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人只能被自己的感受所塑造




一个真正认识了自己的人,他就知道自己的每一种感受是怎么来的。好的感受是怎么来的,不好的感受又是怎么来的,他不仅不会受到任何感受控制,还知道该从哪里去获得好的感受,如何避免产生不好的感受


管理好了自己的感受,就管好了一切。




1、


也许,人们获得感受可以分为以下这四种对象


连接到了某种概念;连接到了某种现象;连接到了某种体验;连接到事物本质


概念:人的看法观念喜欢分对错。


现象事物表面现象喜欢好坏


体验:亲身地经历感受



本质宇宙万物运行法则规律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前提条件


比如,以秋天为例:


概念:自己认为“秋天是很美的”,听到別人说“秋天是萧瑟的,落寞的”,则反对别人的这种说法,在这种对与错的评判过程产生感受


现象看见了秋天缤纷的的景象,产生的美好感受看见秋天的落叶,则产生消极悲伤的情绪


体验:在秋天闻到了桂花的香味、触摸到了落叶,是纯粹的嗅闻和触觉体验,在产生的丰富的感受


本质,穿透了概念现象和体验,连接到了大自然的四季轮回、生生不息本质,见了自己,也见到天地见到众生,所带给自己的感受



个人都是用自己的感受定义自己,定义这个世界的,这些定义又反过来塑造着每一个人。一个人感受是什么,就把他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一个经常都在用各种概念向外进行评判的人,就是活在概念里的人;活在双重标准里的人;活在各种争斗里的人;是知行不一的人;往往都是活得比较痛苦的人。


一个时常都活在各种表象里的人,通常都是比较执着的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承受的压力很大,精神上很疲惫的人;追求美的人;对自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失望的人。


一个常常活在体验里的人,是行动派,是知行合一的人,是活得很快乐的人,内心很丰富的人。


一个经常都能感受事物本质的人,从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中也能获得丰富的感受的人,肯定是一个非常智慧和通透的人。


个人活出了怎样的感受,就活出了怎样的人生境界感受,从不会欺骗任何人。


认识了自己的感受,就认识了自己,就认识了自己真正的人生境况




2、



一个真正认识了自己的人,他就知道自己的每一种感受是怎么来的。好的感受是怎么来的,不好的感受又是怎么来的,他不仅不会受到任何感受控制,还知道该从哪里去获得好的感受,如何避免产生不好的感受


管理好了自己的感受,就管好了一切。



3、


人在没有觉醒之前,对这个世界看法感受;对某些事物看法感受;对某些人看法感受;甚至是对于自己的看法感受其实都是环境社会文化所驯化和裹挟的,绝不会是自己原生的。


是因为这些东西不是生于自己的,一些人终其一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真正的自己应该是一张白纸,在尽可能看见了这个世界所有的角度之后,看见存在本质之后,才能选出真正属于自己的角度


个人什么样角度,就产生什么样感受


怕只怕,这样的角度感受是别人替自己选的,是被别人洗脑的产物,自己对此却一无所知。


通常,活在概念现象之中的人,都是被洗脑的因果


4、



人生获得的那些美好的、难以忘怀的感觉人们总是容易与某个人捆绑起来;与某些事物捆绑起来;与某些风景捆绑起来;与某些经历捆绑起来;与其些思想观念捆绑起来


似乎这些东西不在了,往日的美好就不可来了。这其实也是一种我执。


如果能把这些美好的感受与自己生命的某种状态联系起来,当自己再次抵达这样的生命状态之时,往日的美好即可以重现,甚至被超越


人温故而知新,知新也可以用来温故。美,本来就是生命的一部分。这不是一个道理而是人生原理,是生命本质


真正能与美好的人和事物不断重逢的,不过只是自己内在的生命状态


山里的桂花又开了,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