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碧霞元君宝诰(加详细注解)——持诵宝诰的三种功效


 

导读

诸天炁荡荡,我道日兴隆! 修仙了道者常自然吉利,自然清静无为心灵美!

道教天尊人间最慈悲的叮咛!

 

碧霞宝诰(1)

志心皈命礼,

泰山上顶,东岳内宫(2)。

曩(nǎng)时现玉女之身,根本即帝真之质(3)。

膺(应yìng)九炁而垂慈示相,冠百灵而智慧圆融(4)。

行(héng)满十方,功周亿劫。位镇天仙之号,策显碧霞之封(5)。

统岳府之神兵,掌人间善恶(6)

巡声赴感,护国安民(7)。

大圣大慈,至孝至仁(8)。

天仙玉女,广灵慈惠(9)。

恭顺溥(pǔ)济,保生真人(10)。

护国庇民,弘德碧霞元君(11)。



【注解】:

(1) 碧霞宝诰:碧霞元君,全称“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碧霞”意指东方的日光之霞。俗称“泰山奶奶”。宝诰,用于褒扬。

(2) 泰山上顶,东岳内宫:泰山五岳之一。五行属东,四时主春,五常主仁,主生发。《周易·泰卦》云:“天地交而万物通也”。故碧霞元君亦为送子之神。此句言碧霞元君现法身之处。

(3) 曩时现玉女之身,根本即帝真之质:曩时,过去、以往之时。根本,本源。帝真之质,仙真之体。明代前元君称“泰山玉女”,明代易名“碧霞元君”,此句有言此历史背景之意。

(4) 膺九炁而垂慈示相,冠百灵而智慧圆融:膺,承担接受。九炁,道教认为天地混沌之时有玄、元、始三气,三气各化生三气,合成九气,为万物之源。垂慈示相,为仙真对众生的慈爱示现。冠,为首。百灵,众生

(5) 行满十方,功周亿劫。位镇天仙之号,策显碧霞之封:行满、功周,皆为德行圆满之意。此句言,因元君之功德深远,而被封为“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

(6) 统岳府之神兵,掌人间善恶岳府,岱岳、指泰山

(7) 巡声赴感,护国安民:以上二句言碧霞元君之职能。

(8) 大圣大慈,至孝至仁:大圣,碧霞元君具有最高智慧。大慈,碧霞元君无比慈爱、慈悲。至孝、至仁,碧霞元君位属东方,东方五常主仁。

(9) 天仙玉女,广灵慈惠:此句言元君慈祥呵护众生

(10) 恭顺溥济,保生真人溥济,普遍救济。保生,言元君保生送子之职能。

(11) 护国庇民,弘德碧霞元君此为碧霞元君之圣号。又称“天仙圣母碧霞元君。”

     

 

【宝诰用途】

1.坚持诵念,可清净心田、清理身体、邪念秽气。多念可保持身体及周围气场宁静、祥和,老少万物皆宜。祛邪延年,养护身体

2.大家合力诵持,效果更佳。为别人诵持,效果倍加。


《诸真宝诰》为道门天尊和历代仙真教诫告示之真言。古往今来,为道门所重,乃道士日诵修持之要典。

一、启请圣真



“持诵宝诰”是道教斋醮科仪中的必备仪轨。人对神的谦卑尚表现在念诵宝诰,请神降临现场。


在宝诰的内容全部用“恭请”诸神的用语,接受神的教诲


念诵宝诰,可以获得“请神降临”的效益。同样地,在斋醮科仪中,亦须讽诵宝诰,方能启请圣真, 是为宝诰的第一重功能。 


二、日用工夫




其次,对于道教弟子,或是信徒而言,持诵宝诰,亦有效益。正如柳守元在《清微宏范道门功课序》所云:金书玉笈,为入道之门;宝诰丹经,乃修仙之路。得其门,可以复元真之性;由是路,可以炼不坏之身。


柳氏并在《太上玄门功课经序》表示:“修自身之道者,赖先圣之典也。诵上圣之金书玉诰,明自己之本性真心。”透过这两段的说法,我们可以发现“诵诰”视为日常功课之一,并极为重视“宝诰” 的功用,称其为“修仙之路”、“明己本性”的工具


因此,若能一心不乱地持诵宝诰,作为自我检束、 存诚闲邪的日用工夫,时刻自我提撕,常惺惺也,久久自能归根复命,与道合真,与天合德。因此, “日用工夫”可说是宝诰的第二层功能


三、认识神祇



再者,道教的宝诰,具备了“认识神祇”的功能。由于一般信徒,未能正确认知道教神祇的圣纪或法相,因此,透过对宝诰的阅读或讽诵,亦可协助他们认识道教的神祇。


!!!!

经曰:习悦经典,须于寂静处,沐浴洁手,端正衣冠,壁贴“弟子习经,诸神回避”。方可诵读。

许多经典中有诵经禁忌,如《黄庭经》:“不得荤腥血食,入靖室中身冠法服叩齿念诵”这说明修持黄庭的亦非普通道民,而是法师级人物,另其他如《三官经》虽要求净口净身,然而对食用荤腥只要求漱口清洁, 请各位善信 选择缘分师父 ,在获得师承后,师遍逐步开始传授次第经典,包括每部经的修炼方法,忏法的回遮,诵经的诸多禁忌,这一套便是经法,而传授哪一部的判断标准即‘师’,传统师徒关系中,弟子虽然可以请法,然而判断是否传授关键在于师的抉择(师以弟子平日反馈程度判定),所以面对浩瀚经法,我们绝不是盲目选择而是系统梳理。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戒拔罪妙经》中言:忏悔诸善男子女人,或不信圣道经诫,怀疑两心之罪。忏悔弟子或轻慢至道圣文,评论经典之罪。忏悔弟子或窃取道像经书,或将毁抹,或有受持不敬师宗之罪。忏悔弟子或无师自授三洞经法,而传弟子之罪。忏悔弟子或轻慢师主,违背誓言之罪。忏悔弟子或毁谤师父不崇天义之罪。忏悔弟子或隐闭三洞经法,使不通流之罪。忏悔弟子或得仙经妙法,妄将传授非人之罪。忏悔弟子或受经法不依科诫,受持轻泄灵文之罪。忏悔弟子或传经之后,不尊师约之罪。忏悔弟子受经之后,无有开度一切众生之罪。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众读者···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