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分类
人文
听书
话题
站长说
VIP
输入关键词
搜索
APP下载
|
在线客服
首页
分类
人文
听书
话题
站长说
ViP
导航菜单
首页
分类
人文
听书
话题
站长说
VIP
热门推荐
吕剧
子分类02
儒释道
催眠音乐
冥想静心解压
六指琴魔
生活智慧
传世经典
栏目分类
category
国学频道
donghua
AI听书
dongman
话题广场
Tag
书法内势与外势的气氛美学营构
在古代书论中,“势”是异常重要的畛域,因为“势”的
存在
,
书法
才生发内外环绕的气氛美学。
“
存在
即显出”:内势
西汉
扬雄
《法言·问神篇》对书画的
心灵
起源
发出
思考
:“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扬雄
此处
所说
“声”,指
语言
;
所说
“书”,指文辞著述,这段话大意是人
说话
的
声音
与
说话
者的
思想
感情
相通一致。
后人
将
这句话
加以引申,就
成为
“书为心画”
理论
的
源头
了,当然
也是
书法
理论
的
源头
。
东汉崔瑗《
草书
势》说:“书契之兴,始自颉皇,写彼鸟迹,以定
文章
。”“方不中矩,圆不副规。抑左扬右,望之若欹,兽跂鸟跱,志在飞移……
绝笔
收势,余綖
纠结
。”崔瑗第一次将“势”这个词汇
运用
到书学
理论
中,
开启
对
书法
“势”的
关注
与专门
研究
。先秦
时期
韩非子
对“势”也谈过自己的
理解
:“夫势者,名一而变无数者也。”对
后世
影响
至深。崔瑗将“势”这一
含义
丰富的词,
用来
形容
书法
运动的
特性
与情势
关系
,以及
书写
过程
中的
笔势
、体势和
气势
等
现象
,使“势”在
书法
中焕发新的
表现
方式
,
蕴含
生命
与
书法
合二为一的
传统
哲学
思想
。
自东
汉书
论
兴起
到两晋,“势”在这一
时期
成为
书法
的代
名词
,它始终与
书法
相伴相随。这一
时期
用势
命名
的书论,有崔瑗《
草书
势》、蔡邕《九势》、
刘劭
《飞白书势》、卫恒《四体书势》、索靖《
草书
状》等。蔡邕《九势》将九种用笔归结为“势”,由此
可见
势之重要。在
没有
直接用“势”
命名
的书论中,如
赵壹
《非
草书
》、钟繇《用笔法》、成公绥《
隶书
体》、皇象《与
友人
论
草书
》、卫铄《笔
阵图
》、王廙《与羲之论学画》、鲍照《飞白书势铭》、
萧衍
《
草书
状》等,均将“势”
作为
书法
理论
的
关键
词。
古人
赋予
书法
中的“势”一切尽
可能
的
想象
,视
自然
万物
的
创作
自由与
灵性
叫“立天定人”;对观赏者从
书法
形态
中
获得
的
生命
暗示
,则
称为
“由人复天”。在
古人
的
书法
观里,人、
自然
万物
和
书法
是合
而为
一的,“势”
不过
是促进
万物
生长的
生命
之力和
成长
的
过程
,“夫书肇于
自然
,
自然
既立,
阴阳
生焉;
阴阳
既生,形势出矣”,东汉蔡邕的话切中肯綮。“形”着重指
书法
结构
的
形态
,是
表象
与静态的
结果
呈现
;而“势”则是指
书法
内生的、因缘的、动感的
力量
,因“
存在
”而“显出”的
结果
。形,犹如墨
凝固
于纸上的
音乐
,而势
彰显
的则是潜隐在书迹背后的一些阴惨阳舒的
生命
意向
,二者在
动静
结合
中散
发出
沁
人心
脾的墨香。古
人和
今人相比,善于从
自然
界汲取对于
书法
势的
感悟
与
灵感
,以超
自然
的
心态
,将兽痕鸟迹映现于人的
心灵
,经过笔墨物化之后,
成为
活在
书法
中激荡
人心
的势。
黄庭坚
《豫章黄
先生
文集》
感叹
:“凡书画当观韵。……此与
文章
同一关纽,但难得
人人
神会耳。”
“势”的
概念
产生
后,一直
影响
着
后世
的
书法
。从
相生
相发、势脉关联的
笔势
,到一笔一画的字形
构建
,无不
体现
势的原初
内涵
与延伸
意义
;再到每个
汉字
的
形态
书写
,丰富而自由地
展现
着
艺术
想象
,通过“势”这扇特殊的窗口眺望
书法
线条的万千仪态与各色情姿。
正如
蔡邕《篆势》
所说
:“思字体之俯仰,举
大略
而论旃。”“若行若飞,蚑(qí)蚑翾(xuān)翾。”每个
汉字
的
书法
美感
特点
,或偃仰、或欹正、或蹁跹、或错落、或向背、或纵横,在线条与块面的呼应中,
产生
强烈的体势动能
对比
,
实现
笔锋走势与字体形势在美感上的谐动
统一
;第三层
也是
最重要的
层面
,由点画、结体、章法、墨法综合
而成
整幅
书法
的
气势
,是一幅
作品
成功
与否的
关键
所在
。诚然“势来
不可
止,势去
不可
遏”也!
书法
作品
中的气韵无疑由
笔势
激起,“形势映带”也好,“筋脉
相连
”也罢,
都是
书法
要素
之间内在的、天然的、难以击破的、
不可
止遏的关联,任势
而行
,
最后
得势于整幅
作品
。
作品
中的气脉如行云
流水
,关节尽通,环环
相生
,终成势脉。
从以上古代书论中,我们已完全
看清
“势”的源流与
奥妙
。这是古代书
法家
们置身
自然
,同时又
现身
于
历史
创作
语境的一种切身
思考
。
书法
艺术
之所以自古以来真力弥满,万象载体,似有永不枯竭之势,
就是
因为
书法
吸纳
天地
精华
、
人生
法道,将
人们
的胸间书意幻化成笔底烟云,势已跃出
书法
的本体,而
遨游
于
人类
的
心灵
旷野。在
书法
中势不但是
人类
“道”的
存在
,更是
天地
之“神”的
召唤
。势在
书法
中
拥有
如此崇高的
地位
,最重要的
原因
在于
势
体现
了
书法
的
时间
性,
展现
了
空间
过程
,并在
时间
和
空间
中
完成
与形的
统一
。换言之,
时间
之美、
空间
之惑,
都是
人们
从
书法
身上获取势的
原因
所在
。
势在
书法
中的
魅力
释放,既有
整体
性,
也有
局部
感。就其
空间
方向
而言,势又有横势、纵势、斜势之分,但这些势的
空间
变化
给
人们
带来
欣赏
的立体性、多面性,让
人们
感受
到
书法
就是
空间
里
包含
生命
意味的造型
艺术
。从形与势的
关系
辨析,我们
看到
势由形出,势因形生,且势一旦生成,又必定催生新的美学
环境
——气韵。这是
书法
中的势与观赏者周围
环境
、主观意想
产生
“化学
反应
”后,进而
形成
的一股缠绕在
书法
作品
周围的温润之气,令观赏者
产生
愉悦。清于令淓《方石书话》云:“书必有气以贯之,气大而
长短
大小
皆宜。然气非
可以
劲直为之,须于顿挫起伏处蓄远势,
方能
咫尺万里。接缝逗榫,如江盘峡束;
结构
归宿
,如万牛
回首
,皆气有以举之也。”这是
强调
由势生成的气韵,在打通
书法
字体和
结构
之后,
产生
“咫尺万里”“万牛
回首
”的动势。
书法
上的气韵,就其美学
本质
而言,它和
现代
西方美学的“气氛美学”
有着
共同的契合和同
理性
。势、气韵和气氛美学
存在
必然
的
逻辑
关联和
人类
共识。从汉魏到隋唐,再到晚清,古代
书家
对于势的阐释,始终
没有
脱离
传统
文化
语境和
中国
书法
的
特点
,当我们将“势”放到“气氛美学”这一审美视域下加以省察,
就会
发现
势不但
具有
书法
的古典属性,也包蕴
现代
审美
精神
。
人们
书写
书法
时,
身体
作用
于
环境
,同时也被
环境
反
作用
,
书法
成为
身体
在场
的一种
视觉
创造
。起止之笔用点法、隶法,含蓄运笔时用篆法,奋笔疾书时用草法,这是
身体
在场
的
感觉
与
情感
起舞。人的
身体
、
灵魂
和知觉在观赏
书法
的刹那间,已然
成为
一个
信息
接收
器,置身于
书法
的现场中,
感受
到
书法
自身内势的熏染,以及
书法
作为
物的一种
灵魂
出窍。存
在于
书法
里的
气势
、气韵及气氛,必定是“
存在
即显出”,在
人们
认真观赏并
感知
时,这种
生于
笔法的势的
力量
,
就会
自由地绽放。
(传)
王献之
《中秋帖》(内势生动)
置身性:外势的气韵与气氛
书法
与“势”的
结合
,并
不是
从
汉字
的原始之初就
与生俱来
。在远古
时期
,
文字
因为
人类
语言
与记事
需要
,慢慢从刻画
符号
开始
演变,并在
生产
等
社会
实践中定型,
形成
后世
的
书法
。战国
时期
的
老子
言:“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从这
几句话
可
看出
,
文字
是借助
自然
界的
想象
性描述来表达
社会
生活
的,直到战国末期,
体现
主体
意识
的
书法
才逐渐
形成
。秦
统一
天下
后,“书同文,车同轨”,由
李斯
开创
的小篆
模式
,才使
文字
走向
真正的
书法
艺术
。“势”这一
概念
随同
书法
而出,
书法
步入自觉
创造
的
时代
。到东汉,
书法
理论
论著的
出现
,进一步助推
书法
的
艺术
化,直到两晋
时期
,“势”一直扮演着
书法
理论
的
关键
词。
由于
古人
将“势”
融合
到
书法
创作
中,
反映
生命
特征
、
情感
跃动和
思想
的
艺术
创造
都可从“势”中得以显现。“势”也
符合
古人
的
阴阳
哲学
观。
书法
形与势的
变化
,
就是
哲学
上
阴阳
变化
的互证。具体到
书法
上,
阴阳
为因,形势为果,如笔画的
长短
、粗细、轻重,结体的
高低
、
大小
、欹侧……所有的
形式
对比
,都在
书法
中
展现
特定的
哲理
关系
。
正如
崔瑗《
草书
势》言:“观其法象,俯仰有仪。”王澍《论书剩语》说:“‘劲如铁’‘软如绵’,须知
不是
两语。‘圆中规’‘方中矩’须知
不是
两笔。”
说明
形不仅
表现
书法
的
形体
、
形态
,还
表现
书法
笔画
构成
中的运动向势和
过程
,在形之外,势
塑造
书法
独特的
精神
气质
。形不但是静态的,
也是
动态的,动态的形
构成
了势,
古人
有许多关于这种动态的描述或
比喻
来
展现
势为
书法
的
生命
特性
,如叠人势、虎牙势、金锥势、新月势、犀角势、竹箨势、铁城势、折钉势、石楯势、犁梁势、舞鹤势、鸟雏势、鸟啄势、马椿势、戏蝶势、蟠龙势、护尾势、折芒势、柳箕势、奋波势、斗鹑势、金刀势、鸣鸭势、瓜种势、石螂腹势、兰叶波势等;
也有
用笔画
形体
来直接
形象
表述的,如反引势、飞带势、直撇势、打钩势、翻捺势、竖心势、转拓势、曲钩势、钩裹势、玉钩势、绰钩势等。“势”的
内涵
在精确的喻义中释放
出来
。
通过
古人
对
书法
中“势”的
观察
与
比喻
,我们
看到
只有
在“势”的氛围里
才能
真切
感悟
书法
的
奥秘
。
打开
古人
这些
形象
词的
通道
,
可以
直观地
观察
书法
造型的动态
特质
,
构成
书法
“势若飞动”的
整体
效应。当
古人
将
书法
视作
生命
形象
的某种
结果
时,势必
反映
一种跃动的
生命
力,而这种
生命
力
正是
书家
追求
自由的内在
精神
体现
。
书家
在笔墨
环境
中的自我觉察、自我置身,始终有一种气氛环绕,让观赏者
感受
到
来自
于这种气氛的
情绪
震动,从而觉察到
个人
的
在场
。这是“气氛美学”的
现代
审美观照。“气氛美学”是德国美学家格诺特·波默在新
现象
学气氛
概念
基础
上
提出
的美学理念,它可与
中国
古典美学的
意境
、气韵等相互印证。
古代书论对气韵的
理解
,和
现代
西方美学
概念
“气氛”既
相关
联、
对应
,
也有
不同。
中国
古人
的“气”,指
天地
一体、
万物
和谐
而生
出的“气息”,而“韵”则是
音乐
般的节律和
内涵
。“气”的
概念
在《
荀子
·
修身
》中就已
出现
:“治气
养心
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
调和
,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
荀子
的“气”意在身心养炼,人的气息要与
自然
律动,引入书
法则
强调
刚柔相济、
动静
结合
。具体到
书法
运用
中,笔画起止、线条轻重、结体奇正、
布局
疏密、用笔提按、墨法
黑白
……经过
对比
,
书法
就会
“气韵生动”。
但
古人
对
书法
“气韵”的
理解
也迥异。从
书法
笔锋
运行
的
特点
来看
,势分为三大类,即
笔势
、体势、
气势
。
笔势
因笔画
产生
,有气韵产
生于
用笔一说:“
凡人
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与手。”(
赵壹
《非
草书
》)每个字在整篇
作品
中,都有自己的姿态,有气韵产
生于
笔墨一说:“气韵生动与烟润不同……生者生生不穷,深远难尽;动者动而不板,活泼迎人。要皆可默会,而
不可
名言
。”(明唐志契《绘事微言》)
气势
是针对整幅
作品
而言,有气韵产
生于
墨色一说:“气韵有笔墨间两种。墨
中气
韵,人多会得;笔端气韵,世每鲜知。”(清方薰《山静居画论》)
唯有
气韵的
书法
,方才显出“情韵连绵,风趣巧拔”。
笔势
、体势、
气势
这三种笔墨
形态
,各有生成气韵的
可能
,但从“气氛美学”视角
观察
,
书法
气韵
作为
艺术
形象
单
方面
的审美
特性
,是在
书法
艺术
空间
里
拓展
为
书法
与
欣赏
者、物的
存在
与
感知
者共有的
意向
性审美
活动
。故而,有气韵的
作品
才会
被
认为
是
书法
佳制。
书法
中的气韵,
需要
观赏者的
感知
、联想共同
完成
。基于这样的美学
观点
,
中国
传统
书论的“气韵”和西方
现代
美学中的“气氛”,在
书法
审美中
具有
殊途
同归的
结果
。按照德国美学家波默对自身
在场
的美学
研究
,
书家
书写
时的“
身体
性
在场
”,总体上
就是
一种“置身”或“置身性”。因为
书家
在
书写
中,总是自觉地将自我
意识
转移到
书法
的
形体
构成
之中,
体现
“置身性”的
核心
——通感。
书家
与观赏者之间,因
书法
而
产生
通感,
不是
修辞
意义
上的感官通连,
而是
在第一眼,
书法
因势与气韵
造成
共同
感觉
。这种“通感”因气氛的
整体
而
感知
,是对气氛的
身体
性、置身性
察觉
,
不是
依靠观赏者的
局部
感官所
感知
。气氛以其不
确定
、看不透的
本性
而向你袭来,而且,当你置身于
书法
氛围中时,就
获得
一种“
社会
性
感知
”,
也是
获得
书法
的“
社会
性
存在
的
痕迹
”。波默在《气氛》一书中
谈到
,“它(气氛)
就是
空间
,因为它通过
事物
、人的
在场
或者
环境
布局
——也
就是
说,通过出窍——
得到
染色”,若仅仅将
书法
视为物的
存在
,我们对它的观赏就无法
实现
人与物的
交流
。物若
存在
,就
必然
走向
显现。
书法
作品
在审美中
不断
地走
出自
身,
走向
观赏者。因此,按照波默的美学观,
不能
把物对我们显现的各种
特征
称为
“属性”,
而是
称作“出窍”,这种“出窍”正
是因为
书法
自身的
艺术
感染力所致
内势与外势的“气氛美学”营构
书法
的内势与外势是相辅相成的,这一点
书法
与
音乐
是相通的,
人类
的一切
艺术
皆源自于大
自然
。
书法
不但有
语言
交流
的
功能
,而且是一种
艺术
化的
交流
。势、气,最初
都是
用来
评价
人的姿势、仪态或
事物
形态
的词,当它
进入
书论一域后,却
得到
丰
富地
延伸和扩展。
张旭《古诗四帖》(
局部
,外势气息
相连
)
三国
曹魏
时期
的
刘劭
,曾在《
人物
志·九徵》中阐述过“气”与人的关联:“故其刚柔、明畅、贞固之徵,著乎
形容
,见乎声色,发乎情味,各如其象。”又云:“夫容之
动作
,发乎心气;心气之征,则声变是也……夫色见于貌,
所谓
征神。征神见貌,则情发于目。”这两段话是说
人物
之本,发于情性。而情性又
发自
哪里?见于貌,显于神。由是观之,
书法
的势发乎于
形态
,气韵发乎于势,进
而生
成“气氛美学”的场域。
书法
至两晋,“气韵”说
发展
到
高峰
。晋人
观察
人,不像先前的
古人
那样
重视
德行
,而转向察知人的情性。这一
转变
,
自然
引领
书法
中气
韵的评判。
唐代
诗人
用寥寥几笔,
就让
一个
时空
场景
呈现
出来
,
书法
从
诗歌
的这种氛围
创造
中
获得
启发。
人们
欣赏
诗的
标题
会
感受
到气氛,
其实
书法
的
书写
也是
这种
创造
过程
,起笔
相当于
拉开诗的
序幕
,落笔
相当于
一首诗
完成
。宋范温称:“自三代秦汉,非声
不言
韵。舍声言韵,自晋人始。”是故,
书法
从
诗歌
获得
韵的启示就在情理之中了。
书法
的内势生发内气,外势生成外气,两种气息在
书法
空间
弥漫交织
形成
气韵。
书法
的
空间
性对于
理解
气韵相当重要。范温在《论韵》中论述“韵”的
要旨
,
是因为
他
抓住
气韵“有余意”的
特点
。对
诗歌
而言,“有余意”是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对
书法
而言,“有余意”
意味着
作者
创作
时的腾挪起伏、神情流转,观赏者的
想象
不受
书法
作品
约束
,从
书法
的
实体
形象
出发
,映带出一片
多维
空间
,将观赏者引入到物化之气与
精神
之气交织的氤氲妙境。在
书法
欣赏
的气韵体验中,观赏者与
书法
作品
交融,
打破
书法
作为
物体的
存在
或现成之物的隔膜,还原
书法
生命
创造
和自我显现的
过程
,让观赏者与
书法
产生
生命
愉悦。气韵是观赏者
感知
书法
后的
主客
体
生命
共鸣。假如
缺少
观赏者的
身体
性
在场
感知
,
书法
是无法
体现
出气韵的。“一字八面流通为内气,一
篇章
法照应为外气。内气言笔画疏密、轻重、肥瘦,若平板散涣,何气之有?外气言一篇
虚实
、疏密、管束、
接上
、递下、错综、映带;第一字
不可
移至第二字,第二行
不可
移至第一行。”清人蒋和在《学书要论》中,详细阐述
书法
笔画与
篇章
结构
之间、内气与外气之间的营构
技巧
。笔画的
对比
关系
是内气营造所需,
篇章
结构
是外气营构
所在
,二者之间浑然生成,
有着
不可
言传之妙。清人于令淓《方石书话》对如何营造
气势
之妙有专门论述:“书画以韵胜,韵非俗
所谓
光亮
润泽也。
山谷
以箭锋所直,人马应弦而倒为韵,与东坡
所谓
‘笔所未到气已吞’皆以
气势
挟远韵也……余韵如‘
看花
归去
马蹄香、蝉曳残声过别枝’,岂皆
出于
有意
?到心
手相
忘,若用力,若
不用
力,各抒
胸怀
,妙不自寻。”其中
苏东坡
那句“笔所未到气已吞”
值得
多加玩味。在
书法
欣赏
中,
美的
东西
是一种朝我们袭来的
情绪
。它涌进观赏者的视野,以侵袭般的感染力,变换情调的
空间
性载体,
获得
观赏者
在场
的
整体
性直观
感知
。
用“气氛美学”来阐释“气韵”,并
不是
说气氛完全
可以
替代气韵,
而是
借助气氛的美学视野
观察
书法
的势、气韵等
书法
的
历史
语境以及用它来
拓展
更深远的
文化
背景,从而
走出
单一
模式
,
看到
更加立体的、多元的审美
范式
。以“气氛美学”来为
书法
审美重建一个完备的
感觉
概念
,是对
书法
中
身体
在场
的重新
发现
,
用人
们的
自然
经验
超越
一般的审美
标准
。这种对新美学的引入,是对
书法
中最重要美学介质的
提升
——这种审美不但服务于
书法
创作
,
完成
场景
化的
呈现
,且让
书法
以气氛之物
展现
出最有
价值
的
细节
。观赏者无须预设任何关于
书法
的审美指向,
相反
,
书法
所
具有
的
本质
特征
就已建构
出自
我
展现
的
方式
。
书法
的气韵
并
没有
隐藏
到笔画内部,
成为
神秘的
内核
,
而是
遵从
“
存在
即显出”的
规律
,在
书法
与人的
身体
相遇
中,显现客观性的气氛
深度
。
“气氛美学”还
具有
一种
批判
潜能
,而这
正是
书法
发展
所
需要
的。
书法
气氛对于观赏者的
作用
,是反
作用
于
心情
,调控着
力量
,
激发
内势与外势的进一步交融。气氛在无
意识
中发
挥着这种
作用
,而
批判
就是
“气氛美学”的
作用
之一。
传统
书法
理论
中尽管
也有
批判
成分,但像康德那种以
判断
力作
为
批判
的
标准
是
没有
的。
传统
书论中的
批判
是赞扬
书家
能力
的一种评判,当
书法
艺术
在
现实
生活
中
出现
消解,
传统
书论与美学
观念
无法胜任
艺术
阐释时,我们不妨适当引入西方新美学
观点
和
批判
功能
,让
书法
走
出自
我
展示
、自我喧哗的浮躁
场景
。气氛的准客观性
状况
独立于其
文化
上的
相对
特征
,在
书法
中是贯穿
时间
的同一实存,它总是
令人
吃惊地与
欣赏
者的
心情
形成
对比
——这是“气氛美学”
批判
潜能
的
实现
途径。
借助“气氛美学”的独特视角,对
书法
的内势、外势及其营构的气韵范畴
进行
交叉或通感的
概念
互联、意涵互通后,气氛就
成为
这些
书法
关键
词的统领。在“气氛美学”
呈现
在
书法
的
感知
过程
中,观赏者与
空间
的彼此交融是一种
不可
分割
的
在场
身体
体验。当气氛的
感受
者置身
书法
散
发出
的
生命
气息中,即能
感受
到
书法
仿佛
作为
一个有机
生命
存在
的
气场
。这是“气氛美学”体验最鲜明的
特点
,人与
书法
之间,感性的气氛互生互动;观赏者主体
意识
与
书法
的客体
意识
之间,
理性
的气氛
需要
营构为深远的审美
享受
。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