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被掩藏的天机:从十进制的天干历到十二进制的地支历的秘密


被掩藏的天机从十进制的天干历到十二进制的地支历的秘密 (上)


十日制是最早的太阳历,曾世界范围使用,后来又出现了十二月的太阳历与十二月的太阴历,《史记记载帝尧曾修改历法,修改后的历法就是最早的阴阳合历。究竟发生了什么让帝尧重修历法?帝尧之前,帝喾末年曾发生了火神祝融与水神共工大战,还出现了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灾害,这个时候出现了滔天大洪水出现女娲补天的传说。羿射十日、嫦娥奔月神话也是出现在这个时间段。瑶族神话传说盘瓠与吴雷的恩怨以及天地分离也是出现在这个时期,苗族的大洪水传说也与帝喾帝尧有关。按照《山海经》记载夸父追日、精卫填海也是出现在这个时期巧合不只出现中国苏美尔神话中和圣经》里面也出现大洪水,按照圣经记载的谱系上推挪亚生活的年代恰恰也是帝喾时代,而六十进制的历法也是出现大洪水以后的阿卡德时期不止日历发生改变,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等都在这段时间发生改变,这一巨变究竟掩藏了什么天机
  

这些只能证明十进制最晚出现在这个时期,而十进制的应用应该更早,十进制是最科学也最易掌握的计数方式,因为人有两只手,每个手掌有五根手指。十进制是在五进制基础产生的,五根手指容易计数但是缺点只适合记简单的数字。五进制更适合民间计数在民间流传甚广,像五行、五音、五色、五方、五味等等。

中国发现一张残图,上面记着五进制这种计数方式,两个同侧数字的的差为5,古人称他为河图,而另一个对侧相加为10的称为洛书即为修改后的十进制。古印度数字古罗马数字都是在五进制的基础上改造的。十进制应该官方计数方式,在历法中应用比较多,有学者考证夏朝以前用了很长时间的《夏小正》就是十月历,该书有星象记载月份只有1-10月,再从参星出现情况看,从“正月初昏参中”日在威,到三月“参则伏”日在在胃,再到五月“参则见”日在井,每月日行都是35度。从五月“参则见”到次年正月“初昏参中”日在威,相隔210余度,若按照一年十个月计,相隔六个月,每月也是35度;若一年照12个月计,则相隔八个月,每个月26度多,显然不合理。这种十月历在《黄帝内经·素问》中也有记载五脏对应五个季节,每个季节两个月,十个月分别由十天干表示,在内经中还采用一种四时历,十二个月分别用十二地支表示,这可能就是夏朝以前的四时五行历,是一种阴阳合历。这说明直到周朝十月历仍然在广泛使用,在唐宋年间的书籍中仍然有不少五季的记载,至今中国彝族仍然流传着一种古历法,叫做彝族十月太阳历,据专家考证已经有万年的历史,据彝族记载该历法为伏羲所造,伏羲通过长期观察星象发现北斗七星每天绕北极星旋转一周,北斗星斗柄每一个太阳年自转一周,是一种北斗七星历,早期的彝族十月历就是真正的阴阳五行历,既把每年除去五日的祭日,平均分成两季,上半年叫做春季,下半年叫做秋季,春秋表示年一影响到现在。在古埃及早期历法也是分成干湿两季。彝族的十月历在后期曾不断修改,修改后的十月历与《黄帝内经》记载的五季历比较像,同样是分为五季,每季两个月,单月为阳,双月为阴,又把每个月分成两节称为二十节气

在太平洋的另一侧南美洲有一种玛雅历法,也是二十个节气,每个节气十八天。另外据专家考证古罗马也是一种十月历,古罗马借鉴的古希腊历法,而古希腊文化源自苏美尔和古埃及,这是否说明曾经十日历是世界统一的历法。

十日历是一种以十进制为基础的历法,《左传》:“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十日制不仅表现在一年十个月,一天也是十个时辰,仍然是先标准的二分法,把一天平分为白天与黑夜,各有五个时辰,白天的叫五钟,晚上的叫五更,一直到近代还有五更天明的说法,每个时辰平均分成两份,每份称为时,每时又平分为五份,就是最初的刻,每个时辰十刻,一天就是百刻,在汉朝之前一直使用的是百刻制,相传百刻制从上古一直使用,奇怪的是商周时期已经在用十二时辰制了,并不能被一百整除。到了汉朝才改成一百二十刻制,南北朝时期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直到明朝才与世界接轨,统一定为九十六刻。一刻又分成两份,每份为半刻,每刻分为五份,叫做分。一年十月,一天十辰,一辰十刻,一刻十分。


西方最具代表语言英语和法语都不是十进制语言。所以所谓的古希腊古罗马那些所谓的伟大科学家,是用什么进制来研究科学的?二进制?八进制(法语),十二进制(英语)还是中国地支(十二进制)。

欧洲文明根源仍然是古苏美尔文明,十二进制是阿卡德时期出现的,之前也是十进制。

英语应该是十三进制吧,从零到十二。十三进制也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计数方式,玛雅文明就比较推崇这一进制,他们认为这是神的数字。在中国古代也有十三进制,像远古一斤十三两,三大神加十巫,(世界也有不少三大神加十主神)成语五花八门,七情六欲,七魂六魄,四海九州等相加为十三的成语

十日制最早的记载见于《山海经》,《山海经·大荒南经》: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大荒南经》中的意思并不难理解,在上篇文章曾说过帝俊是一个统称,这里的生为发明创造意思,十日其实就是十日历,整句的大概意思就是:帝俊的妻子羲和,发明了十月太阳历。前文不是说过十日历是伏羲发明的吗怎么变成羲和了?前文还说过十日历有两种,最开始时候是一年分两季,每季五个月,后期的十日历是一年分为五季,每季两个月。如果用阴阳五行表示的话最初的十日历为:水1火1木1金1土1,水2火2木2金2土2,为上下两季,而修改过的十月历为:木1木2,火1火2,土1土2,金1金2,水1水2,为春、夏、长夏、秋、冬五季,1表示阳,2表示阴。而羲和发明的历法就是修改过的十日历,有人说这有什么不同吗?当然不同,而且大大的不同,看完你就明白了。《海外东经》中的十日怎么解释那,这句明显是写实的,在《山海经·海内经》有一句与之相对应的:“建木,百刃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昊爱过,黄帝所为。”甘渊、汤谷和东隅都有大地东极的意思不过甘渊、汤谷的范围更广一些,泛指东极周围的海域。扶桑、建木在古代都是表示时间的,所以这里就表示了一天十个时辰。远古就有日晷的记载,日晷是一种计时工具,一个刻有刻度的圆盘,中心竖一根直木,与太阳运行轨迹成一定夹角用日影确定时间。最初的日晷是按照十个时辰圆盘平均分成十份,并用圆圈表示,把十个时辰再平均分成两份,为二十小时,用点表示对应一年的二十节气,然后找出东西两极,把圆球分为两半,一半表示白天为阳,一半表示黑夜为阴。白天以直木的日影计时,分别用九种树名字命名白天的九时,晚上用北斗七星确定时间,分别用九个星辰命名。当日影指向扶桑的时候,用图形表示的话就是在扶桑这一点外面用一个圆圈表示,这点就是上,其余的九个圆圈都在下方。扶桑为白天的第一个时辰,从中国大巴山上附近看太阳刚升起来一树高,古人说日上扶桑,大概相当于现在春分那日北京时间早上六点钟。而建木是白天第两个半时辰,也就是第五时,为日中,也称中五,大概相当于现在春分那日北京时间十二点。有人可能会说你这是站在上帝视角来解读不是我站在上帝视角而是发明该历法的人就是站在上帝视角来看的,《山海经·大荒东经》:“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与乌。”乌即为金乌,也叫做太阳鸟,是太昊族系的图腾,直观的用金表示太阳的运转方向循环,就差直白的告诉你:地球是圆的。上面的《海内经》中的大皞爱过,黄帝所为容易理解了,大皞也就是太昊伏羲发明了十日制,黄帝在大皞的理论基础上制造了日晷。羲和为什么要修改伏羲的十日制,那必定是现在的节气适合原来的历法了,羲和是哪个时期的人那?《世本·作篇》:“黄帝使羲和作占日,常仪作占月。”古人认为常仪及常曦,羲和与常曦乃是黄帝时期的历官,此黄帝黄帝族统称,不专指轩辕黄帝春秋战国时期学者黄帝建立了谱系,把少昊、颛顼帝喾、帝挚、帝尧都划分到了黄帝谱系,这些时期可以称作黄帝时期。《帝王世纪》:“帝喾高辛氏,姬姓也。其母不见,生而神异,自言其名曰逡……纳四妃,卜其子皆有天下,……下妃娵訾氏女曰常仪,生帝挚。”逡通夋通俊。《吕氏春秋·勿躬》:“羲和作占日,尚仪作占月。”毕源注:尚仪及常仪。娵訾源于古代人对星象自然崇拜,娵訾氏为历官,古人认为这里的帝俊就是帝喾就是“生月”的常曦,《山海经·大荒西经》:“帝俊妻常曦,生月十有二。”在《尚书·尧典》中写的更加详细:“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通过这些记载可知,羲和、常曦的年代大概在帝喾到帝尧之间,在这期间没有什么大事发生呢?

对于中午5时的说法好像错了,古代是先确定中午的,不是确定0点,所以应该是先确定为中间的时间为戊时,然后前后各推十个小时

首先从帝尧时期,从古代典籍来说帝尧时期发生事情还真不少,帝尧最重要的功绩就是修改了历法,第二是开始治水,《史记·五帝本纪》在尧篇记载:“嗟,四岳,汤汤洪水滔天。”《竹书纪年》:“六十一年,命崇伯鲧治河。”《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在其他篇章曾说过,祝融即是帝丹朱,为帝尧的前任帝俊,帝祝融做了九年的帝俊,而巧的是鲧也是治水九年失败。在汉族、瑶祖、苗族、畲族等古代神话都曾记忆了一个灭世大洪水,无论是书籍记载还是民间传说,一致认为在帝尧前后发生大洪水,直到帝舜时期大禹才治水成功大洪水不可绕开的的重要事件,但是大洪水应该改变历法一样都是结果不是起因

帝尧时期发生了一件大事,《淮南子·本经训》:“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此为描述羿下射怪兽、上射十日的记载。羿射十日最早的文字记载算是出自屈原的《楚辞》,而《楚辞》的很多典故引自《山海经》,宋代《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经》云:“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可见古本三十三章的《山海经》是有羿射十日的记载的。前文说过十日其实是一种十进制的历法,那么羿射十日所表达的意思就有可能废除了原先的十日制。《山海经》对于羿的描写并不多,一处出自山海经·海内经》:“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意思是帝俊赐于羿象征兵权的彤弓素矰,让他在四方诸侯国内巡视,体恤百姓的疾苦。一处是《山海经·海外南经》:“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羿持弓矢,凿齿盾。一曰勾。”这里说的是羿与凿齿的战争,用弓矢的羿射杀了用盾或勾的凿齿。而凿齿便是上文《淮南子》中的凿齿,被人称为怪兽其实凿齿是一个民族,这个民族的人喜欢成人礼的时候凿掉门牙而叫做凿齿,还有一种民族喜欢把牙齿抹黑称为黑齿,在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及东南亚的海岛中都曾有记载和考古发现

凿齿是种族,那么同理猰貐、封豨、俢蛇应该也是种族。《山海经·海内西经》:“贰负之臣曰威,威与贰负杀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缚两手与发,系之山上木。在开题西北。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窫窳者,蛇身人面,贰负臣所杀也。”这里的窫窳就是猰貐的源头,被威与贰负所杀,而且窫窳的身份非常尊贵,帝不但严惩了凶手,而且派了十巫中的六巫用不死之药相救。在古语里威与羿同音,而据《姓氏考略》注引:《后秦录》记载:“贰,夷姓。”夷同羿,贰负与威都有可能是羿。《山海经·海内北经》:“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贰负之尸在大行伯东。犬封国曰大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进柸食。”表明贰负、犬封国和一个女子纠葛。犬意同狗,狗也称勾同戈同句。勾姓最早为勾龙氏也就是后土。《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术器,术器首方颠,是复土穰,以处江水。共工后土后土生噎鸣,噎鸣生岁十有二。”炎帝共工败给颛顼黄帝后,共工儿子术器投诚,做了附属国的国君,也就是后土。并改其羊、牛图腾为犬图腾,也称龙犬,为勾龙氏。《左传》昭公29年说:“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社。”在瑶祖、苗族等少数民族也有龙犬的传说,也就是祖先神盘瓠的传说,在不同地区的瑶族中传说也略有不同,瑶族中有一种说法帝喾末年,犬戎族吴姓将军造反帝喾民间招榜谁能刺杀吴姓将军,便把三公主许配给他,帝喾的五彩犬取来吴将军的头,帝喾便将女儿许配给他,五彩犬脱下狗皮变成了人便是盘瓠。还有一种传说盘瓠为后土后人,本来就姓勾,狗面人身,因娶了帝女而赐姓盘。后来因有虞氏的吴姓将军结仇而躲避深山老林种葫芦被称为盘瓠。而在后来的大洪水神话中,更是被一个叫吴雷的雷神杀了盘瓠,帝女投江自尽,并差点灭了族。吴姓来自于有虞氏祝融(与炎帝共工之父不是同一个人),所以帝祝融称为帝吴,祝融颛顼孙子,在称帝之前被称为火神或者雷神,正好与瑶族等地的神话对应,而吴雷、盘瓠、帝女的三角关系也与上文的贰负、犬、这三人的感情纠纷相似。《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生鼓、延、殳。始为侯,鼓、延是始为钟,为乐风。”而吴权就是指吴回(读huan),吴回的妻子女同炎帝孙伯陵相好了三年,并生了三个孩子炎帝孙伯陵既是被人张冠李戴的逄伯陵,逄与盘,古代同音,伯通博,通匏(古读bao),匏是一种大葫芦,匏瓜也称为葫同瓠,小的剖开做瓢,而大的剖开能做小船漂浮于水上,葫芦早期也表示水神,盘瓠为后土孙子后土共工儿子,而共工又被称为水神。在很多典籍中,河伯被称为冯夷,而冯来自于逢,在古代逢通逄,冯夷来源于逢羲,也就是上文说的封豨,一种野猪形象怪兽,在古代神话中有很多就把河伯描述成猪的形象河神的野猪形象就被吴承恩吸收到了《西游记》中,就是那个调戏嫦娥天蓬元帅,蓬也取自逄,《西游记》中猪八戒曾自云:生性拙劣、贪闲爱懒,但这样一个糟人却能被大神青睐又收徒又赐丹的,轻松惬意的得道成仙,又官拜天蓬元帅,以前不知道吴先生怎么这么随意的让一个懒人成仙,原来是大有深意,这天蓬元帅的原型就是河伯,炎帝的世孙,也是少数民族创世神。

《淮南子》中还有一俢蛇也与盘瓠有关,俢蛇也叫就是山海经》中的巴蛇,在洞庭等地古代神话和《巴陵县志》中这样说:羿射杀了巴蛇,蛇骨化为陵而称为巴陵,巴陵也许是伯陵的源头。这些记载中其中的一个主角是盘瓠,而另一个主角一会是羿,一会是祝融吴回,羿与吴回是不是同一个人那?大有可能,羿为有易氏也称为有虞氏,而有虞氏源自于吴回,可能羿就是自有易氏的易。关于吴回(贰负)、犬(盘瓠)、女子(帝女)的三角纠纷在《山海经》还有一处提到,《山海经·大荒东经》:“有困民国,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王亥托于有易、河伯扑牛。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方食之,名曰摇民。帝舜生戏,戏生摇民。”很多历史学者认为此处的王亥为商祖之一的王亥错误原因便是把有易当做后羿,把后羿与羿弄混了,羿为有易氏也称有虞氏,是黄帝后人,而后羿为东夷族是少昊的后人。这里记载的是瑶族等少数民族历史,一支的祖先是舜的儿子戏,另一只的祖先是更早的王亥,而王亥应该就是王瓠的变音,在瑶族神话也称盘瓠为瓠王,在苗族第一人就是王。盘瓠勾姓,正是当时的河伯,有易便是有虞氏祝融,扑牛是一个女人,在瑶祖、苗族神话中Bu-i兄妹的姓便是来自于其母亲。按照字面意思解释是:王亥将朴牛托付给有易,而有易杀了王亥霸占了朴牛,王亥后人逃走,就是瑶民的祖先。但是结合上文的内容这句话意思应该是:帝俊赐羿(祝融)军权,让他在四方诸侯国内巡视,体恤百姓的疾苦,羿出巡三年,后土孙子盘瓠便趁机与羿的妻子朴牛(阿女)相好了三年,并生有三个孩子。羿回归后杀了盘瓠并割下其头,盘瓠的后人逃入深山老林为瑶族的一个分支。屈原曾在《天问》中写道:“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屈原虽然也搞混了羿与后羿,一会是帝喾、帝尧时期大神,一会是娶了纯狐的夏朝有穷氏首领后羿,但是他对这个三角纠纷还是比较了解的,他认为羿射死了河伯而娶了雒嫔。河伯为冯夷,也就是逄伯陵,雒嫔又名宓妃,到了唐朝时期,由于带有一个宓字而被称为伏羲女儿其实这里就是朴牛,也就是Bu-i兄妹母亲

据瑶族、苗族的传说朴牛是帝喾女儿,而古代的文学作品认为洛神伏羲女儿,而在《山海经》中没有对朴牛身世的直接记载,但却记载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怪兽——窫窳。前文说过凿齿、封豨等都为部落首领,窫窳也不例外,但是她更特殊,在被贰负杀死后,“帝”不但惩罚了贰负,处斩了威,还从登葆山派出十巫中的六巫,用不死药把窫窳救活。对于窫窳的描写还有一处,《山海经·北山经·北次一经》:“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其音如婴儿,是食人。”这里的窫窳与前边的并不一样,这里的窫窳是写实应该是指蟾蜍,蟾蜍有牛的形态赤身无毛,叫声也如婴儿,是食人应该可以被人食用,蟾蜍可入药。蟾蜍在古代的一些地区发音也与窫窳相近,而窳在古代表示丑陋的,正与蟾蜍的整体形象相符。蟾蜍在古代还指代嫦娥,《淮南子》:“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桓娥窃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偷情的妻子是蟾蜍形象,被偷情者是野猪形象,这应该和楚文化有关祝融楚国祖先,而羿虽然与后羿相混肴,但是楚人仍然把羿当作自己的祖先神,所以去刻意丑化自己祖先敌人,而在其它少数民族中盘瓠成了舍身取义的大神,朴牛成了殉情的忠贞女神,详见下文。桓娥就是指上文中与伯陵缘妇的阿(e)女,也称娥桓,桓与皇音近所以也称皇娥,正是帝舜的母亲(详见其它篇章)。娥皇也是一身艺术细胞,与祝融儿子发明了长琴,并做乐风,与盘瓠生子三人分别发明了侯,鼓、延,也分别做了乐风。擅长乐器并不是十巫操不死药救她的原因原因是桓娥本来就是一位巫,且是身份不凡的大巫。


前文解释过窳有丑的意思,窫窳其实就是女丑。《山海经·海内西经》:“女祭、女戚在其北,居两水间。戚操鱼柦,祭操俎。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十日居上,女丑居山之上。”巧了女丑也与十日有关古人按照书面意思解释就是女丑被十日晒死了,前文说过十日并不是十个太阳而是十日历,这样看的话十日制被废与女丑之尸生有关。而“丑”最开始也并不是丑陋的意思,《说文解字》:丑,纽也。十二月,万物动,用事。象手之型。时加丑,亦举手时也。”而“丑”的甲骨文就像两个蟹钳一样,《山海经·大荒东经》:“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所以女丑最早便于十二月有关,而十二月历法为常曦发明,古代不少学者认为桓娥、嫦娥的原型便是常曦,嫦娥开始丈夫便是羿(祝融),所以废除旧十日历的帝俊便是羿,所以说羿废十日。女丑在《山海经》中还与女子有关女子国也就是苏毗女国,苏波女国、西陵女国的前身,也是黄帝的母国,关于炎帝黄帝、少昊三大家族事情,本篇不多写,详见其它篇章。女国的皇帝可能是地皇的传人,华夏人称之为西王母,而常曦有可能是西女国的公主,所以也被称为帝女,而传说西王母不死药与羿而被嫦娥偷吃,而《山海经》中六巫用不死药救窫窳也就是嫦娥正是嫦娥奔月的源头

关于帝喾记载史料并不多,帝喾最大的名气是生了四个鼎鼎有名的儿子长子帝挚(其它篇章证实乃祝融)与妻常仪所生,而在许多典籍中挚是皇娥与太白金星相好所生,所以挚又被称为少昊。帝喾的次子为契乃商祖,乃是简狄吞玄鸟而生三子曰弃为周祖,乃是姜嫄踏巨人脚印而感孕所生。四子帝尧,也是名气最大的,乃是其母庆都在河边游玩感孕而生。史书也太狠了,给了帝喾四个鼎鼎大名儿子,却又都是意外而生的。当然这些史料很大部分不可信的,帝挚乃祝融颛顼孙子,弃姬姓也是颛顼一脉,而母姜嫄为炎帝一脉。而契是实打实的帝喾后人,商族一直把帝喾当作自己的祖先,而帝尧作为隔代继承肯定也是少昊族。帝喾时期记载了一件绝对的大事——天地分离,《山海经·大荒西经》说:“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邛下地。”《山海经》记述了这一重大事件,由于句首提到了颛顼,而被后来的学者认为絶地天通发生颛顼年间,实际上这里只是记述了重黎的谱系,重黎为老童的儿子,而老童是颛顼儿子,重黎乃颛顼孙子,从时间上看这里的帝也不大可能颛顼古人认为天地分离是由一场大战引发的,《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也;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由于《淮南子》的作者也受天地分离影响而把此时的帝当做颛顼认为颛顼共工战争颛顼共工大战在藏族和羌族中都有记载,详见本文其它篇章,但是这里的应该颛顼后人共工后人之间的战争。《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诸侯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绝。”《山海经》关于祝融记载有两个,一个是五代炎帝就是共工父亲,一个便是颛顼孙子火神祝融,所以这里和共工战争只能是火神祝融,这场战争也是神话故事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大战源头,而这里的共工应该共工后人就是上文后土孙子逄伯陵,而这件大战正是上文所述的祝融与盘瓠的大战,据瑶族传说这件大战也是发生帝喾末年。后土孙子盘瓠还有一个非常响亮名字--夸父。


夸父又叫博父,而博通匏,匏是一种大葫芦,匏瓜也称为葫同瓠,而夸父的夸很有可能就是来自瓠,而夸父也是后土孙子。《山海经·海内经》:“后土生信,信生夸父。”最重要的一点夸父也是死于一场战争,在《山海经》中夸父记载了三次却死了两次。一处是《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里写的是夸父不自量力与太阳竞跑渴死了。另一处是《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这里写的是夸父与他的祖爷爷命运相同都是被应龙族杀死的,应龙就是易龙,也就是前文说的有易氏,在藏族记载就是养龙的董氏,也就是前边说的颛顼儿子老董,这里的应龙应指老董的儿子祝融吴回,所以说旱而为应龙之状,意思就像“董”字一样,像火烤一样,到这里就不难看出此时的共工氏为夸父无疑,那么神话中“撞不周山”的也只能是夸父。还有一处《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自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捋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第三处为前两处的整合意思是夸父被祝融追杀,夸父沿着日晷影子方向逃跑,日晷与地面有一定夹角,而从早晨看的话大概指西北方。夸父跑到禺谷的时候突然遇到了大旱,于是改道往北方大泽(今青海湖)的方向逃跑,还未跑到便死于途中。夸父无论是渴死的还是被应龙杀死的都算死于应龙,巧合的是夸父的祖爷爷蚩尤也是死于祝融父亲老童之手,蚩尤其实就是六代炎帝共工(详见其它篇章),在藏族记载中为牦牛形象的神,老童也就是老董,在藏族记载中为董姓养龙之人,在汉族典籍中被称为应龙。董的甲骨文书写是搭架成山的草木燃烧表示燃烧形象,而祝融表示火的特征,董和祝融都为火正,所以《山海经》记载:“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这里的应龙之状就是董之状形容像火烤一样。应龙杀蚩尤与夸父有不少人理解蚩尤与夸父为同一个人,也难怪,蚩尤与夸父有很多类似的地方都是巨人形象,在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中都把蚩尤和夸父当作祖先。除了这些还有下面几处相似的地方

按照我的理解神话中或者山海经中的人名都换成部族应该解释得通,一个部族,在人口多的时候按他们的生产能力就会产生资源不足的情况,然后就被迫由部族首领的年轻的儿子带领部分族人迁徙等于分家另过,从而产生新的部族。或者出现部族间战争来扩大部族领地来获取资源。也或者弱小部族吸收外来部族壮大自己来抵御自然的灾害,野兽攻击,或者其他部族的袭扰。

第一,都和黄帝族的应龙族发生大战,而且这次大战年代接近,一次是颛顼年代,所以也称颛顼蚩尤大战。一次是帝喾末年,应该是做太上皇时期也称火神祝融与水神共工大战,两次战争相距不过数十年。

第二战场的中心地带接近,蚩尤与老董的大战战场在峚山与钟山,峚山为今阿尼玛卿山,玛卿在藏语里有黄河之源的意思,是轩辕黄帝的大本营,而钟山又叫烛山,所以钟山之神也叫做烛龙,而烛在藏语里表示牦牛,钟山就是现在的牦牛山,藏族神话中六代年神中第一代年神为羊形象,第二是牛形象,而第五、六都是牦牛形象,与汉族记载炎帝几乎一致,而在藏语里炎年不分(关于炎帝与年兽详见其它篇章);而祝融与夸父的战场中心在不周山,蔓延到峚山,不周山为现在的西倾山,从不周山到钟山也就数百公里。

第三,两场战役都是黄帝族的共工氏败给了黄帝族的应龙氏,而蚩尤与夸父分别死于老董和祝融之手。

第四,两场战争都牵扯到一个女巫蚩尤失败是因为女魃,同样出自山海经·大荒北经》: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而祝融与夸父的战争也有一个女巫身影就是女丑也就是窫窳,《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同样的衣青。

第五,两位共工族死后都弃其杖,化为林,《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大荒西经》:“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邓林与枫木应该是同一种东西,苗族把蚩尤当作自己的祖先神之一,所以也很尊崇枫木,曾流传神话《枫木歌》把枫木作为本族祖先认为枫木和灵魂有关不止是苗族,古楚国也有枫木安魂的说法,《屈原·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衰江南。”我觉得最初的枫木应该是枫杨而不是枫树,枫杨的特征生命力强,插枝就有可能成活,这一点和柳树比较像,所以也称为鬼柳,在古代人们认为枫杨与柳树都和灵魂有关,现在许多地方的葬礼上仍流传死者的晚辈用柳木做杖,下葬那天把柳杖插在坟墓周围的风俗。而夸父的杖、蚩尤的桎梏都是在其死后才化为的林,应该就是后人在举行葬礼后把杖插在周围所致,也许这种风俗就是谚语“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来源

第六,两次大战发生自然灾害,不同的是老童与蚩尤大战时候先是大雨可能共工为水神原因下雨共工族有利,而后发生了大旱,也就是所谓黄帝女魃。而祝融与夸父的战争,先是发生了大旱,接着是出现大雨,“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这两句正好对应了《淮南子》:“昔者共工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也;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常理观察月亮观察太阳容易月亮可以肉眼直接观察太阳需要借助工具观察,而且月亮绕行地球的周期短,比地球绕行太阳的周期短很多;对于阴历形成是有利的,但古书对于月亮记载出现的很晚,要到共工撞到不周山后,嫦娥奔月才有记载;如果是先有阳历再有阴历的话,那就说明开始没有月亮的,月亮是后面才有的,我原来看过一篇帖子就是这个观点

竺可桢等气候学家曾研究,五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南下王岗遗址发现孔雀、猕猴、苏门犀、亚洲象等亚热带动物,约六千年前的西安半坡遗址发现了獐、竹鼠和猡等遗骸,约五六千年前的甘肃省秦安大地遗址发现许多建筑用立木做支撑,有的主竖墙体居然用150根大小木柱,这在运输力低下的古代只能是就地取材,说明甘肃当时是湿暖的森林草原型景观,而在同时期北京河北、陕西等地还发现了大量的竹子,而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象、犀等热带动物遗骸,这表明五六千年前北到陕甘京津的地区都是类似于现在的亚热带气候,浙江以南等地类似于现在的热带气候。在农作物方面当时中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是以大米、小米为主,至于小麦在汉代以后才逐渐成为了北方的主要粮食,在公元前2300年以前还是小麦草,根本不宜生长为宜食用的小麦。科学家通过浮选法在聊城校场铺、胶州赵家庄、日照城镇日照六甲庄四处考古遗址中都出土属于龙山时代的炭化小麦遗存,绝对年代在4600-4000年之间,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可信度较高的最早的小麦遗存,而小麦遗存较多的年代最早属于二里头文化时期,绝对年代距今3900-3500年。而西亚最早发现的小麦遗存最早距今7000年左右,说明当时的西亚更适合小麦生存,而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不止中国发生气候剧变,据专家考证北美的大多数地区七千年前是极寒地区,五大湖的形成就是受冰川侵袭所致;而在南极洲科学发现了大量的煤矿和森林化石,证明了南极洲之前是温热带地区科学家在撒哈拉大沙漠发现了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的壁画,证明这里曾出现文明,而且还发现了大量的树木、水草等残物,还有大量的长颈鹿、鳄鱼遗骸等。能解释地球温度改变的学说大概有两个。一个是板块漂移学说,一个是极移学说。

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都是统一的一块大陆,中生代时期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如果说地球的水的比例像在地球表面一样多的话,这种学说是非常正确的,然而海洋的平均深度只有三千五百五十多米,而地球的半径六千三百七十千米,一个单位是米一个是千米。换算成体积的话,海水的总体积约为1284643立方公里,而地球的总体积约为1082513039000立方公里。即使按照地壳的平均厚度33千米来看,海水的量也太小了,这种情况下即使发生板块断裂、挤压、拉伸,也不可能完成非洲与美洲之间的这样长距离的飘移,时间跨越的再长都不可能。而极移是地球自转轴相对地球本体的位置变化的。由于地球自转过程受到山川湖海的作用,旋转的地极和磁极随着随着时间变化在地面的移动。不过极移的范围仍然很小,大概在24米*24米范围内,不能造成温度带的改变。除了地球自转的极移,还有地球公转的“极移”,人们喜欢叫他岁差。科学认为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同时,地球自身绕地轴进行自转。而由于受太阳和月球不平衡引力的共同影响,使得惯性作用下的地球自转轴产生摆动,这种摆动表现为地轴绕着黄轴旋转,在空间描绘出一个半径约为23.5(22-24.5)度的圆锥面,从而使天赤道与黄道的交点——春分点和秋分点在黄道上向西移动,每76年约移动一度。由于春分点和秋分点是移动的,于是很多人认为岁差是造成气候改变的主要原因。但是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岁差的核心是黄赤交角,地球的自转轴始终在那个半径23.5度左右的圆上,也就是自转轴永远可能对着黄道北极永远有一个23.5度左右的交角。当春分移动的时候夏至和冬至也顺联后移,最多是明明是冬至日却是个大夏天造成实际天气节气不符。当然岁差也可以造成气温的改变不过在这个圆上温度差异只是体现在近日点与远日点上,然地球的离心率只有0.0167,近日点与远日点偏离并不大。当北极在近日点的时候夏天更热,冬天相对暖和,但它还是冬天。按照这种改变可能中国的西北部由亚热带变成温带,更不可能把南极的温带变成极地气候

现在重新把南极的大部分地区回到温带地区维度至少要偏差二十几度,这样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继续扩大黄赤交角,把南北回归线扩大到维度45度左右,像哈尔滨、齐齐哈尔都在北纬45度左右,像新西兰就在南纬45度左右。当太阳直射北纬45度左右时,哈尔滨、齐齐哈尔就如现在的夏天广东广西的气温一样,但当太阳直射南纬45度左右时,哈尔滨就像现在冬天的阿拉斯加和格陵兰岛的气温一样,而南极洲的部分地区就如夏天哈尔滨。也就是在中高纬夏天能热死,冬天能冻死,像前文提到的河南、陕西等地根本适合亚热带植物和动物,浙江等地也不适合热带的动植物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相反方向回拨23.5度使赤道面与黄道面基本重合,使得地球的自转方向黄道面平行,这样地轴就不在倾斜,地轴的北极黄道北极相重合。地轴实际上是一个存在的是一个假想轴,理论上任何穿过赤道的线都可以成为自转轴,它由磁极和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地球磁场由地核内部产生,地核的温度在6000度左右,使得大部分物体融化造成连续对流,加上大量的铁磁质元素形成巨大的电流。由于地核的体积大,温度压力相对较高,使地球的导电率极高,使得电流就如同存在于没有电阻的线圈中,可以永不消失的在其中流动,使地球形成一个磁场强度较稳定的南北磁极,南北磁极决定地球自转的大体方向。而地球的自转方向会让地球内部的物质形成一种趋势从而改变地核内部环境影响磁极的方向,当地球的自转方向受外力作改变以后,会反作用于磁极,从而改变地球的自转轴。所以回拨地球的自转轴并不是把整个地球调整23.5度,而是改变地球的磁极和自转方向。不考虑地球本身的承受力,假象地球整体调整23.5度的话现在的南北极将会没有暖季,赤道只会更热,中国的陕甘地区不会成为亚热带地区。但如果是磁极和自转方向发生改变,这在地球发生改变可真的是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了。黄道北极是固定的,但在地球上因为地球的自转轴是现在赤道的南北极,所以地球原来的黄道北极点是在23.5度黄线(与黄道平行的线)上循环变动,是很难确定位置的。但是根据气候学家与考古学家证实,五千年前甘肃陕西是亚热带气候,浙江、湖南、四川是热带气候可以证明当时的赤道必穿过湖南、江西、浙江附近。也就是说原来的赤道穿过中国的湖南、江西、浙江附近,且与现在的赤道有一个23.5的夹角。

中GUO为什么叫中GUO,几千年来没有人知道。中GUO是中华人民共和GUO的简称,但却并不是近代词语。“中GUO”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青铜器“何尊”铭文中的“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辟民”指代天下中心。在古印度称中GUO为“chini”,发音近于秦(与秦朝没什么关系),汉朝的时候翻译为“ZHI那”,与“中”音近。这个称呼最早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400年左右雅利安人统治印度时期,后被《吠陀经》、《摩柯婆罗多》、《罗摩衍那》等古印度著作所采用。ZHI那在当时没有歧视的意思,反而还是一个尊称,后来的英文china和法文chine都是受此影响。比古印度稍晚些的古希腊语中还把中国读作sin,而这一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苏美尔时期,大约在公元前两千五百年左右,而sin的读音同“心”,与上文的“秦”也比较近。苏美尔人自称来自东方的黑头人,这个东方很有可能便是上文的苏波国。苏美尔翻译为苏默,与苏波音近。苏默的读音也与英语夏天读音接近,这个可能是个巧合,有兴趣可以自行研究,但是苏美尔人口中的“心”却是有夏的意思。在五行历中夏对应五脏是心,远古的历法是以冬天作为年初的,而夏排在第三位正是中间。中GUO在古代也称华夏,《左传》:“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中国也。”华也与季节有关,《说文》:“华,荣也。”形容草木最旺盛的时候,也就是现在的六月份左右。这样看无论是中GUO还是华夏都有中心国的意思,中心GUO有两种,一种是政治中心,一种是地理中心。政治中心也有可能但无法去考证,考虑前文说的中国被赤道穿过,中GUO很有可能就是地理位置的中心。

 

宇宙太神奇了,人类历史充满秘密可能真的什么都没有,包括意识

何谓地理位置中心,如果说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的话,两个半球的中心即为地理中心。理论上讲赤道上的任何一点都可以叫做中心,但是在古代是明确指出地球东西是有界限的,就像现在的东西半球分界线一样。古代人民太阳升起地方称为东极,而把太阳落山的地方称为西极。这两个点如果体现在图画上就是恒定不变的,所以它是有中点的,也就是你在中点的东边就是东部,在中点的西边就是西部。古人太阳将要升起时候称为一天的开始,从高山或者海边看到太阳刚升起来时候没有当作时间的参照点,古人太阳垂直照射的时候当作了参照点,这个时间点在十二时辰制中被称为午时,相当于春分当日中午十二点。这一叫法延续了十时辰制的戊时,十时辰制同样先确定了中午的时间,然后往前推5个小时,这个时候在观测点刚好能看到太阳升起,如果按照大地是平的来说这个时刻应该叫做一天的开始,但是古人正确的把它命名为白天的开始,在日晷中叫做扶桑。再往前推5个小时,这一点叫做一天的开始也是前一天的结束,按照十天干记名就是癸。从戊时往后推5个小时就是若木,表示白天的结束和晚上的开始。再往后推五个小时,仍然是癸时,表示当天的结束和新一天的开始古人还用阴阳做了详细的解释,扶桑表示将明,此时的阴阳相等,过后阳气占据主导地位阴气渐退;戊为茂盛的意思,此时的阳气达到顶峰但是阴气开始产生;若木表示黄昏,此时阴阳相等,过后阴气占据主导进入晚上;癸通鬼表示死亡代表即将轮回重生,此时阴气到达顶峰,但是阳气重新开始上升开启新一天的轮回。扶桑、若木不但表示时间表示地点,《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经·大荒东经》:“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汤谷是指东极周围的大片海域,说明东极和西极并不是大地边界。扶木就是扶桑,后来也指扶桑国,当太阳直射这个区域时候表示白天的开始,“中国时间为扶桑。当太阳直射“成都载天”这一地区时候中国时间为戊时,也就是中午。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下“宅兹中国”的“中”字里面中间的部分你还把它当成迎风飘展的旗子吗?它明明是一棵树,一棵表示时间的树,而且这棵树还是日晷的中心的圭木,它既表示时间的中心,又表示地理的中心。当太阳直射禺谷这一地区时候中国时间为若木,表示白天的结束。现在再去看这个东西极就比较清晰了,就是指扶桑和若木表示的两个地点,而这两个地点刚好表示地球赤道上的一个白天,也就是赤道的一半。这也正是解开山海经》地理范围的密匙。

对于《山海经》记载地理表示范围解读不知凡几,有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云南省的一省说,有四川甘肃、陕西、宁夏的几省说,有中原说,有夏朝版图说,有中国加周边说,有亚洲说,非洲说,还有世界说。现在我们用密匙来看一下,《山海经·五脏山经·中山经》最后总结时提到:“天地东西两万八千里,南北两万六千里,出水之山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这些山代表天下的山吗?明显不是,南西北东四经的山脉都是到了南西北东四海就嘎然而止,而书中写明东西两极是在海外的,所以这里总结就是五脏山经中所有的山。东西两极是赤道的一半,那么南北两极那?书中说东西两极两万八千里,而南北两极的距离是两万六千里,基本上也差不多,至于为什么差了两千里咱们后文再说。这样看《山海经》的范围其实就是地球上整个白天的地图,也就是半球图。那么现在《山海经》中的长度单位其实我们也可以求出来了东西两极的距离是两万八千里,两万八取得是整数,这样换算出来远古每里约是716米。我们再去求证一下,《山海经·海外东经》:“帝命坚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坚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坚亥。一曰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黑齿国在其北,为人黑齿,食稻啖蛇,一赤一青,在其旁。一曰在坚亥北,为人黑首,食稻使蛇,其一蛇赤。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这几句话的重点是帝命坚亥测量东西两极的距离,坚亥没有靠脚去丈量,而是左手指青丘北,右手指黑齿南,就这样算出了东西两极的距离为五亿十万九千八百步,结合下面的十日就可以知道青丘北到黑齿南就是一个时区距离,坚亥指的这个东西应该就是原来的山海图。在远古万与现在的意思一样,但是亿的意思却与现在不一样,古人认为十万曰亿,这里的亿也有可能是介于十万与万万之间的的一个计数方式。这里的亿明显不是十万,这样就可能是5109800步或者50109800步。按照三百步一里或六百跬一里(古代有把步分成两段,每步为两跬,这里的步也有可能是跬)分别求出为17033里、167032里、8516.5里、83516里,很显然没有一个接近28000里的。这里的步没有可能古人翻译时候对尺的错译那,古人一直把1800尺记做一里,分别代入的话为2839里和27839里。很显然27839里约等于两万八千里,也就是东西两极的长度为50109800尺,每尺的长度为现在的40076000/2/50109800=0.39988米,几乎就是等于0.4米,每里就是720米,因为上面的是按照两万八千里这个整数求出的每里716米,几乎是相等的。说明0.4米就是长度的基本单位尺,一尺0.4米是不是无法想象

这也说明了远古时期大洪水的开端就是发生祝融与夸父的战争之后。祝融战胜夸父之后不但掠夺了其土地,还抢夺共工族的水利工具人才,所以祝融也兼任水伯。《山海经·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祝融做帝后水伯让给了其堂弟崇伯鲧。《山海经·海内经》:“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在藏族神话中董姓养龙的有好几个分支,分别是黑董、青董、黄董、花董,也称为黑马、青马、黄马、花马......

在厘米没传进中国之前,我国古代很多桌子、凳子、画等的尺寸长宽都是近似于40CM、60CM,然而考古学家没有发现古代有0.4米或者0.04米为基数的尺子不过发现了许多与历法、时间相关文物的直径或者内径是0.002米的整数倍。古人喜欢平分,0.002米应该就是0.4米除以100后再平分的基数单位。三星堆文物青铜太阳轮直径85CM。同样出自三星堆的青铜神树修复后高396CM。在陶寺遗址M11小型古墓发现了一个29齿的青铜圆环,直径为12CM。同样是在陶寺遗址发现一残长171.8CM的漆杆,专家推测为圭表日影测量仪器系统中的圭尺,其中一段标有特殊的刻度,总长为39.9CM,由于前端损坏了一点,修复应该就是40CM。在古代印度遗址发现一种长28CM,宽14CM,厚6.4CM的砖,而且这种砖在当时曾普遍使用说明这是一种标准尺寸的砖。在古代苏美尔文明中曾发现了这样一组特别的计数方式,经测定一杆为现在12米,一绳为现在120米,一里为现在720米,正好与我们计算的一里720米相同。为什么把0.4米作为一个基础长度单位呢?我无法解释可能是像人们把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定为一米一样,制定度量衡的这个人地球周长的万万分之一叫做一尺。古人一直把时间和长度看成一个统一整体时间概念,是一个没有具体形态的参数,而长度就是时间变量的一种体现方式体现方式之一为轨迹人们用日晷和北斗星记录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这个时间对应就是两个东西两极之间的距离。另一种体现方式更加直观,用水漏或者沙漏滴一尺的高度表示一昼夜,一寸的高度表示一个时辰,这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的真实出处,一厘的长度表示一刻,一线表示一分。按照远古一尺40厘米计算,一寸为现在4厘米高,一厘为0.4厘米约一粒米的长度,一线为0.04厘米约为古人纺线的直径。够精确了吧?然而这还不够,下面还有用0.004厘米的一毫表示的一秒(约正常一次心跳时间),0.0004厘米一禾(约禾叶上的纤毛直径)表示的一瞬(眨眼时间),0.00004厘米的一念表示一念表示人类能想到的最小距离和最小时间)。有人会怀疑古人时间有这么精确吗?中国古代颛顼历一年长度为365.25016天,与现在的精确一年相差0.008天,而玛雅历法一年为365.2420天,与精确一年仅相差0.0002天,约18秒。时间如此的精确,又怎会用人的拳头、手指、尺骨、粟、黎这样的约数来当标准量?我认为后世的长度单位不过是找的近似的替代品。

  打开山海经》盲盒的撬棍
  ——山海经的长度单位

  研究山海经》,少不得用到长度单位,尤其是涉及《五藏山经》和太章、竖亥大地测绘之时。若研究者采用的标尺不一,结果就会大相径庭。因此,界定《山海经》相关年代的标准度量尺度,对于客观表述1.5万年与9千年前,华夏先民两次世界性大迁徙范围距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寸、尺、咫、寻、常、仞
  1、寸。始见于战国,由古文字代表手的“又”和指事符号“一”两个部分组成。《说文解字》:“寸,十分也。”
  东汉《大戴礼记·王言》:“布指知寸”。伸出食指,指节纹至指尖即为寸长。
  在古代度量规制中,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
  寸因是量度较小的单位,故多用来形容极小或极短,如寸土必争、寸步难行、鼠目寸光、一寸光阴一寸金等。

  2、尺与咫。古代社会中,尺是最为常见的长度单位,也是量具名称尺子的直接来源
  《大戴礼记·王言》:“布手知尺”。一尺是男子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跨度。由于尺是基本的度量单位,其量具因此被命名尺子
  《说文解字》:“咫,中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周尺也。从尺只声。”成年男子布手知尺,妇人布手则知咫,也就是约八寸之长。因此,成语近在咫尺用来形容距离很近,相差甚微。
  据考古实证结果
  帝尧~大禹时期,尺为0.25米(陶寺遗址,公元前2500~公元前1900年);
  商代,尺为0.1695米;
  周代,尺为0.231米;
  秦朝,尺为0.231米;
  汉朝,尺为0.2135~0.2375米。

  3、丈。《说文解字》:“丈,十尺也。从又持十。”按殷商度量规制,人高约一丈左右,故自彼时以来,成年男子有“丈夫”一称。历史上,周代比较特殊,为八进制。
  4、寻。《大戴礼记·王言》:“舒肘知寻。”《小尔雅》:”寻,舒两肱也。“《说文解字》:“度人臂之两倍为寻,八尺也。”《方言一》:“寻,长也。周官之法,度广为寻。”两臂水平舒展,左右两中指间的距离即为寻,一寻为八尺。
  5、常。《小尔雅·广度》:“寻舒两肱也。倍寻谓之常。”一寻长八尺,一常长一丈六尺。
  6、仞。仞是计量深度高度的单位,相对独立,且与尺等长度计量单位的比例关系不甚明确,一仞为四尺、五尺六寸、七尺、八尺的说法,在典籍中均有提及,但一般认为与寻同,当为八尺。
  《说文解字》段玉裁注:“周制,寸、尺、咫、寻、常、仞皆以人之体为法。”但大家别想当然,这里的人,独指开国帝王。在彼时,你我这样的不算人,算什么呢,奴才!

  二、步
  《山海经·海外东经》:“帝命竖亥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五亿十选九千八百步。”
  什么叫步?步就是步弓。古代的一种距离度量工具,形同放大了的圆规。与其它长度单位类似,一步的单位长度也是开国帝王身材对应的,长度就为王者的一步距离,也相当于王者身长。因此,时代不同,步的单位长度也有区别
  

  步弓(古代量具)

  现代人常将古代度量单位的步,等同于当今概念的“人向前走的一步“。这是错误的。
  其实我们现在的一步,古时叫跬[kuǐ],《小尔雅》载:“跬,一举足也;倍跬谓之步。”又《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跬和步是两个概念。古代的跬,是现在的一步;古代的一步,是现在的两步。并且这个跬、步只是相对于举足行走时的步伐称谓而言,并不表示任何人都可以采用举足的方式去度量距离
  东汉中期,戴德编著的礼制著作《大戴礼记》载:“古者以周尺八尺为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又载:“古者百里,当今百二十一里六十步四尺二寸二分。”
  又据明代王圻撰典制文献《续文献通考》卷108·乐8载:“周以八尺为步……秦以六尺为步”。
  《续文献通考》、《大戴礼记》均指出,汉以前是以周制八尺为一步。周时采用的是八进制,如高度一仞等于八尺;长度一寻也等于八尺,一尺等于八寸。到了西汉时期采用的则是十进制。

  禹夏时期的“步”,实际距离是多少?我们手头没有直接资料,但我们知道禹夏年代在前2070-1600年,陶寺遗址测年为前2500~1900年,大致属于帝尧至帝舜时期;而夏、周两朝之间,只隔殷商,时间相距仅约500多年,且许多情况下周承夏制。因此,可以采用陶寺遗址量具与周代度量规制,计算步的距离
  即,步尺关系依据东汉《大戴礼记》载:“古者以周尺八尺为一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尺则以陶寺考古文物为据。
  《汉书·食货志上》:“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六尺为步,……”。
  汉朝是用秦的步尺制度代替了周的步尺制度。秦、汉尺的长度,如商鞅量尺、新莽铜斛尺、后汉建武铜尺,标准是一样的,都是一尺等于0.231米。

  由上可知
  帝尧~大禹时期,一步为2.000(=8×0.250)米;
  商代,一步为未知
  周代,一步为1.848(=8×0.231)米;
  秦朝,一步为1.386(=6×0.231)米;
  汉代,一步为1.4784(=6.4×0.231)米。

  三、里。
  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春秋·谷梁传》记载:“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郑玄注:“九夫为井者,方一里九夫所治之田也。”
  《汉书·食货志上》:“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
  《晋书·地理志上》:“古者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
  意思是说,先秦时期,以三百步为一里,长宽一里界定为九百亩。按百亩为单位,将方圆一里划分为井字形状的九块田地,供九个成年男子耕种,称之为“井田制”。从中可以看出,一里等于三百步。
  由上可知
  帝尧~大禹时期,一里为600.00(=300×8×0.250)米;
  商代,一里为未知
  周代,一里为554.40(=300×8×0.231)米;
  秦朝,一里为415.80(=300×6×0.231)米;
  汉朝,一里为443.52(=300×6.4×0.231)米。

  四、不同朝代度量规制对比
  1、说明
  文中列出的陶寺尺,并非遗址出土的考古实物。而陶寺文化时代的“一尺为0.25米“,也是何努先生根据ⅡM22:43圭杆长度,结合《周髀算经》所载“夏至、春秋分”和移杆后“冬至影长”推算出来的。尽管论据详实、逻辑严谨,但学界目前仍存争议,“推论还有待今后考古实物支持
  哪“陶寺尺“能否用于《山海经》的研究呢?答案肯定的,可以
  有号“蒟蒻 6“的大虾,在研究《五藏山经》相关章节时,发现一个奇特现象:相同地点的距离给出了两个不同数据
  《山海经.西次三经》载:“峚[mì]山,其上多丹木,……黃帝乃取峚山之玉榮,而投之鍾山之陽。……自峚山至于鍾山,四百六十里,其閒盡澤也……
  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鍾山,其子曰鼓,其狀如人面而龍身,是與欽〈丕鳥〉殺葆江于昆侖之陽,帝乃戮之鍾山之東曰[瑤,王改山]崖,……”
  此前后两段经文主要讲述峚山到鍾山的距离。请注意,经文前段已说“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经文后段又说(峚山)“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可见后面的420里和前面的460里,实际距离是相等的。这一后一前的“里”,只是采用度量标准不同,其比例关系为:(460/420=)1.0952倍。
  据考古结果陶寺尺为0.25米,商尺为0.1695米,周、秦尺为0.231米,汉尺为0.2135、0.2375米。在这些尺度中,满足1.0952倍关系只有陶寺尺和周尺。陶寺尺/周尺=0.25/0.231=1.08225倍。1.08225倍的比值与1.0952倍的比值大体接近,均为1.1倍。
  这么说来,《五藏山经》是周时成文的?不是,因为《山海经》最初文本是叙事图语,类似古埃及“纳尔迈调色板”、三星堆金杖图语和伊川彩陶缸“鹳鱼石斧图”。周代社会已经十分发达,这种以图叙事的写作手法,绝非周代文字大备时的产物
  那么为什么《五藏山经》“峚山”至“钟山”里程的叙述,其比例大体符合陶寺尺和周尺的比例关系?这最大的可能是周人有补注。也就是说,《五藏山经》系统成文大体在陶寺时期,即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这一句是周人或者是其先祖补注的。
  陶寺遗址ⅡM22:43圭杆推测出来的古尺,为0.25米。如果据此测算,《山海经》的一里正好等于600米,比今尺大了不少。
  问题是,我们能以陶寺尺为标准测算山海经》里程吗?
  完全能!其原因
  一是因为帝尧、帝舜和大禹时期,曾经统一过度量衡,据《尚书》载,(尧帝时)“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可见帝尧时曾统一过律度量衡,步和里自然也有统一规范;
  二是从考古发现来看,19世纪50年代,于山西襄汾县发掘陶寺遗址,其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900年间,《史记》所载的帝尧至大禹就在此时期内。帝尧曾统一过度量衡,陶寺遗址是否帝尧都城,都无关紧要,只要陶寺在帝尧辖区之内就行;
  三是中国史记载,禹命伯益著《山海经》,这个禹时期陶寺遗址历史年代接近。

  所以,《山海经》一里等于600米是比较靠谱的。退一步来说,我们以“峚山”一节所隐含的比例关系来算,周尺的1.0952倍,相当于山海经》成文时代,换算单位为0.25299米每尺。一里等于607.176米。
  需要说明的是,《五藏山经》无论是一里600米,还是一里607.176米,是不会影响《五藏山经》涵盖亚洲和北非的事实的。
  这个家伙接着说:
  我们以周尺和陶寺遗址发现的尺来计算峚山至钟山之间的距离如下:420x607.18=255015.6米(陶寺尺),460x554.4=255024米(周尺),二者相差8.4米,较之于方圆几白里的名山,其误差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五藏山经》一里必等于607.18米或600米。
  有了《山海经》,现在又有了古尺,我们就可以丈量天下了。

  2、各朝代度量对照表
  禹夏,一尺合今25.00cm(厘米),8尺一步,合2.000米;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几尺一步,不知道;
  周代,一尺合今23.1cm;8尺一步,合1.848米;
  秦朝,一尺约23.1cm ;6尺一步,合1.386米;
  汉朝,一尺大约21.35~23.75cm (汉尺一直在变,老刘家太没节操);6尺一步,合1.281~1.425米;
  三国时期,一尺合今24.2cm ;6尺一步,合1.452米;
  南北朝,一尺约(未知)cm;国太多,乱;几尺一步,不详
  隋朝,一尺合今29.6cm 《隋书·律历志》;五尺为一步,合1.48米;
  唐朝,一尺合今30cm (出土和现存尺取平均数);五尺为一步,合1.5米;
  宋元时期,一尺合今31.2cm(出土木尺取平均数) ;五尺为一步,合1.56米;
  明清时期,营造尺一尺合今32cm(嘉靖牙尺和康熙牙尺都是32cm);五尺为一步,合1.6米;
  近现代,1米(m)≈3尺,1尺≈33.3333 cm。

  禹夏时期的“步”,实际距离是多少?我们手头没有直接资料,但我们知道禹夏年代在前2070-1600年,陶寺遗址测年为前2500~1900年,大致属于帝尧至帝舜时期;而夏、周两朝之间,只隔殷商,时间相距仅约500多年。因此,可以采用陶寺遗址量具与周朝量制计算大地东西极”距离
  汉儒《大戴礼记》:“古者以周尺八尺为一步。今以周尺六尺四寸为步”,尺则以陶寺考古文物为据。
  周制,一步合8尺;陶寺尺,一尺相当于0.25米。
  大地东西距离(竖亥步测)=5109800步*8尺/步*0.25米/尺/1000 =10220千米
  这个距离,大致相当于中国东海岸到北非西海岸的距离

  我们将上海南汇嘴观海公园设定大地东极,摩洛哥古城丹吉尔市著名的法尔·卡斯霸大灯塔(Phare Cap SPartel )设定大地西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验证上古大地东西距离的“竖亥步测”结果。由电子地图测得:
  大地东西距离(百度图测)=10822千米
  “竖亥步测”与“百度图测”的大地东西距离,两者差距仅为“百度图测”的5.57%,完全在可接受误差范围以内,验证通过。
  

  亚非大陆东西极测距

  若认为只是一种巧合,对“竖亥步测”大地东西距离的可靠性仍有疑虑,我们还可用另一时代的另一组数据加以验证
  《管子·地数第七十七》(卷二十三):
  桓公曰:“地数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其出水者八千里,受水者八千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山,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山。此之所以分壤树谷也,戈矛之所发、刀币之所起也。”
  《管子·轻重乙第八十一》(卷二十四):
  桓公曰:“天下之朝夕可定乎?”管子对曰:“终身不定。”桓公曰:“其不定之说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天子中而立国之四面,面万有余里,民之入正籍者亦万有余里”。管夷吾,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
  《尸子》:“八极之内有君长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尸佼,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0年。
  《吕氏春秋·有始览》:“凡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吕不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235年。
  《河图·括地象》:“八极之广东西二亿三万三千里,南北二亿三万一千五百里。夏禹所治四海内地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
  《淮南子·地形训》:“阖四海之内,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水道八千里,通谷六其名川六百,陆径三千里。禹乃使太章步自东极至于西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竖亥步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凡鸿水渊薮,自三百侧以上,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里,有九渊。”

  “大地四极”的范围,在古籍中有大量记载。由此判断,禹夏时期,上古先民的确对其所处的大陆板块做过实地测绘。
  “大地四极”测绘的实施者,《淮南子·地形训》与《山海经》有出入,但我们还是愿意采信前者的论述,因为古代地图绘制标准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南北向为纵,纵即是“竖”,亥在十二辰的位置中与子相邻,位近正南,因此“竖亥”当是大地北极测距者,而“太章”自然应是大地东西极测距者。

  《淮南子·地形训》有关太章、竖亥步测大地四极的步测距离,比《山海经》的论述大近10倍,前者不可采信。这是因为两部著作论述的大地四极含义不同,且汉朝与禹夏年代相距久远,毕竟已过一两千年,度量衡制度已经厘不清了。再者,老刘家的事儿知道就好,认真你就亏大啦。比如,随新帝骨骼长短有别,汉尺老是变来变去;为景帝讳,又可将《山海经·大荒西经》的夏后启,生生改作夏后开;为满足政治需求,楞说刘家老母搞破鞋,与人私通生下高祖。总之,老刘家没什么节操。

  有关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的大地四极论述,最早是由“春秋时期开始的,那时铭刻有山海图”的禹制九鼎还在周王手里,估计相关文豪们,当时还能见到已经失传典籍不过此时,周朝已经礼崩乐坏,不同封国各行其是,度量衡五花八门。既然是“春秋”之后的论述,那就以强秦的量制为依据吧。

  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春秋·谷梁传》:“古者,三百步一里,名曰井田。井田者,九百亩,公田居一。”
  又据《续文献通考》卷108《乐8》:“周以八尺为步”,“秦以六尺为步”。
  《汉书·食货志上》:“理民之道,地著为本。故必建步立亩,正其经界。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方一里,是为九夫”。
  在《汉书·食货志上》,是用秦的步尺制度代替了周的步尺制度。由于秦汉尺的长度如商鞅量尺、新莽铜斛尺、后汉建武铜尺都是一尺等于0.231米。故:
  秦制:一里合300步,一步合6尺,一尺相当于0.231米。因此:
  大地东西距离(秦制)=28000里*300步/里*6尺/步*0.231米/尺/1000 =11642千米
  《管子·地数》与“百度图测”的大地东西距离,两者差距仅为“百度图测”的7.58%,完全在可接受误差范围以内,验证通过。

  顺便测算一下本文相关性不大的大地北极距离
  我们将北冰洋南岸、俄罗斯泰梅尔半岛最北端设定大地北极,东帝汶罗地岛南端设定大地南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验证上古大地北极距离的“步测”结果。由电子地图测得:
  大地北极距离(百度图测)=9936千米
  大地北极距离(秦制)=26000里*300步/里*6尺/步*0.231米/尺/1000 =10811千米
  《管子·地数》与“百度图测”的大地北极距离,两者差距仅为“百度图测”的8.80%,完全在可接受误差范围以内,验证通过。
  

  东亚大陆南北极测距

  从目前地理形态看,由北冰洋南岸、俄罗斯泰梅尔半岛最北端,到东帝汶罗地岛南端,经东南亚时要走多处水路,似不符合上古关于“大地四极”的一般概念。这个问题如何解释
  《山海经》通篇仅见“海外东经”一节,记载了“帝命竖亥步”,以测大地东西两极距离,未见南北两极测绘的论述。若上古时期,确有大地南北两极测绘的实践,时期要比五帝还要早,应是东南亚、甚至是五大洲区域间的陆路桥还未被“世纪大洪水”彻底淹没之前。

  书归正传,《山海经》是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半球图,那么五脏山经代表就是亚洲亚洲的英语为Asia,源自古希腊语,音译为亚细亚,其实就是“夏”,古代中国为中心国,亚洲就是中心洲,也有可能中国就是亚洲。《山海经》中五藏山经的山脉在总体长度上悬殊不大,这也说明了中山经不但是半球概念的中心基本上还是地理范畴的中心。从现在的地图上看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周围基本符合亚洲地理中心,但是前文说了陕甘地区为亚热带地区,这周围更偏北(按照未改变之前的方向)一些,不可能是赤道经过的地方其实古代的亚洲范围与现在区别很大,有专家考证大概在一万年前,日本朝鲜半岛还有中国大陆之间根本没有海,是直接相连的,日本海也只是个内海。日本列岛与中国台湾同属一个构造体系,在中国大陆与日本群岛之间有一个广阔的大陆架,大部分是水深在二百米以内的浅海底,是中国大陆的延伸部分。而且在这些大陆架上还发现了古河道遗迹,说明日本曾是大陆的边缘。在中国日本的洪积层都发现了猛犸化石,也证明了古代日本曾和大陆相连。与日本同属一个构造体系中国台湾、钓鱼岛、先岛诸岛等经专家研究也是亚洲大陆相连的。而在台湾南面的菲律宾考古学家考证,在公元前6000——公元前1500年左右先后有两批蒙古利亚种和印度尼西亚人来到菲律宾,证明马来西亚、菲律宾都是和大陆相连的。亚洲西面的地中海比现在要大的多得多,古地中海又称特提斯海,有学者研究特提斯海最东端到达阿富汗北部的平原地区更有学者认为特提斯海曾到达中国西藏的南部。地质学家发现在一万年之前黑海、里海、咸海都是相通的,是地中海的一部分。外国学认为特提斯的消失是由于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造成喜马拉雅运动以及燕山运动,导致亚洲中部的高原普遍抬升。地质在升高过程中在不同的力的作用下又分别形成高山、丘陵、盆地等。在内蒙古高原北侧的贝加尔湖,做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却发现了大量的海绵、海螺、海豹、鲨鱼等海洋生物,与之相连西伯利亚盆地经学者研究其大部分曾沉没过海底。如果说西伯利亚盆地曾经是大海的话,那么平均海拔更低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也会是大海,这可能也是这两个地区湖泊、沼泽遍地的原因纵观亚洲的东南西北我们会发现现在的亚洲与以前的亚洲相比,东部与南部地势下降了,一些海平面较低的平原沉入了海底。而西部与北部则是地势升高了,一些浅海区变成了陆地,一些平原形成了高原,而之前的高原和山脉则变成了更高的山。这一现象正好也对应了“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说法。这样复原一下古亚洲大陆地图,大陆东部到达了日本的东侧,日本东面的辽阔海域为东海,现在的日本海为内湖,中国的东海和黄海的部分区域为大陆,部分为北渤海。南部到达了马来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菲律宾外面的辽阔海域为南海中国南海部分区域为大陆,部分为南渤海。西部到达伊朗高原,但阿富汗、伊朗的南面和北部的平原印度平原都在海中,孟加拉湾与特提斯海都属于西海。西北通过乌兹别克斯坦丘陵与欧洲相连,西西伯利亚平原西伯利亚盆地都在海中,中间隔着中西伯利亚高原的部分地区,它们外围的辽阔海域就是北海。从这张地图中国重庆、湖北地区基本上在古亚洲的中心区域,与上文推论的赤道穿过湖南、浙江附近相吻合。在古代湖北的江夏也被称为天下之中,应该还是有根据的,如果按照江夏附近为中心的话,那么中山经的范围也就基本确定了。

古代的历法是把星象图、时间地理风水结合为一体的,现在我们来复原一下这个半球图,把东西两极连接,这个弧线就等同于赤道,把赤道分成十份,在每个点上连接南北两极,这些线基本上等同于经线,每份表示一个时区。把经线也平分成十份,垂直与经线的这些线可以叫做纬线。中央的一条经线与赤道的交点就是中心,这样的话中心区域就是边长为两个时区长度的区域了,比例有点大。参照古人先定中间再定两边的思维肯定古人把中间的一个时区叫做中心区,也就是东西南北各取0.5个时区的长度,这样的话就把经线原来的时区再平均分成两个,纬线的宽度再分成两份。这个区域就是中山经的范围,我们知道地球的周长约为40076公里,那么一个时区的长度就是约两千公里。按照这个数值可以计算出中山经的大概范围方圆2778里,理论上按照山脉正东正西或者正南正北的走向的话中山经的一次山径总长度不会超过2778里,但考虑到其中大多数的山都不是方向走向的,还有许多一会向东一会向北的山脉,我们把它乘以系数1.25为3472里左右。有人说不对,中次首经统计为十五山,六千六百七十里。其实这些都是古人翻译留下错误,一般人不注意罢了,现在我们把首经的十五座山之间的14次距离加一下:20+15+35+15+70+20+70+15+120+30+40+52+35+400=937里,另外还一个实际最长的中次九经统计为3500里,实际相加3650,但是其中一半为Z字形走势,并不是正东正西走势,其真实距离要远小于3500里。以江夏为中心,以一千公里为半径做圆,这就是中山经的范围,但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山脉、丘陵、河的走向问题应该是在这个圆内的不规则图形。大概是西到岷山附近,北到太行山北端,东到舟山群岛往东二百公里的东海上,南到南岭南部山脉的一个大概区域。这块区域很有可能就是大禹治水后夏朝的版图。(不包含已入海底岭南区域

  我主张恢复华里、十六两制(斤),甚至恢复华夏历(农历作为正历,相应的公制、公历作为辅助。中国古人的这种历法、度量衡里面,蕴含着对华夏民族空间时间特有认识,与天干地支天人合一匹配的,我们使用就能感知到蕴藏其中的信息。反之,对于公制、公历中国使用根本感知不到里面的信息,仅仅是一个对空间时间的格式而已。

  中山经的范围确定了,南西北东四条山经的范围也就容易确定了。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这个南西东北范围,《山海经·海外西经》:“海外自西南陬至西北陬者”。《山海经·海外东经》:“海外自东南陬至东北陬者。”陬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陬,阪隅也。”指西南、西北、东南、东北四极,加上东西南北四极就是八荒。而陬也有轴的意思,把八荒分别与半球面积的中心相连得到八陬(可以参照地球平面图的画法)。东西两极的连线就是赤道,南北两极的连线就是90度经线,西北到圆心的连线就是西北陬,东北到圆心的连线为东北陬,东南到圆心的连线为东南陬,西南到圆心的连线就是西南陬。比方说上文的西南陬至西北陬就是西面,西南陬至东南陬就是南面,东南陬至东北就是东面,东北陬至西北陬就是北面。五藏山经是原亚洲大陆的地图,那么南西北东四山经就是南面、西面、北面、东面的亚洲大陆减掉各自面的中山经的地理范围。用现在的地图表示的话,把江夏与鄂州之间的一个点做为半球的中心,先大概确定一下原赤道。按照黄赤交角23.5度计算的话,原赤道与现在的赤道当为逆时针23.5度左右,但考虑地图是用平面表示球面的,而江夏、鄂州在现在的北纬30度左右,再加上各板块的挤压变形,原赤道与现在北纬30度的夹角会小于23.5度,大概在19度左右。赤道向东经过无锡日本的五岛和九州岛等,向西经过习水、昭通等地。与赤道垂直的是南北陬,南北陬向北经过长治、呼和浩特等地,向南经过瑞金、潮州等地。东南陬经过上饶、彭佳屿等地,西南陬经过湘潭、北海市等地,西北陬经过武当山、兰州等地,东北陬经过临沂、烟台等地。

  这样的话南山经的范围就是北到中国湛江中国台湾,南到帝汶岛,西到苏门答腊岛,东到菲律宾群岛的广大区域。从现在地图看中南半岛有一小部分属于南山范围不过非洲印度洋板块挤压,中南半岛以及南岭、黎母岭都是整体往东移动挤压的,加上这块区域正好在第二阶梯上,受喜马拉雅山运动的影响,曾被大幅抬升,这附近的平原之前全在海中,北部湾比现在大得多,因为这片海域在西南陬的左边,所以它属于西海,东南西北四海边界也是按照四陬来划分的。原来的澳大利亚受印度洋板块挤压整体东北方向偏移到现在的位置,澳大利亚与印度尼西亚群岛隔着不短的距离南山经的首经的首山在西海边上,而尾山已经到了东海的区域,首经全长2950里,按照每里720米换算的话约为2131千米。从西南陬的海南岛西南端到东南陬的西表岛直线(纬线)距离一千八百公里,理论上是可以横跨西海东海的。而海南岛到西表岛应该就是南山经的首经,以南岭、海南岛为分界线,西边的地势抬高且略微东移,东南半岛附近的平原大多在海里;而东边的地势是下陷的且略微西移,海南岛和东边的南海都是大陆,与中国台湾、菲律宾、赤尾屿、宫古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基本上都是在一起的,而马六甲海峡要比现在宽的多,这片区域的岛屿在大陆没有下降之前都算是高山也有一些少地点的山沉入海底从黎母山到西表岛虽然直线距离一千八百公里,但是南山经的山脉虽然是正东走向,但也不可能是在一条直线上,再加上属于东海区域到宫古岛的二百公里,基本上和上文的2131千米是等同的。南山经首经:经黎母山到东沙群岛到台湾最后到宫古岛,中间有一些低矮的山已经沉入海底变成暗礁。南山经次经从苏门答腊岛的中部高山延伸到加里曼丹岛北部,到菲律宾北部,总长度五千二百公里。南次三经由爪洼岛延伸到苏拉威西岛,到菲律宾南部高山。像比较著名的青丘、羽山等地都在现在的东南亚。

  • 钓鱼岛、赤尾屿等之前是与大陆相连的,而西表岛、宫古岛以前是半岛更像鱼尾巴


  西山经的范围西南起中南半岛,西北到祁连山——天山山脉,最远到达伊朗高原,印度不与古亚洲大陆相连。与印度接近的青藏高原、中南半岛、伊朗高原等地受板块挤压影响最大,造成了许多山脉地形的巨大改变西山经的首经由中国的云贵高原穿过泰国,到达若开山脉的南端。由于受板块的的挤压变形,若开山脉地势发生了逆时针旋转。西山经二经起于四川峨眉山,经横断山脉,到达喜马拉雅山,延伸到冈底斯山。位于板块挤压中心的横断山脉的变化比中南半岛的山脉发生改变更大。西次三经起于岷山山脉的中北部,经西倾山到达昆仑山,最远延伸到伊朗高原的大山。西次四经由祁连山到达天山山脉,延伸到乌兹别克斯坦附近的帕米尔高原地区西山经的西次一经与西次二经虽然受板块挤压变化比较大,但整个西山经总归还保留了原先的大致走势,所以西山经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原地区联系其它地区的主要途径。西次一经一直是联系中南半岛、印度的主要途径;西次二经是茶马古道的主体,对联通我国的西藏印度等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次三经和西次四经基本上就是古代的两条西部丝绸之路,由于气候的逐渐恶劣,两条丝绸之路逐渐合并成一条,是中原地区连接中国新疆中亚、西亚、欧洲的主要途径。连接欧洲的古丝绸之路其实还有一条,就是北山经的首经。

  北山经西北起阿尔泰山山脉、哈萨克丘陵,东北大兴安岭、东西伯利亚山地的西部边缘的上扬斯克山脉。由于西北部地区的太高,西西伯利亚平原西伯利亚盆地都是北海的一部分。北次一经起自宁夏北部山脉,经戈壁阿尔泰山、阿尔泰山最后到达哈萨克丘陵。北次一经也曾是中原地区连接蒙古、哈萨克斯坦、欧洲的主要路径。北次二经起于吕梁山山脉北部,经内蒙古高原到达中西伯利亚高原的西北山区。北次三经首山为太行山上的北部,经大兴安岭,转小兴安岭再到外兴安岭抵达上扬斯克山脉,延伸到新西伯利亚群岛,总长度约8900公里,是五藏山经所有山系中最长的。东山东北起长白山——楚科奇半岛,东南到琉球群岛——火山列岛。东次首经北起俄罗斯的外兴安岭东南部,经布列亚山、长白山延伸到山东半岛。东次二经北起东西伯利亚山地的鄂霍茨克附近,穿过鄂霍茨克海(比现在小得多),沿锡霍特山脉、太白山山脉,经九州岛延伸到琉球群岛。西次三经北起库页岛北端,穿过海洋(之前中间有不少岛屿相连)沿日本群岛右侧在四国岛附近往东到达南方诸岛,延伸到北马里亚纳群岛。(这些岛屿以前比现在大得多,还有不少是和古亚洲大陆连在一起的)东次四经包含东西伯利亚山地与楚科奇半岛的交界处的山脉和科里亚克山的东北部分,总长1200公里。北次四经最北端海域在东北陬的左侧,所以为北海部分

  中山经的范围前文已叙述,山脉走向东西为主,由山脉河流的走向基本可以确定,中山经的大多数遵循从南到北排列的次序,也就是中次一经在最南端,由于山脉太多这里就不一一注明。五藏山经以中山经为中心,南山经三条山经东西走向,依次向外排列;西山经四条山径从西南到西北排列,西次一经和西次二经的大体方向略偏西南,西次三经与四经略偏西北。北山经的走向以南北方向为主,从西往东排列,北次一经与北次二经走向略偏西北,北次三经偏东北走向东山经山脉走向也是以南北方向为主,从西往东排列。纵看五藏山经基本上是一个顺时针旋转的排列方式,是一个有规律有联系的整体,在五藏山经中有许多同名的山与河,就像可以叫鼓楼,我也可以叫鼓楼,你叫长安街,我也叫长安街,不过在同一条经次中名字相同的山河基本上都是统一的。在《山海经》中的河、河水也不是专指黄河,西次三经说到昆仑山的时候:“河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无达。”同样是西次三经的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虽然不能说明这两条河是不是同一条河,但无论是南流,还是南流再西流都不是黄河特征。另外在西山经和北山经中也有不少河的描述,但在山脉走向距离都比较远,也不大可能专指黄河。不只是河,像赤水、流沙等也不是专指,这些都是山海经》中的命名方式,像以颜色命名的赤水、黑水;像以水流特点命名的,如:流沙(流沙有的地方指流动沙漠)、弱水;也有以山命名的,如:竹水、湘水也有以河流形状命名的,像洛水,甲骨文“洛”本指有两个十字交叉的河流,后引申为分支多的河流,就像山海经》中次四经描述:“洛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其中多马肠之物。”所以洛水并不一定是现在的洛河,洛水女神故事也不一定是发生在现在的洛河地区,这个我们后文还会讲到。

  五藏山经的山有很多,由于篇幅有限我们不去一一求证,只拿西次三经作为参照。应该说西次三经是五藏山经中最神秘也最重要的一条山经,有被“共工撞折”的天柱不周山,有炎黄大战的主战场之一峚山和钟山,有帝之下都中国神山昆仑山,有西王母的玉山,有轩辕国的轩辕之丘,有白帝居住的长留之山。西次三经大致在西北方向,从地图上看,唐古拉山山脉、昆仑山山脉、祁连山山脉都有可能是,很那判定哪一条是西次三经。西次三经有一座非常有特点的山,就是不周之山。“又西北三百七十里,曰不周之山。北望诸虫焉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爰有嘉果,其实如桃,其叶如枣,黄华而赤柎,食之不劳。”从这些内容可知不周山为“地望”,很有可能在地势阶梯分界线上。《山海经·大荒东经》:“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负子”,这是不周山名字由来,是被共工“撞折”之后才叫做的的不周山。西北这几条山脉还真有座山“不合”的,就是昆仑山山脉的东部山脉西倾山。西倾山又叫西强山,是昆仑山巴颜喀拉山余脉,位于青海四川甘肃三省交界处,是中国大陆阶梯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水岭之一,同时也是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因其各山顶都呈弧形梁状,而且从西北向东南高度递减,造成了向西北倾斜的地势,而被称为西倾山。五脏山经中的山为了方便测量,没有特殊注明的都是指其山脉的主峰。西倾山的主峰为哲合拉布肖海拔4510米,在甘肃西南的玛曲和碌曲之间,往北可以看到海拔4339米的李恰如山的主峰格本喀恰。往西与阿尼玛卿山山脉东南端的众多高山相连,这些高山很多比哲合拉布肖还要雄伟。西倾山山脉岩石裸露,基岩主要为千枚岩、砂质板页岩和石灰岩。海拔超过4000米者,其下皆为角砾和碎屑状残积物,就像被撞碎过一样。海拔3600米以上的丘陵,其土质多为黄土状物质,山顶的河流有的潜入地下,有的带着黄土和碎屑流经湖泊汇入黄河造成黄河水浑浊。特殊的土质加上冰川的侵蚀,在很多地方形成沼泽型湖泊,位于哲合拉布肖的东面乔科大沼泽地是该地区最大的沼泽。这些特征正好符合了“北望诸虫焉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至于那些果实应该就是核桃、栗子一类,由于气候改变这里不做求证。这样看西倾山为不周山可能很大,但是五藏山经是一个整体,单一一座山符合特征不能说明什么,我们继续来看一下其它山脉。

  •       《山海经》:“河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无达。”这里的河水,指雅鲁藏布江上游的马泉河;无达,指阿里地区的冈底斯山脉。《括地志》:“ 阿耨达山 ,一名 崑崙山 ,其山为天柱,在 雍州 西南一万五千三百七十里。”


          《山海经》所指的昆仑山,当为冈底斯山脉主峰、冈仁波齐峰。历史上,她一直是苯教、印度教、耆那教、祆教四大宗教与象雄文化的圣地。也是恒河、雅鲁藏布江、身毒河、萨特莱杰河等六河之源。

  不周之山为西次三经的第三座山,前面的一座山为长沙之山。“西北三百里,曰长沙之山。泚水出焉,北流注于泑水,无草木,多青雄黄。”长沙之山在崇吾之山的西北,不周山的东南方向。从地图上看,西倾山的延伸部分有两条,一是往岷山山脉的北部迭山——到大巴山和秦岭;另一条是沿岷山山脉的中部,到岷山山脉的南部邛崃山。先来看一下迭山,迭山的光盖山、花尔盖山、迭山主体都是石灰岩,许多山顶光秃秃的,符合草木这一条,但是长沙之山在不周山的东南方三百七十里,(没有特殊标注的都是指直线距离)按照每里720米计算的话为266公里,上述的三山都不在范围内内,在迭山山脉中符合这一距离的著名山脉只有九寨沟九寨沟也有不少地方喀斯特钙化作用严重的山峰草木生长,但并不是黄色的。从长沙之山再往东南三百里为崇吾之山,折合现在为216公里,如果长沙之山为九寨沟的话那么崇吾之山就应是米仓山米仓山是大巴山、秦岭的连接处,是第二、第三阶梯的分水岭。不过米仓山距离江夏、鄂州只有不足八百公里,属于中山经的范围,直接可以排除掉。再看一下岷山的另一条山脉,东南方向260公里左右有一座著名的高山叫做雪宝顶。雪宝顶海拔5588米是岷山山脉主峰,是藏族七大神山之一,被称为东方的海螺山。雪宝顶古名叫做龙山,因为黄龙沟而得名。黄龙沟内到处碳酸钙化沉积,沟内布满乳黄色岩石,另外还有许多黄色钙化滩以及彩色钙化滩,就像雄黄一样。对应了无草木,多青雄黄。黄龙山的西北部延伸部分嘎曲和墨曲向北流出在若尔盖县汇合成为一条河,最后流入黄河,是黄河上游的主要分支之一。对应了泚水出焉,北流注于泑水。黄龙山往南的山脉属于岷山山脉的南部邛崃山,距离龙山210公里的四姑娘山海拔6250米,属于邛崃山,是岷山山脉的最高峰四川第二高峰,被称为蜀山皇后。四姑娘山离黄龙山距离刚好符合崇吾之山到长沙之山的距离。而且四姑娘山离江夏、鄂州1150公里,不属于中山经的范围可以接着比较。

  “西次三经之首,曰崇吾之山,在河之南,北望冢遂,南望繇之泽,西望帝之捕兽之丘,东望虫焉渊。有木焉,员叶而白柎,赤华而黑理,其实如枳,食之宜子孙。有兽焉,其状如凫,而一翼一日,相得乃飞,名曰蛮蛮,见则天下大水。”崇吾之山也是地望,四姑娘所在的邛崃山在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连接线上,是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地理分界线。四姑娘山的东面是海子沟,沟内有花海子、浮海、蓝海等十多个高山湖泊,因地势形如一条巨龙而又被称为龙沟。虫焉通蜒,形容龙蛇爬行的形态,也指龙蛇。在四姑娘山的南面也有一群海子湖叫做南海子。南海子再往南为都江堰,都江堰在古代为长江的堰塞湖,南海子和都江堰理论上在古代是相连的,对应繇之泽。四姑娘山的西面有一座高山叫做猎人峰,在当地流传猎人、大姑娘恶魔神话传说猎人峰因形似猎人而得名,正好对应捕兽之丘。北部是双桥沟,沟内到处是挺拔险峻的高山。冢也有山顶的意思《尔雅》:“山顶,冢”。而遂通隧,隧不但有山洞的意思还有路和沟的意思,像隧埒。冢隧有可能高山山顶的山沟的意思,这样看崇吾之山应该就是邛崃山的四姑娘山。《山海经·海内经》:“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在藏族神话中董姓养龙的有好几个分支,分别是黑董、青董、黄董、花董,也称为黑马、青马、黄马、花马,而花马就是白马。而骆明应该就是指黎邛,与骆明音近,而邛又通崇,所以黎的封地又叫崇。崇又通虫,虫也为蛇的别称,现在很多地区还称蛇为长虫或小龙,乃是颛顼黄帝族图腾,虫也通蜀,所以古崇国也就是蜀国,现在四川还有很多地名与崇有关,而岷山南部的邛崃山就是古蜀山。美中不足的是四姑娘山按照远古的地理方位的话并不算是龙山的东南方,而更偏南方一些。如果按照黄龙山出泚水的地方来看的话也基本符合,而且从四姑娘山到黄龙山到西倾山按照古代地理方位看,整体上是偏西北的。

      蛇,是大暤后裔弇兹氏及后照巴人的图腾;(元尊)黄帝为有熊氏,熊图腾;颛顼他爹韩流是猪神。故,颛顼为野猪图腾,见红山文化玉猪。蜀象形为“目”、“虫”复合体。这里的“目”,表夨天之意。夨天又是弇兹氏的专利;“虫”,表蚕虫之意。蜀,即

  很多人自信的说破解山海经,其实连山经海经表示的是什么都没有清楚山海经中的东西南北中是怎么划分的都没有清楚山海经是系统的,不是你说昆仑山在哪就在哪?就像美国那个研究者一样说山海经在美洲,并把美洲的山脉和东山经按照一里里的对照竟对应来了。如果只考虑这些山名,世界的山太多了,你想对怎么都能对得上。但是山海经是一个系统整体,而不是这里一条东三,那里一条西四,然后穿一条北二。你不但要把昆仑山定出来,你还得让周边所有的山脉都能对应

  西次三经的前三山已经确定了,现在回头对照一下不周山之后的山脉。“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是生玄玉。玉膏所出,以灌丹木,丹木五岁,五色乃清,五味乃馨。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玉为良,坚粟精密,浊泽有而色。五色发作,以和柔刚。天地鬼神,是食是飨;君子服之,以御为祥。自峚山至于钟山,四百六十里,其间尽泽也。是多奇鸟、怪兽、奇鱼,皆异物焉。”从五藏山经的记载可知峚山是黄帝的大本营,黄帝用峚山的玉荣上贡给钟山之神,峚山的下一条山脉就是钟山,这两条山脉也要连起来看。“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鼓,其状如人面而龙身,是与钦【丕鸟】杀葆江于昆仑之阳,帝乃戮之钟山之东曰鳐崖。钦【丕鸟】化为大鹗,其状如雕而墨文曰首,赤喙而虎爪,其音如晨鹄,见则有大兵;鼓亦化为鵕鸟,其状如鸱,赤足而直喙,黄文而白首,其音如鹄,见即其邑大旱。”关于钟山的记载在海经中也有,海经中的地理范围虽然有偏差,但是记载的一些历史事件还是相对准确的。《山海经·大荒北经》:“有人衣青衣,名曰皇帝女魃。蚩尤做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紧接着下文:“有钟山者。有女子衣青衣,名曰赤水女子献。”海经中描写的是颛顼黄帝与六代炎帝蚩尤战争,女献和女魃被后人混淆了,但都是女巫

  炎黄大战不是只存在于汉族的民族记忆中,像藏族、羌族、彝族中都有炎黄大战影子,比如藏族神话传记《烛董之战》中就记载了这次大战,烛姓为生活长江上游和柴达木盆地的民族,其神为牦牛神,烛通祝通钟在藏语里为牦牛的意思,在四川贝州嘉绒藏族中供奉的年神就是人身牛首的形象,相传这种神像图腾流传了几千年。相传烛姓的分支有三种,分别为白烛、黑烛与混合烛。在《山海经·海外北经》:“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暝为夜,吹为冬,呼为夏。”应该描述的就是这三种分支。羊、牛也是炎帝系的主要图腾,在藏语里年炎同音,在其他地区的藏族中也有年神崇拜,在藏族古文献《五部异教·神鬼异教》中记述的年图腾共有七种:1,人身羱头的年陶杰瓦;2,人身公鸡头的年藏托杰;3,人身牦牛头的年咯羌杰;4,人身蛇头的年喀祝本;5,人身牦牛头的年酋共工;6,人身虎头的年达托杰;7人身猴头的年折达瓦。祝本与祝融音同,在《山海经》中钟山之神祝融刚好也是蛇首人身,在其他地方神话祝融也是牦牛神,而第五位的年酋共工不但与共工名字相同,而且神像也极为相似都与苗族炎帝蚩尤的神象接近。不同的是这里是七代炎帝,而山海经中为八代炎帝,这里的祝本、共工为第四代和第五代,而山海经中祝融共工为第五、第六代炎帝。而董姓为居住在黄河上游阿尼玛卿雪山附近的牧马民族,其神为阿米玛卿,藏语叫玛曲,是黄河之父的意思,董姓有五个分支:青董、黑董、黄董、赤董和花董,花董即为白董,也称为青马桑董、黑马桑董、黄马桑董、赤马桑董和白马桑董。巧合的是在汉语典籍中董姓为黄帝养龙之人,养龙正好对应山海经》中的应龙。龙在古代是个泛称,像蛇、牛、马、狗、猪、羊等能与神有点关系的都可以称龙。而董姓的祖先神为颛顼儿子老童,童通董,“董”为火之形态,也被称为火神。在《山海经》中一代应龙老童打败共工蚩尤,二代应龙祝融打败共工孙子夸父,在《烛董之战》中董姓打败了牦牛神的共工。按照《山海经》和《烛董之战》相对照,峚山应该就是西倾山西方向的阿尼玛卿山,从地图上看,阿尼玛卿山是昆仑山的东部,西倾山为阿尼玛卿山的延伸,在地理位置上也符合。从哲合拉布肖往西北300公里的阿尼玛卿山,这里刚好有座著名的山峰玛卿刚日,海拔6282米,是阿尼玛卿山的主峰,为佛教大神山之一。柴达木河从玛卿刚日流出,向西流入柴达木盆地中沙漠中间的湖泽中,柴达木河即是丹水,这些沼泽即是稷泽。稷为周祖是帝喾时期的田官,因此稷也为官名,叔均为稷的孙子,为帝祝融、帝尧时期的田官。《山海经·大荒西经》:“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这里讲述的是应龙打败蚩尤发生了大旱,通过前文可知古人记忆混乱了,实际上是二代应龙打败蚩尤后代夸父后发生了大旱,西北地区逐渐形成沙漠,而叔均受帝的命令教给人们沙漠里修水道,利用这些湖泊沼泽灌溉土地,因叔均为当时的稷,这些水道和湖泽就称为稷泽。这样基本确定玛卿刚日就是峚山。

被掩藏的天机从十进制的天干历到十二进制的地支历的秘密(下)



  钟山在峚山的西北方300公里处,从地图上看玛卿刚日往西北方向有两条山脉,一条是布尔罕布达山,往西经沙松乌拉山到达昆仑山主山脉。从布尔罕布达山看往西130公里左右附近没有著名的高山,往西360千米附近也没有著名的高山,而且往西南的走势不明显。另一条是经阿喀漫祁塔格、牦牛山到达阿尔金山巧合的是这里有座牦牛山,牦牛山因往昔到处是牦牛而得名,而钟在藏语里就是牦牛的意思,从玛卿刚日到牦牛山的距离也在300公里左右。我们再顺着钟山寻找下一座山,“又西百八十里,曰泰器之山。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沿着牦牛山往西(略偏西北)130公里左右有一座山叫做库尔雷科山,这座山也不太有名,但是从该山留下来的塔塔棱河还算比较有名,塔塔棱河往西流入沙漠之中,与“观水出焉,西流注于流沙”相对应。泰器之山的下一座山叫做槐江之山,也是一座非常重要的山。“又西三百二十里,曰槐江之山。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蠃其上金青雄黄,多藏琅玕。黄金、玉,其阳多丹粟。其了有多采黄金银。实惟帝之平圃,神英招司之,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其中多玉,其阴多榣木之有若。北望诸龇,槐鬼离仑居之,鹰鸇之所宅也。东望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爰有淫水,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从库尔雷科山往西240公里为当金山口,当金山口离阿尔金山的主峰阿尔金山约四十公里,是阿尔金山的一部分。阿尔金山处于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上,往南是昆仑山山脉,往北是草原,而且是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的地理界线。山的北侧有条往北流入沼泽的古河床,证明其原来有一条河向北流,对应了“丘时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泑水。”阿尔金山西面的塔里木盆地中有片大沙漠,而罗布泊等和一些沼泽分布在周围,这些湖泽也可以叫做稷泽,对应了“西望大泽,后稷所潜也”。阿尔金山的北面是阿尔金山山脉、祁连山天山山脉的连接部分叫做北山。北山也是西次四经的诸次之山,龇同次。当金山口在阿尔金山的东面,从当金山口到新疆交界处戈壁滩真正的不毛之地。从地图上看阿尔金山与祁连山之间有四条小山脉,也称为四道搏。相传在很久以前,美丽的海子大草原上来了一个恶魔恶魔下令每家牧民每天要进贡一只羊、一头牛和一匹马如有哪家不从恶魔会吃光他所有的牲口恶魔暴行激起了一个叫阿尔金的勇敢青年的愤怒,这个少年决定杀死恶魔少年在亲朋好友帮助下求来了龙泉宝剑决定恶魔一决生死。在决斗的前夜,名叫苏干的两姐妹分别向阿尔金表达了爱慕之情,两人都表示要与阿尔金同生死。阿尔金与魔鬼大战了七天七夜,在战斗中阿尔金砍断了魔鬼的四肢,变化成了阿尔金山与祁连山之间的四条小山脉。最后阿尔金将龙泉剑刺进了魔鬼心脏魔鬼杀死了,但是当阿尔金拔出宝剑恶魔再次复活,为了彻底铲除恶魔,阿尔金再次将龙泉剑刺进了恶魔心脏,并化成一座大山魔鬼压在身下,这座大山就是现在的阿尔金山。两姐妹得到阿尔金的死讯后分别化成了大苏干湖和小苏干湖。阿尔金山蒙古语中为有柏树的山,也称为柏神之山,柏音近搏同勃。神话故事和蒙语也正好对应了“东望恒山四成,有穷鬼居之,各在一搏。爰有淫水,其清洛洛。有天神焉,其状如牛,而八足二首马尾,其音如勃皇,见则其邑有兵。”过了槐江之山就到了号称万山之祖的昆仑山了。

  “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其神状虎身而九尾,人面而虎爪;是神也,司天之九部及帝之囿时,有兽焉,其状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蝼,是食人。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有鸟焉,其名曰鹑鸟,是司帝之百服。有木焉,其状如棠,黄华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有草焉,名曰薲草,其状如葵,其味如葱,食之已劳。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墨水出焉,而四海流注于大杆。是多怪鸟兽。”昆仑山不称山而称丘,也表明了地位的特殊性。山海经中的丘并不是小山丘、大土坟的意思,丘也通州,《尚书·序》:“九州之志,谓之九丘。”《山海经·海内经》:“有九丘,以水络之:名曰陶唐之丘、有叔得之丘、孟盈之丘、昆吾之丘、黑白之丘、赤望之丘、参卫之丘、武夫之丘、神民之丘。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百仞无枝,有九欘,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皞爰过,黄帝所为。”这里的九丘应该是古亚洲就是五藏山经范围的统称,而禹后来定的九洲不过是中山经内的范围,为小九洲。《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邹衍)以为儒者所谓中国者,於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赤县神州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於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而《海内经》在说完神民之丘后接着就讲了神树,前面说过这种神树其实就是十日制日晷,中国的中字也是源于此,由此可知神民之丘就是神木之丘,也就是邹衍所说的赤县神州。中山经为神民之丘,那么面积更大的其它四经就是每个山经各两个丘:南山经的陶唐(虞)之丘、叔得之丘,西山经的孟盈之丘、昆吾(仑)之丘,北山经的黑白之丘、赤望之丘,东山经的参(朝)卫之丘、武(倭)夫之丘。

  赤县神州其实源自于赤线神州,赤线即赤道,在远古与黄道是重合的。“赤”与古印度、古希腊语里的“ZHI”不但音近而且义也相同。赤作为颜色五行中也表示夏天也有中心的意思。按照赤县神州为八十一分之一计算的话,古亚洲大陆的九州只能算是中九州,在古亚洲还有八个与亚洲差不多大小的大洲才是真正的由海洋环绕。赤县神州也分为九州,也就是小九州,所以丘也有了新的定义,《前汉·刑法志》:“四井为邑,四邑为丘。”这里的丘就是区的意思了。与赤县神州规模的昆吾之丘也分为九州,西次三经中的昆仑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区。《山海经·海内西经》:“昆仑之虚,方圆八百里,高万仞。”方圆八百里应该就是昆仑山的范围,折合成现在约600公里。阿尔金山的西南方有一座高山叫做阿喀漫祁塔格,这个应该就是昆仑山的北部边缘,与阿尔金山交汇处有一著名山峰苏烛木塔格,海拔6295米。按照600公里算,昆仑山的南部边缘当在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东峰,海拔6621米。中心的山峰布喀达坂峰正是昆仑山中部山脉的主峰,海拔6850米。往西到木孜塔格峰,往东到昆仑山口。由于昆仑山的气候发生过巨大改变,植被和动物都无法去考证,只能去看一下昆仑山的河流。昆仑山无论是在山经还是在海经中都非常重要,在海经中对昆仑山的河流做了更详细的介绍,把山经与海经相结合来对照。《山海经·海内西经》:“ 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我们先来看一下赤水,山经中说它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而海经说它行其东北。从文字介绍来看,山经不如海经详细,也就是山经是大体的,而海经是细致的。赤水处东南隅,按照上面的定位的话大概就是在格拉丹东峰昆仑山口之间,在这之间的确有一条著名的河流叫做楚玛尔河。楚玛尔河是长江北部源头之一,藏语为红水河,与汉语赤水意同。从昆仑山外围错仁德加湖段是东北走向最后由东南方向流入通天河,汇入长江流向大海走向基本上与赤水相同。

  再接着寻找下一条河流,“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在东北没有这样一条河,难道是全错了?我们先从后往前捋一下,这里的积石山号称禹所导积石山,并不是西次四经的积石山。相传是大禹治水的时候沿着黄河上游的方向治理治理青海甘肃交界的地方发现这里的河道拥堵,造成了大面积的洪水横流,大禹凿开这座山后,洪水才得以宣泄,凿开的缺口就是积石峡,而这座山就被称为积石山。历史记载的积石山有两座,此处为小积石山,还一处是青海境内的阿尼玛卿山为大积石山。无论是大积石山还是小积石山都表示这个河水为黄河,从地图上看黄河从阿尼玛卿山的东南端开始第一道湾,从此处向往西,再往北,再往东北进入小积石山,最后流入大海黄河走向完全和海经中的河水渤海后的方向相同,我们再继续上寻。在阿尼玛卿山的上游有两个连在一起的湖泊:鄂陵湖和扎陵湖。据说这两个湖在古代是直接相连的,还有周围的沼泽星宿都是相连的,面积比现在大得多,古称这片水域为“玛多柏海”,简称柏海,音同渤海渤海有了,我们再往上寻,黄河源头现在比较认可的一条是扎曲,一条是卡日曲,还有一条是约古宗列曲,从河流走向上看,卡日曲先往北(同山经中的方向),再往东,流入鄂陵湖的西南方,大体方向上与“河水”相同。不过卡日曲的发源地为巴颜喀拉山,在昆仑山口的东南方并不是东北隅,按照现在的地图看到这里就卡死了,但是前文刚说过旧“渤海”比现在大得多,包含鄂陵湖、扎陵湖附近的沼泽和湖泊,几乎波及了整个河源宽谷地区。一些地理学者研究:由扁平状砾石组成的天然堤,高出湖面约五至六米。天然堤在迎湖的一面较陡,背湖的一面较缓,堤外是一些小的洼地、沼泽和碱堆,这些特殊的地貌正是渤海”在逐渐变小的证据。在唐朝侯君集和李道宗也曾考察过黄河记载两湖为一个湖,而地质学家分析,该地区湖面缩小可以追溯到晚更新世,正好是昆仑——黄河运动的末期。

  地质学家根据昆仑山口、纳赤台、布达逊湖等地的沉积物和玉珠峰、玉虚峰、布尔罕布达山等山峰的古冰川作用得知昆仑——黄河运动主要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上新世末时期,青藏高原与周边盆地海拔1000米左右,气候为湿热气候;第二个阶段更新世早期,该地区海拔1500米左右,周边的山脉开始形成,布尔汉达山有玄武岩喷出,气候为干热气候;第三个阶段更新世中晚期,昆仑山口周围的高原海拔2500米左右,纳赤台海拔2800米左右,盆地海拔2000米左右,周围的主要山脉都在海拔4500米左右,气候为温暖气候;第四个阶段发生在晚更新时期全球地势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全球冰量迅速增加到百分之十五,进入第四冰期时期昆仑山口周围高原迅速增高到海拔4700米,黄源区海拔也增高到4300米左右,该区域昆仑山脉的几个主要山峰都升高到海拔6000米以上,而布尔汉达山的山脉和柴达木盆地变化并不太大,布尔汉达山平均海拔5000米左右,纳赤台海拔3700米,柴达木盆地海拔2500米左右,该地区的高原和山地进入冰川气候前文我们说过五藏山经为古地图,那么应该就是第三阶段时期地图也有不少专家认为第四阶段发生在五千年前,而不是传统的200万年前——1万年前,刚好与本文的观点重合,这个后文再说,我们先看一下第三阶段的地势。比较可发现黄源区的平均海拔要低于布尔汉达山的低点纳赤台,也就是说现在的昆仑河与舒尔干河都不能穿过纳赤台进入柴达木盆地,而会流向海拔更低的黄源区也就是渤海”。而经我国的水利地质专家研究,纳赤台河道的形成年龄要远小于舒尔干河与昆仑河等河道的年龄,也说明纳赤台的河道是后来形成的,纳赤台来源于藏语译名,藏语的意思为“沼泽中的高台”,说明本来这里是一片沼泽,也许就像大小积石山一样,是“凿”(不一定是人工,也可能昆仑河上游的昆仑桥下面的一步天险一样,是被河流冲击侵蚀造成的)出来的一条河道。而昆仑河的上游发源于昆仑口北部,由于海拔差的降低,昆仑河的上游也不一定能汇集到纳赤台,而发源昆仑山口西北侧的南沟等河流就成了源头,从北流向纳赤台形成沼泽然后沿现在的舒尔干河与格涌曲汇合,最后经秀沟西南流入“渤海”。看来古人认为昆仑上是黄河之源还是依据的。此处的变化是由于处于第一阶梯的柴达木盆地特殊构造所造成的,第四阶段昆仑——黄河运动的时候布尔汉达山以东的柴达木盆地增高程度远小于第一阶梯的其它地区

  造成这种地势偏差的地方有很多,主要在一些大陆阶梯交界而出现不同地形地方。比如天山与准格尔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太行山等等。这种地势的改变影响了许多河流的走向,而黄河无疑是改变最大的一条。《山海经》中对河的记载主要在西次三经、西次四经、北次一经和北次三经,从流向上看比较混乱,其实黄河最早分南支北支,在北次一经中就记载黄河的另一个源头:“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其上多棕枬,其下多茈草。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出于昆仑东北隅,实惟河原。”河源共两处,一处是昆仑东北隅,一处就是这里的敦薨之山,今属于阿尔泰山的中端。这里的泑泽就是准格尔盆地中的沼泽,泑泽指沙漠中的湖泊沼泽,其特点就是“潜”。上游的水在此处汇集成泽后,有水“潜入”塔里木盆地,与塔里木盆地的河流汇集后再“潜出”积石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这里的积石山在帕米尔高原西部,是远古的积石山,因“石门,河水冒”而命名,石门也就是星宿海的地泉一样,古人理解地泉的水是从塔里木盆地中的泑泽中浅过来的。而主线从泑泽流出往东沿祁连山与黄河南支在小积石山汇合形成沼泽。从流向看河的北部分支在西次四经与北次一经之间,与南支汇合后沿北次三经的东侧往东北方向流入大海。由于远古山东半岛、朝鲜半岛为高原地区渤海不是海,原黄河无法向东流入大海,会从小积石山附近的沼泽向北流出后沿阴山、太行东北方向流入西拉木伦河,西拉木伦河的蒙古意思就是黄河。由于没有渤海,辽河也没有往南流,而是北上汇入黑龙江水域,沿东北方向流入北海。关于黄河秘密此篇不过多描述,有兴趣可以私下探讨,我们继续看一下昆仑山西北隅的洋水与黑水

  昆仑山的西北隅大致在木孜塔格峰与阿喀漫祁塔格山之间,洋水与黑水应该是同一水系不同阶段的不同叫法。木孜塔格峰的西北侧有一条车尔臣河,车尔臣河上游水流密布程扇形分布,如羊尾状,而古代羊也通洋,车尔臣河左侧分支先东流,再往东北方向流,最后南流入台特码湖,与《山海经》记载的洋水流向相同。台特码湖以前和罗布泊是连在一起的大片水域,也是一种内海,当注入台特码湖的水量大的时候会反流入塔里木河,塔里木河就是黑水。《山海经》中的黑水、赤水、弱水等都是根据水流特征命名的,不是专指某一条河流,同是西次三经中的轩辕之丘上有“洵水出焉,南流注与黑水。”就是帕米尔高原东侧的河流汇入了塔里木河。塔里木河水量大的时候会通过孔雀河流入罗布泊,但大多时候都会潜入沙漠,所以西次三经中说:“墨水出焉,而四海流注于大杆。”大杆即大干,表示沙漠昆仑山西南隅的弱水、青水同样是同一条水系,在唐古拉山西南的扎加藏布主干北支先往东流,再往北去,最后西南方向流入色林错。弱水的意思是水羸弱而不能载舟的河流,扎加藏布水流量比较小,水流比较缓,到处是浅谈礁石,正符合弱水的特征,而色林错的藏族意思为威光映复的魔鬼湖。色林错在昆仑山——黄河运动之前比现在大很多,与周边的湖泊都是相连的,而且这里的湖水都是绿色,这一群长长的内陆湖加上从西流入的的波仓藏布就是青水和弱水,《大荒西经》中说到昆仑之丘的时候介绍“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就是指的这一片湖泊。打开青藏高原冰川分布图,你会发现一只青色的大鸟,鸟头与鸟嘴为昆仑山山脉的冰川,乔格里冰川、古里雅冰川为左翼,来古冰川、永明冰川为右翼,绒布冰川与喜马拉雅山冰川为鸟尾,这就是山海经》中的毕方鸟,色林错等在普若刚日冰川的东南侧,所以说过毕方鸟东而不说在毕方鸟东。与昆仑相关的除了这些水之外,还有一处流沙《山海经·海内西经》:“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黑水之山。”钟山就是牦牛山,看地图柴达木盆地的沙漠的确起自牦牛山,穿过柴达木盆地,经过昆仑墟北部,汇入西南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而前文说过黑水等河流在塔里木河流域汇集成“海”,最后潜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正对应黑水之山。  

  关于昆仑丘的描述还有一处比较详细,《山海经·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西海即巴尔喀什湖所在的特提斯海,昆仑山在其南面;流沙为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中的沙漠昆仑山在其边缘地带;赤水为通天河的上游楚玛尔河,按照南为尊的话,就是在楚玛尔河的后面;黑水就是塔里木河,塔里木河在昆仑山的北面即黑水之前。弱水为昆仑山西南方的扎加藏布所串联的湖泊群,因为昆仑山的西南地势比较低,所以西南方的弱水也称为在其下;炎火之山就是山口,在木孜格塔南端有火山群。无论是山经还是海经,这片区域都能与之相对应。我们接着从昆仑继续寻找,“又西三百七十里,曰乐游之山。桃水出焉,西流注于稷泽。”从苏烛木塔格往西270公里左右进入阿克塔格山,阿克塔格山即为乐游之山,喀拉米兰河为桃水,先往西又往北流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水行四百里,曰流沙,二百里至于赢母之山。”沿喀拉米兰河上游往西进入沙漠约290公里,然后再往西140公里进入喀拉塔什山的主峰墓士山,海拔6638米,山上多和田玉矿。“又西北三百五十里,曰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从地图可以看到昆仑山山脉在此处的确又往西北方方向延伸,在西北250公里左右,进入克拉达坂山脉,此处为古皮国所在地,也就是现在的皮山。维吾尔语称皮山为固玛,为可疑之地,周穆王曾在此附近找到了“西王母”,三百年后周王室的樊仲山甫在其建立皮国。此处位于和田市,盛产和田玉,叫做玉山也合情合理。从皮山国往西350公里,进入帕米尔高原的入口明铁盖达坂,此处的山口为连接中国西域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的桥梁,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相传此处还是玄奘取经东归入境之地。轩辕之丘与昆仑之丘一样都是指一大片区域,而轩辕之丘的范围大概就是现在帕米尔高原的范围,明铁盖达坂附近的山脉多为暗黄色石灰岩,加上冰川作用植被稀少。从明铁盖达坂的北部流出的河流,往南流入叶尔羌河,最后汇入塔里木河,也就是黑水。正好对应了:“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其中多丹粟,多青雄黄。”

  从明铁盖达坂往西为瓦罕走廊,瓦罕走廊全长400公里左右,同样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沿瓦罕走廊往西二百公里进入兴都库什山脉,从兴都库什山脉往东瓦罕走廊的地势陡降,从海拔4000米降为2000米左右,从兴都库什山上流出的泉水与瓦罕河、帕米尔河在瓦罕地区汇集成喷赤河,也就是阿姆河的上游,先从东往西流,后往西北流入咸海,在远古咸海也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也就是阿姆河流入了西海。兴都库什山就是古积石山,阿姆河就是往西流出的河水,古人认为从阿尔泰山天山流出的河水在准格尔盆地的沙漠形成泑泽,一部分继续东流,而另一部分潜入塔里木盆地的沙漠,与此地的黑水等又往西在积石山潜出,西流入海。在阿拉伯语中称其为质浑河,这个不仅是音译,阿姆河的悬移质泥沙含量超高,造成河水浑浊,每年都有大量的河沙在下游河床沉积,与黄河比较像。而在古希腊人称之为乌许斯河,来源于粟特语对河神乌古斯的称呼,而在《史记》和《汉书》中则称其为妫水,乌古斯和妫恰好与轩辕黄帝最初的姓公孙相近,妫做为姓相传起自与帝舜,而帝舜为黄帝子孙,说是起源于黄帝也不为过。黄帝娶妻西陵氏,西陵氏就是前文说的西陵女国,其母国为苏毗女国,为西王母蛇图腾派系,而帕米尔的帕也有可能取自毗。黄帝最初的封地应该就是轩辕之丘所在的帕米尔高原,在与西陵女国结盟以后势力扩展到青海新疆等地,远古时期这里的海拔并不是如此的高,气候也为亚热带、温带气候,直到“共工怒触不周山”后才变成了现在的地形地貌。从积石山之后到尾山冀望之山还有九座山共1930里,合现在约1400公里,也就是从兴都库什山脉到伊朗高原南端的波斯湾的距离,与我们前文的结论是相吻合的,就不一一对照了。

  


  

  -----------------------------
  青藏高原和伊朗高原中间的印度平原就是亚非大陆冲撞的结果

  • 是的板块挤压造成的。但是挤压也好,断裂拉伸也好,都有一个限度,并不会这个板块穿过其它板块漂移几千甚至上万公里


  从西次三经的对照来看五藏山经就是古代亚洲地图,按照这种框架搭建的话,海经中的海外四经应该是半球内亚洲之外的地理,但是海外四经只是自己编了个框架,先是《海外南经》:“海外自西南陬至东南陬者。”《海外西经》:“海外自西南陬至西北陬者。”《海外北经》:“海外自东北陬至西北陬者。”《海外东经》:“海外自东南陬至东北陬者。”看似画了一个完整的圆,但是一看内容不是这么回事。《海外南经》中有毕方鸟、厌火国、昆仑虚等地,这些都在西次三经中出现过,大致范围在今西藏地区的绝大部分青海的西南部份。《海外西经》出现轩辕国、女子国其大致范围应该在帕米尔高原往东到新疆的东部。《海外北经》出现了钟山、夸父弃其杖化为的邓林、禹所积石山,通过前文解释可知大致范围青海的西北部到甘肃内蒙交界的地方。而《海外东经》中出现了朝阳之谷、青丘、黑齿、汤谷、扶桑等地,这些都是南山经的外围和东山经的外围出现地方,大概在琉球群岛以及日本东北方。海外四经只有《海外东经》符合海外这一特征,其余三经都在西山经的范围不过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不是禹夏的势力范围。我们再看一下海内四经,海内四经也是从海内东南陬到海内东南陬,乍一看也是一个圆。但实际上是相当的混乱。《海内南经》有窫窳、建木、巴蛇等,其范围大概在大巴山附近。《海内西经》详细昆仑之虚的四方以及钟山等地,说明范围基本在昆仑之丘附近。《海内北经》有西王母山、有贰负之尸、昆仑东北昆仑虚北、昆仑虚南所、盖国、燕南、倭北,范围跳动很大,这边西次三经的西王母山,那边流沙昆仑,忽然又到海边的朝鲜、倭国,基本上包含了北纬35度到北纬40度从新疆和田到日本的大片区域。《海内东经》中有昆仑虚东南、流沙等西次三经中的地理名词也有很多与后世重合的河流,具体范围无从划分。从地理上来看海内四经与海外四经虽然极力来补充五藏山经,努力去画一个圆,但是实际上却是相当混乱,反观五藏山经却是一个整体结构严谨,脉络清晰。而从内容上来看五藏山经是记载亚洲地理大百科,而海内四经与海外四经是着重描述了古亚洲各方国的历史以及窫窳、贰负、十巫、犬封国、女子、雷神等人家族恩怨史。

大荒经的秘密几百年前就被发现了,只是没有形成影响

  再看一下大荒经,该篇在方位上更加混乱,不过大荒经却隐藏了两条主线,一条是日月出入之山,另一条仍然是三大家族恩怨史。先看一下第一条线,《大荒东经》重点介绍了六座日月所出的大山:大言、合虚、明星、鞠陵于天、猗天苏山、壑明俊疾。又分别介绍了鞠陵于天:“东极、离瞀,日月所出。名曰折丹,东方曰折,来风曰俊。处东极以出入风。”与女和月母之国:“ 有女和月母之国。有人名曰[鸟/宛],北方曰[鸟/宛],来之风曰[犭炎]。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还有一座扶木所在的孽摇覠羝,不过这里的日月既入又出的:“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大荒南经》有一个南极:“有神名曰因乎,夸风曰乎民——处南极以出入风。”《大荒西经》重点介绍了六座日月所入的大山:丰沮玉门、龙山、吴姖天门、鏖鏊钜、常阳之山、大荒之山。与东经一样也分别介绍了:“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枢也。……下地是生噎,处于西极,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与“有人名曰石夷,来风曰韦,处西北隅以司日月长短。”通过前文可知日月山与吴姖天门是同一座山。西经同样介绍了一座日月出入的山:“西海之外,大荒之中,有方山者,上有青树,名曰柜格之松,日月出入也。”《大荒北经》中记载北极:“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极天柜。”这里的柜与前文的枢一个意思。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大荒东经》与《大荒西经》是相互对应的,东经中有六座日月所出之山,其中一座为东极,西经中同样有六座日入之山,其中一座为西极。所谓日月所出就是太阳月亮升起地方日月所入就是太阳月亮落山的地方,这样再看就会发现这些山原来是观测日出日落的,为什么要用这么多山观测太阳月亮升起降落,因为太阳升起降落每天的方位都是不同的,比如在北半球夏至太阳升起方向东北降落方位在西北,这天开始太阳升起方向顺时针旋转,到了秋分太阳升起方位在正东落在正西,而到了冬至太阳升起方位变成了东南,降落方位变成了西南,从这天开始太阳升起方位开始逆时针旋转,直到夏至。如果按照十月太阳历的话六座大山刚刚好,往复一周为一个太阳年,但是东经还有一个特殊的女和月母之国:“是处东极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西经有一个特殊的石夷:“处西北隅以司日月长短。”东极隅是与西北隅相对应的,前文我们说过东西南北为四极,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为四隅,这里的东极隅应该摘录者的笔误,应该是与太阳落山的西北隅所对应太阳升起东北隅,当太阳在此处升起时候表示太阳历的夏至。什么是以止日月其实就是刚才说的一个周期,当太阳升起位置重新回到东北隅的时候,也就是从一个夏至到了另一个夏至,表示一个太阳年。“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这句话意思就是太阳年的时候阴历年并不是完整的周期,需要设置闰月补足阴历年与太阳年的误差。

  把这些线索分别拿出来秘密不是秘密了。

  有人也注意到了山海经的真实性,甚至考虑到了远古文明或者外太空文明看上思维开放,但是这么文明居然没有发现地球是圆的,居然还用身高、手指、粮食做度量衡。

  天文地理是相辅相成的,读不懂山海经中的天文知识你就无法去定位天地”,定位五方定位四海。有人就是不靠这些靠想象完成定位有感而发。



↑↑↑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