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道学哲思:静,能生百慧;虚,能容万物!




前言:

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是我国传统文化硕果累累的第一个时期诞生了许多文化巨匠,如老子孔子庄子孟子韩非子鬼谷子,等等。


其中,创建道家学说的道祖老子和他的著作《道德经》的影响力不但巨大,而且深远。


老子


道德经》在我国享有万经之王”的美誉影响力巨大,即使放在全球范围来看,总发行量也仅次于《圣经》,被看作是东方智慧的集大成者。


道德经》全书仅有5162字,但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涉及修身养性,安邦治国,辨析事理等多个领域,在实用性、哲理性、启发性上都很突出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学科,都能从《道德经》里找到解决问题方法


道德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本文哲思,便是由《道德经》而来

老子道德经》


正文:

道德经》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虚和静是道家的大智慧也是我们应该学习人生智慧

一、静能生百慧

静,这是中国古人推崇的大智慧

道德经》曰,静为躁君。静能克服人身上的躁气。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可以说,静是安定、思虑和有所得的基础

致虚极,守静笃


静不仅是一种智慧,静还是产生智慧的土壤。

所谓静生百慧。道教言:“灵台清静,静能生定,定能智慧生 。”

个人内心不静,很难真正思考问题做人做事也一定会骄矜、浮躁。安静的人会仔细观察中审时度势,更容易深入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者感悟人生道理

只有守静的人,才能发现生活中的幸福和美。浮躁的人、脚步匆忙的人总是会错过很多美好的东西

我们或许会经历人生岁月的蹉跎或道路的泥泞坎坷,但保持淡泊的处世态度,泰然处之,就能在纷繁中找寻自己的心的超然和安宁不受世俗的干扰和冲击,人生也更豁然开朗。

静生百慧


曾国藩年轻做事,难免有心烦气躁之时。他的老师理学大家唐鉴先生送给他一个字——“静”。从那时起,曾国藩每天都要静坐一会儿,许多为人处世、治学从政的体会方法获益良多。

尤其在遇到重大问题时,他更是不轻易作出决定,总要通过几番静思、反复权衡之后,才拿出一个主意来。为让气氛更宁馨些,还往往点上一支香。每见到这种情况家人有再大的事也不打扰他。

二、虚能容万物

道德经》第十一章中告诉我们虚和无的大用: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用三十根辐条制造的一个车轮,当中空的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作用。开窗户房子,当中是空的所以可以东西和住人,这样才有了房屋作用

唯道集虚


虚,是处世第一要诀

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一个人如果能够保持“虚”的态度,就意味着有了博大宽广的胸怀

虚,也是修行的第一要诀

《南华真经·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要达到这种与天地万物并生为一的状态,就需要在虚上下功夫。而这种状态其实就是体悟大道

修行人如何体悟大道?有两个很重要的方法:“心斋”和“坐忘”。本质上说,“唯道集虚”,这两个词其实是一种方法就是——虚的方法





道学哲思:只有得住自己,才是修行开始


“五明降鬼扇”有多厉害?持有者灾祸远离、恶疾不生


道教知识:什么是道教的“十方丛林”,您知道吗?


三界通宝——如何辨别玉皇钱的真假


道医养生:打通印堂调理身心(秘)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