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清代成亲王草书《百家姓》


中华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

《百家姓》本是北宋初年钱塘(杭州)的一个书生所编撰的蒙学读物,将常见的姓氏编成四字一句的韵文,很像一首四言诗,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

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百家姓》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如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吴越国王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俶的正妃之姓;李 为南唐国王李氏等等。

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因此流传至今,影响极深。熟悉它,于古于今皆有裨益。

姓氏起源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情况十分复杂。《百家姓》早先收集了四百一十一个姓氏,后经增补到五百余个。

但据有关报 道,研究姓氏专家古今文献上能够收集到包括生僻姓氏在内的数千个姓氏。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出现新的姓氏。如为孩子取名时,取男女双方两个单音姓合成 复姓,又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


亲王草书《百家姓》书法欣赏

嘉庆元年九月十二日 成亲王


后记

亲王,清朝皇族爵位,爱新觉罗·永瑆 (1752-1823) 是乾隆帝的第十一个儿子,嘉庆皇帝哥哥,在嘉庆年间担任军机处行走开始赵孟頫的书法,后来也学习欧阳询书法特点,并广泛地临摹晋、唐、宋、明各家书法,因而形成了端正清丽、劲俏流畅的风格。成亲王楷书行书著称于世,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