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杂谈】关于“在家修道”的进一步讨论


#杂谈


精彩推荐
【杂谈】“符”简论
【杂谈】什么是道士?兼论“民间”
【杂谈】关于上清一些常见问题的讨论

在家修道

以前末学整理过一篇《在家奉道之法》,略举集中在家修行也能施行的方法。不过,它单纯是在讲方法。而本篇主要探讨的问题是,当我们在家修行时,我们会面对哪些困难,以及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进行调解?


?其一,家庭关系


一些出家的道友,发勇猛心,立决绝志,可以与家庭断绝关系。而在家修行却不同,父母姑舅,兄弟姐妹,有些道友年纪大些的还已经有了夫妻子女,互相之间的关系来往多多少少都是绕不开的。既然我们没有选择出家,那么其实可以很明白的承认,至少在目前的阶段,我们对恩爱之家依然难以割舍,而恩爱之家正是依靠这些关系来维系,无论是血缘的关系,经济的关系,还是情感的关系。对于选择恩爱之家的我们而言,维护家庭和谐或者说维护这些关系,其实是我们本能的或者某种程度上是“义务的”行为。于是,家庭关系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当父母反对,亲戚议论,夫妻排斥,乃至于环境歧视(环境的影响最终会传递到家庭)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办?


1、我们需要一份收入


在家修行不能好吃懒做,整日在家无所事事,吃夫妻的,啃老人的,增加家庭负担,又相看两相厌。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不需要太多,但最好稳定。这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家庭地位,且减少家庭对我们的关注与不满,避免因琐事而产生摩擦,进而扩大影响面。这份收入可以让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拥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可以自由购买修行所用的物品。另外,父母的养老也是我们应该承担的,有收入,养老就有了保障。


2、我们需要进行包装


如今的社会环境,对宗教并不算宽容。其中对道教,特别是对道教的修炼部分,更加苛刻与蔑视。这其中有上个世纪几次社会运动的影响,也有现代人们的知识结构有关。诗词也好,易学也罢,心学理学皆可,老庄列文更佳,我们可以以传统文化或者道家文化研究者的形象示人,而不把宗教特征明显的东西展露在外。所谓和其光而同其尘,外混世业而内修真学。这不仅可以缓和家庭矛盾,也可以减少周围环境的关注度和猎奇心理。另一方面,教门多有精通道家乃至于百家思想的祖师宗师,深研诸子非常有助于修行。


3、我们需要扮演好角色


当我们在家修行,自然不可避免地在家庭中成为“道教”的形象代表,家庭成员会通过我们的言行表现,来建立对道教的认识,同时评估我们修习道教的变化。那么,我们在家庭生活中就需要注意。其实,只要我们守好一些基础的戒律,如升玄五戒,定志十戒,太上十戒,足以使自己成为社会意义上的优秀、高尚的人,自然也能获得家庭的认可,哪怕有个别人反对,我们也可以理直气壮地坚持,自己走在(遵行教法与提高品德双层面)正确的道路上。

而在第3条的实行基础上,又会为我们带来一些别的问题。


其二,社会关系


当我们按照上述第3条实行时,事实上通常会使我们在工作或社交中陷入相对不利的形势。

社会的需求是要人们拥有较高的道德水准,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而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这样的人并不算多,被排挤,遭构陷,受到不平等待遇,我们的生存环境会比较差,压力会比较大。

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是我们自己选择“在家”而必然会面对的结果。如果不能明白为什么道教追求升仙成真,不能明白为什么许多祖师一再叮嘱要远离尘世,那么就说明我们对“在家修道”这件事情的认识和预估还不够深刻。

有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我们与普通人同在俗世“生活”,为什么我们能成仙?为什么世界首富没有成仙,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没有成仙,劳动模范没有成仙,诺贝尔奖获得者没有成仙,而我们就能成仙?我们有什么独特之处?

这些不公正、不平等的待遇,就是对在家修道之人的考验。如果随波逐流,被大染缸给染上了其他颜色,那么就不过是终于堕入俗人之中,如滴水入海,杳无踪影,去仙道远矣。而如果能坚持“柔弱处下”,坚持“守戒忍辱”,愿念一切,悯济一切,修行不辍,勤行精进,则不失仙真果位。

所以,我们说,在家修行比出家修行的外部影响更大,某种程度上更为艰难。


其三,修行旨趣


在家修道究竟与出家修道有何不同?

这个问题其实是前两方面的根源所在。

同样是修道,环境不同,路径也自然不同。

按《洞真太上太霄琅书》所载:

行七经之道,北极真公除秽纳馨,神遇七经,仁义礼智信及道德。大道玄邈,涉求迢遥,是以修善,先行仁义礼智与信……缘末入本,引外还内,上学之功,于此乎在也。
七经者:
一曰仁经,男女婚嫁恩爱,交接生子种人,永永无绝。
二曰礼经,既生当长,壮不可恣,夫清妇贞,内外分别,尊卑相敬,和而有节。
三曰信经,既知和节,亲疏相关,朝野忠直,无相违负。
四曰义经,既知忠直,有与有取,罚恶赏善,更相成济。
五曰智经,既知赏罚,防有枉滥,抑扬通流,除邪入正。
六曰德经,治邪保正,五德均平,无偏无苦,常乐长存。
七曰道德,常乐长存,胜泰无上,上德不德,教化立功,功成身退,权变无穷。

显然,此“七经之道”正是在家修行之道。以道为心,以德为体,以仁义为车服,以礼智为冠冕。其法从五常之末而入,最终归于道德之本,亦是立功求仙之妙法,却与出家之法大不相同。

同样以讲求“忠孝”的净明派为例,不但要做到在俗的忠孝,更要做到其上的真忠、真孝。

大概仕宦之人,固当以政君泽民行事。不仕宦者,亦合念念在於不欺心、不昧理,紧要处先自不妄语,始能如前哲所言,方免为不忠之人。为学至此,方谓之能忠。……静思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言语有忝多矣。所以曰:不得罪于五藏,是名能孝。此外,却要理会得收放,心存夜气,方谓之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即是穷取生身受气初的工夫,修学至此时,却是最上品的孝道。……学者努力进修,得到这地步,又当知向上有真净真明、真忠真孝,不可不知,不可不行。……不黍稷牺牲,惟不欺为用,小心翼翼昭祀上帝,是谓真忠。珍嗇元气,深知天命,长养道胎,继续正脉,是谓真孝。
(出《净明忠孝全书·中黄先生问答》)

这便是在家修行的特点,根据在家修行者所处的环境,从末位入手,反溯归本。

而如果让在家修行者,去读、去学那些出家修行要遵守的、制情绝欲的经文或者戒条,便会引起修行初期旨趣与路径的混乱。

因此,在向别人推荐经文时,绝不能开口老三样:“三官北斗清静经”了事,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对方需要什么样的经文。

若是自己去寻经文来读,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分辨,否则旨趣易乱,会产生某种割离感,也就是说是在脱离当下在家环境的基础上去追求出家的超脱,就容易在脱离实际的“清净幻想”中沉溺,不利于实际的修行。

在这种割离感的影响下,自身的情绪稳定与行为目标也会发生紊乱。很多时候我们能发现这方面出了问题,但有些人可能无法找到问题的根源,就是没有在学习适合自己本阶段的东西。


总而言之,在家修行的问题有很多,以上只是列举了其中一部分。

还有像如何在家中坚持过宗教生活或者保持宗教气氛?在校学生如何进行修持?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运用我们的智慧去解决。

“”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