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自以为的“自己”,与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之间的差异程度,就是他自我分裂的程度,就是他内在冲突的程度。
一个人的思考、思想;经常出现在他脑海里的念头,做事的动机和目的;行动的内容和行为的方式;身心所获得的感受和体验。
人的思想,动机,行动和感受,以上这些经常发生在我们生命中的东西,如果是不互相冲突的,完全一致的,人内在就是统一的,并且是平静安宁的。
反过来说,以上这些内容互相是矛盾的,时不时还发生冲突,这样的人的内在就是分裂的。
内在统一的人,则知行合一;内在分裂的人,则言行不一。
举例: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人,一个知行合一的人,那么,他的思想、动机、行为和获得的感受,应该是以下这些内容:
1、他的思考是独立的,他的思想也是独立的。
什么才叫独立思考呢?就是他用来思考的内容,是他自己的亲身的感受和体验,他不会拿别人的东西来当作自己思考的依据。
什么才叫思想独立呢?他的思想,全部都是经过自己的行动去验证过的,他的思想是与自己的人生实践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他绝不会去持有在自己亲身体验之外的任何思想。
他不会迷信和崇拜任何人,任何东西,他只会信仰自己的亲身体验。
“人的思想”也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如果一个人的思想(价值观)并不拿来用,没有体现在自己的念头和动机之上,没有表现在自己日常生活的行动之中,也没有因为这些思想(价值观)而带给自己丰富的体验和感受,那么,这个人要么就是一个没有思想(价值观)的人,要么就是一个言行不一,自欺欺人的人。
2、经常出现在他脑海里的念头,做事的动机和目的都与“独立和完整”相对应。
他不会有需要别人来认同自己、赞美自己、理解自己的念头和动机;
他不会有需要别人来照顾自己、爱自己、安慰自己、陪伴自己的念头和动机。
他不会产生向别人表达自己、表现自己、证明自己的念头和动机。
他不会有让老天或是神佛来独宠自己的念头和动机,他不会去向任何东西祈求获得好的运气。
他动机的出发点是如何去成长,经常出现在大脑里的念头都是如何自得其乐,如何让自己更独立、更完整。
3、他行动的内容和方式,都会围绕着“独立和完整”来展开。
他时常都在审视自己;他不会去评判别人,去指责和埋怨别人;他喜欢一个人去行动,独来独往;他会透过别人,通过外面的世界来照见自己;他不会去支持谁和反对谁,也不会去崇拜谁和厌恶谁;他不会对别人有任何的要求,不会对别人产生任何的期待;他不会去寻找捷径;他不会向别人表现自己、表达自己、证明自己,不比较、不炫耀;他不会与别人发生冲突。也不会去与别人争论;他总是在主动学习一些新东西。
4、他获得的体验和感受,只与自己的“独立和完整”相关。
他情绪稳定,不会受到环境和别人的影响;他不会因为天气不好就心情不好,也不会因为别人说了什么而心情不好,更不会因为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改变自己对自己的感受;他不会去感受别人,只是通过感知别人来感受自己,只是通过感知世界来感受自己;他能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接纳和包容;他觉得这个世界是美好的,非常有趣的;他没有匮乏感,不安全感,自我的冲突感,只有丰富感、丰盛感、满足感和平静、和谐感,并且这些感受都与别人无关;他不会有失败感或是胜利感,不会有优越感;他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充满了爱和深情。
即使他发现了什么问题,感受到自己不好的状态,他非常清楚地知道,这仅仅只是自己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自己的问题,与任何人都无关。
以上这些,从思考、思想,从念头和动机,从行动,从感受和体验上,都表现出了对“独立与完整”的一致性,人的知、行、感觉的合一性。
如果“独立和完整”在日常生活中未能带给自己丰富的感受,自以为自己是独立的人,就是虚的,就是自持的概念。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既在说自己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人,却又信奉着未经自己实证过的思想;拜佛求神;内心的念头和动机总是与别人发生联系;别人轻易就能影响到自己的情绪;总是需要别人来带给自己快乐,总是对别人有所要求,却很少从“独立和完整”之中获得真实存在的快乐……这就是人自我的分裂。
一个人自以为的“自己”,与自己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之间的差异程度,就是他自我分裂的程度,就是他内在冲突的程度。
自我的分裂与冲突,与别人无关,与这个世界无关,只与自己有关。不要把这些冲突归因于:别人不合我意,世界不合我意。
是自己不合我意,这才是真相。
其实,如果一个人在思想、念头和动机、行动和感受上如上所述,不如真实地承认自己是一个:
正在寻找主人的人;无法支持起自身自由的人,无法承担起自我责任的人;必须要在精神上依赖别人的人;一个匮乏的人、残缺不全的人、没有安全感的人;一个无法做到本自具足的人。
这样的“??认”,其实也是一种自我统一,反而会让自己不再发生自我冲突,知行合一,活成一个真实的人。
这正是人们常说的“自我接纳”,或是叫“自洽”,允许自己是这样子的人,也允许别人是这样子的人。毕竟,多数人都是这样子的人。
思想、动机、行动、感受的一致性,这是一个人真正的人品。唯有这样的人才知道自己现在站在哪里,接下来将要走向何方。
知行合一,才能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如果一个人说自己是一个信奉佛法的人。
那么,自己思想中就只是佛法;念头和动机皆来自佛法;行动就该像佛主那样去言行;所获得的感受和体验,皆是佛法带给自己的感受和体验,除了法悲,就是法喜。
如果在自己身上根本就没有获得这样的一致性,知行合一,人其实根本就没有“真信”,更没有“奉行”,如此,就一定会产生分裂和冲突,不得不自欺欺人。
所以,就不要说自己“信奉佛法”、“皈依了佛法”,把自己认知为“只是一个正在学习佛法的人”才是事实求是,才算是知行合一。
佛学的世界里,又有几个人真正抵达了这样的一致性,真正做到了知行与感受的完整与统一。
自己的感受是怎样,只有经常审视自己的人,自己才知道。
本自具足,是这个世界上最难走的一条路,却同时也是最好走的那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