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草书的笔法笔势笔意


草书三大要素——笔法、笔势、笔意。草书看似随手涂鸦,实则包含着非常严谨的法度。欣赏时你会发现,原本长的写短了或短的写长了,该断的连了或该连的断了,多一个弯或少一个弯。如果创作时不注意,都有可能变成错字或别字。

草书的点画犹如天马行空,又如飞花散雪,某些点画则如枯藤老树,泻瀑鸣泉,其神韵无穷。宋代姜夔读书谱》中有这样一段话:“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其相连处,特是引带。尝考其字,是点画处皆重,非点画处,偶相引带,其笔皆轻。虽变化多端,未尝乱其法度”。这里很清楚说明草书的点画和引带游丝的关系,今草和狂草都不例外。孙过庭关于草书的点画也有很精辟的见解,“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
草书中,没有笔直的竖画和横画,在转角时圆笔较多,钩画笔变化较多,撇和捺都可以处理成点。点画相连可以处理为竖画和横画。草书同样也具有三大要素就是笔法、笔势和笔意。

一、草书笔法
“魏晋笔法”是指书法由汉代简帛书写过渡到章草,再至魏晋时期变成“今草”时期的一种书写笔法。宋代米芾提出草书不入人格,辄徒成下品”。对于草书形质的重要性的使转,就是线条运动方向发生变化过程所谓形质,就包含骨力在内的一种书体基本架构支撑草书呈现骨节点浓缩草书的形质之美,是草书的点睛之处,而点划流畅使情性通达赋予了草书的神采之美。使转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书法的立体感,笔锋在运动时始终保持主锋(中锋)在笔划的中心,副毫在笔画的四周,这就叫中锋行笔。这样笔端所含的墨汁就从点画的中心,向四周渗出。因此写出来的笔划重心即在中间,呈现体感
使转用笔可分为下笔,行笔,收笔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用笔的基本要求,尽量使中锋垂直于纸面,不使笔毛散乱。在使转过程中的提按就是为了让毛笔恢复原状,始终保持中锋。在书写过程中有提按使转,提就是让笔离开纸面,让笔恢复原状,按就是铺毫行笔。在转折处,提笔以锋尖抵纸,中锋恢复垂直的圆锥状,再向任何一面出锋都可以保持中锋。

1、变锋法。通过毛笔与纸张接触角度变化,营造出中锋和侧锋的变化,在变化过程中使转,营造出饱满又富于变化的转折线条。(基本操作方法是侧锋引入——中锋行笔——侧锋转折——中锋收笔),这要根据不同书写人的习惯灵活变化

2、捻管法。不改变毛笔和纸张的角度,通过手指捻管,轻微转动毛笔来完成使转,使线条更加流丽饱满,此方法需有真兴情和手指神经敏感之人方可融通,靠书写人的心领神会。

二、草书笔势
以“势”论草书强调草书势给欣赏者以强烈动势感,即草书形态运动和力的表现,为草书美的根源所谓笔势,指书写点画时笔在纸上往来运转之势。看一幅书法作品是否气韵生动、神采飞扬具有艺术魅力,就得看笔势运转是否起承照应、筋脉相连,或笔断意连,含蓄回环。
连笔生势。草书书写速度较快,点画之间很自然出现了钩挑和牵丝,钩挑的出现使点画互相呼应。牵丝偶尔为之,可以丰富点画血脉感。若运用过多,则会给人一种连绵缠绕,眼花缭乱之感。
回顾取势。“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行草作品的气脉正是这样形成的。一般来说,笔势的行进总是向前的,或者是下行的,但是我们在行云流水笔势中适当“遏止”一下,也会产生意不到的意趣。
收敛的目的在于蓄势,好似打拳一样,收臂的动作是为了把拳打出去更为迅猛有力,这种趋长避短、以缩为伸。一个字笔势产生,关键最后一笔。在开合伸缩的变化上,往往合势多于开势,缩势多于伸势,形不贯而气贯从而神采飞扬,气象超逸。

以点断势。以点断势也与“收敛蓄势”同理,行草作品有流畅圆转之美。如果我们在作书时写得锋芒毕露、圆滑,就会显得一览无余。要是在作品某些字当中适当加上一点,就有留止笔势妙用,如“神”字在悬针上补上一点,有李太白诗“抽刀断水水更流”的意味。
欹侧变势。因结体的欹侧变化产生笔势又称“体势”,在一些书作之中,我们发现有些点画和字与字之间没有明显的呼应关系,但字体欹侧变化,映带而生
南朝法家王僧虔在《笔意赞》里面就明显指出: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

三、草书笔意
唐僧怀素看到云展云舒,突然有所悟,领会到了写字运笔的道理。宋人翟院身看到天上的云彩,宛似奇峰绝壁,由此作为画谱。同样都看到天边的云彩,有人悟到笔意,有人作为画谱而心领神会而到达艺术的更高境界。宋黄庭坚学习书法是从划桨中悟到笔意的,现在我们看黄庭坚书法作品,长枪大戟,驰骋沙场,或许与其悟到划桨笔意相关书法史上讲“宋人尚意”。唐张旭从公孙大娘舞剑中得起书法笔意。笔法可以使汉字的点画有一个好的质感和形态笔势可以赋予汉字生命汉字有了生命力,紧接着就引发出一系列带有生命特征问题正如一个有生命力的人,从表面人们可以看到他的肢体是否健全,比例是否匀称,生性是否活跃,具有什么样常态等外在特征。但这还不够,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外在表象,进一步感知他的性情气质修养追求等这些灵魂深处最核心精神状态。这在书法上就称为笔意。
从客观上讲,如果说笔法、笔势仍属“外在形态”的技法范畴的话,笔意则是一种法形之上的,超然于笔墨之外的,意识形态领域的产物。是意识、意象、意念、意味的总称,是贯穿作品始终的一种不可能完全靠理性把握的抽象的精神状态。笔意是人的主观意识产物中国的写意画之所以有如此的魔力,就在于突破了具象再现的写实手法实现了具象与意象的巧妙结合。以传神达意为最高境界使人透过一沙看到整个世界、透过一花窥视一个王国。方寸之间可神游万里。比真实更典型、更动人。中国画以中国书法作为底蕴,而中国书法将线条的表现达到了无有穷尽程度,它能淋漓尽致地反映阴阳、刚柔、违和、黑白虚实自然现象。它的精神意趣,与纸墨以外的自然环境中的一切形态契合。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无色而具图画的灿烂。

因此,中国书法给创作者提供的创作空间远比绘画大得多。它可以不受任何客观物质世界的制约,不受客观物质形态限制创作主体可以超越情节,跨越时空,直接用线条逼近理想中抽象美的境界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