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先秦道论与黄老学派在神道设教中的投影
引言
通过第一年度与第二年度的学习,本文旨在探讨先秦道论与黄老学派在神道设教中的投影,研究在不同时段思想演变的异同点,把握时代脉络的发展,分析二者之间的交融。
从需求层面上来讲,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社会秩序崩溃,急需一种新的思想来指导治理国家。
这些因素都为思想创新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先秦道家哲学就是在这一文化交融的土壤上孕育诞生的。
如老子在著作《道德经》提出的“小国寡民”的思想以及庄子在书中提出的齐物思想“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都体现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道家学派的主张。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有些学派站在人伦社会的视角下,提出以礼治国的方针,建立社会等级,上下尊卑,以及设立内心框架五常纲伦来挽救社会失衡的秩序。
这么做是不断的做加法,却是自立牢笼。此乃小术尔。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正如同后世汉代《太平经》里十治中所预示那样:天地十治由元气治而开始,经由自然治,三为道治,四为德治,五为仁治,六为义治,七为礼治,八为文治,九为法治,最后十为武治,十而终也。
元气治天地万物一气,自然治也无人兽之分,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道治为先世之治,人们淳朴自然,无善恶之分,自有道性,混混沌沌。德治差了一点,但也是道之显现,于此也是有了“主体”“客体”意识之分。“仁治”又差了一点,虽然总体向善,但是已经有私欲存在。
《太平经》中提到,到仁治为止,尚且能接受,虽偏离大道,但也不失根本,还可以扭转归来。但“仁治”都约束不了的话,之下的“义治”,“礼治”更是失去道性,远离根本。需要一层又一层的约束才让天下没有大乱。
因此我们道家诸子认为“仁义礼智”反而为害,是让人在俗世中打转的枷锁。
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生于无。”(道德真经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是虚无创生的观念,也依此观念,后世道教圣贤教化世人一系列的方法来返虚静,归于大道,我们这里暂且按下不表。
老子的哲学观念也提出了“道,象,物,精,阴阳,气”等理论,(道德真经云:道之为物,惟恍为惚…其中有象…其中有精…,另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庄子从“心斋”“坐忘”“撄宁”等角度,提出身心一如的主体论。如果老子从“长短”,“高下”等对立名相阐述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思悟,那么庄子则是进一步“外物,外天下”,抛弃名相,倡导以身体道的本体论。
“吾丧我”就是超越形身证成道身。由此才能“物化”,做到逍遥游的境界。庄子认为,人形体上的不完整没有关系,只要做到“全身”,“保身”亦可追求得道逍遥的境界。
剩下道家诸子便是老子道德真经这个“总纲”列而详之道如何在天地中体现,如文子全文是从老子阐述道的角度变成“今人”如何接近道的行文逻辑。如果说老庄是“降本”,那么文子则是返本。他的世界观与老子一脉相承。(如文子:故道者,虚无、平易、清静、柔弱、纯粹素朴,此五者,道之形象也。虚无者道之舍也,平易者道之素也,清静者道之鉴也,柔弱者道之用也。反者道之常也,柔者道之刚也,弱者道之强也)
关尹子是从老子道德真经中提出的道无所不包的观念来进一步提出物我皆道的理论。如《关尹子》曰:无一物非天。无一物非命。无一物非神。无一物非元。物既如此。人岂不然。人皆可曰天。人皆可曰神。人皆可致命通元。不可彼天此非天。彼神此非神。彼命此非命。彼元此非元。是以善吾道者。即一物中。知天尽神。致命造元。学之。徇异名。析同实。得之。契同实。忘异名。
而管子列子的世界观可以放在一起比较。管子认为,万物生于“有”,而这个“有”,管子命名为精或者元气。如《管子?内业》中谈到:“精也者,气之精者也。”这里划下一个重点。此处的精,或者有,在后世修炼过程中,也可以称作为“神”。
《列子》一书中也体现了人心至精则为神的观点。如《纪昌学射》中提到:“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牦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
在道教的思想体系中,可以大致分为三层:先秦诸子道论,汉代黄老学派以及神道设教化下道教义理。
我们可以从老氏六经可以看到,无论是《道德真经》每章言简意赅字字珠玑,还是《文子》九守的多方论述;无论是《列子》《庄子》寓言故事需要自悟,还是《庚桑子》每篇直接以“道论”进行命名,都偏向于思想纲领,强调了道的抽象性和超越性。
黄老学派则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干,同时又能够容纳名家、法家,能够借用阴阳家的框架,能够重视儒家的伦理教化,不否定传统的固有的好东西。比如我们学习过的《淮南子》。
以黄老进行“冠名”,一是身形与精神的融合统一。如黄帝侧以全身保生为宗旨,与先秦道论相比,增加了很多实操内容和方术,如《黄帝九鼎神丹经》。抱朴子曰:“按《黄帝九鼎神丹经》曰:‘黄帝服之,遂以成仙’又云:‘虽呼吸道引,及服草木之药,可得延年,不免于死也;服神丹令人寿无穷已,与天地相毕,乘云驾龙,上下太清。”
而老子的思想则作为体道的方向指导。“老子夫体道以匠物, 宝德以长生者, 黄老是也。 ”《抱朴子内篇》
二是黄老学派并仅仅是一种思想主张,也是一种宗教体系。是一种政治制度。黄帝乃“五位上帝”中最尊贵者。由此当时的学者创造出融合治国理念和方术技艺,以老子学说为灵魂的黄老学派政教一体的制度。
如在《淮南子》:“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而任下,责成而不誉,曲突徙薪而不焦,执斧柯而不伐,谓之损智。智者官能,官能者国乃治。”,以及《黄石公三略》:“夫主将之道,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能用众者,使之不能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都有体现。
路径1《道德经》(提出诸多概念,道,德,象等,玄而上学) ——《庄子》 (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以及在文中加强人与道之间的联系,提出体道论)
路径2《道德经》——《关尹子》《庚桑子》《管子》《列子》(加强人与德之间的联系,此处的德义同精)
路径3则是将以上进行糅合,贴合时代背景,增加政治主张,进行组合。
三、衰世之治的无奈——神道设教
太清之始也,和顺以寂漠,质真而素朴,闲静而不躁…
至衰世,镌山石,?金玉,掷蚌蜃,消铜铁,而万物不滋,刳胎杀夭,麒麟不游…
我们站在历史的河流望向上游,总会觉得某些宗教灵验故事啼笑生非,但是当我们考虑到当时的社会人民食不果腹的情况,甚至生存都是很艰难的事情。我们就会对道教宗师当时的做法理解的会更加深刻。
对于自力极为微弱的穷苦百姓来说,如水中浮萍般乱世沉浮,不得不找到一个依靠来作为支撑自己活下去的希望。
比如在魏晋末年,八王之乱时期,部队将领张方将数万人民当作军粮食用。五代十国更是哀鸿遍地,白骨森森,一片人间地狱场景。这种情况下,道经著作只是在高门士族等小圈子进行交流。
那么对于大字不识一个,只想活下去百姓该采取怎样的交流措施呢?那就是神道设教。
神道设教第一个也是最显著的体系就是“神道监察”。在陶祖和其他宗师完善神灵谱系之前,神灵却在村民的口口相传中诞生。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村民朴素的心愿,也是教派化下的重要思想之一。由此衍生出“德满三千,飞升成仙”,或者“天地有监察之神,举头三尺有神明”等一系列思潮。
宗师们模仿人间朝廷的制度,采用“道物理论”利用理,象,数构设出神灵谱系,作为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现世人的头上,天道自公。
然而,这是一场为了鼓舞劳苦大众而构建的心灵之旅吗?只存在梦幻泡影之中吗?
道教的教理教义从未脱离过先秦道论和黄老学派。只不过依据时代的变化而进行变形。如《道德真经》所言;“道可道,非常道”。我们上文提到过神道监察,其实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
一“神者,不测也。”“天地之精为之神”。可以理解为宗师们从不创造神,而是描绘神。在天地之间确实有那么一种他力存在,我们永远无法了解这种力量的全貌,只能尽力根据其显示的踪迹来锚定祂某一方面的职能。
二“人心至精则为神。”《管子》心术,白心中很好的解释了这一点,如文中写道:“静漠者,神明之宅”等。
形不正,则神不居。包括道教的戒律也是同样的道理,以人为规定的守戒为底线,将“衰世之治”被社会浸染的不良习气慢慢消除。身心皆正,皆静,方可返道。精者,至也,纯也。纯者不杂,为守一。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
由此脉络我们可以捋下来,从先秦道论的超越性(道,虚静)到汉代黄老的人与自然与社会的进一步联系(全生,改造社会,以及防止被社会改造而采取的正形,救败)再到神道设教(进一步设置他力来约束)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脉相承的,最终核心思想就是返道。
我们在道教修炼体系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环节。一是自我环节,二是神圣环节。三是规格规制。
在自我环节中,在修炼前身心清净的准备“静漠者,神明之宅也”。还是在斋仪过程中,存思取炁,发炉复炉,忏悔礼拜都是依据我们学过的先秦道学的理论进行自身调节的方式。
在神圣环节中有宗师在文中写道:“不察其形恭,何以达其心识”。这同样与《管子·心术》、《管子·白心》、《淮南子·精神训》等文章内核相契。
而在规格规制以及掐诀念咒等环节,则是运用了道物理论,理,象,数。运用五行,阴阳,八卦等进行规格上的设定。
在内神的设立上也是采用了理,象,数三合一理论,和《管子》中人心至精为神理论。再以内神感召外神,又是采用了天人合一,万物齐一一气论。
所以如果说先秦道论和黄老学派为理论积木,那么道教的教义就是以此积木进行有机组合。
五、神道设立与先人理论
先有的神灵后降经,还是先有的思想体系后随着时代发展,生成了神灵谱系呢?
这其实并非是非一则二的问题,而是两条并列线。神灵降经与人为完善神灵谱系是共同进行的。人们并不是发明理论,而是发现理论,人们并不是发明神灵,而是去描绘神灵。
当然,怎么去对“神”这个名词进行定义,就需要我们根据不同语境进行思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