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你用着怎样的内心语言》



人是用语言思考的,同时也用语言行动


个人内心时常用着怎样的语言,就获得怎样的人生




人是用语言思考的,同时也用语言行动


个人语言都有两种来处


一种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学来的,从书本和电影、电视中看来的;


另一种来自于自己亲身的体验。


前一种称之为“概念语言”;后一种称之为“体验性语言”。


概念语言之所以称之为“概念”,是因为这些语言的指向通常都是假大空的,定义比较模糊,非常不具体,根本落实不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很少有非常清晰的感受和体验,能与这些语言对应匹配


比如:


价值观、善良、道德、正义、价值意义理想主义、完美主义、爱、过去、曾经、未来、以后、对你好做自己、爱自己、情况管理……等等。


而自己亲身体验过的语言,则是与自己最亲近的语言,既非常精准,也非常具体和落地。自己知道这些语言日常生活里,指的具体是什么,需要做什么,也知道自己与其相对应感受和体验是什么。


体验性的语言都是非常具体的语言用来描述某些状态语言用来描述当下正在发生什么的语言


比如:


与“办法、方法做法相关;与“懂了吃透了、明白了、感受到了 、认清了、看见了”相关;与“观察到了、觉察到了、欣赏到了”相关;与“很显然、很具体”相当;与“过程流程结构相关;与“接下来、紧接着”相关……等等。


比如:“寻找真正的自己”这是一句概念性的语言;“我发现了自己什么……”则是一句体验性的语言


我现在就喜欢用“其实”、“事实上”,“现实生活中”,“日常生活中”、“现在才发现”、“如何才能”、“前提条件”、“前因后果”、“到底……”、“真实的”、“实实在在的”……等等,来写作与表达,这真实地代表着自己正在思考问题,以及与自己对话出发点。


当然,这里面仍然包含有太多“自以为是”的成份,我自己知道


概念语言思考思考岀来的东西,往往也只是一些无用概念


用体验性语言思考思考岀来的东西既能促进人采取行动,也能用来行动过程中丰富自己的体验,实实在在地促进自己的成长


要丰富自己内心的体验性语言,逐渐清空那些概念性的语言



个人内心时常用着怎样的语言,就获得怎样的人生


以下用一段自己写的文字来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


“内在的丰富和圆满;有趣的灵魂充满智慧;大自由大自在;人生的大格局和大境界;成熟稳重的智者;一个绝世高人……以上这些描述其实都在说同一件事就是自得其乐”。


一个完全做到了由自己带给自己快乐的人,以上的这些人格品质,他就全具备了。


过来说,一个连自己都不能让自己很快乐的人,又拿什么东西支撑起自己的丰富、圆满、灵魂智慧、自由自在呢?又拿什么来支撑起自己的格局境界、稳重和成熟呢?


所以,想要成为一个高人,每天的日常生活去做一件事就行了,去让自己感觉到非常的快乐,感到十分的美好就行了。”



你看,这段文字把前面所述的那些概念语言深入下去发现自己真实的体验不过就是“自己带给自己快乐”。


上述这段文字正是一个运用思考清除那些无用概念语言过程


去掉这些概念之后,留下来的东西就简单易行了。


是因为自己不断地在清理自己身上的各种概念,最近发现自己对自己的感受也越来越朴实了,内心对自己的评价语言竟然只是:“正在慢慢地变成一个好人”……


再也不像过去那样高估自己了。


正是大道至简”的奥义。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