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我们凭什么信仰道,又该如何运用玄学来应对当下现实生活?


 

导读

诸天炁荡荡,我道日兴隆! 修仙了道者常自然吉利,自然清静无为心灵美!

道教天尊人间最慈悲的叮咛!


1


时候想想,一个人一辈子做的事情,或者经历事情,真的是自己完全自主选择的,少之又少,大部分就是碰到什么就是什么,随波逐流而已,比如许多文化孩子一生下来,就已经覆盖了一个信仰外衣,这显然不是自己的选择


道家信仰情况稍微有些不同,尽管也存在着为数不少的道家世家,但总体来说对于道家信仰,是可以成为一种“自主的人生选择”的,不管是什么原因走进这个信仰,对大部分来说做出这个选择是“自主自愿”的,包括婚姻饮食习俗方面,也都有很大的自由。


其实是一件值得珍惜的事,因而我们如果讲,道家向往神仙”,似乎有些虚幻缥缈,但如果讲道家崇尚自由,大抵还是没错的。


不过越是这样子,也就越该去思索一些与个体状态有关事情,或者与命运有关事情,但有时候无论是观察别人,还是反思自己,也许能发觉这样的思索还是太匮乏,信仰道家改变到底生活仪式、还是生活方式呢?这就颇不好说。


仪式容易见,方式略难寻。比如斋戒、供坛、初一与十五去上香等等,与其说是生活方式不如说是仪式。



2


生活本有仪式,强弱有别而已。因为不少人对于道家信仰选择是尝到了“甜头”才来的,细细拆分出来这些仪式的链条,斋戒是为了供神,供神是为了求保佑,求保佑什么呢?你看看许多的道观,香火最好的不是三清殿、祖师殿,而是财神殿,这就透出真相,保佑的还是欲望,一种变形了的欲望


当然不是不能欲望所谓人有七情六欲,一个以人为本的信仰,不回避或者排斥这样的欲望。但同时也指出了欲望泛滥的后果:“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这是道家看到东西,但给出来解决办法却是“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就只强调“悟者自得”。怎么去悟?


道家有很多经典可以帮助人,但怎么“得”?那是人自己的事,这就是不言之教。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现在许多人把不言之教看成一种“高冷”,也是一种误区


仅从一个微小的层面来说,“不言之教”乃是一种态度:一种“不干预”、“不寄托”的态度


如家长对于子女的爱和期待,这本是正常的天性,但很多人逾越了这个天性,把自己这辈子不能满足不能实现东西,都寄托在下一代的身上,施加的种种压力,甚至种种虐待,都是“为你好”。



3


自己想出人头地,功成名就没有做到,就施加在孩子身上,或者说孩子生活超出了自己的认知范畴,就要开始“灌输人生经验”,让他们“老实点、本分些”,孩子不堪重负,自己也不愉快,但最后自己不会反思,不会醒悟,进而就只有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了。


其实只是孩子,包括对亲人朋友同事同学,乃至陌生人,这样的“烦恼”并不罕见。


所以想来,信仰道家,若不能解决些这样的问题或者困惑,那也就还只是一个形式,很难说明其他的问题,或者更要命的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仙风道骨,常清常静”,还要刻意地去做某些事情出来,那就真的不信也罢。


信道,真不是一定要什么样生活。也不是信仰道家生活就不“被动”了,因为没有可以自由修改自己的命运,但最起码,能够真诚面对命运欲望本身,或者至少能够“为自己”思考一下这一类问题






经曰:习悦经典,须于寂静处,沐浴洁手,端正衣冠,壁贴“弟子习经,诸神回避”。方可诵读。

许多经典中有诵经禁忌,如《黄庭经》:“不得荤腥血食,入靖室中身冠法服叩齿念诵”这说明修持黄庭的亦非普通道民,而是法师级人物,另其他如《三官经》虽要求净口净身,然而对食用荤腥只要求漱口清洁, 请各位善信 选择缘分师父 ,在获得师承后,师遍逐步开始传授次第经典,包括每部经的修炼方法,忏法的回遮,诵经的诸多禁忌,这一套便是经法,而传授哪一部的判断标准即‘师’,传统师徒关系中,弟子虽然可以请法,然而判断是否传授关键在于师的抉择(师以弟子平日反馈程度判定),所以面对浩瀚经法,我们绝不是盲目选择而是系统梳理。  《太上太玄女青三元品戒拔罪妙经》中言:忏悔诸善男子女人,或不信圣道经诫,怀疑两心之罪。忏悔弟子或轻慢至道圣文,评论经典之罪。忏悔弟子或窃取道像经书,或将毁抹,或有受持不敬师宗之罪。忏悔弟子或无师自授三洞经法,而传弟子之罪。忏悔弟子或轻慢师主,违背誓言之罪。忏悔弟子或毁谤师父不崇天义之罪。忏悔弟子或隐闭三洞经法,使不通流之罪。忏悔弟子或得仙经妙法,妄将传授非人之罪。忏悔弟子或受经法不依科诫,受持轻泄灵文之罪。忏悔弟子或传经之后,不尊师约之罪。忏悔弟子受经之后,无有开度一切众生之罪。



转发分享    功德无量


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众读者···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