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动则生阳,过动则损阴;静则生阴,过静则损阳


很多人以为养生”,就是吃补药补品,吃各种营养品、药茶药膳等。其实大不然,有病治病,没病强身,以动生阳,以静生阴,动静结合阴阳平衡。《医效秘传》中说:“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动则变,阴动则合,而生五行,各禀其性”。通过适当的运动,调动人体的气血,增强身体阳气;通过适当的静养,如午睡,让身体得到很好的修复增强身体阴气

易经》上讲阴阳平衡,动则生阳,静则生阴,阴阳不可偏废,过动过静都是不健康的。养生上的一句名言:“养身宜动,养心宜动”,爱运动的人,动则生发身体阳气,增强人的精力,从而提升工作学习效率;静养者,静则生阴,能降低身体的损耗,能延年益寿。只静不动不行,过静容易折损人体阳气,一天睡十多个小时,没病都会生出病来;但只运动而不好好休息也不行,过动则消耗身体阳气,损伤身体阴气,从而更加伤害身体。正确的中医养生应当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相宜,劳逸结合,强过任何补药补品。

一、动则生阳
黄帝内经》上讲“春夏养阳”,在春夏时节,自然阳气渐盛,人体与之相应,体内阳气相对旺盛,抓住时机补养阳气,往往有事半功倍的功效。除了食补之外,还应适当运动锻炼,通过合理运动,不仅充实鼓舞身体阳气还有助于强身健体,防病于未然。如快步走、跑步、骑行、游泳、打球、日常劳作等都归属于动养,这里强调的是“形动”。长期坚持运动的人,能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使机体气血畅通,加快体内废物排泄,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运动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强肌肉弹性,使人体骨骼肌的密度增加增加关节的稳定性和伸展性,减少疾病发生
运动之后,人的交感神经兴奋,多巴胺分泌增加,运动者会产生幸福感觉,身心得到愉悦和满足。按中医理论幸福快乐就是一种阳气,精力充沛,处事乐观,动作敏捷都属于阳气旺盛,精力充沛,自我感觉好,幸福感很强。运动可以使一个人工作效率提升15%,可以使人处事能力精神状态和承压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

二、静则生阴
运动后,泡一杯清茶,听一段舒缓的音乐,在树荫下静静读书放松休息或者轻轻松松地眯一会儿,不仅有助于舒缓烦躁的心绪,还有助于凝神静气,促进身体自我修复,重建身心健康的平衡达到“形与神俱”的良好状态。静坐、睡眠、闭目养神,舒缓心灵等都属于静养,这里强调的是“神静”。

现在的人静的太多,久坐不动出门以车代步,电梯代替楼梯,宅在家里玩手机不爱运动。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压力加大,想做到神静很不容易,我们应尽量忙里偷闲,让各种紧张情绪得以纾解,达到身心放松。神不能静,机体就不能完全放松修整,心神不安就给邪气入里创造条件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很多肿瘤患者都因缺乏宽容淡定的心态,忧心太多、纠结太过、心急气躁,心静不下来,天长日久,积聚所致。
大道至简,“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做好一动一静,胜过任何补药。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