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学习之道——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大学》中提到这五条是学的五条原则,少一条就不是学习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即推究事物原理法则总结理性知识
为什么说致知在格物呢 ?
朱熹理解

知道就要穷理即物、探究事物,求得事物原理

天下之物莫不有其原理规律,我们不能穷尽这些事物原理,就不能全知,不能致知。

所以要学者于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理而穷尽之,达到极致。这样日积月累,用力越久,则豁然开朗,融会贯通,对万事万物的表里精粗无不到位,这样自己心之全体也无所不知无所明了

所以说格物致知,物格而知之至也。

阳明理解
知,不是知识而是善恶,要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格,是个格子,是个善的标准,那事物一来,我就拿这个善的格子去框它,对得上就是善,对不上就是恶,要匡正匡正。
所以他对徐爱说:格物是止至善的功夫懂得止于至善,就懂得格物了。
和那善的格子严丝合缝,就是止于至善。
认知水平决定了你对事物理解
学习,从认为自己不知开始
我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经常认为自己知道,但一做起事来确常显得一点也知道
阳明的一个学生向他讨教求学和做人道理阳明向他讲了若干条,每讲一条,就问他知不知道。
全部都答知道
阳明说,因为认为自己都知道,所以就堵死了自己知道的路。要知道自己不知道,才能知道
所以,认为自己知道正是不知道的原因认为自己不知道,才是知道开始
知行合一只有按照道理做了,才算知道,否则只是了解说法,但自己并不知道。
学习是一种行动反射,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笃行最终行动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没有行动,博学、慎思、审问、明辨都等于零。
好问

张居正说:人的智慧,有小聪明也有智慧。小聪明是自己聪明,大智慧是用别人的智慧

怎么才能是大智慧 ?善于提问题,不耻下问。

水平领导,即使自己知道还是会谦虚的请教其他人。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就是智慧,但凡要处理件事,他不肯说自己知道而是恳切地请教别人,问这件事该怎么处理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