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中医养生:跟“疗虎针龙”孙真人学养生,“十常养生法”练起来



古代名医中,最长寿者非“疗虎针龙”孙真人孙思邈莫属,阳寿百岁以上。


药王孙思邈养生理论虽然博大精深,但操作起来简单易行,关键是要持之以恒。


药王爷“疗虎针龙”孙思邈真人


关于孙思邈的生卒年,古今学者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生于文帝开皇元年辛丑(公元581年),卒于唐高宗永淳元年壬午(公元682年),享年102岁。


二、生于南朝大同七年辛酉(公元541年),卒于唐高宗永淳元年享年142岁。


三、生于南朝梁天监十四年(公元515年),卒于唐高宗永淳元年享年168岁。


虽然这三种说法出入甚大,但即使取最小数,孙思邈活到百岁以上。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一个人活到这个岁数,简直就是“活神仙”了。


药王爷“疗虎针龙”孙思邈真人


真人并非先天体质


人的寿命长短,与先天体质及后天养生都有密切关系


可能有人以为孙思邈先天体质好,才活到期颐之年。


实则不然,孙思邈先天体质较弱,幼年时是个病秧子。


他在《备急千金要方》自序中说:“吾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


先天体质较弱,孙思邈立志学医,后来成为一代名医才能如此长寿


药王孙思邈真人医虎图


“十常小劳养生法”,随时随地可养生


我国传统医学,不仅要治“已病”,还要防“未病”。


黄帝内经》曾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养生思想孙思邈进一步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认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把养生防病放在首位


孙思邈养生理论虽然博大精深,但操作起来简单易行,关键是要持之以恒。


孙思邈说:“道家养生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但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


“小劳”,就是强度较小的运动。也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形劳而不倦”。


“常欲小劳”,就是经常小运动,喜欢小运动,并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这种养生方法,可称之为“小劳养生法”。这种养生方法不拘一格,形式多样,包括导引、吐纳、按摩打坐散步等,随时随地可做


孙思邈独创“十常小劳养生法”:


一、发常梳。


古法是将手掌互搓至掌心发热,然后十指向后,由前额往后“梳”,经头顶、后脑至颈部,早晚各做数次。


此法有醒脑开窍、安神定经、明目祛风等作用,并可防止头痛、耳鸣、脱发等,用梳子也有这样的功效


二、目常运。


先合眼一会,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转动,望向上、下、左、右四方,顺时针一圈,逆时针一圈。重复数次。


此法能改善眼周血液循环,对视疲劳、近视、弱视、老花眼等有一定效果


三、齿常叩。


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不要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叩齿次数不限。


此法可促进消化酶分泌,防止蛀牙及牙骨退化。


四、头常仰。


站立,闭目,垂首。然后慢慢抬头,先仰头,然后头向左扭,向右扭。动作要慢,不要太快,以免头晕。


此法可改善脑部供血、供氧,缓解颈肩肌肉疼痛。


五、津常吞。


孙思邈养生百字铭》云:“晨兴嗽玉津。”“玉津”即津液、口水。早上起床后,垂膝或盘腿静坐,闭口目,舌抵上腭,缓慢呼吸,待到口中有津液,便分两三次吞下


此法有补精益气、强健内脏的作用


六、耳常鼓。


孙思邈养生百字铭》云:“亥寝鸣天鼓。”意为晚上睡觉前,双掌掩耳,双手食指压住中指,然后以食指用力弹向后脑壳,耳中可听到“咚咚”之声。


此法有改善听觉能力增加记忆力的效果


七、腹常揉。


双掌互搓至掌心发热,然后双掌交叉压于腹上,围绕肚脐搓揉,先顺时针揉,再逆时针揉。


此法有增强肠道蠕动,改善肠胃功能作用


八、面常洗。


这里的“洗”是指用手掌搓脸。暖手后将双掌覆于脸上,上下内外搓揉,搓至脸部发热。


此法可改善脸部血液循环,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减少脸部皱纹。


九、腰常摆。


站立,身体缓缓向左转,右手拍打小腹,左手拍打后腰命门穴。然后身体向右转,左手拍打小腹,右手拍打命门穴。


此法有健肾固精,改善腰部疲劳的作用


十、脚常搓。


先用右手左脚,搓热后用右手拇指按摩左腿涌泉穴。然后用左手搓右脚,搓热后用左手拇指按摩右脚涌泉穴按摩穴位时要用力,穴位有酸痛感为佳。


此法有补肾温阳、调节失眠作用


以上“十常小劳养生法”是药王孙思邈真人身体力行总结出的经验。


常常“小劳”使他一生充满活力,至90多岁时仍“视听不衰,神采甚丰”。


药王爷“疗虎针龙”孙思邈真人




真人仙去后,供职于天庭,仙职为上清天医院的神祗天医,在天庭上清天医院的十三科中主大方脉科

医院现代医院一样,分科诊治,由三皇帝君主掌,普天福主真君主礼。

据《灵宝领教济度金书》,道教好道布医的神祇,在上清天医院中都有神职,共辖天医十三科。

上清天医院



除孙真人主大方脉科外,其他十二科的天医真人分别为:

金匮玉函张真人(张仲景)主风科,
归正派法王真人(王焘)主眼科,
云林神谷龚真人(龚廷贤)主妇科,
保元寿世周真人(周扬俊)主小儿科,
神宫妙手华真人华佗)主科,
医学入门真人(岐伯)主耳鼻科,
推明内外李真人(李杲)主砭热科,
丹溪心法真人(朱震亨)主伤折科,
医学全备刘真人(刘完素)主金簇科,
制药灵妙雷真人(雷斅)主疮肿科,
九九难经卢真人(卢之颐)主口齿科,
博览统删葛真人(葛洪)主书禁科。


道教除了仙道贵生之外,也讲究济生而度死。玄门以其博大的胸怀,不但救苦拔罪,度亡超升,对世人的病苦疾难,同样施以援手,令现世安乐健康。

作为道教弟子,应时时刻体会学习真人等天医的精神,无论是疾病还是生活,对有需要帮助的人,多关心一些,多帮助一些,如此上合天心,下济苦痛,自然社会平和,戾气消散。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