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投稿】道教上清派法服考据



精彩推荐
【经籍道典】妙用化机
【经籍道典】持照
【经籍道典】道说三乘

法服


形制考证、文字整理:葱花
服装考据制作:窗台紫竹
道教文献考据:崇宁靖室   
  
写在前面的话:本文所描述的法衣或许会与你对于法衣的认识不尽相同,但是我想特意说明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目的就是为了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来补充、进一步考据,不是想说某种就是错的也不是反对谁,只是想着大家看了这篇或许就会有更好的思路。因为我能力有限,所以文中若出现错误也是正常的事情欢迎帮忙指正。也欢迎交流与讨论,为了争吵而争吵就不需要浪费彼此的时间了。

道教法衣的历史源远流长,从晋代左右就已经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服饰制度,与世俗的官僚服饰区别开来,形成一定的特色。可惜由于服饰本身的质地多为丝麻一类的有机物,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难以保存。再加上道教的服饰在道士所穿着的时代也往往不同于世俗的流行服饰,而是传承着较为古老的宗教服饰,从现在来推测法衣在古时的状态就更加困难需要追溯到相应服饰从开始使用参考的服饰形制或是创造的形制。所以本文结合道教经文中对于法衣的记载结合以法衣形成的年代以及当时法衣所参考的世俗服装形制,对于晋唐道教法衣做出了一系列推测。由于在同一时期道教内各门派的法衣往往形制相同而颜色等有差别,以及经费等原因,本文仅以上清法衣为例,主要参考晋代的文献《四极明科经》以及甘肃花海毕家滩26号墓出土部分服饰试图进行复原。

一、文献整理
“凡修上清道经、《大洞真经》三十九章,入室之日,当身冠法服。作鹿皮之巾,不者,葛巾亦可。当披鹿皮之被〔帔〕,无者,紫青可用。当以紫爲表,青爲里。帔令广四尺九寸,以应四时之数; 长五尺五寸,以法天地之气。表里一法,表当令二十四条,里当令一十五条,以应三十九帝真之位。尔身被帝皇之章,便应冠带帝皇之服故也。无有此服,不得妄动宝经。……有此法服威章,给玉童玉女各十二人,典卫侍真。
……
女子学上清白日升天之法,受宝经玉诀,修行大洞,皆元君夫人之位。入室之日,当冠元君之服,披紫纱之褐,令用三丈四尺,身幅长短,就令取足。当使两幅作十六条,身中二十三条,合三十九条。又作青纱之裙,令用四十五尺,作八幅,幅长四尺九寸,余作攀腰,分八幅,作三十二条。此则飞青之裙,元君之服也。身冠此服,万真束带,千魔灭形。给玉童玉女各十二人,典掌法服也。无此服,不得咏于上清宝经。”
(出四极明科经》
这一段中介绍了,上清道士的法服由巾、帔、裙、褐四个部分组成。而且对于服饰的材质、颜色尺寸、条数以及一些具体的剪裁都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根据描述整理出下面的表格
女冠和男性道士的法服,除了冠形制都是一样的,所以对于裙、褐的细节处理和剪裁结构可以互相参考。由于鹿皮的难得,而且只有在猎户奉献的情况下才可以用,否则“不须皮服”(《太霄琅书》),所以本文就不再考虑皮类的材质。而无论是出于材料性质还是服装制作工艺皮毛与丝绸棉麻的处理存在较大差别需要分开讨论。以下推测都是在服装材料为布的前提之下。
?名称
材料颜色
尺寸
条数

葛(结构未知




?纱(葛)

用45尺,作8幅,幅长4尺9寸,余作攀腰

分8幅,作32条

3丈4尺,身幅长短,就令取足

也有说:料3丈6尺,身长3尺6寸)

2幅作16条,身中23条,合39条

紫(表)

广4尺9寸,长5尺5寸

24

青(里)

15
按照古代一尺(秦汉尺)约为23.1cm,换算为:
?名称
材料颜色
尺寸
条数

葛(结构未知




?纱(葛)

用1039.5cm,作8幅,幅长113.19cm,余作攀腰

分8幅,作32条

785.4cm,身幅长短,就令取足料831.6cm,身长83.16cm

2幅作16条,身中23条,合39条

紫(表)

广113.19cm,长127.05cm

24

青(里)

15
其中的条,有描述说:“条者,是间中片片耳,勿数缝处。世中用三十二条,事无所据,其大小长短随人耳。”(陶弘景《登真隐诀》)
这一句对条、片的计数方法做出了更加直观具体便于操作的描述。条,指的是缝的布片有多少片,而不是指布片间的接缝。另外,也指出了当时很多人用的32条(褐或帔)法衣其实没有依据的。
文献中数次提到了“幅”作为法衣剪裁的尺寸、用布依据,所以这里也有必要对“幅”做出一定讨论。“幅”的讨论离不开幅宽,因为布的面积在长度确定情况下,影响因素就是幅宽。对于汉晋时期的幅宽,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布帛广也。凡布帛广二尺二寸,其边曰幅。《左传》曰: ‘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幅,引申为邪幅。”有个别文献也规定布的幅宽为二尺五寸,但是并未广泛推行。汉晋时期一尺的长度约为23厘米,若幅宽为二尺二寸,也与马王堆出土丝织品幅宽约为50厘米相对应
对于“两幅十六条”中的“两幅”,其含义可以在与其含义相似的文献中对比得出结果。在唐代张万福编录的《三洞法服科戒文》中,将褐的形制描述为“身二十三条,两袖十六条,合三十九条”。所以,两幅所指的很可能就是两袖,两幅十六条就是指的两个袖子由十六条拼接而成。对于条幅的方向可以根据汉族或者说中原地区的拼接习惯来判定,是以垂直与地面的纵向拼接为主。
对于材料选择,虽然本文不讨论皮毛,但是在我国古代纺织文化发达,丝绸棉麻之间的区别也有可能差距甚远,所以也有必要对法服所用的布料进行讨论。现代与古代相比,纺织品所使用的原料和工艺都很不一样而且难以复原,本文在这里也更想描述出最接近其本身的意思,以便日后进一步完善。经书中记载,法服的材料为纱,在当时语境下的纱,应指绞经纱。现在叫做纱的一些平纹织物,在当时的语境下是指绢。对于材质,很多书中提到法服材质为葛,《洞真太上太霄琅书》对法服的记载是,“葛巾、葛单衣、布褐、布裙、葛帔、竹手板、草履”,这里的葛指当时平民贵族可以穿着的麻葛类布料所制的衣物。纱与葛两者并不冲突,纱是指布料的结构,葛是指布料的材质,结构与材质基本互不相干,也可以是葛质的纱布料。本次制作在材料选择过程中,因为麻葛所织的绞经纱在现在实在少见,加之经费有限,只选择了外观类似的现代棉麻布料作为权宜之计。
二、形制考据
形制考据中,考古文物作为证据的权重排序是:纺织考古中出土的丝织品服饰文物大于雕像人俑,再次是绘画图像石刻,然后是与宗教无关的一些文字记载。所追求复原的时代风格大约在主要参考文献《四极明科经》降世的时代,也就是晋代左右。但是因为服饰的传承性,纺织考古服饰文物的难得与数量较少也会参考一些相近时代文物。魏晋也是一个各种文化交流时期,所以根据道教中国本土宗教,对于难以考据的细节,更多的参考汉代晚期的服饰。
花海毕家滩墓的时代处于前凉左右,保存较为完整,有衣物疏和部分丝织品出土可以作为服装形制复原的主要参考。(《甘肃花海毕家滩26号墓出土的丝绸服饰》)
形制应与当时世俗流行之巾基本相同,材质为葛一类的棉麻。魏晋时期隐士流行戴幅巾,所以推测这里的巾或许常常应用幅巾。《洞真太上太霄琅书》法服诀第八,对幅巾这样描述“上古玄冠,生于麻冕,帽之先幅巾而已。幅巾细布四十升者,幅广二尺,条长四尺五寸六分,其一横而屈之,缝于两边,开下缝髻,垂后覆肩,热则短之,指周乎髻,斋则解之,加以颜带。”这里对于幅巾样式的描述是,用四十升的布来制作,宽度为二尺,长度为四尺五寸六分。做一道横着的线(或绳带)来卷曲它,在两边缝上。开下缝髻,然后后面有披幅可以垂在肩上,还可以自由调节长短
花海毕家滩墓出土了绯碧裙残片,并通过衣物疏名称对比认为绯碧裙。从残存的部分可以看出,这条裙子由绯色和碧色的裙片相间拼接。类似的裙在大量的汉晋砖画上也可以发现,并且既有间色拼接的裙也有纯色(同色拼接)的裙,说明这样多个裙片拼接而成的裙是当时的普遍的剪裁方式。丝织品文物中,马山出土的N17深黄绢单裙、马王堆出土的单裙也呈现了这种梯形拼接的交窬剪裁,组成裙幅,裙每片皆为上窄下宽的梯形裁片,基本采用直角梯形直拼斜的拼接方式可以推测,法服的裙应属于交窬裁裙,8幅中每一幅裁成4部分,一共有32条。汉晋时期裙装为一片式,所以这里的道士法服也应不例外。

(花海毕家滩墓出土绯碧裙残片)
指用粗毛或粗麻织成之衣,为古时贫穷者所穿。作为法服套装中的一件时,不仅是用来描述服装的材质。对于《汉书·张良传》:“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颜师古注:“褐制若裘,今道士所服者是也。”这种描述,就是对于褐这种形制做出了类比的描述。可是,文物中也难以见到裘的身影也有现代学者论文中提到了裘与上清法衣的关系(房本文,2008),通过对李白诗中紫绮裘的材质、使用、内外颜色推测出是上清派的法衣,但是推测这件紫绮裘是帔。由于褐比较缺乏文物,目前也无法考证,只能说明裘与道士法服也有着紧密联系。
由于褐的图像资料和文物资料较为稀缺,虽然在一些石刻图画(如田良宽造像碑)上可以找到类似的形象,但是其模糊程度也很难作为服装复原参考,而当时的服装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所以可以推测,褐的形制类似于花海墓的练衫。因为衫的层次属于中间层,在当时普遍穿着,而且上至贵族下至平民都会穿着这种衣服。而平民普遍穿着也符合褐的特性
 

(花海墓出土练衫残片及线图)
由于褐的条数很多,所以对其形制还有另一个推测,褐会不会是类似于马王堆长襦、江陵马山楚墓里那样的上下连缀的“深衣”式服装,下方的“裳”有很多条拼成。为了进一步了解褐的形制与特点,也因为魏晋时期衫和襦之间的区别更多的在于穿着层次上而不是形制本身,所以本文也参考了汉晋时期其他襦类文物资料。但是,从花海、楼兰、尼雅出土文物的几件襦中,可以发现接襕大多已经残损,难以看出原本的长度。根据包铭新的《西域异服》中对于襦的猜测,襦的襕长度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襦的衣长在60厘米左右,另外一种是襦的衣长在80厘米左右。中国古代的服饰中,以是否及膝来区分长衣与短衣,这两种长度的上衣都属于短衣,符合褐的形制与穿着层次。因为较长的衣襕更加接近经文中对于褐长度的描述,所以本文更偏向于较长接襕的推测。而深衣类的服装,一方面衣长往往长于膝盖,外观上有着较大差别;另一方面文物中所见的拼接条数也没有过多,难以对应道教法服中的条的数量
对于褐中条的拼接方式,在现在看来已经很难找到参考文物。《西域异服》中对于楼兰的襦中提到了一个细节,也就是,襦的内层其实是又多种布料拼接而成,根据现存的模糊照片来看,是一条一条进行拼接的。这说明上衣的拼条在当时是一种惯用的做法,即使这种拼接的方法细节到今天已经难以得知。根据中国古代服装裁剪习惯,推测是衣的部分纵向多条进行拼接,下接一整条腰襕。这种纵向多条的拼接方式,仿佛在田良宽造像碑上也有体现只是石碑上线条模糊,碑中的道士所着衣物也有可能是在北朝影响下的北方更加流行的袴褶(音xi)。

(图出自西域异服》)
在隋唐以前,帔就已经出现,但是他的含义并不统一。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记载“帔,弘农谓裙帔也,从巾,皮声”“裙,绕领也。”这是对于帔的一种解释,说帔是一种类似于裙子、围绕于领子的服饰。而法服中本就有裙,而且帔也不能仅仅是一个领部装饰构建而是一件完整的衣服可见指的并不是这种帔。
第二种说法是,认为帔类似于斗篷,披于肩上。《晋书·恒玄传》记载“使羸弱贯油帔登山,分张旗帜,数道并前”这里的油帔指在帔上用油质物进行处理可以有防雨防水的效果,是帔的一种特殊处理。这种帔与道教法服中的帔较为符合
第三种帔是类似于领巾的,也类似于唐代的帔子、披帛。《隋书》中记载“开皇中,房陵王勇之在东宫及宜阳公王世积家,夫人所服领巾制同槊幡军帜”也就是说,这种领巾的形状就像军队旗帜槊幡一样,是一个细长条的形状。这也类似于唐代壁画、俑衣中常见的帔子。
对于第二种和第三种释义的分辨,这里主要参考了《四极明科经》中对于帔的尺寸描述“广4尺9寸,长5尺5寸”。说明法服中的帔应该是一个矩形的形状不会是一个长条,也不应是领口的装饰物,更符合第二种说法的描述。
而这种描述,与金代阎德源墓的云纹鹤氅(发掘报告中的名称,实际上或许叫帔更为贴切)大体一致,都是较大的长方形形状衣物没有复杂的结构。也正与阎立本《历代帝王图》中陈文帝形象对应,而且画中对于陈文帝“深崇道教”的描述又进一步印证了推测,将帔的尺寸和外观呈现于画上。在北齐校书图中,帔作为宗教人士所着服装的形象也有体现,但其尺寸、形制恐怕难以符合道教法服的特定要求
帔的拼条方向和穿着效果,也可以从造像碑中大观察到。如下图,北魏正光二年的造像碑中,天尊所着的衣服很象是帔,为纵向的拼接或褶皱。帔的大致穿着效果,或许如下图北魏汉白玉造像碑所见,披于身上,下垂至膝下左右位置

北魏汉白玉道教造像碑)

现代李红涛、陆军拓田良宽造像碑拓片 博物中国网站


附:道教法衣帔与佛教水田衣的区别讨论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对于帔是“道教一脉相传”还是吸取佛教服装”争论不止。到现在这个信息检索较为发达的时代,我们或许可以试着更加全面的进行思考,这里我来从更接近于形制的角度说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当然,这里的辨析仅对于较古早的文献之间,是汉晋乃至隋唐时期左右的水田衣与帔。晚期的文献意义不大,因为明代时水田衣已经是世俗流行服饰,而不是某一种宗教法衣的专属。佛教之服装在传至中土后也做出了一系列改变吸收了一些汉民族服装的元素,无法完全等同于早期的服装。
佛教的水田衣,根据《四分律》记载:“尔时世尊。出王舍城。南方人间游行。中道见有田善能作事畦畔齐整。见已告阿难。汝见此田不。答言。已见世尊。佛问阿难。汝能为诸比丘作如是衣法不。答言能。佛语阿难。汝往教诸比丘。时阿难从彼还王舍城。教诸比丘。作如是割截衣。此是长条。此是短条。此是叶。此第一缝。此第二缝。此是中缝。此条叶两向。”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发现水田衣这样的特征。首先,水田衣由很多条条拼接而成。其次,拼接的条有短条,有长条,还有叶。再次,在缝制过程中有第一缝、第二缝、中缝。
道教的帔,从这三个特征进行比较。第一,确实有很多的条,但是对于条的数量数量象征意义非常讲究,而佛教水田衣是在模仿稻田的形状有着区分外道防止他人觊觎的作用。第二,佛教的水田衣有长条、短条和叶,而道教的帔只有条,外观有着显著的区别。第三,佛教的法衣通过特殊的缝制方式再固定细的布条将水田衣缝制结实,并且有着规定的穿法和固定方式防止掉落。这种穿着方式是会袒露一边,也就是涉及到斜穿并且绕身不止一圈,特殊穿法也有直接披上但是形状与其他穿法时无差别。而道教衣服是有固定的方向竖直的披在身上的。如果用服饰史上衣服来类比,道教的帔是特殊的汉晋及之前的本土帔,佛教的水田衣更接近于隋唐开始流行的帔子,也就是横披子。用通俗的话来说,前者类似于一个方块,后者类似于一个细长条。
所以说,道教的帔于佛教的水田衣,从条的数量意义、条的种类和样式、固定方式和形制都有着区别

“”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