄;
为人
臣者,
以为
臣鹄。故射者各射己之鹄。故
天子
之大射谓之射侯;射侯者,射为
诸侯
也。射中则得为
诸侯
;射不中则
不得
为
诸侯
。
天子
将祭,必先习射于泽。泽者,所以择士也。已射于泽,而后射于射宫。射中者得与于祭;不中者
不得
与于祭。
不得
与于祭者有让,削以地;得与于祭者有庆,益以地。进爵绌地是也。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
天地
四方
。
天地
四方
者,男子之所
有事
也。故必先有志于其所
有事
,然后敢用谷也。饭食之谓也。
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然后发,发而不中,则
不怨
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孔子
曰:“
君子
无所
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
君子
。”
孔子
曰:“射者何以射?何以听?循声而发,发而不失正鹄者,其唯
贤者
乎!若夫不肖之人,则彼将安能以中?”《诗》云:“发彼有的,以祈尔爵。”祈,求也;求中以辞爵也。酒者,所以养老也,所以养病也;求中以辞爵者,辞养也。
燕义
古者周
天子
之官,有庶子官。庶子官职
诸侯
、卿、
大夫
、士之庶子之卒,掌其戒令,与其教治,别其等,正其位。国有
大事
,则率国子而致于大子,唯
所用
之。若有甲兵之事,则授之以车甲,合其卒伍,置其有司,以军
法治
之,
司马
弗正。凡国之政事,国子存游卒,使之
修德
学道,春合诸学,秋合诸射,以考其艺而
进退
之。
诸侯
燕礼之义:君立阼阶之东南,南乡尔卿,
大夫
皆少进,
定位
也;君席阼阶之上,居主位也;君独升立席上,西面特立,莫敢适之义也。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为献主,臣莫敢与君亢礼也;不以
公卿
为宾,而以
大夫
为宾,为疑也,明嫌之义也;宾入中庭,君降一等而揖之,礼之也。
君举旅于宾,及君所赐爵,皆降再拜稽首,升成拜,明臣礼也;君答拜之,礼无不答,
明君
上之礼也。臣下竭力尽能以
立功
于国,君必报之以爵禄,故臣下皆务竭力尽能以
立功
,是以国安而君宁。礼无不答,言上之不虚取于下也。上必明
正道
以道民,民道之而有功,然后取其什一,故上用足而下不匮也;是以上下和亲而不相怨也。和宁,礼之用也;此
君臣
上下之
大义
也。故曰:燕礼者,所以
明君
臣之义也。
席:小卿次上卿,
大夫
次小卿,士、庶子以次就
位于
下。献君,君举旅行酬;而后献卿,卿举旅行酬;而后献
大夫
,
大夫
举旅行酬;而后献士,士举旅行酬;而后献庶子。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
聘义
聘礼,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所以明贵贱也。
介绍
而传命,
君子
于其所尊弗敢质,敬之至也。三让而后传命,三让而后入庙门,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
君使士迎于竟,
大夫
郊劳,君亲拜迎于大门之内而庙受,北面拜贶,拜君命之辱,所以
致敬
也。敬让也者,
君子
之所以相接也。故
诸侯
相接以敬让,则不相侵陵。
卿为上摈,
大夫
为承摈,士为绍摈。君亲礼宾,宾私面、私觌、致饔饩、还圭璋、贿赠、飨食燕,所以明宾客
君臣
之义也。
故
天子
制
诸侯
,比年小聘,三年大聘,相厉以礼。
使者
聘而误,主君弗亲飨食也。所以愧厉之也。
诸侯
相厉以礼,则外不相侵,内不相陵。此
天子
之所以养
诸侯
,兵
不用
而
诸侯
自为
正之具也。
以圭璋聘,重礼也;已聘而还圭璋,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
诸侯
相厉以轻财重礼,则民作让矣。主国待客,
出入
三积,饩客于舍,五牢之具陈于内,米三十车,禾三十车,刍薪倍禾,皆陈于外,乘禽日五双,群介皆有饩牢,壹食再飨,燕与时赐无数,所以厚重礼也。古之用财者
不能
均如此,然而用财如此其厚者,言尽之于礼也。尽之于礼,则内
君臣
不相陵,而外不相侵。故
天子
制之,而
诸侯
务焉尔。
聘射之礼,至大礼也。质明而始
行事
,日几中而后礼成,非强有力者弗能行也。故强有力者,将以
行礼
也。酒清,人渴而
不敢
饮也;肉干,人饥而
不敢
食也;日莫人倦,齐庄正齐,而
不敢
解惰。以成礼节,以正
君臣
,以亲
父子
,以和
长幼
。此
众人
之所难,而
君子
行之,故谓之有行;有行之谓有义,有义之谓勇敢。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能以立义也;所贵于立义者,贵其有行也;所贵于有
行者
,贵其
行礼
也。故所贵于勇敢者,贵其敢
行礼
义也。故勇敢强有力者,
天下
无事
,则用之于礼义;
天下
有事
,则用之于战胜。用之于战胜则
无敌
,用之于礼义则顺治;外
无敌
,内顺治,此之谓盛德。故
圣王
之贵勇敢强有力如此也。勇敢强有力而
不用
之于礼义战胜,而用之于争斗,则谓之乱人。刑罚行于国,所诛者乱人也。如此则民顺治而国安也。
子贡问于
孔子
曰:「敢问
君子
贵玉而贱玟者
何也
?为玉之寡而玟之多与?」
孔子
曰:「非为玟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
昔者
君子
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
精神
见于
山川
,地也;圭璋特达,德也。
天下
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
君子
,温其如玉。』故
君子
贵之也。」
丧服四制
凡礼之大体,体
天地
,法四时,则
阴阳
,顺人情,故谓之礼。訾之者,是
不知
礼之所由生也。夫礼,
吉凶
异道,
不得
相干,取之
阴阳
也。丧有四制,变而从宜,取之四时也。
有恩
有理,有节有权,取之人情也。恩者仁也,理者义也,节者礼也,权者知也。
仁义
礼智,
人道
具矣。
其恩厚者,其服重;故为父斩衰三年,以恩制者也。门内之治,恩掩义;门外之治,义断恩。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贵贵尊尊,义之大者也。故为君亦斩衰三年,以义制者也。
三日而食,三月而沐,期而练,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也。丧
不过
三年,苴衰不补,
坟墓
不培;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终也;以
节制
者也。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以一治之也。故父在,为母齐衰期者,见无二尊也。
杖者
何也
?爵也。三日授子杖,五日授
大夫
杖,七日授士杖。或曰担主;或曰辅病,
妇人
、
童子
不杖,
不能
病也。百官备,百物具,
不言
而事
行者
,扶而起;言而后事
行者
,杖而起;身自执事而后
行者
,面垢而已。秃者不髽,伛者不袒,跛者不踊。老病
不止
酒肉。凡此八者,以权制者也。
始死,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恩之杀也。
圣人
因杀以制节,此丧之所以三年。
贤者
不得
过,不肖者
不得
不及,此丧之
中庸
也,
王者
之所常行也。《书》曰:“
高宗
谅闇,三年
不言
”,善之也;
王者
莫不行此礼。何以独善之也?曰:
高宗
者武丁;武丁者,殷之贤王也。继世即位而慈良于丧,当此之时,殷衰而
复兴
,礼废而复起,故善之。善之,故载之书中而高之,故谓之
高宗
。三年之丧,君
不言
,《书》云:「
高宗
谅闇,三年
不言
」,此之谓也。然而曰“言不文”者,谓臣下也。
礼:斩衰之丧,唯而不对;齐衰之丧,对而
不言
;
大功
之丧,言而不议;缌小功之丧,议而不及乐。
父母
之丧,衰冠绳缨菅屦,三日而食粥,三月而沐,期十三月而练冠,三年而祥。比终兹三节者,
仁者
可以
观其爱焉,知者
可以
观其理焉,
强者
可以
观其志焉。礼以治之,义以正之,
孝子
弟弟
贞妇,皆可得而察焉。
(共上中下三
部分
,下完)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