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花草树木,不仅可以让平时忙碌的生活多一丝悠然自得之感,也可以保护环境,可谓好处颇多。
种植与教育
其实种植花草树木,和育人道理是一样的。我其实经常建议一些父母,把握不好教育的尺度,就种种花草,这个过程自己自然就会学会育人的尺度。
当我们悉心种下一个植物的时候,自然会对植物充满期待,希望,植物快点长大开花,结果。
所以刚开始种植的时候,很多朋友,恨不得天天过来看,恨不得一天浇三遍水。但是自己如此频繁的悉心照看,植物并不会有多大的起色。
但是,当我们放眼一周,一月,一年,我们就会发现,植物是在慢慢变化的,一周发现长了新叶子,一月发现长高了,一年发现长壮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现在从易多年,有时候经常会遇见一部分家长。并且女性家长居多。
要么是离婚后,要么是工作不顺没有希望,就把自己的生活的全部希望全部放在子女身上。子女成了自己全部的希望,无微不至的照料。希望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给子女制定高强度的时间安排,不给子女任何喘息空间。美其名曰,一切都是为了子女。而子女也被弄的不堪重负,叫苦无门。
这其实是把自己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的错误表达。子女也是单独的个体。
也是我认为现在子女与父母关系疏离,或者容易心理压抑,甚至轻生的原因之一。
其实不用天天如此紧张的盯着看,把眼光放长远点,他们一直都在成长。
浇水与爱护
再就是当我们种植花草树木的时候,我们爱护的最常见办法就是浇水。
而我们真正种过植物的朋友都清楚,浇水多了会把植物淹死,植物会烂根死掉。
一部分家长对于自己的子女百般宠溺,什么都帮子女做好,什么都顺着子女。最终让子女养成了娇惯的性格,或养成了依赖心理,不愿意开花结果。
这就如同浇水多了的植物一样,是一种伤害。
当然还有一部分家长,单亲男性家长居多,对子女不管不顾,任由自去,子女要个生活费,就战战兢兢,自己不如意的时候,就直接不给子女钱了,让子女生活长期处于一直困乏,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之下。
种子不同
有的植物,先天的就是水生植物,他就是喜欢水,你水怎么淹他他都没事。比如莲花,就是水生植物,他就是生在水里的,这就是他的优势。
还有一些植物呢,他怕水,比如仙人掌,你水浇多了,他就烂根了。
而一些植物呢,他怕冷喜热,天气冷的地方,他就不长。就比如香蕉。
而一些植物呢,即便天寒地冻,他也能郁郁葱葱,就如松柏树。
这就是品种不同,他们的先天资质就不同,你对待他们的方式就该不同。
而我们每一个人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先天喜忌也是不尽相同的。
有的人喜用官杀,那么 你逼一逼他,鸡娃一些,他受得了,能成材。
有的人喜用食伤,那么 他需要一定的自由空间,也可以培养一下他的兴趣爱好。
有的人喜用印星,那么 他就适合多一些教化,悉心照料,培养学习空间。
有的人喜用财星,那么 他就适合求真务实,多接触现实社会,理解现实运转逻辑。
有的人喜用比劫,那么 他就适合多和朋友在一起,培养竞争思维,建立自我。
当然这只是一个参考,最主要让大家理解的是,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侧重点是应该有所不同的。因材施教,你要看到孩子的长处发挥他,看到孩子的缺点加以矫正。
而不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一套强加给他们。
现在中,家庭条件不好的,子女超过父母的,你去问父母,他们通常会说:“我们都不管,他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而家庭有一定层次的,父母对子女比较满意的,通常都会说:“子女比较听话。”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情况呢?我思考过这个问题,也结合易学思考过。
“我们都不管”
家庭条件不怎么好的,父母的眼界有限,给子女的教育,有很多可能还是错的。
那么如果这个子女比较能干的话,父母对他尽到义务,少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他们。反而可以让他们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自己有能力,自然可以独当一面,就会很早超越父母,自然就形成了他们口中的。“我们就不管。”
“子女比较听话”
而家庭条件有一定层次的,他们有一定的财富基础,他们最需要做的,就是子女没有那么多不良的个性,能够比较听话,按照自己的规划,安排。做一个守成之人,也是一个很好的结果。所以就出现了,他们口中的“子女比较听话。”
这里面也有一个隐藏含义,就是“子女不是纨绔子弟,品性优良”。
宫位用神
一般,我们看一个人家境好不好,其实主要看的就是年月上的用神,年月上的用神旺,自然容易出生在富贵家庭。
年月上用神弱,或者没有用神,就容易出生在普通家庭,或者穷苦家庭。
因此家庭条件不好的,大概率年月上忌神占的多,那么这种情况下,家庭不和谐,父母给自己添乱的概率就大。如果父母不给自己添乱。说明忌神没有起坏作用。这样自然也就出现了“我们都不管”的局面。
而家庭出生优渥的,大概率,年月上用神得力,而年月上用神得力了,自己主位的字,就不容易得力,而这个时候,只要自己不惹麻烦,自己不添乱。听从父母的安排。就是最优的。因此也就出现了。“子女比较听话。”的局面。
好了,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大家在植树节,学会保护树木,爱护环境,也能从中对育人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