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特别声明:该篇中多次可能存在指向性对话,比如“你.....”如何如何,并非说教,只是作为朋友提出的一些对话,可能是自己认为有些价值意义的内容,当然需要各位自行判断。
我本认为上一篇杂谈更像是与读者朋友的一封信,语气也像,内容也像。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通知,只是琐碎闲篇,偶尔与朋友之间交谈。因此营造出一副躺在初夏院中摇椅上,拿着蒲扇边摇边闲言着“我年轻的朋友们,还记得许多年前发生了许多事......”的老者形象。不过如此形象便也不宜使用严格的书信格式与大家对话了,否则反而显得古板死气,让人没有读下去,或者轻松看下去的欲望。因此也便草率一些,在朋友圈里问了一句“下一篇写什么?”有题目,那便是话题。
好了,这是前言,虽看是扯闲天但确定下了不会以严格的书信版式来继续更新这一专辑的决定,放松自然些更好,这也便于我进入写作的状态,也便于你们听起来连贯,早早地进入梦乡。我并没有骗你们,我知道大多人都没有耐心看如此长的文章,只好当做催眠的材料来写,以至于我本人这几日都以上一篇《论旅行》为睡前读物,只是越看越好看(看来写催眠读物的能力还要精进,最起码效果上未达预期)。算得上自夸,不过自觉有意思也是一种消遣上的成功,总归是干的不赖。更让我兴奋的是有朋友喜欢这些闲篇,十分感谢,虽然每期也有看作品的点赞量,每一个互动都让我愉悦,但这种认可被亲自表述出来真是让人难掩兴奋。我也不害臊,反正我才22,正是藏不住心事儿的年纪。
写到此处我才准备进入今天的话题,正式开始写作的时候我总喜欢听点东西,即使注意力全在写作上的时候根本不会注意到此时放的是什么歌曲,好不好听。这种行为看起来像是对音乐人努力作品结果的亵渎,然而人都有点没有理由的小癖好,况且我有理由——那就是听点东西会让我安静下来,隔绝一些外部的声音,不管听的是什么,大家在此层面上都是有些价值和作用的,我想音乐人跟我都应该知足满意了。巧的是,刚刚点开随机的这首曲子是我之前被推荐的一部电影《健听女孩》中的一首曲子,这个电影是我那年最喜欢的一部片子,讲述的大概是一个失聪家庭中健全的女孩儿的个人成长与选择,家庭关系的矛盾与解决的问题。我记性不好,具体为什么喜欢记不得了,只是巧就巧在这与今天的话题有关——家庭关系与期待矛盾。(大家不知为了好读还是装有文采,总是会创造一些他人第一时间读不懂的略缩词,我也莫名其妙地这样做了,所以我现在要拆开解读一下:家庭关系和期待矛盾是两个议题,家庭关系讲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去梳理和认识自己和家庭之间的关系,期待矛盾并不是期待发生矛盾,而是自己对未来发展的个人期望与家庭对你个人发展的家族期望之间的矛盾。)
这两个问题如何解决或许困扰着许多人,因为在目前的传统文化背景和经济发展情况下,普通生活背景的孩子往往会在“愧疚教育”的生活背景下长大,这也是大家所了解到的近年来流行的一种说辞——“原生家庭”的大概指向。在我的理解下,无非就是自己期望的未来与家庭基准不在一水平线,当个人与家庭脱离时,家庭这个整体就相对成了一个独立的坐标,无论是时间空间,还是成长上的标记,都抽象成了一个狭义的起点,意味着“你原来来自的地方”。尤其是思想和现实相对更加独立的当代文化背景下,人看待问题的方式被拔到了一个更加高的站位,于是可以站在第三视角去看待自己的出生,成长与未来期望的发展,“原生家庭”这一词也就顺理成章地火热,以表达一种相对客观的角度来说明自己的出身和现有的环境条件限制。说的有些复杂了,也不是强调这个词的来源多么带有思潮色彩或者其他,关于这点我可能会在其他期专题中说明,不过不是批评,只是客观地去表述我对这个词的看法,也带着大家从另一个视角去切入我们今天想聊的关于家庭关系的话题。简单地来说,你或许自己可以体会一下,当你说“原生家庭”这个词的时候,你是否已经把自己和家庭剥离开了,之后的话题大概就只与父母或其他亲戚的行为、观点等有关了。如果是的话,那么大家大概率也有一些关于这个问题的想法:我是这样看待我个人与家庭背景的关系的?(因为是特约话题,所以我总会带一些解题的思路,说的有些复杂,后面将会换种视角讲述)
我曾经也想过这个问题,我之前尤其的割裂,我曾经向我的父母抱怨过我好像从来没有感受到过家的感觉,并不是一切都让我陌生或者家中太过于严厉等问题,而仅仅是在我看来,这个家从来没有带给我过归属感。从小到大我都是家中的谈资,或引以为傲的资本。因为小时候成绩还不错,又听话懂事,在普通家庭,普通学校中竞争力并没有大家现在在互联网上看到的那么激烈,以至于对于我奶奶和妈妈来说,夸赞我的成绩和能力,就是他们开心的根源。然而对于我来说我并不高兴,虽然这在心理学上一定有解释,但是我现在必须很直接地表达我的情绪——我非常的惶恐和不安,我背负了太多的期望,好像我只要成绩不好的话,他们就永远不会笑了。现在想起来很夸张,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我不敢承担这么重的后果,所以每次他们对外“炫耀”我的成绩时,我都没有表现出他们预期中的高兴,反而在某次争执中我因为这件事情和妈妈大吵一架,那次吵到她拿东西开始摔我,但是嘴里确实“我就你这一个儿子,你表现的好我连炫耀都不行了吗”这样和当时行为显得格格不入的话。说实话,我真实地打小倍感压力,即使他们从来没有明面上要求过我考的很好或者有很高的期待,他们也没有这样的本意,但如此夸赞,确实让我不自觉地给予自己无与伦比的压力和与我表现严重不符的自卑感,而这仅仅是因为我远远达不到我所能看到的或者能期待的那么好。这,就是内耗。我从来如此,以至于我高中有场不合时宜的早恋因为这种想法而产生了严重的误会,表面轻松背地里无数次崩溃的伪装很精巧地加重了误会,即使我们互相都没有做对不起对方的事情,但这场不能被拿到明面说的“早恋”还是以仅仅存在三天的形式让我付出了整整两年的情绪代价。这件事情也让我整个人格进行了180度的大转变,从那时候敲定了我高考前一切想法的基调——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无所谓,并且在那段时间我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大多数内耗的人都会对哲学产生兴趣,因为我们都在想,想的很多很杂时就难免触及到哲学最核心的三大问题,或者仅从最有趣的三个问题入手: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我简化为,我的存在,存在的意义,和存在的目的。我最先开始或许也是从这里开始剖析家庭关系的,不过我记不得了,我们只好重新梳理一遍。
人们在家庭关系的梳理中往往从“我”开始,也就是本体。那么我们先考虑第一个问题:我是谁?可能有人说我就是我,我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没错;也有人说我是我父亲母亲的儿子或者女儿,爷爷奶奶的孙子或者孙女,谁的哥哥或姐姐,又或是谁的弟弟或妹妹,同样也没错,或者又有许多其他的关乎个人与集体的想法,或许都没错,不过我们今天所谈论的是家庭关系而不是人生哲理,就作罢了,要不然我算上叔叔阿姨大舅二舅三伯四伯能水一晚上,咱暂且说到这儿。不过有些角度大家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是我们出生于家庭,那么必定和这个家族中的其他人有着血缘关系,这也是从生物学上辨别和利用的一大基准。从生物的发展上来看,单纯的生物群体延续的核心方式就是繁衍,我们反推过来即可知道,繁衍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族群的延续,以至于在一批老者度过岁月不抵苍老逝世后,群类不得以延续,迎来灭绝。人也不可否认得是繁衍的产物,同样肩负着延续族群的使命。也许大部分人现在都难以承认此责任,认为如此谈论难免将人与牲畜混杂,像是人从根本上就有高贵的使命与不同于万物的道德权利,如此谈论便是不堪。那我只能承认当人类发明出裂殖的繁衍方式时或许会有新的改观,否则我将保留我的观点。我们暂且不谈生育的问题,只说在生物或现实层面,我们与家庭的关系存在一个延续的使命,因此,我们的人生走向不由得与家庭发展走向所关联,这是难免的。简单来说,一个家庭想要向更高更好的生活阶层跃迁,那么他们就不由得在每一辈的年轻人身上做投资和规划,以确保自己家庭的新生劳动力可以牵引家族前行。如果有人玩过家族模拟游戏可能就更能体会到这一点,当我前段时间玩一款人生模拟器游戏的时候,我就发现,因为要经营一个家族延续的企业和家族财富的管理,我不得不在后续所有子女的学业规划上做选择的干预,比如我正在经营一家教育机构,那么我就会让家族后续子女选修教育,在工作上选择教育领域以让我的企业得以管理和盈利,这还不够过分,更过分的是,在家族开销过大的时候,我甚至要决定后辈什么时候结婚生子,后辈结婚对象的工作我是否满意,是否是高收益能够给自己家族带来盈利和较稳定的资金来源。当我连续在一个后辈身上点了8次不同意结婚,看着他的年龄从22长到38,而心情从六十多掉到18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我不就是那个大家口中老不死的东西吗?在那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从家族使命来看一个人的选择和家族选择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了。这不就是现实生活的翻版吗,只是年轻一代并没有那个“老不死”身上的权利和威望,大家充当的更多是我游戏中那个八次都结不了婚的怨种的角色。我只能说相比我来说,现实世界真是开明多了,如果真让我的游戏变成现实,我一心在经营家族企业的话,我可能会站在自由恋爱反对者的那一边,因为经济效益太低了。(在写这段的时候我不由得笑了一下,因为我如果同时是爷爷和孙子的话, 我自己和自己很可能都会打起来)不过大家现在看来,真正的精英阶层同样在经营自己的家族企业的,几乎与游戏中的规划相差无几,被安排的后辈的成长的一生,政治/家族联姻,被迫上名校,学习各种各样的技术和技巧等等。这么一想,没有钱还是挺好的,最起码这些东西对我这个阶层来说,已经到没有必要的程度了。其实大家换到这个角度去看的话往往也会发现,大家所能接受的开明的父母大多都有一个通性——叫做知足,可能并不满于现状,但是也并不迫切地跃迁。越是这样轻松,孩子也越发喜悦,觉得真是一对好的父母,最起码让他在成长阶段没有很大的压力(长大之后真正意识到物质条件之后想法不算)。说这么多并不是想让大家同意家庭中的某些压力或者无奈地面对现实,只是告诉大家,如果站在家庭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的想法同样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不管是爱子女或者爱自己,想让未来中家庭的一员具有更好的生活,是大多数中等及以下的家庭具有的共同目标,然而恰恰相反,青年向来是反抗的,向来是挣扎的,向来是不干的。不过也正常,谁想一开始就“莫名其妙”地被动背负家族前进的压力呢,被鸡娃从来都不是一件很爽的事情,抽牛屁股有的牛还会尥蹶子给你一脚呢,何况是情感丰富的人呢?于是反抗,于是矛盾,于是冲突。
不过大多数人还是具有很强的家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道德感的,在认识到自己肩头的责任后并不会逃避,然而过早的责任感和面对现实的无力感又会夹杂出新一轮的内耗——无能为力的担忧。我回想了从小到大的教育,我们向来都是感恩教育,要感谢爸爸妈妈的付出或其它,从小就被教授爸爸妈妈很辛苦,赚钱把我们养大。再加上长期只进不出的现实情况,没有补齐的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这种本意为好的感恩教育就会畸变成愧疚教育,在青少年成长到具有能辨是非和形成一定判断能力,至于到具有自己道德水平判断能力的后学习时期,体现出“厚积后发”的顶级道德压力——愧对。主要表现在,自己人生规划的不明确或者与家庭规划的矛盾,自己不自信的个人能力与家庭生存的责任主体转移的冲突,以至于青少年发生极强的内耗。这些情况或许在原生家庭条件并富裕的朋友们身上尤为明显,因为互联网的开放,经济的下行,更多问题变成了看得到,甚至贴到脸上的问题,不巧的是,学习时间的延长,十年寒窗变成算上研究生读完的十九载岁月,让大家备受煎熬。简单点说就是,当你想要发展自己喜欢的方向,却又不得不考虑家庭里的经济情况带来的一系列对你的安排的问题;或者是个人发展规划与家庭选择的发展规划具有不统一出发点的问题(这个议题更偏向于个人是从自身发展出发,期望选择高风险但是高回报的发展路线,以及家庭从整体出发,期望选择更低风险且更具收益的发展路线的矛盾)以及其他情况。
如此说的话,其实大家可能在大学里或者更久面临的一个主要内耗问题,就被拆解成了两个小问题:1、如何梳理自己与家庭的关系 2、如何解决个人期望与家庭期望之间的矛盾
其实我没有办法给出很好的建议,因为说实话我选择读研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我没有勇气用我的个人偏好的选择去赌家庭未来经济收入是否稳定,即使我的父母足够开明且支持我做我想做的事情。可我还是受到了“愧疚教育”的影响,在综合考虑了个人实力,未来学历发展趋势,行业就业情况发展情况和稳定情况,以及风险与回报后,选择了读研进修。虽然我现在很后悔选择了读研,因为总体收益并不如我在综合判断市场整体情况作出的专项选择的收益高,甚至学历提升的速度难以赶上学历通胀的速度,学术内能力的成长可能不如社会内成长的快等复杂因素,但是我还是毅然决然地决定在这个机会中更好地磨练自己,做出一些我希望的成绩以博得个人能力的综合提升,以曲线救国的方式完成我的个人规划。不过说到底也是一种妥协,是一种面对现实的妥协,因为没有其他人比我们更清楚自己家庭的情况和可以承担的风险,如此也没有人比自己更能做出选择。
但是如果说谈论这件事情,我可以给出一点我的个人想法(其他大部分想法都在上文的讲述之中,这里总结提炼成写累了之后草率的结尾)。如想要解决内耗的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尝试从两个小问题入手:
我们与家庭的关系并不是相对独立的,而是整体和个体协同前进的。正如我们在前面讨论的,从社会和生物意义上来说,我们个人是家族的延续,故而生来承担着家族的使命,然而我们也是独立清晰具有个体思维的个体,所以在个体关系上我们又是独立的,于是在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时可以综合从两个方向点出发:1、父母是否期待稳妥的发展方式,自己是否接受稳妥的发展方式;2、父母是否支持且有条件支持风险较高的职业规划方案,自己是否能以自己偏好的职业获取稳定的经济来源来支持你现在愿意或者不愿意以及不确定你未来是否愿意不愿意的结婚,生子等一系列过程。我相信普通的家庭,如我一般,家中长辈一般的教育经历无法支撑较为长远且清晰的职业规划能力,故求稳便成了盲目选择中的唯一抓手,也是与青年伟大抱负相冲突的主要矛盾。我的想法/小建议是想好自己的偏好是否能够通过父母可接受的求稳的方式实现,比如读研之后再去往你想要的工作,如果是压根不想再学习一点儿,是否在自己偏好的领域有较清晰的职业规划/成长路线,以确保自己未来有良好的发展。这里是建立在个人与家庭是相对整体的立场来说的,为什么我没有优先说个人相独立的立场,是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决定选择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像营销号一样不能盲目鼓吹自由之风开边大地,大家一定要开成自己想要开成的话,这是不现实的,我也是普通家庭的孩子,我也曾是理想主义,受过打击,磨难,我知道物质条件有多么重要。因此我不能靠着博得大家的情绪价值给予不顾现实基础的不合理建议,因为承担后果的并不是我(没错,我就是在攻击那些营销号为了流量不要道德)。但亲爱的朋友,你作为一个自由平等世界的个体,也不能完全丧失自己个体存在的意义,你虽然肩负责任,但在责任之外,也是你的生活,你也有权利选择你想要的东西。只是我希望你计算好需要承担好的后果,在现实与理想的博弈中做出相对明智的选择。你要知道,有些困难虽然不值得,但是不得不面对,有些困难虽然可以避开,但也许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和改变。朋友,我并不是让你纠结,而是希望你在为美好未来做准备的同时能够坚定地扛起自己所认识到的肩负的责任,在为家庭而奋斗的时候不忘为自己而活。面对生活,就需要营生这个现实问题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绝对的天才,不像毕加索不像梵高,我们在拿起画笔的同事不得不拿起扳手为明天的饭菜而拧上每一颗螺丝,或许这样说有些泄气,好像我们都不是特别的人。不,我们都很特别,每个人拿起的东西不一样,你或许是画笔,我或许是实验工具,他或许是刻刀,又有人是舞鞋,即使都拿画笔,你画的是花儿,她画的是太阳,总有不同,不同的思想缔造不同的人,不同的我们。
相信说到这里仍然没有解决你的问题,没错,我没有办法解决你的问题。不过你或许会更清晰眼前的路,不再内耗。当你认清选择的核心无外乎于自己的倾向和现实经济问题的主要矛盾,或许你的纠结就会更加简单。不如找个时间和父母聊聊,他们想要怎样的未来,再算一笔切实的账,比如如果读三年研究生我们的投入有多少,目前研究生的就业情况如何,在企业中发展的收入会有多少,目前企业晋升的具体案例,三到五年的预期收益等等做个纵向比较。我一直相信一切纠结来自于信息不足,他们正是如此无法给出你除了读研等一系列求稳工作之外的任何建议,或许他们期待的也是他们所幻想的生活,你只需要把蒙蔽他们的这层滤镜打破就可以了。不要让家庭的问题变成你自己的问题,朋友,这同样需要你认识到个人与家庭的整体性,多多交流。当你明确了双方的真实意图的时候,不要强调“我想干什么”,而是我们能通过什么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在你认识到个人发展并不适合哪一步规划的时候,也可以明确提出“我不能这样做”,比如“我没有办法读研,目前文科硕博就业率仅有33.9%,不如本科就业的43%。并不是所有努力的人都可以成为33.9%,我也没有成为他们的把握。况且我现在没有办法潜心学习,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像你们现在没有办法坐下来读一本书一样或许能够体会。对于我们家来说,继续读书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方式,至少现在不是。如果想有一个稳定且好的生活,相对来说,我在某企业获得了一个好的工作机会,在此发展路线上我或许有更好的成长空间,这个方向不仅是我想做的,在之后也可以有一个较稳定的经济收入等等”。如果家里油盐不进,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意识到你所面对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是与非的问题,如果你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我相信你有更多办法来实现你个人的抱负。
这个阶段的内耗往往来自于迷茫,迷茫往往来源于信息不足,如果你能靶向一到两个职业做好清晰的职业规划,或许会有更清晰且更轻松的解决方式。
哦对了,对于前面提到的愧疚感,我们同样需要把自己与家庭视为整体来进行面对,我们并非没有能力去应对承担家庭责任,而是我们和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当前阶段是否进修是家庭决议,是大家共同需要承担的风险。进修就意味着没有经济来源,这不是你个人的选择,这是整个家庭的选择,同样也是整个家庭需要承担的风险和成本。如果在这个地方剥离自己与家庭的关系,无非就是给自己提前套上了枷锁,泯灭了自己无限的可能。在家庭整体里,在合理且合法,已形成家庭整体决议的经济支持的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更加自信,在此平台上发展出更多成长的可能。如此不管在个体立场还是整体立场,都是双赢的存在。
孝顺是正确的,或许是视角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