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分类
人文
听书
话题
站长说
VIP
输入关键词
搜索
APP下载
|
在线客服
首页
分类
人文
听书
话题
站长说
ViP
导航菜单
首页
分类
人文
听书
话题
站长说
VIP
热门推荐
吕剧
子分类02
儒释道
催眠音乐
冥想静心解压
六指琴魔
生活智慧
传世经典
栏目分类
category
国学频道
donghua
AI听书
dongman
话题广场
Tag
道教经典、修道奇书:《黄帝阴符经》(附全文、注解)
在
道教
中,《
黄帝
阴符经》和《
道德
经》、《
周易
参同契》一起,被
称为
道家
三大基本
经典
。
在
道教
典籍
中,《
黄帝
阴符经》
还是
唯一一部对
人类
灾难
有敏感度和关切度的书。故而,其在
道教
史上
占据
着
不可
替代的崇高
地位
,因而被
道门
中人
视为“古往今来
修道
第一经”。
阴符经的修
道理
论
修道
第一
真经
《阴符经》
《阴符经》是一部
奇书
,其间所
蕴含
着深奥的
哲理
,留给
后世
许多谜团,这也为其渲染上很浓郁的神秘
色彩
。
《阴符经》,全称《
黄帝
阴符经》,“阴”
就是
“暗”的
意思
。“符”则是“合”的
意思
,“阴符”
就是
天机
暗合于
行事
之机,
人事
必须暗合
天机
,不违
自然
之道。
《阴符经》的旧题为
黄帝
所撰,后
道教
传说
,其由
骊山老母
传与
唐代
李筌。
另有
说为李筌托
黄帝
之名而作,
也有
人说其为战国末期
作品
。
全书
主要谈
道家
的
修养
,另
涉及
一些丹术,
也有
部分
是纵横家、兵家的
思想
。
据
记载
,《阴符经》本无章节,但一般传本将其分为《
神仙
抱一演道章》、《宫国安人演法章》、《强兵战胜演术章》三章。
《
神仙
抱一演道章》主要讲
天道
阴阳
之理,让人捤其机宜,
修身
炼行以成
圣人
,
强调
按
自然
规律
处理
人节。
《富国安人演法章》主要
说明
天地
、
万物
与人之间
存在
相“盗”的
关系
,
只有
三盗相宜,
天地
人
才能
相安。
《强兵战胜演术章》从
用兵
之道
说起
,阐述学道、
修炼
者须戒目收心,无邪妄动,
顺应
天道
,随时应物,
天人
合一
。
《阴符经》的
精髓
,就在干
道教
修炼
的
内容
,其中
关键
在一“盗”字,
就是
把原来
属于
自己的东两夺取
回来
。
另外,在《阴符经》中,
具有
丰宫的
辩证法
思想
。它比较充分地
说明
天道
的客观性。指出
天道
按自身的
规律
发展
,人的
意志
无法
改变
它。
同时,它
认识
到
发挥
人的主观能动
作用
的
重要性
,鼓励
人们
努力去
掌握
、
驾驭
自然
规律
。此外,它又以较大篇幅,论述
相生
相克
的
道理
,
强调
只有
相克
才能
相生
。这些
思想
,不仅在
道教
史上,而且在
中国
哲学
史上,都有相当的
影响
和重要的
意义
。
《阴符经》对
后世
道教
产生
了很大的
影响
。
大约在唐宋以后,一般
道教
内、外丹家,皆将它和《
老子
》一起看做炼丹之祖经,用它的
思想
指导
丹术
修炼
。另外,其
蕴含
的深奥
哲理
,也
受到
社会
哲学
思想
家的
关注
,
儒家
、
佛家
、兵家、纵横家、医家等,都从自家的
学术
思想
及
利益
出发
来
解释
和
运用
它,而它也给予他们一定的
影响
。
《阴符经》
作者
考证
《阴符经》是一部
奇书
,其深奥的
哲理
‘留给
后世
许多谜团,但其
作者
却是众说纷纭.被渲染上更多的神秘
色彩
。
传自
黄帝
:一说
黄帝
受之于
广成子
,一说
西王母
遣玄女授
黄帝
,一说
黄帝
与风后
玉女
论
阴阳
六甲之后自撰
而成
,一说
黄帝
由虚天坛石洞内的一石匣中
得到
。
李筌所作:
北宋
著名
诗人
黄庭坚
、
南宋
理学
大家
朱熹
都
认为
此经非
黄帝
所撰,大概是李筌自己
撰写
。
战国末期之人撰:战国
时代
的
道家
、
术数
家、方技家等撰著。
《阴符经》中的
修炼
之道
《阴符经》的
精髓
,
在于
道教
修炼
的
内容
,其中关鍵在一“盗”字,
就是
把原来
属于
自己的
东西
夺取
回来
,最明显的
例子
就是
天地
万物
和人之间的
关系
。
比如
修道
过程
:修遒之人要从死中求生,返老还童,
就要
反夺
天地
万物
之
生气
,逆取造化,
掌握
其中枢要,化不利
因素
为有利
因素
,
达到
长生
久视的
境界
。
附:《阴符经》
全文
及
解析
阴符经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宇宙
在乎
手,万化生乎身。
天性
人也,
人心
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天发
杀机
,移星易宿;地发
杀机
,龙蛇起陆;人发
杀机
,
天地
反覆;
天人
合发,万化定基。
性有巧拙,
可以
伏藏。九窍之邪,
在乎
三要,
可以
动静
。
火
生于
木,祸发必克;奸
生于
国,时动必溃。知之
修炼
,谓之
圣人
。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天地
万物
之盗,
万物
人之盗,人
万物
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人知
其神之神,
不知
不神之所以神也。
日月
有数,
大小
有定,圣功生焉,
神明
出焉。
其盗机也,
天下
莫能见,莫能知。
君子
得之固躬,
小人
得之轻命。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心
生于
物,
死于
物,机在目。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
生于
害,害
生于
恩。
愚人
以
天地
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
灭亡
。
自然
之道静,故
天地
万物
生。
天地
之道浸,故
阴阳
胜。
阴阳
相推而
变化
顺矣。
是故圣
人知
自然
之道
不可
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
不能
契。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
八卦
甲子
,神机鬼藏。
阴阳
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
黄帝
阴符经》注一
[唐] 李筌
神仙
抱一演道章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注:
黄帝
得贼命之机,白日
上升
。殷周得贼神之验,以小灭大。
管仲
得贼时之信,九合
诸侯
。
范蠡
得贼物之急,而霸
南越
。
张良
得贼功之恩,而败强楚。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
宇宙
在乎
手,万化生乎身。
注:人因五味
而生
、五味而死。五味各
有所
主,顺之则
相生
,逆之则相胜。久之则积气薰蒸、人腐
五脏
,殆至
灭亡
。
后人
所以
不能
终其天年者,以其生生之厚矣。是以至道淡然,胎息无味。
神仙
之术百数,其要在抱一守中。
少女
之术百数,其要在还精采气。
金丹
之数百数,其要在神水华池。
治国
之术百数,其要在清静自化。
用兵
之术百数,其要在奇正
权谋
。此五事者,卷之藏于心、隐于神;施之弥于天、给于地。
宇宙
瞬息,可在人之手;
万物
荣枯,可
生人
之身。
黄帝
得之,先固三宫,后治万国,鼎成而驭龙
上升
于天也。
天性
,人也;
人心
,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
杀机
,移星易宿;地发
杀机
,龙蛇起陆;人发
杀机
,
天地
反覆。
天人
合发,万变定基。
注:大荒
大乱
,兵水旱蝗,是天
杀机
也。虞舜陶甄,夏禹拯骸,殷系夏台,周囚羑里,汉祖亭长,魏武
乞丐
,俱非
王者
之位,乘天杀之机也,起陆而帝。
君子
在野,
小人
在位,
权臣
擅威,
百姓
思乱,人
杀机
也。成汤放桀,周武伐纣,项籍斩嬴婴,魏废刘协,是乘人杀之机也。覆贵为贱,反贱为贵,有若
天地
反覆,
天人
之机合发,
成败
之理宜然。万变千化,
圣人
因之而定
基业
也。
性有巧拙,
可以
伏藏。
注:中欲不出,谓之启;外邪
不入
,谓之闭。内启,是其机也。难知如阴,
不动
如山
。巧拙之性,
使人
无闲而得窥也。
九窍之邪,
在乎
三要,
可以
动静
。
注:两叶掩目,
不见
泰山
;双豆塞耳,不闻雷霆;一椒掠舌,
不能
立言。九窍皆邪,不足以察机变。其在
三者
,神
心志
也。机动未朕,神以随之。机兆将成,心以图之。机发事行,志以断之。其机动也,与阳同其波。
五岳
不能
镇其隅,四渎
不能
界其维。其机静也,与阴同其德。智士
不能
运其荣,深间
不能
窥其谋,
天地
不能
夺其时,而况于人乎!
火
生于
木,祸发必克;奸
生于
国,时动必溃。知之
修炼
,谓之
圣人
。
注:火
生于
木,火发而木焚;奸
生于
国,奸成而国灭。木中藏火,火
始于
无形,国中藏奸,奸
始于
无象。非至圣
不能
修身
炼行,使奸火之不发。夫国
有无
军之兵,无灾之祸矣。以箕子逃而缚裘牧,商容囚而蹇叔哭。
富国安民演法章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天地
,
万物
之盗;
万物
,人之盗;人,
万物
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注:
天地
与
万物
生成,盗
万物
以衰老;
万物
与人之服御,盗人以骄奢;人与
万物
之上器,盗
万物
以毁败。皆
自然
而往。三盗各得其宜,三才递安其任。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人知
其神之神,
不知
不神之所以神。
注:人皆有圣,人不贵
圣人
之愚。既睹其圣,又察其愚,复睹其圣。故《书》曰:专用
聪明
,则事
不成
;专用晦昧,则事皆悖。一明一晦,众之所载。伊尹酒保,
太公
屠牛,
管仲
作革,百里奚卖粥,当衰乱之时,人皆谓之不神。及乎逢成汤,遭
文王
,遇齐桓,值秦穆,道济
生灵
,功格
宇宙
,人皆谓之至神。
日月
有数,
大小
有定;圣功生焉,
神明
出焉。其盗,机也。
天下
莫能见,莫能知。
君子
得之,固躬;
小人
得之,轻命。
注:季主凌夷,
天下
莫见凌夷之机,而莫能知凌夷之源。
霸王
开国
之机,而莫能知
开国
之机,而莫能知
开国
之源。
君子
得其机,
应天
顺人,乃固其躬。
小人
得其机,烦兵黩武,乃轻其命。《易》曰:
君子
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又曰知机,其神乎。机者易见而难知,见近知远。
强兵战胜演术章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
注:人之
耳目
,皆分于心而竟于神。心分则机不精,神竟则机不微。是以师旷薰目而聪耳,离朱漆耳而明目。任一源之利,而反用师于心,举事发机,十全成也。退思三反,经昼历夜,思而后行,举事发机,万全成也。
心
生于
物,
死于
物;机
在于
目。
注:为
天下
机者,莫近乎
心目
。心能发见,目能见机。
秦始皇
东游会稽,
项羽
目见其机,心
生于
物,谓项良曰:彼可取而代之。晋师毕至于淮淝,
苻坚
曰:见其机,心
死于
物,谓苻融曰:彼
强敌
也,胡为少耶。则知
生死
之心
在乎
物,
成败
之机见于目焉。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注:天心无恩,
万物
有心,归恩于天。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
注:乐则奢余,静则贞廉。性余则神浊,性廉则神清。神者智之源,神清则智明。
智者
心之府,智公则心平。人莫鉴于
流水
,而鉴于澄水。以其清且平,神清意平,乃能形物之情。夫
圣人
者,不淫于至乐,不
安于
至静,能栖神静乐之间,谓之守中。如此施利
不能
诱,声色
不能
荡;辩士
不能
说,
智者
不能
动,
勇者
不能
惧。见祸于重开之外,虑患于杳冥之内。天且不违,而况于兵之诡道者哉。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注:
天道
曲成
万物
,而不遗椿菌鹏鷃。巨细修短,各得其所,至私也。云行雨施,雷电霜霓,生杀之均,至公也。
圣人
则天法地,养万民,察劳苦,至私也;行正令,施法象,至公也。孙武曰:视卒如
爱子
,
可以
俱死;视卒如
婴儿
,可与之赴深溪。爱而
不能
令,譬若骄子。是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禽之制在气。
注:玄龟食蟒,鹯隼击鹄,黄腰啖虎,飞鼠断猿,蜍蛭哜鱼,狼犿啮鹤,余甘柔金,河车服之。无穷化玉,雄黄变铁。有不灰之木、浮水之石。夫
禽兽
木石得其气,尚能以小制大,况
英雄
得其气,而
不能
净寰海而御
宇宙
也。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
生于
害,害
生于
恩。
注:
谋生
者,必先死而后生;习死者,必
先生
而后死。鹖冠子曰:
不死
不生,
不断
不成
。孙武曰:投之死地而后生,致之亡地而后存。
吴起
曰:兵战之场,立尸之地,必死则生,幸生则死。恩者,害之源;害者,恩之源。吴树恩於越而害生,周立害于殷而恩生。死之与生也,恩之与害,
相反
纠缠也。
愚人
以
天地
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注:景星见,黄龙下,翔凤至,醴泉出,嘉谷生,河不
满溢
,海不扬波。
日月
薄蚀,
五星
失行,四时相错,昼冥宵光,山崩川涸,冬雷夏霜。
愚人
以此
天地
文理为乱之机。文思安安,光被四表,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六府三事,无相夺伦,百谷用成,兆民用康。昏主邪臣,法令不一,重赋苛政,上下相蒙,懿戚贵臣,骄奢淫纵,酣酒嗜音,峻宇雕墙,
百姓
流亡,思乱怨上。我以此时物文理为理乱之机也。
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胜。
注:贤哲之心,深妙
难测
。由巢之迹,人或窥之。至于阴变无方,自机转而不穷之,智人岂虞之。以迹度心,乃为
愚者
也。
故曰:“沉水入火,自取
灭亡
。”
自然
之道静,故
天地
万物
生。
天地
之道浸,故
阴阳
胜,
阴阳
相推,而
变化
顺矣。’是故,圣
人知
自然
之道
不可
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
不能
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入封
甲子
,神机鬼藏。
阴阳
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
黄帝
阴符经》注二
[唐] 张果
黄帝
阴符经叙
《阴符》自
黄帝
有之,盖圣
人体
天用道之机也。《经》曰:得机者万变而愈盛,以至于王;
失机
者万变而愈衰,以至于亡。厥后伊吕得其末分,犹足以拯
生灵
,况
圣人
乎?其文简,其义玄。凡有先圣数家注解,互相隐显。后学难精,虽
有所
主者,若登天无阶耳。近代李筌,假托妖巫,妄为注述,徒参
人事
,殊紊至源。不惭窥管之微,辄呈酌海之见。使
小人
窃窥,自谓得
天机
也。悲哉!臣固愚昧,尝谓不然。朝愿闻道,夕死无悔。偶于
道经
藏中得《阴符传》,
不知
何代人制也。词理玄邈,如契
自然
。臣遂编之,附而入注。冀将来之
君子
,不失道旨。
黄帝
阴符经
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观
自然
之道,
无所
观也。不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心深微而
无所
不见
,故能照
自然
之性。性惟深微而能照,其斯谓之“阴”。执
自然
之行,
无所
执也。故不执之以手,而执之以机。机变通而
无所
系,故能契
自然
之理。夫惟变通而能契,斯谓之“符”。照之以心,契之以机,而“阴符”之义尽矣。李筌以“阴”为“暗”,“符”为“合”,以此文为序首,何昧之至也。
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五贼者,命、物、时、功、神也。传曰:
圣人
之理,图大而不顾其细,体瑜而不掩其瑕。故居夷则遵道
布德
以化之,履险则用权发机以拯之。务在匡
天地
,谋在济
人伦
。于是用
大义
除
天下
之害,用大仁兴
天下
之利,用至正措
天下
之枉,用至公平
天下
之私,故反经合道之谋,其名有五,
圣人
禅之,乃谓之贼;
天下
赖之,则谓之德。故贼天之命,
人知
其天而
不知
其贼,
黄帝
所以代
炎帝
也。贼天之物,
人知
其天而
不知
其贼,帝尧所以代帝挚也。贼天之时,
人知
其天而
不知
其贼,帝舜所以代帝尧也。贼天之功,
人知
其天而
不知
其贼,
大禹
所以代帝舜也。贼天之神,
人知
其天而
不知
其贼,殷汤所以革夏命也。周武所以革殷命也。故见之者昌,
自然
而昌也。
太公
以贼命为用味,以取其喻也。李筌不悟,以
黄帝
贼
少女
之命,白日上腾为非也。
五贼
在乎
心,施行
在乎
天;
宇宙
在乎
手,万化生乎身。
《传》曰:其立德明,其用机妙,发之于内,见之于外而已矣。岂称兵革以作寇乱哉?见其机而执之,虽
宇宙
之大,不离乎
掌握
,况其小者乎?知其神而体之,虽
万物
之众,
不能
出其胸臆,况其寡者乎?
自然
造化之力而我有之,不亦盛乎?不亦大乎?李筌等以五贼为五味,顺之
可以
神仙
不死
。诬道之甚也。
天性
,人也;
人心
,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传》曰:人谓
天性
,机谓
人心
。
人性
本自玄合,故
圣人
能体五贼也。
天发
杀机
,龙蛇起陆;人发
杀机
,
天地
反复。
《传》曰:
天机
张而不生,
天机
驰而
不死
。天有驰张,用有否臧。张则杀威行,驰则杀威亡。人之机亦然。天以气为威,人以德为机。秋冬
阴气
严凝,天之张
杀机
也,故龙蛇畏而蛰伏。冬谢春来,阴退阳长,天之驰
杀机
也,故龙蛇悦而振起。天有寒暄,德亦有寒暄。德刑整肃,君之张
杀机
也,故以下畏而服从。德失刑偏,君之驰
杀机
也,故
奸雄
悦而驰骋。位有尊卑,象乎
天地
,故曰:天发
杀机
,龙蛇起陆,寇乱所由作;人发
杀机
,
天地
反复,尊卑由是革也。
太公
、
诸葛
亮等以
杀人
过万,
大风
暴起,昼若暝。
以为
天地
反复,其失甚矣。
天人
合德,万变定基。
《传》曰:天以
祸福
之机运于上,君以利害之机动于下,故有德者万变而愈盛,以至于王;无德者万化而愈衰,以至于亡。故曰
天人
合德,万变定基。
自然
而然也。
性有巧拙,
可以
伏藏
《传》曰:
圣人
之性,巧于用智,拙于用力。居穷行险,则谋道以济之;对强与明,则伏义以退避之。理国必以是,用师亦以是。
九窍之邪,
在乎
三要,
可以
动静
《传》曰:九窍之用,三要为机。三要者,机、情、性也。机之则无不安;情之则无不邪;性之则无不正。故
圣人
动以伏其情,静以常其性,乐以定其机。
小人
反此,故下文云:
太公
为三要,为耳、目、口。李筌为心,神、志,皆忘机也。俱失《阴符》之正意。
火
生于
木,祸发必克;奸
生于
国,时动必溃。知之
修炼
,谓之
圣人
。
《传》曰:夫木性静,动
而生
火,不觉火盛,而焚其质。由人之性静,动
而生
奸,不觉奸成而乱其国。夫明者见彼之隙以设其机,
智者
知彼之病以圆其利,则
天下
之人,彼愚而我圣。是以生者自谓得其生,死者自谓得其死,
无为
无不为,得道之理也。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天地
,
万物
之盗;
万物
,人之盗;人,
万物
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传》曰:
天地
以
阴阳
之气
化为
万物
,
万物
不知
其盗。
万物
以美恶之味飨人,人
不知
其盗。人以利害之谟制
万物
,
万物
不知
其盗。三盗玄合于
人心
,三才静顺于天理。有若时然后食,
终身
无不愈;机然后动,庶类无不安。食
不得
其时,动
不得
其机,殆至
灭亡
。
故曰食其时,百骸治;动其机,万化安。
人知
其神而神,
不知
其神所以神也。
《传》曰:时人
不知
其盗之为盗,只谓神之能神。《
鬼谷
子》曰:彼此不觉谓之神。盖用微之功着矣。李筌
不知
此文意通三盗,别以
圣人
、
愚人
为喻,何甚谬也。
日月
有数,
大小
有定,圣功生焉,
神明
出焉。
《传》曰:
日月
有准,运数也;
大小
有定,
君臣
也。观天之时,察人之事,执人之机,如是则圣得以功,神得以明。心冥理合,安之善也。筌以度数为
日月
,以余分为
大小
,以神气能生圣功
神明
,错谬之甚也。
其盗机也,
天下
莫能见,莫能知也。
君子
得之固躬,
小人
得之轻命。
《传》曰:其盗微而动,所施甚明博,所行极玄妙。
君子
用之,达则兼济
天下
,
太公
其人也。穷则独善一身,夫子其人也。岂非择利之能审乎?
小人
用之,则惑名而失其身,
大夫
种之谓欤?得利
而亡
义,
李斯
之谓欤?岂非信道之不笃焉?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传》曰:瞽者善于听,忘色审声,所以致其聪。聋者善于视,遗耳专目,所以致其明。故能十众之功。一昼之中三
而行
之,所以至也。一夜之中三而思之,所以精也。故能用
万众
之人。李筌
不知
师是众,
以为
兵师,误也。
心
生于
物,
死于
物,机
在于
目。
《传》曰:心有爱恶之情,物有否臧之用。目视而察之于外,心应而度之于内。善则从
而行
之,否则违而止之,所以劝善而惩恶也。筌以
项羽
昧机,心
生于
物;以符坚见机,心
死于
物。殊
不知
有否臧之用。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传》曰:天以凶象咎征见人,人能儆戒以
修德
。地以迅雷烈风动人,人能恐惧以致福。其无恩
而生
大恩之谓也。李筌以
天地
不仁为大恩,以
万物
归于天为蠢然。与《阴符》本意殊背。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
《传》曰:情未发谓之中,守中谓之常,则乐得其志而性有余矣。性安常谓之自足,则静得其志而廉常足矣。筌以奢为乐性,以廉为静,殊乖至道之意。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传》曰:
自然
之理,微而
不可
知,私之至也。
自然
之功,明而
不可
违,公之至也。圣
人体
之亦然。筌引《
孙子
》云:视卒如
爱子
,
可以
之俱死。
何也
?
擒之制在气。
《传》曰:擒物以气,制之以机,岂用小大之力乎?
太公
曰:岂以小大而相制哉?筌
不知
擒之义,误以
禽兽
。注解引云玄龟食蛇,黄腰啖虎之类,为是悲哉!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
生于
害,害
生于
恩。
生者,人之所爱,以其厚于身。太过则道丧,而死自来矣。死者,人之所恶,以其损于事。至明则道存。
而生
自固矣。福理所及谓之恩,祸乱所及谓之害,损己则为物之所益,害之生恩也。筌引《
孙子
》
用兵
为
生死
,丁公、
管仲
为恩害。异哉!
愚人
以
天地
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虞愚,我以不虞圣。人以期其,我以不期其圣。
《传》曰:观天之运四时,察地之化
万物
,
无所
不知
,而蔽之以无知,小恩于人,以蒙自养之谓也。知四时之行,知
万物
之生,皆
自然
也。故
圣人
于我以中自居之谓也。故曰死生在我而已矣。人之
死亡
,譬如沈水自溺,投火
自焚
,自取
灭亡
。理国以道,
在于
损其事而已。理军以权,
在于
亡其兵而已。故无死机则
不死
矣,
鬼神
其如我何?
圣人
修身
以安其家,理国以平
天下
,
在乎
立
生机
。以自去其死性者,生之机也。除死机以取其生情者,死之机也。筌不
天道
,以
愚人
、
圣人
、体道愚昧之人而验
天道
,失之甚也。
故曰沈水入火,自取
灭亡
。
注在上矣。
自然
之道静,故
天地
万物
生
《传》曰:
自然
之道,
无为
而无不为。
动静
皆得其性,静之至也。静故能立
天地
,生
万物
,
自然
而然也。伊尹曰:静之至,
不知
所以生也。
天地
之道浸,故
阴阳
胜。
《传》曰:浸,微也。
天地
之道,体着而用微,变通莫不归于正,微之渐也。微渐故能分
阴阳
,成四时。至刚至顺之谓也。
阴阳
相推,而
变化
顺矣。
《传》曰:
圣人
变化
顺
阴阳
之机。
天地
之位
自然
,故因
自然
而冥之,利
自然
而用之,莫
不得
自然
之道也。
是故圣
人知
自然
之道
不可
违,因而制之。
注在文上。
至静之道,律历所
不能
契。
《传》曰:道之至静也,律历因而制之,
不能
叶其中鸟兽之谓也。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
八卦
甲子
,神机鬼藏。
《传》曰:
八卦
变异之伎,从是
而生
。上则万象,下则万机。用
八卦
而体天,用九畴而法地。参之以
气候
,贯之以
甲子
,达之以神机,闭之以诡藏,奇谲之荡
自然
也。
阴阳
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传》曰:
阴阳
相胜之术,恒微而不违乎本,明之信可明,故能通乎精曜象矣。
三界
通宝——如何
辨别
玉皇
钱的
真假
?
“五明降鬼扇”有多厉害?持有者
灾祸
远离
这几个
道教
词汇,您
有
没有
误解
过?
道教
知识
:什么是
道教
的“
十方
丛林
”?
经功浩力不思议,如何正确诵读
道教
经典
?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