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知己才能知彼,养生前先了解自己的体质


养生前,要先来看看自己是什么体质,有针对性地调理自己的身体。不同体质要遵循不同的养生法则做到有的放矢,调节好身体的内平衡身体五脏六腑对应五行:肝、胆属木,心、小肠属火,脾胃属土,肺、大肠属金,肾、膀胱属水,五者相生相克,相互依存。

中医讲“虚不受补”,当五脏中某一脏器过于强亢,调理时要先泄其子,从而削弱其虚火。如心火太旺,则泄其胃火,因心火之子为胃土。五脏中某一脏器过于虚弱,则不能直接补这一脏器,要补其五行之母,如肾气亏虚,可先补益于肺气,因肺金为肾水之母。身体中医角度划分,有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等。养生前先了解自己是什么样体质,有针对性的养生

一、气虚体质

气虚体质的人,说话没劲,一动就出虚汗,呼吸短促,常常感到疲乏无力。喜静不喜动,吃喝冰凉食物肚子就不舒服,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量多。这类人性格沉闷内向,平时易感冒。抗病能力弱,生病后难以痊愈,还容易患内脏下垂,如胃下垂等症状。

饮食调理:多吃如菱角、荔枝、葡萄、土豆、山药、鲢鱼、鳝鱼等补气的食物。尤其是山药,山药入脾经肾经,是补虚症的良药

二、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的人,刷牙时牙龈会出血,眼睛有红丝,皮肤易干燥、粗糙,还会出现疼痛,性情急躁不安,烦躁健忘。

饮食调理:多吃如荠菜、佛手、黑木耳、洋葱、藕、桃子、栗子等活血的食物。

三、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人,最大特点喝水都会胖,腹部多为松软肥胖,不爱动,眼睛浮肿,容易困倦,皮肤出油,一动就出汗,身上湿气很重。

饮食生活调理:要改善饮食习惯控制体重,多晒太阳,多运动。多吃如白扁豆、薏苡仁、香菇、陈皮、鲈鱼等祛湿的食物。

四、气郁体质

气郁体质的人,一般都愁善感、忧郁脆弱,比较清瘦,经常闷闷不乐,还会无缘无故叹气,容易心慌失眠。《红楼梦》的黛玉就是典型,他们感情脆弱,容易受到惊吓或容易感到害怕,常常感到乳房及两胁部胀痛,咽喉部会有堵塞感或异物感,且容易失眠多梦。

饮食生活调理:多吃舒肝理气的食物,如佛手、橙子、白萝卜、莴苣等理气的食物;多去户外活动,多做有氧运动、扩胸运动,多洗澡、勤梳头,多参加集体活动

五、阴虚体质

阴虚体质的人,怕热,常常感到手心脚心发热,皮肤干燥,口干舌燥,面颊潮红或偏红,容易失眠,大便易干结,性情急躁。

饮食生活调理:多吃如鸭肉、荞麦、小麦、甲鱼、银耳、黑木耳等补阴的食物;多喝水鸭汤,熟地炖的汤。特别注意坚持午睡。

六、阳虚体质

阳虚体质的人,手脚总是发凉,特别是冬天,后背冰凉;不敢吃凉的东西,一吃就拉肚子。性格上多沉静、内向不爱热闹。吃或喝凉的食物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颜色清而量多。

饮食生活调理:多吃如羊肉、白菜、番茄等补阳的食物,冬天可吃红参或高丽参、鹿茸等。多晒太阳,经常做艾灸

七、血虚体质

血虚体质的人,面色苍白,嘴唇指甲淡白,两目干涩,四肢容易麻木。这类人性内向,胆小,不善交际,不喜欢冬天和夏天。经常肚子胀,消化不良,经常头晕头疼,心悸失眠

饮食调理:多食猪肝、黑米、大枣、花生、樱桃、椰子、龙眼肉、黑芝麻、南瓜等补血的食物。尤其推荐桂圆,不仅可以补血,还有丰胸之功。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