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斋的简介
斋的原意是洁净的意思。《说文》称古人在祭祀神灵之前必先斋戒沐浴。
《礼记·祭统》称:“斋之为言齐也,齐不齐以致齐者也。”古人在沐浴更衣之后也会暂时不饮酒,不吃荤,禁绝房事,以表示诚敬。
《礼记·祭祀》曰:“斋者,精明之至也,然后可以交于神明也。”通过斋戒最后可以达到与神明相沟通的情况,所以通过斋戒,持斋者不仅能清整心境,消减烦恼,更能与神明沟通,积德解愆,和神保寿。
道教从创立之始,即十分重视斋法,将其誉为修道的基础。学道者以斋戒为本,诵经必斋,校经必斋,书经必斋,书符必斋,合药必斋,烁丹必斋,精思必斋,诣师请问必斋,救疾消灾必斋,致真人必斋。
斋者,太上所敬重,老君所营护,诸圣所倚赖。一切和修道弘法有关的行为,都须先斋戒。
二、持斋的好处
《三天内解经》称:“夫为学道,莫先乎斋,外则不染尘垢,内则五藏清虚,降真致神,与道合居。”
对学道修道者来说,持斋是首要的,在外能不染尘世的污垢,在内能涤净五脏,达成清虚,降真致神,与道相邻相随。所以,持斋是修行者首要的方法,能最终通达与道合居的境界。
《洞玄灵宝长夜之府九幽玉匮明真科》记载:“学士不持斋奉戒,七祖不得上升天堂,身无香洁,不致神明。至士能持斋戒,则思念立感,功应自然。”学道之士不持斋奉戒,七世先祖不能上升天堂,身无芳香洁净,不能感通神明。
道教持斋
到了南北朝时,道教斋仪渐趋繁复。其法主要出于灵宝,陆修静天师对之加以整理,形成“大体九等,斋各有法,凡十二法”的仪式体系,这九等十二法里边包括洞真上清之斋两种,和洞玄灵宝之斋的九种以及三元斋、涂炭斋等。
唐五代时,斋门又添新法,并形成“三箓七品”的分类体系,系指金箓斋、玉箓斋、黄箓斋等三箓和三皇斋、自然斋、上清斋、指教斋、涂炭斋、明真斋、三元斋等七品。“三箓七品”之说一直流行至今。
此外,《云笈七签》卷三十七另有“十二斋”之说,三箓七品之外,多加“八节斋”和“靖斋”一种。
道教持斋
四、斋的分类
在长期实践中,道教形成了很多的斋戒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划分,有不同的分类。
如《云笈七签》卷三十七《斋戒叙》分斋为三种,即设供斋、节食和心斋,《金箓大斋启盟仪》分斋为内斋与外斋,有的分斋为拯道和济度两种,也有的按照时间来分类,如八节斋等。虽然道教的斋法纷繁复杂,但总的来说均不出南华真人的心斋与祭祀之斋划分,《南华真经·人间世》里不仅将斋法分为心斋和祭祀之斋,而且特别强调心斋。
道教斋法里按时间命名的有三元斋,五腊斋,八节斋,半景斋等等。
01. 三元斋
指在上、中、下三元之日举行相应仪式,礼谢天、地、水三官,忏悔自己所犯的罪过。三元日为三官诞辰日,分别为正月十五上元日、七月十五中元日、十月十五下元日。早期道教就有三官手书,书写病人的姓名,并在文书上说明服罪的内容和意愿,随后分作三通,其一在山上呈递给上天,其一埋在地里,其一沉在水里。
根据《无上秘要》记载:“三元削罪于黑簿,北帝落死而上生,三官保举于学功,太玄记录于上仙”。三元节虔诚持斋可以感通神明消除记录在黑簿上的罪业,并会得到三官大帝的保举,此外,相关的神明还会记录其功德。
02. 五腊斋
腊,有祭祀的意思。《云笈七签》卷三十七引《明真科》称:“正月一日名天腊”“五月五日名地腊”“七月七日名道德腊”“十月一日名民岁腊”“十二月八日名侯王腊”。道教认为应在这些日子“修斋并祭祀先祖”。
唐代朱法满道长在《要修科仪戒律钞》卷八称:“五腊通三元,名八解日。皆可设净供,建斋求福,兼祀先亡,名为孝子,得福无量。”在这些日子里持斋祈福,并祭祀先祖者,是非常孝顺的人,可以获福无量。
道教持斋
03. 八节斋
指在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日,虔诚持斋,礼谢七玄(七玄之祖),忏悔今生和宿世所犯的罪过。八节之日既是农时节日,又是祭祀之辰。
《云笈七签》卷三十七称:“凡八节之日,是上天八会大庆之日也。其日,诸天大圣尊上会灵宝玄都玉京上宫,朝庆天真,奉戒持斋,游行诵经。此日修斋持戒、宗奉天文者,皆为玉帝所举,书名玉历。”在八节日的时候,诸天大圣、仙尊会在灵宝玄都玉京上宫集会,在这些日子修斋持戒者,都会被玉皇大帝所赞赏,并命相关神仙记录在玉历。
04. 半景斋
半景,指自清旦至正午的时段。半景斋是斋期仅半日或斋时并不十分固定、程序也不十分严格的简易斋法。根据道教旧制,这种斋法不像上清、灵宝、洞神、太一、指教、涂炭诸斋,持斋的时间很长,转经礼忏,仪式规格很高很固定。
《云笈七签》记载道:“随时去取,逐便制仪,既非大集,心达而已”,这类斋法的重点在心意的通达。
道教持斋
2、按内外分类
01. 内斋
指道长的内修斋法,由个人进行,注重内心的无思无欲,外观的无言无行。总体来说,心斋坐忘,遗形忘体,是内斋的宗旨之一。历史上来看,内斋应当是心斋的继承和发展。
内斋之法,最初的时候没有定式,例如,早期道教的守一之法就是内斋。南北朝时,道教斋仪渐趋繁复,例如,《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则称:“内斋者有四:一则心斋,二则常斋,三则清净斋,四则长斋。”
02. 心斋
心斋就是保持精神清虚,不接外物的状态。《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心斋者,谨守天戒,心意同符,内外同仪,无思无欲,无虑无恐,翛然坐忘,徳同眞人,道合仙格,乃曰心斋。”心斋是谨守天戒,心意合一,内外同仪,超越思索欲望,超越思虑恐惧,达到坐忘的境界,与真人同德,发明本来具有的道性合于仙人的品级。这是内斋的最高境界。
03. 常斋
常斋指“绝辛去厌,断荤戒欲”。这是对内斋的饮食要求,持斋者应暂时祛除辛辣和吃得太饱,并在饮食里断绝荤腥等。
04. 清净斋
清净斋指“断五谷,绝人事,居山林,饮元炁,持戒律,忘尘根,散胞胎,杜交友”。这是对内斋的行为要求,不食五谷,断绝人事,居住在山林里,持奉戒律,忘掉尘世烦恼,杜绝交友等等。
05. 长斋
长斋指“并持以上三斋之法,或一月、二月,一岁、两岁,十年、二十年是也,以至终于飞升,始于立意是也。”这是对内斋的时间要求,奉持以上三种斋法,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一直到飞升,都属于长斋。
内斋也称为“极道”。《洞玄灵宝玄门大义》称:“论斋功德者,宋师旧举六条,今家大明二种:一者极道,二者济度。
极道者,《洞神经》云:‘心斋坐忘,极道矣。’济度者,依经总有三箓七品。”修斋法的功德,大略分为两种,一种是“极道”,一种是“济度”,极道是《洞神经》里所说的“心斋坐忘”等偏向内修得斋法,旨在领会大道的奥妙,穷极天人合一的旨趣,追求本性与天道合一的境界。“济度”是偏向外在济世度人的斋法,依据经典的划分有三箓七品等等。
06. 外斋
指道长为他人他事而进行的斋仪。多为集体举行,唱、念、做俱全。
《金箓大斋启盟仪》称:“外斋者,登坛步虚,烧香忏谢,即古人祷祠祭祀之余意也。”外斋会登法坛步太虚,烧香忏悔拜谢,这是继承了古人祷祠祭祀的精神。外斋在早期道教的时候有指教斋、涂炭斋等简单斋仪。南北朝时,相应的道教斋仪渐趋繁复,外斋的名目很多。
陆修静天师在《洞玄灵宝五感文》中有“以有为为宗”的“灵宝之斋”,斋法包括金箓斋、玉箓斋、黄箓斋、明真斋、三元斋、八节斋、自然斋、洞神三皇斋、太一斋、指教斋等的记载,并赞叹这些斋法“轨范洋洋”“恢廓宏伟,难可备言”,仪轨庄重,恢廓宏伟。唐五代时,外斋又增添九天斋、九幽斋、正一斋、洞渊斋等多种。
《道门定制》卷六称:“广成先生曰:斋有二十七等,备在三洞经中。”斋法到这个时候发展到二十七等。到南宋时,又简化为金箓、玉箓和黄箓三种斋法。外斋的内容和功能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参与外斋的道长的数量也很多。
外斋也被称为“济度”。《洞玄灵宝玄门大义》称“论斋功德者......济度者,依经总有三箓七品。”这里的三箓七品的斋法,即是用以普度众生的外斋。济度斋法,需要请道长举行,对斋主则要有诚心向道、散财等要求。
《云笈七签》记载:“济度者,谓回心至道,翘想玄真,愿福降无穷,灾消未兆。”济度是持斋者回心向道,悬想玄真,虔心祈愿诸天神圣列位尊神降下无穷福惠,消除尚未萌芽的灾祸。
《洞神经》云:“济度者,依经总有三箓七品。”用以普度群生的济度斋法,依据经典总共有三箓七品。
07. 三箓七品
三箓七品是道教斋醮仪式的传统分类。原用于斋仪的分类,后来也用于醮仪的分类。
三箓即金箓斋、玉箓斋和黄箓斋。
七品指三皇斋、自然斋、上清斋、指教斋、涂炭斋、明真斋、三元斋等。
夫三箓者:一者金箓斋,上消天灾,保镇国王,惟帝王用之;二者玉箓斋,救度人民,请福谢过,惟妃后臣僚用之;三者黄箓斋,济生度死,下拔地狱九幽之苦,士庶通用之。
七品者:一者三皇斋,求仙保国;二者自然斋,修真学道;三者上清斋,升虚入妙;四者指教斋,禳灾救疾;五者涂炭斋,悔过请命;六者明真斋,拔九幽之魂;七者三元斋,谢三官之罪。此等诸斋,或一日一夜,或三日三夜,或七日七夜,具如仪范。
三箓斋里的金箓斋能上消天灾,保镇国家和文化,古代的时候是帝王、国家使用。玉箓斋能救度广大人民群众,能请福佑拜谢悔过,皇后、贵妃、大臣、官僚等适用。黄箓斋能救济生民超度死者,拔出地狱九幽的苦楚,一般的士人百姓都适用。
七品斋里的三皇斋适用在祈求仙真,保镇国家;自然斋适用在修真学道;上清斋适用在升虚入妙;指教斋适用在攘除灾难,救济疾苦;涂炭斋适用在虔诚悔过,向上天请命;明真斋适用在超拔九幽地狱的魂灵;三元斋适用在拜谢三官大帝消罪赐福。这些斋法有的是一天一夜,有的是三天三夜,有的是七天七夜,具体的依科仪规范来定。
三箓七品之说系按斋醮仪式的不同使用范围和功能分类,约从南宋起,已然成为道教中流行的斋醮仪式分类方法。
08. 灵宝十二斋
道教斋仪的十二种类别名称。指金箓斋、玉箓斋、黄箓斋、上清斋、明真斋、指教斋、涂炭斋、三元斋、八节斋、三皇子午斋、靖斋和自然斋等。
《云笈七签》卷三十七引《玄门大论》称:“一者金箓斋,上消天灾,保镇帝王,《简文》亦云,兼为师友;二者玉箓斋,宗云,正为人民,今此本未行于世;三者黄箓斋,拯拔地狱罪根,开度九幽七祖;四者上清斋,求仙念真,练形隐景;五者明真斋,学士自拔亿曾万祖长夜之魂;六者指教斋,请福谢罪,禳灾救疾;七者涂炭斋,拔罪谢殃,请福度命;八者三元斋,学士己身悔罪;九者八节斋,学士谢过求仙;十者三皇子午斋,辅助帝王,保安国界;十一者靖斋,如千日、百日、三日、七日修真之用;十二者自然斋,救度一切存亡,自然之中修行时节。”
金箓斋能上消天灾,保镇国家文明,《简文》里说,也可以为师友。玉箓斋是为国为民,为人民服务。
黄箓斋能拯救超拔地狱的罪苦和苦根,开度九幽地狱里的七世先祖。上清斋能求仙念真,“练形隐景”。
明真斋能让学道之士超拔万世先祖的九幽长夜之苦。指教斋能祈请福佑,忏谢罪业,禳除灾祸,救济疾苦。
三元斋能让学道之士忏悔自身罪业。
八节斋能让学道之士忏谢过错,上求仙道。
靖斋有千日,百日,三日,七日的不同,适用在修真方面。自然斋能九地一切存亡者,在自然之中修行时节之机。
五、如何修斋
道长们都需要依法如仪地持斋。对广大慕道者来说,行持一些常用的斋法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以节食斋,设供斋,心斋为例说明。
节食斋,指行斋人不食或少食的仪式。《云笈七签》记载:“节食斋,可以和神保寿,斯谓祭祀之斋,中士所行也。”与心斋互为表里,能调和精神,保养形神。
《云笈七签》卷十七称:“若空守节食,既心识未齐,又唯存一志,则口无贪味,谓兹二法,表里相资。”行持节食斋的核心是使自己的心念精诚,达到心志纯粹,口不贪五味,两方面相辅相成的状态。
设供斋,指在斋坛上设供的仪式。《云笈七签》:“一者设供斋,以积德解愆”。设供斋能让人积善积德,解除罪愆。
心斋,心斋就是保持精神清虚,不接外物的状态,达到精神守一,谨守天戒,心意合一,内外同仪,与真人同德的状态。
恭贺东岳大帝圣诞,诚心诵读《东岳大帝宝训》增长智慧、福寿增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