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分类
人文
听书
话题
站长说
VIP
输入关键词
搜索
APP下载
|
在线客服
首页
分类
人文
听书
话题
站长说
ViP
导航菜单
首页
分类
人文
听书
话题
站长说
VIP
热门推荐
吕剧
子分类02
儒释道
催眠音乐
冥想静心解压
六指琴魔
生活智慧
传世经典
栏目分类
category
国学频道
donghua
AI听书
dongman
话题广场
Tag
书法就是精准临帖(杨耀扬)
怎样才算精准临摹
(外一篇)
杨耀扬,别署杨非柳生,
上海
人。
中国
书协
楷书
委员会委员、
上海
市书协常务理事兼
楷书
专委会副主任、《
书法
报》教学栏目特约评改人、
上海
蒲溪书画
研究
会会长(法人)。
书法
作品
获
全国
第二届中青展“优秀
作品
”,
全国
第四届中青展“
获奖
作品
”。入展
全国
第四、五、六届
书法
篆刻展,
全国
第三、七、八届中青展等。2010年起两次被
中国
书协
学术
委员会推为“当代中
青年
书
法家
创作
档案
作者
”之一。2012年获“
书法
报提名
全国
中
青年
实力
书家
”,2017年
参加
“
书法
报·书画
天地
当代
楷书
十二家”特展。近年
参加
中国
书协主办的展览有
全国
第十二届
书法
篆刻展览特邀
名家
作品
展、
中国
书法
年展
全国
楷书
名家
邀请
展、伟业:庆祝
中国
共产党
成立
100周年
书法
大展、征程:
迎接
庆祝党的二十大
胜利
召开
书法
大展等。《国展几乎看
不到
大楷》
一文
被评为
全国
第九届
书法
篆刻展览论坛
入选
论文,
出版
有《当代
中国
楷书
名家
作品
集·杨耀扬》等著作五种。
楷书
节录
《淮南子》条幅
规格 69cm×34cm
学习
书法
,个中
秘诀
就是
精准临帖。
成功
的
书法
教育
经验说,
就是
盯住一个点画(
不是
一个字),反复地临摹、无数遍地临摹,
达到
十分相似
才能
罢手。所以
学习
书法
初始两三年,
就要
谈什么“意临”,要
融合
自己的审美
意识
发挥
个性
特点
等等,那
都是
好高骛远、自欺欺人之说。有两
件事
对我触动很大,一是两年前,我有幸被邀到
河南
新安
参加
中国
书法
年展的
开幕
式。在
楷书
论坛上,
山西
大学
的杨吉平
教授
回忆他的
老师
林鹏,说有一次一位林
老师
的学生请教一个临摹与
创作
的
问题
,学生说:无休止的临帖,会
不会
“
进去
”以后被框住“出不来”?当时林
老师
的
回答
震惊
四座,反问那位学生说:你
进去
了——没——有?那一刻我听到
这句话
时,真有一种被刺着的
感觉
。“你
进去
了
没有
?”“你
到底
进去
了
没有
”,我们学
书法
的人都
应该
经常这样扪心自问啊。
没有
“
进去
”就
不要
谈“
出来
”,
没有
深厚的
传统
根底就
不能
奢谈风格面貌、创新
发展
这样的事。
楷书
坐读
中堂
规格 138cm×69cm
第二
件事
是去
上海
博物馆参观。在
书法
馆
看到
一个长卷眼前一亮,我心里在说“宋四家”写得
就是
这么好啊,突然又想怎么上博
工作
人员
出差错了,怎么把“苏黄米蔡”的
作品
放到明代
来了
?
一看
展标大吃一惊,居然是祝枝山的
作品
,是祝枝山临摹宋四家的。祝枝山强大的
功夫
可以
骗过我们的
眼睛
,这是一个怎样的临摹
功夫
啊。但是我们看祝枝山的
作品
,他的那种狂草,似乎和“苏黄米蔡”的
外表
一点都沾不上边。韩天衡
先生
的那句
话说
得好,创新是万岁
加一
岁。
书法
艺术
是串联
起来
的长链,是有
传统
再有其后的
所谓
创新,它像
链子
一样一环紧扣一环。
行书
王安石
《书湖阴
先生
壁》条幅
规格 69cm×25cm
把晋唐小字写大的
问题
杨耀扬
书法
的品读,由原来书斋雅玩
变成
了现在高堂大轴的展览
环境
,这个
环境
的
改变
导致
今天的
书法
人要努力
学会
写大字。我曾经在
西安
碑林拿了
尺子
去量那些
经典
法帖的字径,量了以后仍然
感到
非常吃惊:著名的《集王
圣教
序》和虞世南《
孔子
庙堂碑》的字径仅在2.3厘米左右。最大的是
颜真卿
,他的《
勤礼碑
》和《颜氏家庙碑》也仅仅在3.2至3.5厘米之间。这样的
大小
放在
今天
只能
算是
中楷。
中国
书协
楷书
委员会开会时都
认为
“把帖派的小字写大”是一个
问题
,
也是
一个很大的难题。比如说“钟王”的小楷,一放大
结构
就散掉了,
精神
内涵
的呼应也
没有
了。所以在
楷书
历史
上很难
见到
把“钟王”、文徵明、王宠小楷写大并
取得
成功
的
例子
。再比如褚遂良的《雁塔
圣教
序》《大字阴符经》等,这种线条纤细秀逸的风格,写3至5厘米的中楷最为得体,
自然
天成
。但若你把“褚楷”
写到
15厘米那般
大小
的
对联
字,那是难上加难,这
方面
历史
上很
成功
的
例子
也
没有
。所以你每天写《集王
圣教
序》,每天写
王羲之
的《传本墨迹》,你就
只能
创作
核桃般
大小
的小
行书
小
草书
。如果突然间把
王羲之
的字放大到10厘米以上写,那这个
创作
一定是痛苦的。个中的
答案
是,明
代王
铎在
书法
史上最大的贡献,
就是
把“二王”的风格
写成
高堂大轴。现在写字人谈经验,基本
形成
这样一个共识:你要写“二王”一路的大字行草,不写“明清”是不行的。
楷书
节录
刘勰《文心雕龙》小品
规格 43cm×21cm
而对于帖派
楷书
小字如何写大,笔者
以为
选择
的帖本要尽
可能
满足
以下三点:
一是帖本字的点画要粗重,例如
苏东坡
《
司马
温公神道碑》、钟繇《荐季直表》和
颜真卿
《
大唐
中兴
颂》等。
二是点画之间要有
笔势
的流动,例如智永的
楷书
和
赵孟
頫的大楷。
三是
拓本
本身的点画很粗重,又经千年浸洇颇多漫漶。如此
拓本
不仅能有
想象
发挥
空间
,更为宝贵的是,写大字
楷书
的
诀窍
就是
“中间窟窿要写小”。这次
大唐
气象
——
上海
图书馆藏唐碑善本展上,其中一张约六尺整纸拓片《东方画赞碑》
就是
这样一件尤物,但见字大如斗,饱满漫漶之点画塞满
画面
(我藏的东方画赞碑
出版
物
根本
没此
气象
)。我为之倾倒,
不能
离去。
转自:
书法
报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