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上医治未病,大智者都特别重视养生!


黄帝内经》上讲:“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有一次魏文王问他:“你们兄弟三人,都精通医术,那哪一位医术最好?”扁鹊回答道:“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文王又问:“那为什么你的名气最大呢?”扁鹊答道:“大哥给人治病,是在发病之前就给予治好了,一般人都不知道他已帮助铲除病因而未得病,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播出去。而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只能治愈一些小病小痛,所以他的名气也只在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的时候,大家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敷药,都以为我的医术最高明,因此我声名远播”。文王听后连连点头,说:“你说得好极了,上医治未病”。

扁鹊所说的“治未病”,就是现代人讲的“健康管理”,即养生有道是:“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自身的免疫力”。我们平时注意身体的调养,纠正一些不良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秩序,作息规律饮食有度,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你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最好的治病治病于未病之前,以预防为主,未雨绸缪,防患未然,防止生病及已经生病了,防止进一步加重。一方面,未病先防。未生病前先预防,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根据每一个人体质,配以中医食疗调理身体,以免生病。另一方面,已病防变。已经生病了,要防止进一步加重,防止疾病波及其他未生病的脏腑,即已病防止病情变化治未病是中医学对疾病治疗上面的最高原则,是养生的真正意义

人们常说:“平时不养生,病时养医生”,养生永远大于治病养生保健就相当于子平时的保养不要等到车子出故障了才想起来保养,那为时已晚矣。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再大的官、再多的钱都是虚的,养生永远人生的第一位。平时注重保养身体,不暴饮暴食,不熬夜酗酒,不纵欲过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虽然不可能生病,但至少可以生病,晚生病。有的人钱赚到了,甚至富甲一方,但英年早逝老婆成了别人的老婆;有的人功成名就了,但中风了,左手右手七,左脚画圆右脚踢,这时候再多的钱、再大的官也毫无意义

人生苦短,一辈子一晃而过。翻开历史,常使我们想起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亮,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心扑在工作上,事必躬亲,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每天都要工作至深夜,以至于饭量越来越少了,白发越来越多了;睡眠越来越少了,面容越来越憔悴了,最终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而他的老对手司马懿,张弛有度,豁达乐观,不为外部环境影响自己的情绪,每天吃好睡好,最后活到73岁,他熬死了曹操,熬死了曹丕古人讲“智者寿”,纵观历史,凡大智慧者都特别重视养生,“养生”虽不能使人一辈子生病,但一生中你比别人少生几场大病,健健康康多活几年,你就是人生最大的赢家。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