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宗师论道】奉道行事


#宗师论道


精彩推荐
【宗师论道】斋醮度人
【宗师论道】我命在我
【宗师论道】社会需要和自我价值(节选)

奉道行事

我们做道士的常说,我们的道教已经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这是我们的光荣,因为道教历史悠久。近两千年中,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历史上有多少风风火火的东西都消失了,湮没了,但是道教却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的道观仍然存在,神像仍然存在,经书仍然存在,而最重要的是,我们道士一代一代传到了今天。今天我们还要培养青年道士,使道教继续传下去,直到将来。

社会要发展,时代要变化,一代与一代的道士都不一样。我们这一代的道士和我们的度师就不同了。我们同天师初创道教时代的道士就更不同了。将来的道士和我们这一代比肯定会有更大的变化。我相信更加进步,更加提高,更加有出息。但是,不论有多大的变化,道士总是道士,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作为道士,他有一些根本的东西是不能变的,变了就不是道士了。这就是一个道士对道教的信仰不能变。一个道士如果连信仰都没有了,那他就不是道士了。即使他还留在道观里,穿着道装,他的心也不是道士了。
有一部经叫《太霄琅书经》,里面说:“人行大道,号曰道士,士者何?理也,事也,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士,故称道士。”这段话就是说,按大道行事的人才称为道。做道士的人,要信仰道,追随道,按道的内容身体力行,奉道办事。不然就不能称为道士。这些话很简单,但是,非常重要。因此,我认为这是一个道士应该有的重要的修养,是做一个道士的第一位事情。
说到“奉道”,大家都知道太上的《道德经》五千言。两千多年来,道门内外对于《道德经》作过上千种解释和研究,现在外国人也都在研究太上的《道德经》,认为包含着许多千古不变的真理。我们道门中的人当然就要更加重视《道德经》。我们这一辈的道士,有些人可以背出上万句经书,像《皇经》和《净坛》、《进表》、《告斗》的经句,但是有些人却不一定背得出《道德经》,那是时代造成的。在那个有些人腰缠万贯、有些人一贫如洗的社会里,“三教”总是和“九流”放在一起的。做道士成了一种谋生的手段,因此能谋生的就学,《道德经》也就不念、不背了。这不能责备我们的度师,也用不着责备自己,这是时代的限制。建国以后,时代变了,周恩来总理在50年代就说过:“让宗教还它个宗教的本来面目。”这个本来面目,对于道教来说,就是纯洁的信仰。在旧社会里,一些老道士把接待丧家商议道场的安排,称做“讲生意”。建国以后,我们改称为“经忏接待”。表面上看这是改几个字,实质上,反映了我们道教徒修养水平的提高。我们不再把做道场看成是“做生意”,而是把它看成我们为信徒服务,帮助信徒了愿,使丧家先人早登仙界,也是自己在做善功。当然,因为现在是商品社会,信徒也给我们一点酬劳,帮助我们维持生活,这是正常的、合理的。就是在祖天师的时代,还要交“五斗米”。但是这点酬劳也仅仅是五斗米的水平,维持生活的水平,不是“做生意”。做生意是为赚大钱,要赚大钱千万不要进道观做道士,因为第一不允许,第二不可能。不允许,因为建国后的道教是纯洁的道教,要奉道行事。不可能,因为道教已经恢复了本来面目,规戒严肃,制度齐全,不可能在道教内部搞不合法的手段。
说到“奉道”,就有奉一个什么样的“道”的问题。道教用“道”字作为它自己教派的名称,当然,它把“道"作为自己最高的信仰。那么什么是“道”呢?现在社会上有许多解释,所以《道德经》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这就是说,可以解说的“道”,就不是永远不变的“道”,不是真正的“道”。俗话说,可以意会,不可言传,“道”就是这样的。太上在《道德经》说到的“道 ,是无所不包、无所不为、无所不能的。它“先天地生,产生在天地之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天地人都要按“道”办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宇宙天地、人和万物,没有一样不是由“道”产生的。“道”又体现在宇宙天地、人和万物之中,因此,“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万物;窃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也就是说,天地万物之中,只要有形象的、有生命的、有精质的里面都包含着“道”。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无数个发明创造,可以说所有的发明创造都是“道”产生的,都是“道”的体现。人类社会还有许多没有被发明、没有被认识的东西,它们也都是“道”产生的,也都是“道”的体现,只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达到认识和理解那些“道”的水平,也就是我们还没有“得道”。人们要问,万能的“道”、体现万物的“道是哪里来的?我们道教徒认为“道”是太上在冥冥之中创造的、规定的。因此,太上就是“道”的化身。我们“奉道”,就是要信仰太上,信仰先天地生的各位尊神,相信是他们创造了“道”,由“道”再衍出天地万物,并且再让“道”体现在天地万物之中。各位尊神在注视着我们,我们丝毫不能轻慢。
说到“行事”,就有一个按什么原则来“行”的问题。经文说“人行大道,号曰道士”,就是指出道教徒行事的原则,是按道行事。按道行事,就是“得道”,不按道行事,就是“失道”。其实世界上人的所有事情,以及由此给人带来的高兴和悲伤,喜悦和忧愁,都是由“得”和“失”两个字引起的。一些追求世俗利益的人,就是希望得到钱,得到名,得到妻儿,或者得到彩电、冰箱、摸彩、得到大奖,等等。我不是反对这些利益,因为生活在今天的社会里,总是要和这些世俗利益相联系的。问题是应该有一个正确的态度,我的看法:
第一,不能把世俗利益作为道教徒的行为准则或目标。有人说过,吃饭为了生活,生活不能为了吃饭。我们应该说,吃饭为了修道,而修道不能为了吃饭。如果不能按“大道行事,而按世俗利益行事,那么我们信道教的人同普通人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为了一点做道场的酬劳争吵或闹情绪,那么我们同社会上的争工资、争待遇有什么两样呢?如果我们为了一个职务、一个头衔争吵或闹情绪,那么我们同社会上的争名誉、争地位有什么两样呢?真正按大道行事的人,对于世俗利益的一套东西是绝不追求,也不放在首位的。
第二,不要把“得”和“失”对立起来,绝对化。太上在《道德经》里反复强调的一个思想,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辩证法的思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这就是说,有和没有,困难和容易,长和短,高和低,声音和音调,前和后,永远是联系在一起的。得和失也是如此。有得到的,就有失去的。有过去得到了,就有现在失去的。有现在得到了,也有将来失去的。得未必是福,失未必是祸。奉行大道的人,就要有这样的气度、胸襟和目光。
第三,要有为道教事业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准备。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政府真心实意地落实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可以说,近百年来道教徒从来没有得到像今天这样的政治地位、经济实力。我们现在做道教徒一定要珍惜形势,做一点对得起祖师、对得起后辈的事,要有一点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大家想一想,祖天师张道陵为了求道,孤身一人,徒步从江苏经浙江、转陕西最终到达四川鹤鸣山修道。南北朝的陆修静走遍三山五岳,最后在庐山脚下,结茅建观。陶弘景抛弃优厚的做官生活,到茅山建观修炼。他们图的是什么呢?还不是为了“奉道行事”,而做出了牺牲吗?比起他们来,比起现在三山五岳、穷乡僻壤修道行事的道友们,我们上海的修道条件不知要好多少倍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道教事业的发展多做些贡献呢?
“奉道行事”,是我们道教徒的第一位的修养,切记,切记。

“”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