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分类
人文
听书
话题
站长说
VIP
输入关键词
搜索
APP下载
|
在线客服
首页
分类
人文
听书
话题
站长说
ViP
导航菜单
首页
分类
人文
听书
话题
站长说
VIP
热门推荐
吕剧
子分类02
儒释道
催眠音乐
冥想静心解压
六指琴魔
生活智慧
传世经典
栏目分类
category
国学频道
donghua
AI听书
dongman
话题广场
Tag
何绍基的变古为我
一、临古不厌
临古不辍,终其
一生
。何绍基
出身
于
世代
书香门第,自幼
得到
了良好的
家庭
教育
。其父何凌汉官至户部尚书,逝后特旨赠
太子
太保,赐祭葬,谥文安。何凌汉不仅身居显要,
仕途
畅达,其
书法
也为时所称,其在殿试中得探花及第,擅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
原因
。何凌汉深知
书法
在以后
科举
中的
重要性
,十分
重视
对何绍基在
书法
上的教导。秉承家学,年幼的何绍基
开始
接触
唐碑,其尝称:“余
少年
亦习摹勒,彼时习
平原
书。”
由于何绍基的勤奋好学,他生前即享盛名,片纸只字人争宝之,其赝品在市场上也广为
流行
。用今天
流行
的话
来说
,何绍基已
成为
著名书
法家
,他的
作品
已经
可以
卖钱了。但他并未汲汲于如何运作自己的
书法
市场,他或许不
具有
我们今天的“
书法
大师
”所应
必备
的市场
意识
和
经济
头脑
。他在临古上仍
坚持
不懈,
晚年
更有
过之而无不及。
何维朴在其父临《衡方碑》后跋道:“咸丰戊午,先大父年六十,在
济南
泺源书院,始专习八分书,
东京
诸碑,次第临写,
自立
课程
。庚申(1860年)归湘,主讲城南,隶课仍无间断,而于《礼器》、《张迁》两碑用功尤深,各临百通。”何绍基如此
坚持
临帖的动力
何在
?很显然,他是在给自己补充养料,他
并
没有
满足
和陶醉于当时已有的名利,他
愿意
为
书法
艺术
而耕耘
一生
。
《蝯公残墨》中的
篆书
作品
,是何绍基平日临习的《说文解字》中的一个片断。若按翁同龢题记 “皆在吴时作”,
书写
《蝯公残墨》时,何绍基已是耄耋之年(何绍基于同治九年春应
丁日
昌之约主
苏州
、
扬州
书局,时年72岁)。如从何绍基廿年学《说文》算起,距此已有五十余年,而其仍然
坚持
将《说文》
作为
自己的日课,仅此一点,即
令人
由衷钦佩!
二、临古精勤,
无所
不涉
何绍基
一生
无间临古,于楷、行、草、篆、隶诸体
无所
不涉。在
楷书
方面
,他最初植根于
颜真卿
,从小便对颜字下了很深的工夫,由此广涉唐碑,对欧阳询、欧阳通
父子
特别是小欧亦情有独钟。后痴于《张黑女墓志》、《瘗鹤铭》。小楷从《小字
麻姑
仙坛记》入手,后属意《黄庭》、《
乐毅
》。在
行书
方面
,何绍基根底
鲁公
《争座位》与
北海
《麓山寺碑》,对
王羲之
的《
兰亭
序》、《
圣教
序》也时时把玩临写。在
草书
方面
,何绍基虽“生平未用功也”,然也不乏兴致,今有节临怀素《自叙帖》传世。在
篆书
方面
,何绍基“廿岁时,始读《说文》,写篆字”。对《说文》的
学习
,
或许是
出于
治学的
需要
,然同时却
增强
了他对
文字
演变与篆法的
了解
。其后,特别是
晚年
,他先后临习过《石鼓文》、《毛公鼎》、《楚公鼎》、《宗周钟》、《叔邦父簠》等多种金文。在
隶书
方面
,何绍基下的
功夫
最大,马宗霍尝曰:“蝯叟于分书博览兼姿,
自得
之勤,并世无偶。”何绍基仅
流传
至今的临本就有十余种之多,如《张迁碑》、《礼器碑》、《衡方碑》、《曹全碑》、《乙瑛碑》、《西狭颂》、《史晨碑》、《华山碑》、《石门颂》、《武荣碑》等。
何绍基临古之精勤,常为
世人
称道,
曾国藩
在其家书中尝谈及:“讲诗、文、字而艺通于道者,则有何子贞,……何子贞世兄,每日自朝至夕总是温书。三百六十日,除
作诗
文时,无一刻不温书,真可谓有恒者也。”马宗霍在论及其临古时也说到:“暮年分课尤勤,
东京
诸石,临写殆遍,多或百馀通,少亦数十通。”向燊亦记曰:“蝯叟博洽多闻,精于
小学
,书由
平原
兰台以追
六朝
秦汉三代古篆籀,回腕高悬,每碑临摹至百通或数十通,虽舟车旅舍,未尝偶间,至老尤勤。”
何绍基临帖之
数量
动辄十通、数十通、上百通,远非当前浅尝辄止者所可
想象
。与清代相比,当前可谓
资源
丰富,历代碑帖铺天盖地,俯拾即是,美术
出版
业的繁荣为习书者提供了极大便利。然在
看到
昔日秘藏的善本时,我们
还有
何绍基那种激动与兴奋,进而持之以恒的数十通的临摹
精神
吗?风格的
形成
固然有多种
因素
,而
专注
于某一碑帖,
进行
强化
性的练习,
不断
增加
量的积累,也许不失为一种办法。
何绍基
一生
对《张黑女墓志》用功之深,尝被传为佳话。他在《跋张黑女墓志
拓本
》中记曰:“余
自得
此帖后,旋观海于
登州
,既而旋楚,次年丙戌入都,
丁亥
游汴,复入都旋楚,
戊子
冬复入都,往返二万余里,是本无日
不在
箧中也。船窗行店,寂坐
欣赏
,所获多矣。”如此
功夫
不是
谁都
愿意
下,谁都能下
得了
的,它
需要
发自
内心
、
发自
肺腑的
爱好
。这种
爱好
是真诚的、纯净的,它不
需要
附庸任何外在的
条件
,在这种
境界
下,苦乎,甘乎,已无暇顾及。这或许
正是
书法
的
魅力
所在
,让你不觉为苦,反而能
得到
精神
上的愉悦与
享受
。何绍基的所获多矣应指在
艺术
范畴的体道、味道、得道,与我们当代“
书法
大师
”动辄千万的润笔
不可
同日而语。
三、临古有法
临古的
重要性
对于
书法
学习
而言毋庸多说,然临什么、怎么临等诸多
问题
,又是
仁者
见仁、
智者
见智。在此
方面
,何绍基既
体现
出了对一些固有
规律
的遵循,又在深入实践的
基础
上
不断
尝试
,开拓出不同寻常的
处理
方法
。
1,取法宽博,不囿时说
在临古时首先要
面临
的
问题
便是
临什么的
问题
,这种
选择
的
做出
与临者的识见、审美、书学
思想
及其所处的
时代
等密切
相关
。何绍基的取法之广
突破
了当时书坛盛行的书分南北与碑帖之争的
思想
笼罩,对被划为南派与帖派的
王羲之
的《
兰亭
序》、《
圣教
序》与《黄庭经》等临习有加,显示出了超凡的胆识与
眼光
,马宗霍尝
叹服
其临作曰:“然余尝见其临《怀仁集
圣教
序》,风化韵流,直造山阴堂奥,始知大家无施
不可
。”
书法
风格的不同
表现
在南北之间的
差异
,早在宋代,就已为书论家所
关注
,至清代中期,阮元在《南北书派论》中对南北书派
进行
了要言不繁的考察与
分析
,极力
推崇
南北分派之说。他说:“南派乃江左
风流
,疏放妍妙,长于启牍,减笔至
不可
识。而篆隶遗法,
东晋
已多
改变
,无论宋、齐矣。北派则是
中原
古法,拘谨拙陋,长于碑榜。而蔡邕、韦诞、邯郸淳、卫觊、张芝、杜度篆隶、八分、
草书
遗法,至隋末唐初犹有存者。”阮元在论述中不免有重北轻南之意,他的根据即“篆隶遗法”之存与
不存
。尔后,在包世臣
等人
的
鼓吹
下,南派
书法
更遭
冷落
,习北派之书即成时尚。
作为
阮元的学生,何绍基也曾
支持
南北分派的
观点
,并属意北派。经过
不断
的
研习
,他愈加
感受
到南派的
价值
:“君看南北碑,均含篆籀理”;“南碑兼有北碑势”;“右军南派之宗,然而《曹娥》、《黄庭》则力足以兼北派”;“细观此帖及《定武
兰亭
》,知山阴实兼南北派
书法
之全”。何绍基对南北之说的
改变
并非
来自
他审
美的
变化
,他对“篆隶遗法”的
追求
是一贯的,其
改变
是因为
他的敏锐
发现
。
阮元在《北碑南帖论》中
分析
了碑帖的各自
特点
:“是故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他把碑与帖
分开
看待
,并
认为
南帖中“字全变为真行
草书
,无复隶古遗意”;而北碑中则“
古人
遗法犹多存者”。阮元在对碑帖
分析
的同时也间接地表达了崇尚北碑的
思想
,尔后,碑与帖则
发展
成为
书体
流派
的名称,学碑者被
称为
碑学派,学帖者被
称为
帖学派,两派相互
攻击
,竞自标榜,碑派则一领风骚,
成为
时代
的宠儿。何绍基对碑
有着
由衷的
喜好
和特别的
感情
,然透过其崇碑的
表面
,则会
发现
他崇碑的
目的
不是
为了崇碑而崇碑,其
根本
是为了
寻求
碑中的“隶古遗意”。因此,何绍基所崇之碑并只不限于北碑,他对唐碑诸如
颜真卿
的《
大唐
中兴
颂》、李邕的《李思训碑》、欧阳通的《道因法师碑》都厚爱有加。而对于帖中是凡含有“隶古遗意”的
佳作
,也成了他
学习
的
对象
:“我虽微尚在北碑,山阴棐几粗亦窥。”
我们从
王羲之
的学书
历程
即可
看出
,他是兼学南北的,将其划作南派是对
王羲之
价值
的片面
理解
。
王羲之
在《题卫
夫人
〈笔
阵图
〉后》》描述了自己学书的
经历
:“予少学卫
夫人
,将谓大能。及
渡江
北游名山,见
李斯
、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之洛下,见蔡邕《石经》
三体
书,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
夫人
书,徒费
年月
耳。羲之遂改本师,仍于众碑
学习
焉。”
由此
可知
,
王羲之
对
所谓
“北”书及众“碑”均有师法。即便“帖学”、“南派”之说
成立
,
作为
“帖学”、“南派”
始祖
的
王羲之
,他的
书法
却多从“北”书及众“碑”中汲取
营养
,这一点是
值得
我们
深思
的。
作为
后人
,我们不但要师
王羲之
,
还要
师其所师,师其
精神
,切
不可
因碑废帖、因北废南,也
不可
因帖废碑、因南废北,进而
打破
一切派别之见、
门户
之见,置身于广阔的
传统
之中。
2,篆分为本,诸体通会
从各种书体
来看
,何绍基临古中用功最多的当数篆分两种,特别是到
晚年
,更把临习各种金文、汉碑
作为
自己的日课。何绍基为
何如
此偏好篆分呢?这与其一贯秉持的
书法
观是相辅相成的。在其师阮元《南北书派论》与《北碑南帖论》中,有几个
关键
词被屡屡
提及
,即“篆隶遗法”、“篆隶、八分、
草书
遗法”、“隶古遗意”、“
古人
遗法”。与之
大同
小异,何绍基也把古意
作为
考量自己
书法
的
标准
。具体地说,他
心目
中的古意即篆分之意。在
不断
的
探索
中,何绍基越来越深刻地
体会
到篆分乃
书法
之
源头
和
根本
:“真行原自隶分波,根巨还求篆籀蝌。”因此,何绍基不仅大量地临习了前人的
篆书
、
隶书
,还独具慧眼地从前人的
楷书
、
行书
中汲取篆分之意。在何绍基看来,
书法
虽有多种字体之
区别
,但它们之间
并非
格格
不入
,篆分之意不仅存
在于
篆书
、
隶书
中,还存
在于
楷书
、
行书
、
草书
中。因而,他
并非
孤立地
对待
各体的
学习
,
而是
互相贯通。反
过来
,由于
不断
地贯通与
整合
,他手下的篆分也
自然
带有
楷书
、
行书
、
草书
的味道。
《道因法师碑》是
唐代
非常成熟的
楷书
代表
作,法度森严、险绝峻爽,虽在
形体
上
具有
一些分书之相,而其点画用笔则
具有
明显的
楷书
特征
。何绍基牢牢地
把握住
了此帖所透漏出的分书
信息
,并肆意
发挥
,将篆分之意
注入
临习中。从其临作中,
可以
清晰地窥得:原碑中起笔收笔、钩、挑、捺等处华美锋利的
风姿
被他如绵裹铁般的篆分用笔淡化,篆分之意最大限度地化入
楷书
之中,原碑线条中偏锋、侧锋的扁薄
感觉
荡然
无存
,而代之以中锋,代之以凝劲,
大有
化百炼钢为绕指柔之意,
人们
常见的
楷书
特征
被他巧妙地改
造成
了自己的
符号
语言
。由篆分入楷,
并非
做
表面
特征
上的杂糅,
而是
实现
精神
上的植入。这种植入,无迹可求,由内而外,实非赵之谦外在式的嫁接
所能
相提并论。
《毛公鼎》是
西周
著名的重器之一,铭文计498字,是现已
发现
的有铭
青铜
器中字数最
多者
。
青铜
器铭由于是通过浇铸
而成
的,所以它的线条
有着
浑然化一、既凝重又流动的
感觉
。因年代久远,线条已被风化剥蚀得斑驳陆离,
具有
支离残断的
感觉
。与《毛公鼎》铭拓相较,何绍基的临作于笔法
并非
一味藏头护尾、圆起圆收,
而是
方圆
互用,抑扬顿挫,在笔画的末端往往有牵丝连带。非常明显,何绍基是把
楷书
、
行书
的
书写
节奏
感糅入了金文的临习中。
四、由形到神,以意为尚
就临摹的一般
规律
而言,大致有摹、临、读等
层次
,临又有实临、意临等
区别
。何绍基尝自称:“余
少年
亦习摹勒,彼时习
平原
书,所钩勒者即尽与
平原
近。”
所谓
摹勒、钩勒,即为临摹的初阶,在此时,当以形为尚。对于其钩摹上的
功夫
,王潜刚有记:“其手钩大字《
麻姑
仙坛记》、《李元靖碑》、《法华寺碑》,用功极勤。”现有何绍基为陈颂南通临的《争座位帖》
流传
于世,谭延闿曾评此临曰:“道州书以
晚年
为极诣,然早年书心精力果亦非他人
所能
及几,此册为陈颂南
先生
临,尤为极意
经营
之作,是时正三十八岁也。”与原帖相较,此临对外
形体
势的把握非常到位,
堪称
实临的
佳作
。从何绍基《跋张黑女墓志
拓本
》中 “余
自得
此帖后,旋观海于
登州
,既而旋楚,次年丙戌入都,
丁亥
游汴,复入都旋楚,
戊子
冬复入都,往返二万余里,是本无日
不在
箧中也。船窗行店,寂坐
欣赏
,所获多矣”之语,
可知
其于临摹并不尽临、摹,
所谓
“寂坐
欣赏
”即是读帖,读帖或可看作是对临、摹的重要补充。手持
拓本
,谛观细察,心领神会,任一己
思想
与
拓本
碰撞、
交流
,心里有了,再
下笔
临、摹,便
自然
会有
收益
。
从何绍基传世的大量临作中不难
发现
,早年的临作不无形似,
晚年
的临作则
鲜有
形似者;对于同一碑帖的临习,其始尚有形可言,而随着遍数的增多则愈显无相可求。至于形与神的辩证
关系
,历来
书家
多有论述,何绍基对形神的
关系
亦不乏深见,他曾
谈到
:“
古人
刻石,先神气而后形模,往往形模不免
失真
,神采生动殊胜,
后人
刻石,专取形模,不求神气,
书家
嫡乳,殆将
失传
。描头画角,泥塑木雕,书律不振,皆刻石者误之也。”由是
可知
,何绍基特别
注重
神的把握,
抓住
了神便不失胜算。观其临作,在形的把握上有时
相差
无几,如临《道因法师碑》、《麓山寺碑》、《争座位稿》等;有时却大相径庭,如临《
兰亭
序》、《自叙帖》、《张迁碑》等,而对于神却是无不中的。王潜刚在《清人书评》中评其
晚年
临作曰:“蝯叟临书,无论何碑,
只是
一个字体。吾见其临汉碑数十种,只如一种。
书家
固贵神似。”对于何绍基而言,神
才是
终极
目的
,如能得其神,又何必
在乎
形似与否呢!
五、意有专属,大胆取舍
何绍基虽临古精勤,但
并非
盲目地死临,他特别
注重
为何而临,从临摹中要
得到
什么。马宗霍评其临汉碑曰:“
东京
诸石,临写殆遍,多或百馀通,少亦数十通。每临一通,意必
有所
专属,故一通有一通之独到处。”又曰:“每临一碑,多至若干通,或取其神,或取其韵,或取其度,或取其势,或取其用笔,或取其行气,或取其
结构
分布。当其
有所
取,则临写时之
精神
,
专注
于某一端,故看来无一通与原碑全似者,昧者遂谓蝯叟以己法临古。
不知
蝯叟欲先分之以究其极,然后合之以汇其归也。”用此法临古,
看似
与
原作
大相径庭,得之甚少,
其实
这
正是
何绍基的高明之处。如此临摹当然要比囫囵吞枣式的什么都似像非像要深刻得多,它
有助于
提高
分析
作品
的
能力
,
有助于
深入地领会
原作
的
真谛
,
也有
助于更好地消化
吸收
。
世人
学习
金文,多师其凝重朴厚,何绍基在临摹时
并非
亦步亦趋,
而是
挖掘其中的某一点,不依常法,偏师其流动与斑驳,使之
强化
为
属于
自己的
符号
语言
。取舍之间,足以
看出
何绍基的胆识与
智慧
。世之所贵,必贵其难,
草书
难于严重,真书难于飘扬。人皆
避难
趋易,何绍基却迎难而上,从而以非常
之举
得非常之果。
《黄庭经》为右军小楷
代表
作,此帖因以潇洒俊逸、清丽妍妙见长,很
少有
人
关注
它古拙与篆分意度的一面。何绍基却别具慧眼,与
常人
之说迥异:“观此帖横直撇捺,皆
首尾
直下,此古屋漏痕法也。二王虽作草,亦是此意。唐人大家同此根巨,宋人虽大家,不尽守此法也。今世《黄庭》,皆从吴通微写本出,又复沿模
失真
,字势皆屈左伸右,为斜迆之态,古法遂失。元明
书家
皆中其弊,苦不自悟者,由
不肯
看
东京
、
六朝
各分、楷碑版,致右军
面目
,亦被掩失久矣。试玩此帖,当有会心处,然从未习分书者,仍难与语此也。”从其临《黄庭经》
可以
看出
,何绍基几乎是“我书我法”,甚至是在“抄帖”,让人难以
理解
他
到底
从《黄庭经》
中学
到了什么。但当对照他的跋语,再来细细
品味
其临作时,便恍然大悟:何绍基
只是
抽取了他所
想要
的“古屋漏痕法”,别的,他一点都没要。况且原帖中
是否
有“古屋漏痕法”,也
不是
一般人(“未习分书者”)
所能
理解
的。何绍基在临摹中有
所为
,
更有
所不为,实乃
大有
为也。
六、临古致用
1,六经注我,古为我用
何绍基尝言:“诗
文字
画
不成
家数,
便是
枉费
精神
。然成家尚不从诗
文字
画起,要从
做人
起。自身心言动,本末始终,自家打定
主意
,做个什么人,真积力久,
自然
成就
,或大成,或小成,为儒,为侠,为知,为峭,为淡,为绚烂,为洁,为拉沓,为娟静,为纵恣,人做成路数,然后用功于
文字
,渐渐搬移,其艺必成,适肖其人。”
能否
自成家数应是何绍基临习
书法
最
根本
的
归宿
与最
核心
的
指导
思想
。何绍基尝论书有五难曰:“……纵习
古人
碑碣简牍,而沿袭肖似,不克自成门径,与此事终不相涉,二难也”,此语也
说明
他并不
以为
临摹难在与
原作
沿袭肖似,
而是
难在
能否
通过临摹自成一家。
然何为自我,如何自成家数?说
到底
就是
要有真正
发自
内心
的审美
追求
。何绍基尝曰:“余学书四十余年,溯源篆分楷法。”又曰:“窃谓两公书律,皆根矩篆分,渊源
河北
,绝不依傍山阴。余习书四十年,
坚持
此志,于两公有微尚焉。”从其论书中
可知
,何绍基
一生
不懈
追求
的
就是
篆分古意,即指篆、分字体所
体现
出的
精神
、趣味。然如何
才能
最大限度地获取篆分古意呢?何绍基
采取
了六经注我的
方式
。其一是从篆、分两种字体本身汲取,也即
研习
篆分,这是他为何大量临习篆隶的
原因
之一。其二,何绍基把取法的
对象
扩展到所有含篆分意度的楷、行、草
作品
中,这是他为何能将诸种书体贯通的重要
法宝
。此外,就当时盛行的书分南北、北碑南帖而言,他
坚持
六经注我,
超越
时说,是凡有可取者,不分南北,无间碑帖,皆为我
所用
。
何绍基尝论书曰:“余学书四十余年,溯源篆分楷法,则由北朝求篆分入真楷之绪,知唐人八法以出篆分者为正轨。……有唐
一代
,
书家
林立
,然意兼篆分,涵包万有,则前惟
渤海
,后惟
鲁国
,非虞、褚诸公
所能
颉颃也。此论非深于篆分真草源流本末者,固
不能
信。”他之所以着意临习
颜真卿
、欧阳询、欧阳通的
楷书
,并
不是
因为他们的
书法
在法度上的
完善
,
而是
在于
其中内含的篆分古意。
何绍基在《跋
国学
兰亭
旧
拓本
》中曰:“余学书从篆分入手,故于北碑无不习,而南人简札一派不甚留意。惟于《定武
兰亭
》最先见韩珠船侍御藏本,次见吴荷屋中丞师藏本,置案枕间将十日,至为
心醉
。……盖此帖虽南派,而既为欧摹,即系兼有八分意矩,且玩《曹娥》、《黄庭》,知山阴棐几,本与蔡、崔
通气
,被
后人
模仿,渐渐
失真
,致有昌黎'俗书姿媚’之诮耳。”又在《跋褚临
兰亭
拓本
》中曰:“右军行
草书
,全是章草笔意,其写《
兰亭
》,乃其得意笔,尤当深备八分
气度
。” 由此
可知
,何绍基之所以对《定武
兰亭
》较为倾心,最
根本
的
原因
是因为
此帖兼有八分意矩,足资取法。
至于他为
何如
此酷爱《瘗鹤铭》:“来往
江南
北,每至焦山,必手拓此铭。又曾蓄水
拓本
及
乾隆
初年本为覃溪所题藏者,案头巾册,壁间石障,无日
不在
心目
也”,看了何绍基对此铭的
评价
便会
明白
——“自来书律,意合篆分,派兼南北,
未有
如贞白此书者”。
2,从临到创,临创一体
临摹是一种
手段
、一种
方法
、一种途径,它的
目的
并
不是
为了临摹而临摹。临摹本身分为多种
方法
,有实临、意临、通临、节临,等等,无论哪种
方法
,它们之间
只是
存在
着
方法
的不同,而无孰优孰劣的
区分
。对于临习,何绍基的
终极
目的
是要自成一家,而自成一家必须通过
创作
才能
体现
。因此,如何从临摹
自然
过渡、升华到
创作
,是一个必须攻克的
技术
性
问题
。临创之间,
并非
简单或绝对的
因果
关系
或前后
关系
,自古以来卓
有成
就的书
法家
,在
处理
上均有
适合
自己的
妙招
。何绍基也不例外,他
成功
地
化解
了临创之间的
转换
性难题,为
后人
留下
了精彩的
范例
。
从临摹的起始,何绍基就植入了自我的因子,他是有选取的临摹,是主动的临摹,而非为临摹而临摹。
在临摹
过程
中,何绍基重点用功易于
转化
成自我的契合点,而非泛泛而临。这个契合点,
就是
篆分古意。篆分古意是何绍基
一生
秉持的自我审美
立场
,同时,又是他所要
选择
的临摹范本中的
必备
的审美
要素
。因此,何绍基在临摹取法某帖中篆分古意的的同时,
其实
也是
在
运用
着既
属于
自己也
属于
某帖的篆分古意。因而,其临习的
过程
包含
了
创作
的成分,
学习
与
运用
、临习与
创作
也就
自然
融为一体了。
何绍基嗜好李邕的《麓山寺碑》,一临
再临
,
是因为
此碑
具有
“根矩篆分,渊源
河北
”的
特征
,当然,此碑用笔博采钟王,意参虞欧,
方圆
兼施,在结字上也独具
魅力
,还
具有
很多别的审美
元素
。何绍基撇开其他,从篆分古意入手,
强化
了这一
特征
,使之与自我的审美
结合
,既从碑中
吸取
篆分古意,又将自己
理解
后的篆分古意
运用
到临摹中,可谓一举双得。昧者尝谓其以己法临古,
其实
只说对了一半,因为他的己法与古法是一致的。
在临摹的后期,何绍基以意为
出发
点,纯以意行,由于原碑帖之意与自我之意是同一个意(即篆分古意),这时已分不清此意的
来源
是原碑帖
还是
自我,因而说是临摹亦可,说是
创作
亦不为过,临摹与
创作
此时已
没有
明显的
区别
。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